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回到三国去种菜 >

第302章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302章

小说: 回到三国去种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朝文武都替蔡邕说情,可王允依然将其押进大狱,只因蔡邕拜祭董卓的尸首。

    蔡邕却因此挽回一些名声,能不畏强权而拜祭旧主,可谓舍生取义也!

    汉朝士子就是在这种学术的氛围内成长。

    吕蒙不是没有劝阻过蔡邕,可蔡邕一意孤行,还拿刘备做例子,哪怕是蔡谷的劝说依然不能打动蔡邕的决定,他一定要送董卓最后一程。

    蔡邕下了大狱,吕蒙立刻发动所有的关系去说王允,王允却不为所动,敢公然拜祭董卓,如果他没有动作,那西凉余孽岂不是认为他软弱可欺,万一造起反来又是祸事,杀一蔡邕而消弭一场战乱,蔡邕也算死得其所。

    太尉马日、尚书令士孙瑞、太常杨彪、博士韩说连番给王允说情,王允不为所动,这造成士孙瑞跟马日等关西士族的离职。

    小皇帝为蔡邕求情却被王允狠狠教训一顿:为君者,岂能因一人生死而枉顾天下百姓的生死。

    王允认为不杀蔡邕,不足以震慑西凉余孽,殊不知他关押蔡邕,独断专行不听人言,造成关西士族的心灰意冷,这让西凉余孽王蒙、李方等人心思活泛,偷偷派人去冯翊联系李、郭汜。

    而长安城内有董卓初死时的举朝欢庆到粮草不继的头疼,王允不得不减少对并州军的赏赐,连一些西凉铁骑的部众也被杀死,使得西凉余孽人心惶惶,如果不是吕布跟雒阳禁军坐镇,西凉降卒早就反了。

    王允掌控朝堂,又把目光投向军队,先是掌握两万西凉铁骑精锐的皇甫嵩升任太尉虚职,接着他命胡轸、杨定、杨瓒分掌西凉铁骑,这让眼巴巴瞅着西凉铁骑的吕布大恼。

    吕蒙在戏志才的指引下联系自己在太学的同学,如杨阜、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武都人李俊、王灵,冀城杨岳,安定梁宽,南安赵衢、庞恭,长安费曜等一起鼓动太学生前往皇宫前请命,请王允放了蔡邕。

    王允得到消息后恼羞成怒,当时下令命吕布驱散太学生,另一边命人毒杀蔡邕。

    王允的一意孤行让关西士族跟太学生大失所望,一时间长安城有志之士退却,朝堂彻底成了王允的一言堂。

    “王子师,其实本心并不坏,只是为何掌权后却变成这样呢?”

    长城外,一个博儒坐在马车内,掀着车帘望向皇宫的方向叹息。

    “伯喈公,时间不早了,咱们该走了。”

    马车前一个身材壮硕的少年儒生劝道。

    伯喈公?

    马车里的正是蔡邕,其实王允要的是蔡邕的死讯,至于蔡邕是不是真的死又有什么关系呢?

    吕蒙制造的太学生请命只是一场烟雾,戏志才早安排替身替蔡邕下狱了。

    刘备为今天已准备数年,岂会让蔡邕轻易被王允杀死,就算蔡邕什么都不做,单其出现在晋阳都会给刘备带来无穷的声望。

    汉朝,有名望就有实力,袁绍凭借四世三公的家室轻易取得冀州,还有大批量文武百官,曹操摆脱阉党的帽子就得到兖州跟颍川士族的支持,这才有了曹魏政权的基础,袁术这个浪荡子靠家室就能在江淮之地搞风搞雨数年,还一度成为天下第一实力诸侯。

    蔡邕就像个活招牌,他能吸引无数学子前往并州求学,如今并州根基已成,日后若想统一天下,靠的就是源源不断的人才,而源源不断的人才都是从大儒门下出来的。

    蔡邕这一走,不止有吕蒙带队,还有杨阜兄弟跟姜隐兄弟、赵衢等凉州士子,毕竟晋阳的龙山书院对寒门士子的吸引力无与伦比。

    长安朝廷变成一团糟,王允的强势非但没有快刀斩乱麻,反而让情况更乱。

    河东,关羽利索的解决掉北屈的胡才,直下皮氏城。

    张、徐晃渡河杀进平阳城,杨奉弃城而逃,韩暹死于乱军中。

    张、徐晃随即挥师南下,与贾逵、毋丘兴汇合在白波谷,白波谷再次被陆城军攻破,贾逵一把火将白波谷烧的精光,杨奉无奈自刎于白波谷。

    郭太听闻消息,聚兵直扑安邑,妄想拼死一搏。

    河东太守阴斐招募青壮守城,且亲自督战在城头,终于在苦熬三日后,徐晃、张率大军至,两军决战一天一夜,郭太、李乐战死,其余白波贼降得降,逃的逃,白波之乱彻底平息。

    白波之乱的平息让大阳地区的徐荣坐立不安,就在几天前他还想趁火打劫,仅仅半月不到形势急转而下,不仅白波贼被剿灭,就连自己的主子也被人所杀。

    是为董卓复仇,还是听命于朝廷?

    原本还有牛辅这个顶头上司,结果牛辅这酒囊饭袋自己把自己玩死,真是晦气!

    董卓一死,长安朝廷对自己视而不见,自己就像是被丢到一群狼窝里的孤儿,无依无靠,起码在这河东没人会助自己,我该怎么办?

    徐荣迷茫了?

    刘备的说客适时赶到,徐荣这员大将,刘备自然是垂涎三尺,如今他孤军在外,刘备怎会放弃收复他的好机会?

    徐荣看着陈震道:“某上有主公,心有陛下,何必要投刘并州?”

    陈震冷笑:“徐郎,董贼已死,陛下尚小,你不为自己想,也该为手下儿郎想想吧!某家主公亲率精锐至安邑,来此不过数日功夫,是随某家主公前往长安勤王,还是成为某家主公勤王除掉的第一个叛贼,你自己选?”

    功臣与叛贼?

    是你,你怎么选?

    而徐荣好像没得选。

第二十一章李傕造反

    北地郡,于禁以赵云的云翊卫为先锋,率先杀入归德,而后沿泥水而下,目标直取泥阳。

    北地郡北部,朔方太守荀攸经过经年的安抚、招揽杂胡,麾下几近上万精骑,他以韩猛为先锋,横渡大河,沿河水而下,过贺兰山而入灵武谷,强攻廉县。

    两路大军在北地郡展开攻略,韩遂立刻从金城出兵安定郡,又邀请马腾出兵武都,二人一同驱赶刘备的陆城军人马。

    三雄大战,即将在安定展开。

    身在冯翊的李、郭汜脆弱的神经一再被撩拨,陆城军即将单泥阳,过了泥阳就是冯翊郡,而且威名大盛的关羽已杀过皮氏,正攻略汾阴诸县,一旦他将白波贼平完,兵峰一转就能杀进冯翊,到时候冯翊被三面围攻,李必死无疑。

    “叔父,文忧先生来了。”

    李的侄子李利满脸欢喜的闯进来。

    李正搂着一少女喝酒消愁,其实李很讨厌自己喝酒的时候别人闯进来,脸色一摆就要发怒突然听侄子说李儒找到了。

    李一推怀中少女,猛地站起大喝道:“先生在哪?”

    “就在城内。”

    李利满脸兴奋的说道。

    “快,快带某去见先生。”

    李不顾满身酒气跟胭脂气慌张的说道。

    “不用了。”

    李儒径直走进来,身边还跟着郭汜、张济二人。

    李突然一愣,随即惊醒过来:“讨贼校尉见过先生。”

    李以官职称自己,这是要把手中军权拱手相让的姿态。

    李儒瞥了李一眼,怪不得李能成为四人之首,这眼力劲跟决断不是谁都有的。李儒只是对他有稍稍的不信任,他就愿意把手中军权拱手相让,姿态做的这么低,这让李儒很满意。

    “李校尉且起,”

    李儒亲自把李扶起来,同时给他吃颗定心丸,道:“三位都知道主公被王允那贼子戕害了吧!”

    “某等已知消息。”

    李儒满意抚须,眼神阴鸷的看向三位:“那三位决定怎么办呢?”

    三位相互看看,最终李一咬牙道:“某等本想为主公复仇,怎奈兵力单薄?本想追随牛中郎将一同起兵,哎!谁知牛中郎将被胡赤儿这小人杀害,吾等心中慌乱不已,如果不是听到先生逃出的消息,某等已准备遣散部下逃回凉州去。”

    “糊涂!”

    李儒厉喝。

    李三人吓得赶紧跪下,郭汜跟张济不禁有些埋怨李,好好的干嘛说实话,李文忧手狠心辣,万一动了杀心怎么办?

    李儒见自己威慑依旧在,随即柔声安抚道:“哎!起来吧!也不怪尔等,树倒猢狲散,许多人都投降王允或者按兵不动,某并不怪尔等的举动,只是遣散兵马逃回凉州,试想之,吾等在凉州杀戮几多,一旦吾等遣散兵力回凉州,只要王允悬赏几何,你我的头颅一小部落可取之。”

    三人闻言一阵胆寒,连道:“都是某等糊涂,某等愿听先生调遣。”

    李儒点头:“某一路从长安而来,三辅内遍布羌胡乱兵,许多人都对主公被杀而不满,就差有人振臂一呼,吾等若举旗,不几日便能聚十万兵,有十万兵进攻长安,长安必下。”

    李儒侃侃而谈,却发现三人脸色依旧那样,道:“其实你们的顾虑某也有,就算咱们失败了,再逃回凉州也不迟,就这么逃回凉州,你们心甘吗?”

    你们心甘吗?

    李儒这句话直戳中三人的心,如果他仨真的心甘,早就遣散兵马逃回凉州了,就是因为不甘心才在等牛辅起兵,等有人率先举旗、等李儒到来。

    李猛然一握拳道:“先生说的不差,某愿赌一把,大不了兵败后再逃回凉州。”

    李不愧是郭汜、张济的大哥,当下道:“某等亦愿赌一把。”

    当日,三人在李儒蛊惑下举旗,当李儒出现在衙县的消息散播出去,当晚就有数百人来投四人。

    李儒亦不掌兵,所有人都让李三人瓜分,打仗他还需要李三人用力,自然不会插手三人的兵权。

    不几日,三人拥兵过两万,随即在李儒的命令下渡过洛水,攻占栗邑,自栗邑至频阳的路上由两万又翻一倍。

    长安王允得到消息才慌了手脚,忙招吕布来商量军事,吕布一力要亲自出兵,一副某出兵天下太平的模样。

    长安城内有数万西凉余孽,王允还需要吕布坐镇震慑,自然不敢放吕布出兵,不然西凉余孽闹腾起来,朝廷怎么办?

    王允看向王晨道:“皇甫义真哪里怎么说?”

    “皇甫太尉病重不能下床。”

    王晨规矩的说道。

    自从王允解除皇甫嵩的兵权,皇甫嵩就称病在家不起,如今西凉造反他竟然说病情加重,这是威胁自己吗?

    王允眼中闪过一丝厉光,握拳看向胡轸、李肃:“二位可愿领军出征。”

    李肃大喜,出列称喏。

    胡轸不得不出列附和。

    王允点头,虽然李肃不怎么出名,可这是他唯一能信任的大将了。

    当下道:“文才先去安抚几人一番,若能平息刀兵自然是极好的。”

    “不知司徒公底线在哪?”

    胡轸说的直接,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怕了,因为西凉余孽再起,王允手下无将,这让胡轸心中再起别样心思。

    王允被胡轸直接的话说的羞恼,道:“赦了他们的前罪,不过得贬为庶民。”

    胡轸心中一凉,这不是要自己去送命吗?

    其实王允也没真心讲和,他只是在为李肃出兵拖延时间,因为前段时间王允把粮草、金银都用于春耕、安抚百姓,因此弄得军心不稳,他需要时间稳定军心。

    王允打发走胡轸,就拉拢吕布,给他拔了一般金银,又给许多人加官进爵,可财务就那么多,关西士族都旁观,使得王允捉襟见肘,不过就是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