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为头越) >

第658章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为头越)-第658章

小说: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为头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难道你也对太阳能汽车感兴趣?”一位胡子同学问。

    “我对能替代石油的能源都很感兴趣,”冯一平笑,“我可以了解一下,现在进行到了哪一步吗?”

    “还是在理论设计阶段,现在能采购到的材料,跟几年前相比,进步很大,我们希望重新设计,”

    冯一平6岁那年,斯坦福太阳能车队就已经成立,一直到现在,他们的太阳能汽车已经更新换代了好几代当然,以前的好多届,囿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做出成品,只是进行理论研究。

    “我们希望能造出来一辆车,来参加世界太阳能挑战赛,”肯恩说。

    “这些建筑,”冯一平指了指弧形屋顶那裸露钢筋水泥问。

    “呵呵,你不是第一个好奇这个的,这些都是二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是原来空军的一个雷达研究站,”

    “能不能带我转转?”

    “好啊,”肯恩带着一群人领冯一平参观,“这一间,是我们的工作室,”他推开旁边那间的房门。

    这间没有做隔断,两边是角钢焊的架子,上面放着不少工具。

    “这一间,是我们的活动室,也是休息打个盹的地方,”

    最后一间,里面放着两台游戏机,一台桌式足球,还有一个粗制滥造的吧台,几组沙发。

    “冯,你也想加入我们吗?但你有时间吗?”

    “我现在在筹备一个新的项目,”冯一平语焉不详的说,“我同样很喜欢你们从事的研究,只是你们说得对,我现在还真没时间,”

    “所以,肯恩,还有各位同学,我想用其它的方式,为校太阳能车出一份力,我想先期捐款5万美元,充作你们的研究和制作经费,”

    “哇喔,你说的是真的?”很多家伙当场怪叫起来。

    “是真的,至少,我们的太阳能车队,不能比哈佛的差吧,”

    说起来,斯坦福也是一个能惹事的主,和湾区对面的伯克利不对付,跟东部的哈佛也一直在别苗头。

    “哈佛虽然在太阳能研究上投入很大,但是他们并没有太阳能车队,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麻省理工,不过,冯,非常感谢你!”肯恩张开双臂,要拥抱冯一平,其它成员,也都是一样做派。

    跟这些糙爷们拥抱,冯一平从心底里是排斥的,“不用客气,我现在开支票,”

    这个借口好,包括肯恩在内,大家这会没人碰冯一平,就怕他写错了。

    “5万,给你,”

    “喔,”肯恩狠狠的在那张支票上亲了一口,“冯,我们爱你,”

    他这话好像是一个口令,在场的人,争先恐后的上来跟他拥抱,每个人都还用力的在他肩膀上拍几下我想要的不是这个,冯一平整个人感觉相当的不好。

    “对了,你还没说你的新能源项目,具体是什么?”肯恩把支票交给负责财务的同学,这才想起来关心冯一平的事。

    “我现在想做的工作,跟你们类似,只不过,目前来看,我的这个方向,应该更容易实现一些,”冯一平斟酌了一下说。

    “哦,你具体想做什么?”

    “我想做纯电动的汽车,以锂电池作为动力,现在也在筹备阶段,”

    听了他的话,在场的这些家伙,反应挺平淡,“现在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每年能提高8%,把几千块锂电池整合在一起,是可以替代燃油动力,这确实是一个现实的方向,”

    “冯,我们接触过不少有和你持相同想法的人,”肯恩笑。

    “对对,**最近也一直在说这件事,”

    “他也说,想要开发出能驱动汽车行驶上千公里的锂电池组,”

    “不过,他的最终设想,是电动飞机,”

    哦呵,这确实是一个比自己段位更高的家伙,自己只想让锂电池驱动汽车在地上跑,他就已经想着让电池驱动能在天上飞的玩意。

    是我脑洞太小,还是这压根没有实现的可能性?除非是核动力电池,不然,电池自身的重量,加上飞行器的重量,以及人和行李的重量,想驱动这么重的玩意在天上飞,那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多高才能实现?

    “这个**是谁?”冯一平问。

    “我们的校友,能源工程系的硕士,斯特劳贝尔,”肯恩说,“他就在硅谷,你们一定会有共同语言,”

    “谢谢,你们这有他的联系方式吧,其它那些同样对新能源感兴趣的校友多吗?”冯一平道出了自己今天来的目的。

    “多,你知道,那些事业有成的家伙,都关心环保问题,你给我留个电话,我保证从明天开始,就会有很多人给你打电话,不过,我只保证他们都对这一的项目感兴趣,但不保证他们每个人说的都很靠谱,”

    “我先谢谢你,”

    根据六度分隔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希望肯恩提供的这些人里,能有和马斯克关系不错的人。

    …………

    冯一平还没走出校园的范畴,手机就响了,陌生来电,难道肯恩这么快就在帮着宣传?

    “你好,我是冯一平,”

    “你好冯,我是斯特劳贝尔,”那个人好像有点兴奋,“听肯恩说,你想造电动汽车,我们有没有时间见一面?”

    这哥们这么心急?也是,不心急的人,能想到电动飞机?

    “好啊,我现在就有空,好的,你说的咖啡厅我知道,我十分钟之内到,”

    帕罗奥图的一家咖啡厅门口,一个穿着蓝衬衫的哥们站在门口,看到冯一平这个东方人从车上走下来,“冯?”

    “你好,你一定是斯特劳贝尔,”

    “你可以叫我**,冯,能不能跟我说说你的想法,”还没坐下来,他就问。

    “我其实很早就在关注这个领域,几年前,我投资了acp公司,现在,我觉得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特别是现在的锂电池,发展迅速,所以我想在硅谷办一家公司,从事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制造,”

    “你是acp的股东?”斯特劳贝尔有些惊讶,“我也试驾过tzero,”

    这么巧?怎么艾伦没给他打电话?

    “对不起,打断你了,请你继续,”

    “真高兴认识你,我也一直在想做这样的事,哦,对了,有一个人,我一定要介绍给你认识,他也一直对电动汽车很感兴趣,”听冯一平又花了几分钟时间,说了安排和计划,斯特劳贝尔高兴的说。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知道吗,他就是spae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我们也一直在探讨这一问题,”

    “冯,你怎么了?”他看到冯一平呆在那一动不动。

    “哦,我没事,我只是没想到,他不是造火箭吗,原来对这个也感兴趣?”

    “呵呵,我想你和他会有很多共同话题的,”

    “我很期待!”

    什么叫无巧不成书?什么叫天遂人愿?什么叫想啥来啥,嘿嘿,眼前这就是!

    自己四处寻摸中间人,这一位,不就是最完美的中间人吗?(未完待续。)

第十二章 发愁的记者() 
四叔急匆匆的赶到塆后山脚,在那,东正带着几个养猪场里的人,正在和一大群记者对峙。

    “我们有采访权,”

    “你们说这里的猪,是在自然环境里散养,吃的也都是天然绿色猪饲料,我们要了解具体的养殖详情,”

    “我们要了解这样规模的养猪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不管他们怎么说,东正就一句话,“农大的教授说了,不能让外来人靠近养殖场,这样会带来传染病,”

    听了这话,这些只懂经济的记者们忍不住怒了,我们这些人让猪染上病!这话怎么听怎么想,都像是骂人的,“你怎么说话的?”

    “你给我让到一边去,”四叔挤进去,对东正说,“这些都是关心我们的人,你怎么这个态度?去把教授们制定的安全制度拿过来,”

    “各位记者,他不会说话,很多道理我们其实也不懂,但省农大的教授给我们制定的条例就是这样,外人进人养猪场之前,需要进行两到三天的隔离消毒,各位都是有学问的人,肯定能明白这样的道理,”

    四叔这样一贬一褒,无冕之王们感觉挺舒服,有人回忆了下,“我好像听说过,为了防疫,养猪场好像还真有这样的规定,”

    “那你们怎么保证,这样存栏上千头的养猪场,不会彻底破坏这里的青山绿水?”一位记者问。

    “怎么会破坏呢?”四叔很困惑。

    “猪产生的垃圾,就是它们排泄的那些,怎么会不影响环境?”

    “这个,怎么会影响环境?”四叔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

    “猪拉的,哦,排泄的那些,对我们农民来说,都是上好的农家肥,我们这些猪是散养在那几座山上的,你看,那些山环境不好吗?比旁边的那些还绿吧,山坳里的那些田,里面种的全是红薯,用的就是猪肥,等熟了又挖出来喂猪,”

    提问的记者也有点懵,对啊,这看上去好像真没问题。

    一位同行轻轻的碰了他一下,“你看草原上那些牧民养殖的牛羊,只要控制好数量,会破坏草原的环境吗?”

    该记者一下老脸红透了,自己这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城市周边的那些养猪场,是有可能污染环境,可是在山里养猪,那还真有可能让树更绿,草更深,环境变得更好。

    “你们说得对,我们这些外人贸然去养猪场,是有可能给你们带来损失,”记者们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

    …………

    这只是这些天里的一个小插曲,村里像东正这样,跟记者正面对峙的情况真没有。

    但是,和镇里的居民一样,面对大批涌入的记者,村里人一开始是好奇,是兴奋,是热情,到现在,则都有点不习惯。

    对于他们来说,在一个大城市来的记者面前,在摄像机面前回答一些他们的问题,或者在照相机面前摆出姿势拍照,这都是很新鲜的事,听说将来还有可能上电视或者是报纸,这是好事啊,大家都很配合。

    不说能上电视,就是在能在报纸上被提一下名字,那也很光彩!

    可是,后来记者越来越多,问的还都是雷同的问题,“家里几口人,原来干什么,收入多少,现在干什么,收入多少,在嘉盛工作,对工资满不满意,对嘉盛下属公司收购家里农产品的价格,满不满意,对村里的工作满不满意,冯一平成了首富,高不高兴……,”

    同样的问题,你要是前后回答上十几遍,那肯定会觉得烦,特别是有些人,一天就要回答五六遍,原来挺好奇的事,现在就真成了负累。

    再说,他们都是普通村民,没有那么强的表现欲,吃饭的时候,习惯性的端着碗到门口,被几个镜头拍下来,熊孩子做了错事,习惯性的在他屁股上拍几巴掌,被几个镜头拍下来……。

    午饭后,几个做婆婆的拿着小板凳,在村口池塘边的大皂荚树底下做针线活,也聊聊和儿媳妇相处的二三事,又一群端着相机的记者围上来,“哎哟,”其中一位在这么多镜头前有些紧张,针没顶到顶针上,扎到了肉里……。

    村里的工厂自然是大家关注的重中之重,冯振昌一开始还挺享受,带着记者到办公室坐坐,回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