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210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210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弘扬对刘琅的话很感兴趣,于是又接着说道。

    “赵爷爷,刚才我说的这些只是电脑最普通的功能,我的那本第三产业浪潮里曾经提到过关于提高商品质量的问题,现在咱们国家虽然也能生产电视机电冰箱这样电器,但是质量方面还是不能和国外相比的,放开市场后,就会有国外的先进设备引进来,到时候国内的市场上必然会出现质量好的电器。

    国外的电器为什么质量好?就是因为他们的生产线更先进,可以制造出我们生产不出来的零件,比如头发丝大小的零件我们就无法制造,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零件也会向着精细化方面发展,很快将会有比头发丝还细小很多倍的零件产生,这种零件普通的机床已经无法完成了,只能用数控机床来完成,可是数控机床如何制造出这些零件呢?那就需要电脑来帮助了,电脑可以进行文字处理,本质上就是人工输入了一种电脑才能使用的命令,它们靠着这些命令完成了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而这些命令就是通过电脑芯片来执行的,在未来,将有无数这样的产品,每一种都要通过电脑芯片来执行,如果我们没有相应的芯片,那就只能停留在低端水平,这种商品谁会去买?根本就是破烂货。

    芯片强大,配合数控机床能够制造出高尖端的产品,可以制造出先进的武器,甚至强大的芯片可以控制其他国家的经济,可以说,在未来,强大的电脑芯片无处不在,所以未来国家和国家之间之间较量的关键就在谁的电脑芯片强大,这才是国家未来最重要的产业呀!”

    赵弘扬和杜宏达两人听的是瞠目结舌。

    他们可是从来没有想到过小小的电脑芯片竟然有如此大的作用,说是神奇也不为过,如果真如刘琅所说的那样,未来的世界已经远远超出了赵弘扬等人的想象,或者说根本想象不到也不为过,世界的发展,真的会如他所说的那样吗?

    在农业时代,人们靠天吃饭,出行基本靠着双腿,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到过百里之外的地方,那是一种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的视野也仅限于周围的村庄农田,如果你问一位农民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他的回答恐怕只希望能风调雨顺让庄家更好的生长。

    到了工业革命时代,随着生产力的飞速提升,火车、汽车、轮船取代了落后的交通工具,人们的视野开始无限的拓展,人们可以坐着火车横跨大陆,可以坐着轮船横跨大洋,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无数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很多不同种族的人,如果你在这个时候去问一位航海家未来会怎么样,他会说希望能有更大的轮船和和更快的火车出现。

    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社会的发展都是阶梯性质的,一步步按部就班,但纵然是这样,能够看清楚社会发展趋势的人也是凤毛麟角,这些人无疑都是智者。

    可到了以电脑人工智能为核心信息互联网时代,阶梯性质的发展被一下子改变了,即便是智者,也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如果一个人能预测未来五年发展的趋势,那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未来的首富,比如说美国的乔帮主和盖茨二人。

    八十年代的中国工业化还没有实现,信息互联网时代对所有人来说做梦都想象不到,但是历史的发展由不得你想象,当个人电脑出现直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整个世界都被这巨大的浪潮所席卷,任何一个国家都被这巨大的浪潮包裹进去。

    这股浪潮来的如此凶猛,甚至很多行业精英都想象不到,比如说二十年后,乔帮主的苹果手机在诞生的那一刻,还有很多手机公司对此嗤之以鼻,其中就有当时的手机巨头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可是后来怎么样了?两家曾经占据世界手机市场半壁江山的庞然大物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轰然倒塌,世界正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在刘琅穿越之前的那个时代已经是一个信息超级大爆炸的时代了,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实时看到天下任何地方的事情,人工智能已经兴起,甚至有了威胁人类的苗头,基因改造、器官移植以及虚拟世界都初见端倪,无数科学家都为之奋斗着,但从那时起再过十年时间社会会变得怎样?这个问题依旧没有人能够回答,科学家只能告诉你,十年之后的社会与现在的社会全然不同,可具体哪里不同,他们只能摇头了。

    三十年之后的时代都要如此,更不用说现在这个时代了,整个世界的所有人都无法想到三十年后的世界会变得那般神奇,除了刘琅这个特例。

    刘琅知道三十年后的国家会为一个小小的芯片而苦恼,也知道赵弘扬对自己所说的话感到不解,纵然他所形容的社会其实只是真实社会的冰山一角,但他还是要说,目的就是想让国家重视起来,进而做出一些什么事情改变原来的历史。

    “刘琅,你所说的我听明白了,嗯,虽然有些地方还是不明白………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赵弘扬也不再和对方在电脑产业发展上纠结了,刘琅的思路根本不是他能跟得上的,干脆直接问对方国家如何去做吧。

    “万安公司是一个契机,他们现在的芯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围绕他们的芯片制造我们完全可以打造出自己的芯片产业体系,为迎接未来做准备!”

    刘琅马上回答道。

    “现在万安已经答应我们让他的儿子在内地建厂,老杜,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把万安的芯片给我造出来!”

    赵弘扬对着一旁的杜宏达说道。

    “弘扬总理您放心,华夏大学能造出不锈钢来,我也要向他们学习!”

    杜宏达马上回答。

    “学习?怎么学习?”

    刘琅心中暗想。

    这几年国家的电子产业已经开始出现衰败的迹象,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家没钱,电子产业就是一个烧钱的产业,而且短期内还看不到什么收益,刘琅在产业年鉴中看到国家在五年前就已经逐渐开始不再关注电子产业。

    “赵爷爷,这电子产业可是一项烧钱的行业,国家现在有钱吗?”

    刘琅问道。

    “国家现在还很穷,不过抽出个几千万来支持电子产业还是能够做到的!”

    赵弘扬回答。

    “几千万?呵呵,赵爷爷,万安公司是一家私人企业,他们的芯片花了将近十年时间,花费的金钱多达数亿美金,这才成就了现在的万安公司,咱们这数千万人民币,那只是沧海一粟呀!”

    刘琅微微摇了摇头。

    “什么?这么费钱?”

    赵弘扬大吃一惊。

    “弘扬总理,刘琅说得还是比较准确的,最近几年国家对电子产业投资大不如前,原来还有一些效益的企业到现在都已经开不出工资来了,别说是几千万,就是几个亿,要是分配到整个产业之中,那也是没多少!”

    杜宏达也摇了摇头。

    “这………!”

    赵弘扬皱起了眉头。

    在编制五年规划时国家已经把新一年的所有财政预算计划完成,这五年重点投资的项目就是钢铁项目,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这两项就占了将近三成,剩下的就是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另外还有机械方面的投入,电子产业基本上就是处在自收自支的状态,现在两人都说几个亿都不够,这钱从哪里出?

    “赵爷爷,我有一个想法!”

    刘琅说道。

第三百五十章 产业园区() 
“什么想法?说说看?”

    赵弘扬知道刘琅鬼主意多,赶忙问道。

    “咱们国家的电子产业非常分散,很多企业都在生产同样的元件,这无疑是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我觉得咱们国家可以成立一个产业园区!”

    刘琅提出了一个名词。

    “产业园区?”

    赵弘扬和杜宏达没听过这个名词。

    “产业园区就是指为促进某一产业发展创立的特殊区域,比如芯片行业属于电子产业,那我们就建立一个电子产业园区,将所有相关企业都聚集于此,这些企业都不相同,有的生产晶体管、有的生产转换电路、有的生产半导体、有的生产储存器等等,每一家企业都是芯片产业的一部分,他们的产品集中在一起就可以制造出一个完整的芯片,

    这种产业园区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地创造聚集力………嗯,聚集力就是合力,好比一个人的手指,每个手指的力量不大,但是合在一起就是拳头,这力量就大了。

    还有企业之间可以共享资源相互合作,这就能克服很多负面效应,同时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化大型化形成。

    我们国家有特区,特区的优势是享受独特的权利,有时甚至可以不受国家的法律的约束,比如土地贩卖等等,而产业园区是某一产业的特殊区域,优势就是上下游协同作战,可以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聚集效应!”

    现在国家还没有产业园区的概念,要等到九十年代初才会从国外引进过来,国家第一个产业园区就是于新加坡合作的苏州产业园区,三十年后这个园区还发挥着巨大作用。

    “哎呀!刘琅,这个产业园区的概念实在是太好了,太好了!”

    赵弘扬一拍膝盖大声叫好。

    他不懂什么芯片,但是这种产业园区一听就明白,把大量的企业聚在一起,每家各不相同,比如你做轴承、我做外壳,加在一起一台机床,这样做就能有效防止浪费,的确可以做到如刘琅所说的合力,优势自然不言而喻。

    “我们不光可以有电子产业园区,还可以有制造业产业园区等等,即便是地方发展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刘琅再次开口道。

    “宏达,刘琅这个提议非常好呀!我觉得可以实行!”

    “没错,没错!”

    两个人不住的点头。

    “我觉得可以在沪市实行这个电子产业园区,因为在沪市周边聚集着大量的半导体和电子企业,只是有些分散,需要把他们集中在一起!”

    刘琅在产业年鉴里看到沪市周边有十几家电子企业,什么晶体管厂、无线电厂、半导体厂等等,在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一个聚集效应,只是这些厂子都是各自为战,从没有相互联合组成一个类似产业链的发展思路,一旦国家将这些企业放在一起重新整合,相信很快就能形成合力了,这样就能产生一个类似美国硅谷那样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成为未来国家高科技发展的摇篮,也或许成为国家第二个中关村。

    说到产业园区,刘琅实在是太熟悉了,他前世可是阜城发改部门的工作人员,每天接触的就是这些东西,不过在那时,产业园区实在是个“贬义”的词汇。

    在三十多年后,产业园区可是遍地开花,别说是国家,就是省市乃至区或者县都要搞出几个园区来,明目也是五花八门,什么金属材料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农业园区、玻璃园区、皮革园区、小商品制造园区、建材园区等等,五花八门花样翻新。

    产业园区的优势就在于集聚和互补,但想要成立产业园区就要有一定的先天条件,比如说农业园区当然要能种植出植物来,化工园区起码得先有几家化工厂吧。

    当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可以,可是起码你也得拥有一些其他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