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182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182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部分就是告诫大家一定要做好准备迎接挑战,因为在这场浪潮下国家的很多法制已经不再适合,要及时的做出调整,这种调整可不能是被动的,而且主动和积极去适应历史大势,只有这样才能健康的发展。

    可以说,《第三产业浪潮》这本书就是原有历史中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的重现,只是在原有历史下,起码在两千年之前没有人会如此准确的做出归纳,而且刘琅把国家将要遇到的问题一一列出,法制不健全、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等等。

    在前世八十年代中后期美国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学者写了一本书叫做《第三次革命》,书中记载了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事件,第一次是农业革命,第二次是工业革命,而第三次就是书中预言的即将要发生的科技革命,这场革命是以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为基础,其后带动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并且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次革命》这本书给西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二十多年间共销售了数千万册,对西方国家的影响远比那“小岛经济学”大得多。

    这本书中的主要思想其实就是服务业将会“统治世界”,刘琅前世自然看过这本书,书中对世界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准确的判断,但的深度并没有达到刘琅现在的层次,只是提出来新兴电子产业的崛起。

    可是电子产业飞速发展带动的就是全球化,当“地球村”诞生那日起,为全世界人们“服务”,就成了所有商家的目标了。

    当然,刘琅的这本《第三产业浪潮》也简单描述了一些电子产业,但并没做太多的阐述,毕竟以国家现在的工业基础,谈电子产业还为时过早,连万安那种电脑大王都觉得他想象的不切实际,说得太多恐怕又会让人有种“科幻”的感觉。

    这本书刘琅大谈国家和世界未来的发展形式,可谓是充满了希望,即使是放在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也会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反正比前世那本《第三次革命》要更加的吸引人,事实上这本书刘琅也要公开出版的,绝对会成为一本畅销书。

第三百零一章 国家未来五年发展问题之设想() 
《国家未来五年发展问题之设想》是刘琅要写的第二本书书,是专门写给国家的高层,绝对是绝密级别的内部资料。

    如果说《第三产业浪潮》这本书谈的是希望,那这本五年发展谈的就是国家“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工业技术的忽视。

    国家现在底子薄,急需引入外资,而服务业就是一个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外资的办法,同时中国又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这些劳动力就是金山,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外国人早晚会发展这笔“财富”,到那时海量的外汇势必会源源不断的进入国内。

    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会让社会成为一片繁荣景象,一旦人们有了钱,他们的需求就会增加,所以赚钱不再困难,这表面上看是一件好事,但是也会带来问题,那就是所有人都会把心思放在赚钱上,什么行业赚钱快、利润高就会去做什么,这就会造成人们的浮躁心理,进而产生种种问题,比如说造假、欺诈、行骗等等。

    如果说这些都是个人行为,那好办,国家制定法律约束即可,但要是国家都这么认为,这可就麻烦了。

    对于国家来说,单纯的服务业带来的只是不扎实的财富,一个国家真正的实力绝不是比拼单纯的金钱,而是拼的核心技术,什么是核心技术?那只有高科技产业。

    高端的工业可以制造出顶尖的车床,冶炼出高强度的材料,有了这些就会有自己的汽车、飞机、轮船和火箭。

    有了这些,即便西方国家想要制裁我们,我们也有能力捍卫国家的安全,因为我们能技术并不比他们差,甚至还比他们强。

    所以,国家一定要全力扶持工业的发展,要拥有独立自主的高科技工业体系,要培养自己的工业人才,不要被金钱所迷惑,要把这些金钱用在正确的地方……。

    这就是刘琅第二部书中所要写出的内容,是一种警示,万万不能再重复历史的老路。

    可以说,第二部书才是他想说的话,他不希望别人能够全部理解书中的内容,只要有那么几点被别人接受,那就会改变些许的历史,国家的发展必然也会向着更好的一面。

    当然,这两部书刘琅需要时间来写,整好他这半年里没有别的事,电炉和这两部书成为了刘琅的全部。

    华夏大学的变频部分已经在技术上得到了解决,但是要将它给造出来,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些零部件华夏工业科技能够给造出来,但是有一些就需要相关的机床厂来帮忙了,为此两名教授拿着图纸到沈城的第一机床厂请求帮忙。

    ad炉的技术算不得世界顶尖,或许连世界一流水平也够不上,再加上这是一支国家最顶尖的冶炼制造团队,所以每一天都一点点进步,这些进步看似不大,但技术就是如此,一旦基础被攻克,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两个月后,保钢团队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炉体设计方面已经差不多了。

    经过刘琅和熊怀志的“敲打”后,那些老工人们也收敛了不少,不得不说他们的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在攻关工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那些年轻人则是靠着激情和聪明的头脑如海绵一般疯狂的吸收着新的知识,这种经历让他们感到无比的重拾和兴奋。

    这些日子是刘琅最充实的一段时间,他的智慧远超普通人,凡是入他眼中就不会忘记,四个攻关小组每天都能看到刘琅的身影,简直就是无所不在。

    如果说其他年轻人如同海绵一般不停的吸收着新的知识,那么他就是黑洞,所有知识都被他牢牢记住,而且举一反三,甚至举一反十都不再话下。

    每天工作完毕,十多名年轻人就会主动找到刘琅,刘琅经常会带着他们到附近的饭店吃饭,一边吃饭一边讨论遇到的问题,刘琅不时的给他们做出解答,同那些老工人相比,刘琅的解答言简意赅,简直就是教科书般的回答,跟着刘琅既有好吃的又能学到知识,那种人格魅力让所有人都深深的折服。

    电炉的制造有条不紊,而陈春生设计的第一台空调压缩机成品也被制造了出来,这件成品还很粗糙,很多细节还需要打磨,但是当通电后里面吹吹丝丝凉气时,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中国第一台自主制造的空调在华夏工业科技的实验室里诞生了,这是一件值得所有人庆贺的事情。

    “唉,真不容易呀!刘琅,我最感谢的就是你,要是没有你,我们这帮人现在还待在中关村里当电工呢,谢谢你,谢谢你!”

    陈春生是由衷地感谢刘琅,空调压缩机是他设计出来的没错,但是没有刘琅,这压缩机的设计方案只能被压在箱子低下,没有刘琅,压缩机所用的不锈钢都无法得到,现在压缩机被制造出来,刘琅的功劳才是最大的。

    但对于陈春生来说,刘琅的重要性比这些都要大,正是他,自己的梦想才会得以延续,才会最终实现。

    “陈教授,这台空调只是一个试验品,制造的还很粗糙,要想产业化,就要在精细方面下些功夫,毕竟咱们这里的机床不是太全,很多零部件只能是临时拼凑,要想大规模生产,还需要有制造厂和您合作,而三厂的孙明凡曾对我说过,他的三厂准备要制造空调,希望和我们合作开发,你可以找他,你的专利加上他的工厂,相信很快就会把你的成果投入到市场之中。”

    “刘琅,你放心,孙明凡也找过我,我已经同意和他合作了,他现在正在筹备这件事,只要我们把生产线的图纸给他,他就会马上找人制造。”

    陈春生知道孙明凡和刘琅的关系,即使没有这层关系,孙明凡对于三厂的规划也符合他的利益,双方一拍即合。

第三百零二章 有条不紊() 
说到孙明凡,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在筹备着三厂的私有化,很多事情都已经有了一些眉目,经过政府的评估,他需要花费八十万才能买下整个三厂,这笔钱不是小数目,他从银行贷款四十万,剩下四十万,刘琅和木小虎各出二十万,每人各占半分之二十的股份,孙明凡则是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剩下的百分之五则是为留在三厂的员工准备,只要他们不辞职,按照厂里的各项规定行事,就会享受每年厂子的分红,退休后的养老金也从这百分之五的股份中出。

    别看现在三厂职工的股份没有多少,但随着厂子不断的发展,这百分之五的股份会不断的增长,想象刘琅前世的“美得”,巅峰是市值足有数百亿元,百分之一就价值数亿,每年的红利都多达数千万,到那时,员工们的收益就非常可观了。

    当然,很多员工是认识不到这一点的,而在他们去留的问题还有过一段小插曲,孙明凡承包三厂后就直接把那些调皮捣蛋不愿意守规矩的员工给开了一批,这些员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除,只是从三厂除名而已,公职并没有开除,孙明凡也没有权利开除他们的公职,一这些人中一部分被上级管理部门分流到其他企业,一部分干脆提出了不要公职去当个体户,也算是适应时代的潮流了。

    精简之后三厂还剩下两百多名员工,现在孙明凡接手三厂实行私有化,这些员工们就要做出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抉择了,是自动退出保留自己的公职还是不要公职跟着孙明凡去干?

    孙明凡自然希望这些听话的员工们跟着自己,又是召开大会又是单独谈话,最后还是有五十多名工人选择离开,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工人,在他们看来,即便现在三厂的收入不错,可是谁又说得准以后怎么样?万一哪天黄了,他们如何生活?一份有安稳的工作才会让自己有安全感。

    留下来的工人很多都是三十左右岁的青壮年,靠着自己的双手多赚钱才是他们现在想要的,这些人的手艺比起那些老工人们还差一些,不过刘琅已经准备着手派出熊怀志的学生给他们进行专业方面的培养,凭着年轻人的头脑,相信很快他们就会独当一面。

    在刘琅看来,八十万买下一个厂子还是很便宜的,主要是三厂现在的效益非常不好,虽然在今年因为变形金刚的原因他们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因为收益比例的问题,他们的收益也不是很多,除去工人的工资和偿还所有的费用后已经所剩无几,这让那些官员对三厂的未来也没有多少信心,但是他们不知道,现在的三厂已经再无外债轻装上阵,第四批的变形金刚模型已经运往美国,这一批总共是两万件,将会给他们带来二十多万元的收益。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份了,三厂已经制造了五万多件模型,距离全年目标七万件指日可待,孙明凡算了算,只要完成目标,他手里就有了将近三十万的资金,在转制后这些钱就是他个人的财富,抛去工人的工资外,起码还有二十多万元的剩余,完全可以制造出一条生产线来。

    三厂靠着变形金刚的“微薄”利润就有了初始资金,而最大的受益者无疑就是勇力集团和火家了,五万件变形金刚模型带来的收益是五百六十多万美金,一家各占百分之四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