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230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230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国栋干脆直接把所有变形金刚的形象全部印制出来绘制成为一个宣传册,每一位购买变形金刚模型的人都会免费获得一个,不过宣传册上只有机器人的形象,没有他们变化后的形象。

    这是一种营销模式,一下子就把购买变形金刚模型那些人的兴趣勾了起来。

    “原来变形金刚还有这么多形象呀!”

    通过将近一年多的时间,美国已经拥有了一批变形金刚的拥趸,但这些人很多也只是喜欢模型而已,还没达到想要了解模型背后故事的程度,现在好了,如此多的形象一下子就把他们的好奇心引了出来,这么多的人物必然之间会产生联系,这种联系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世界观,也就是变形金刚背后的故事了。

    林国栋的确是个市场营销的天才,刚到美国就借着变形金刚模型的热销把漫画书也推广了出去,三十多个动画形象一经推出立刻引起轰动,那些已经买到模型的人开始关注模型玩具背后的故事,购买模型的人至少有数万之多,也就是说,漫画书的书迷在短短时间内就达到了五位数。

    这从成绩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一个月的时间里漫画书就卖出了一万本,每本是十五美金,刨去成本,净利润达到了十三万美金。

    一万本看似不多,可是在美国最大的漫画公司漫威,他们一个月漫画的销量也不过是十万册左右,可漫威公司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美国最大的漫画公司,但是变形金刚在美国才多长时间?还不到一年时间,如此短的时间就能达到这样的成绩,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说实话,漫威中什么超人、闪电侠、绿巨人这帮“家伙”已经有些过时了,当然,不是说他们形象过时,而是故事性方面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所有故事还是发生在与现实相同的同时代,这就缺乏一种新鲜感,而变形金刚则不同,本身外形就极具未来气息,再加上变身成为汽车和飞机后更是无比的嚣张,在现阶段,没有任何一种形象能与之相媲美。

    刘琅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林国栋的营销策略下,用不了一年,变形金刚这个完全属于中国人的漫画形象一定会席卷整个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

    变形金刚还需时日,而耐克公司已经开始显出未来世界运动品牌老大的“獠牙”。

    “与众不同”这个由刘琅亲自设计的广告刚一推出就引起了轰动,正如刘琅预计的那样,即便以前从没有听过耐克公司的人在看了这款广告后也被吸引了过来,说明广告本身的魅力已经大于运动鞋了,而这种魅力又反作用在这款鞋子上,一瞬间就引爆了美国市场。

    “未来”这款鞋的销量从上个月的二十万双一下子就暴增到了五十万双,要知道这可是“与众不同”这款主打产品还没有上市呢,林则泉预计,一个月后上市的时候销量会瞬间突破一百万双,这是什么概念?去年耐克公司全年的总销量也就是这个数而已,现在很可能两个月就实现了,显而易见,刘琅那份和耐克公司对赌的合同是赢定了。

    美国市场不用刘琅操心,一切由林国栋和林则泉这两位“老乡”来打点,而在国内,圣唐文化现在有些不温不火,让木小虎有些着急,虽然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也让他有了几万美金的收入,可是距离当初刘琅所说每年几亿美金好像有点远吧!

    刘琅只能安慰对方不要着急,卖漫画书才能赚几个钱?我们的目标是拍摄电影,那才是成功之道。

    刘琅还真没忽悠木小虎,他的变形金刚如此的火爆,相信很快就要有动画制作公司找上门来了,在前世,变形金刚的动画片应该是在八七年左右开始播放,而在中国上映那要等到九十年代初了,而动画片也是刚刚开始,制作变形金刚真人版电影才是他的目的,就如同前世漫威电影一样,他们在短短十年内拍摄了七八部漫威电影,每一部都是全球热卖。

    十年时间漫威公司就从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成为了市值数百亿之多的超级制作公司,刘琅的变形金刚未来也要走这样的道路,不光如此,圣唐文化还要有自己的特效制作公司,就如前世的皮克斯、工业光魔那样的公司,不做则已,要做就做世界最好,这是刘琅为他自己的公司定下的目标。

    圣唐文化的辉煌还没有到来,但是孙明凡的三厂此时已经到了转型阶段,陈春生和孙明凡二人已经联手准备进军空调产业了。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与德国谈妥了() 
陈春生现在是意气风发,他以压缩机专利入股,只要未来孙明凡的空调卖出去一台,他就能获得利润的百分之二十,当然,他获得的利润中有百分之三十是华夏工业科技的。

    陈春生和孙明凡去年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制造生产线了,这件事并不容易,虽然压缩机现在已经被制造出来,但毕竟那是从实验室里制造出来的,很多零件都是手工打造,成本太高,要想实现规模化,就必须要制造一条生产线。

    大部分零件国内的一些机床厂就可以制造出来,只有最核心的零件国内的机械水平还无法制造出来,需要进口新的机床,事实上就是那台从实验室里造出的空调也是一个“残次品”,核心零部件还是达不到设计标准,工作起来时间要是长一些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不过这些零件的制造难度不是很大,比大众车的零件都简单一些,所以,所有人都在等待德国人的机床,一旦国家和对方谈妥了,只要进口一批机床,零部件方面就没有问题了,到时候马上开工制造,不出一年时间就可以实现量产进入市场了。

    第一款空调是刘琅亲自设计的,外形基本上就是二十年后大众化的空调外形,不过体型要大一些,显得有些笨重,这主要考虑的是零部件的原因,毕竟现在的制造水平无法与二十年后相比,即使如此,这款空调的形象也比国外的空调要强出很多,一旦上市,足以碾压任何其他的品牌。

    “机床,机床呀!”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机床了!不过没办法,机床是一种比较敏感的设备,需要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博弈,但刘琅相信,这件事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果然,经济大会结束一个半月后,上面传来的消息,中德双方在引进机床问题上已经达成了一致,德方终于同意了中国的要求,允许中国购买德国的机床,但必须按照他们制定的进出口设备名录进行。

    这份名录第一时间就到了刘琅手中。

    “熊教授,这是名录!”

    刘琅将这份名录交给了熊怀志。

    “这帮德国人还真是小气,这些机床,最高的科技含量也只比咱们国内要高出一代而已,大多数都是半代产品,小气,真小气!”

    熊怀志显然是很满意。

    “呵呵,这就已经不错了,虽然只是一代和半代产品,但是在种类上却是很齐全,即基本上车床、铣床、磨床全部都包括了,只要我们买进,大众汽车的零部件差不多就能完成百分之四十了!”

    刘琅倒是很满意,机床可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是国之重器,不能轻易示人,这些机床在德国国内也只能算是二三流水准,但对于中国来说,却是属于高技术,只要中国人把这些机床的技术完全吃透,那就相当于提升了本国的工业水平,像德国这样的工业发达国家,技术提升一代也得七八年的时间,现在给了中国,最多也就三四年时间就可以把自身的技术提升一代,这就相当缩短了三四年的时间,这对中国来说意义就很重大了。

    如果是五六年前的中国,德国人恐怕连理都不理你一眼,但是现在不同了,中国持续改革开放,市场逐渐放开,世界大环境也是发展服务业,要寻找一个更大的市场,而中国就是这个市场中最最终于的一环,所以中国的地位飞快提升,让发达国家都重视了起来,不管是美国、德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想方设法要进入这个巨大市场,正因为有求于中国,所以最终才答应了将自己国家的机床引进到中国,这也是两国博弈的结果。

    “教授,这批名录一共涉及五个种类十三个型号的机床,除了安德鲁斯公司的产品外,还有另外一家名叫怀德的公司提供的机床,国家现在正在和德国签署协议,应该最近两天就会完成了,一旦完成后马上会举办一个机床展览会,邀请全国数十家机床厂参加,在这个展览会上就可以订购机床,我仔细看了一下,我们华夏大学就买这三台机床!”

    刘琅指着名录说道。

    熊怀志看了一下,刘琅选的机床分别是磨床、铣床和车床,算是比较齐全了。

    “好,技术方面刘琅你就可以做主,资金方面我去和赵校长沟通!”

    熊怀志回答。

    其实熊怀志也知道,赵天明那里没有任何问题,这华夏工业科技名义上是华夏大学的校办工厂,可是刘琅在人事和财务方面完全可以做主,赵天明基本上是不管的,而且赵天明现在也忙碌起来,组织一批传统文化方面的老教授天天和一帮经济学老师混在一起,说是要建立一套市场经济下的传统文化体系,而且这个项目还得到了国家文化部的支持。

    几天之后刘琅就得到了消息,这个展览会一周后就会在首都展览馆中召开,全国所有的大型国营机床厂都报名来参加。

    还没到展览会召开的日子,鲁冠军先找了上来。

    “刘琅,刘琅,鲁大哥我又来了!”

    鲁冠军还是那样风风火火,如今的他穿着一套西服,跟几个月前满身油渍麻花的样子完全不同了。

    “鲁厂子,怎么?你到首都来也是参加机床展览会的?”

    刘琅问道。

    “没错,上一次你教育了我,我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干那些扣件实在是太没水平了,我叫鲁冠军,我不能辜负名字中冠军这两个字,要干,就得成为冠军,就像你刘琅一样,而汽车行业就是所有制造业中的冠军,所以我决定听你的话,就生产汽车零部件!”

    同前世一样,鲁冠军走上了制造汽车零部件的道路。

    “好,鲁厂子,十年后你会感谢你现在做出的这个决定的,我支持你,我们华夏科技也支持你!”

    “我十几年前开过拖拉机,对拖拉机的零部件非常了解,其中有一个叫做万向球的零部件非常有意思,我回去后买了一堆关于汽车的书籍,发现汽车上也有万向球这种零部件,所以我觉得就生产这种东西!”

    鲁冠军大声说道。

    “万向球,嗯,这是汽车传输装置中的一个环节,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不过越高才好,一旦你们制造出来,保证可以成为市场上的佼佼者!”

    刘琅点头道。

    “对,所有汽车上都需要万向球,而且这个零部件我现在已经研究明白了,不过要想制造出来,我们国家的机床水平不够,听说首都要举办机床展览会,展览的都是德国机床,我就来看看!”

    鲁冠军说道。

    “这一次你们不会又被展览会给拒之门外吧!”

    刘琅笑道。

    “不会不会,这一次我可是接到了展览会的邀请信,看来国家现在对我们这些私营企业也很重视呀!”

    鲁冠军拿出一封信,上面扣着国家工业部的印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