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231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231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不会,这一次我可是接到了展览会的邀请信,看来国家现在对我们这些私营企业也很重视呀!”

    鲁冠军拿出一封信,上面扣着国家工业部的印章。

    “那就好,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我替你把把关!”

第三百八十四章 参加展览会() 
几天后,展览会召开,刘琅向王振东借了一台面包车,拉上熊怀志、鲁冠军还有一帮华夏工业科技的员工一同到了首都展览馆。

    展览馆前人很多,都是来自全国机械行业的负责人,另外不少相关部门的官员也来参加,国家这两年举办的展览会不少,但这一次是清一色德国先进机床,对于搞机械的人来说,德国人的机床就好像是珍贵的宝物一眼,即便不买,能看一眼也值了。

    车子停下,大家下了车,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就聚焦了过来,不为别的,因为他们认出了刘琅。

    当然,认识刘琅的人没有几个,可是要认出他来根本不需要认识呀!他的身高和年纪就是他最大的标志,除了刘琅之外,谁会来参加这种展览会呀!

    “快看,那个小孩子就是刘琅!”

    “这个刘琅真是厉害,带着保钢鞍钢那伙人硬是把不锈钢冶炼炉给撺了出来!”

    “我孙子都比他的,怎么一考试都及不了格,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呀!”

    所有人看着刘琅都在嘀嘀咕咕地说着,的确,刘琅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传说,这帮人在谈论之时还有些自豪,都为能见到这个活着的传说而沾沾自喜。

    “妈呀!刘琅,所有人都认识你呀!”

    鲁冠军在旁边小声地说道,在他眼里,如果有一天自己走在大街上要是有人这么议论自己,那他这辈子就没有白活了。

    “哼,废话,我们刘总可是完全靠着自己的本事拼出来的,搞机械的要不认识我们刘总,那他就白活了!”

    旁边一位研究生说道。

    “低调,低调!咱们赶紧进去吧!”

    刘琅可不愿意自己被别人当猴看,带着大家飞快的向大厅里走去。

    “哈哈,刘琅,这一次你可来了!”

    刚到门口迎面就走来了几个人,为首一位六十左右岁的男子老远就对刘琅打着招呼。

    “江部长!吴部长!”

    来人是四机部的江波涛部长和机械部的吴中部长,而这个江波涛就是华夏大学学生会主席江宏的父亲。

    这个时候的国家在政府机构上很有意思,主管工业的部门最多,什么一机部、二机部、一直到七机部,另外还有机械部,淋淋种种记都记不住,比如一机部主管民用机械、电信、船舶工业,二机部主管兵器、坦克、航空工业,三机部主管核工业和核武器等等。

    很多部门的职权都是有重叠,现在国家就在酝酿将这些部门统一起来,未来就会成立工信部了。

    “江部长吴部长你们好!”

    两位部长级的官员出现,刘琅自然不能绕着走了。

    “刘琅,叫部长就见外了,你和江宏是同学,你叫我江伯伯就好了!”

    江波涛笑着说道。

    部长在国家机构中也是高官了,而刘琅没有任何一官半职,但在刘琅面前,他们可不敢摆什么官架子,论地位,人家是“编外第一智囊”,连邓老都要听的他主意,论对国家的贡献更是让所有人都心生佩服。

    “来,咱们到小会议室去,你的那位德国朋友就在那里!”

    小安德鲁穿着一身非常郑重的西服正坐在小会议室里,旁边也有一位德国人,德国怀德机床厂的负责人名叫沃西,这个怀德公司也是一家小厂子,比安德鲁斯还小,这次德国在全国范围内征求出口中国机床的企业,安德鲁斯自然没有问题,他们可是中国点名要的企业,另外还有几家企业希望能和中国做生意,德国政府就选择了怀德公司,这两家公司的技术水平都不是太高,没有掌握德国最先进的技术,生产的零部件也是很平常,即便卖给中国,未来也不会在国际市场对德国造成竞争。

    一帮人走进了一间小会议室,小安德鲁看到刘琅走了进来急忙站起身来。

    “刘琅先生,我们又见面了,您好,您好!”

    小安德鲁早就不把刘琅当成孩子了。

    “小安德鲁先生,我早就说过咱们会合作的,现在我的预言实现了!”

    刘琅回答。

    “这位是沃西先生!”

    小安德鲁介绍道。

    沃西的年纪也不是很大,四十左右岁,他的企业也是家族企业,这次成为中国的供货商也非常高兴,在来的路上就听小安德鲁提到过刘琅,听说过刘琅的种种事迹,虽然他们知道的很少,可是每一件都让人觉得是个奇迹,现在看到刘琅也不敢小视。

    “沃西先生您好,欢迎来到我们中国,我们也很感谢贵公司对中国的支持,相信未来这里会带给你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

    “刘琅说得没错,德国是我们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之前大众公司就已经在这里投资了,现在安德鲁斯公司和怀德公司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你们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同时贵公司在未来也必定会成为大众公司那样的世界巨头!”

    江波涛在旁边说道。

    “是,是,江部长说得很对,我们都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两人点头道。

    “小安德鲁先生,我们华夏大学已经预定这三台机床,现在我们可以支付给你们定金!”

    所有人坐下后刘琅提出了购买意向。

    这种展览会不光是展出对方的机床,也可以对相中的机床现场订货,当然,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因为国际贸易都是要用外币支付的,这就涉及到了国家的外汇储备,所以国家要对申请购买机床的企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企业要支付给国家一部分资金,当然,这些资金是人民币,然后国家才会动用外汇储备去购买你需要的机床。

    这一次国家是准备动用三千万美金的外汇储备,所以想要购买的企业必须是那种大型国企,不过华夏科技根本不会有这方面担忧的,国家对于华夏科技的支持是无条件的,只要他相中哪一台机床,现场就可以签订合同。

    “没问题,这三台机床我们就有现成的,回国后马上发货,一周的时间就能运到,或者展览会上的机床你拿去也没问题!”

    小安德鲁爽快的答应。

    这些机床不是数控机床,只是普通的电机控制机床,体型都不大,跟国内的机床差不多,所以价格方面并不是很贵,最贵的也只有五万美金,这还是包括了进出口关税和运输的成本,比ad电炉还便宜的多。

    安德鲁斯卖出一台五万美金的机床大概可以赚到三千美金,利润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利润率百分之三十很好吗?同什么地产娱乐相比那是低多了,可是在机械制造行业就高的离谱了,一般效益好的机械制造行业只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利润,德国重视工业,但最高也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安德鲁斯公司和怀德公司现在一下子就赚到了百分之三十的利润,这简直是天上掉下馅饼了。

    当然,国家也知道这些机床的真实价格,之前和德国谈判的重点其实就在价格方面的争议,最后的定价也算是双方都能接受,毕竟中国最关心的还是这些机床所带来的技术提升,同时也告诉其他国家,我们不是傻子,想要在价格上糊弄我们办不到!

    :。。:。

第三百八十五章 现场火爆() 
很快展览会开幕,主管工业的副总理丁惠中亲自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词,还亲自接见了小安德鲁和沃西二人。

    十三台机床摆放在宽敞的大厅之中,每一台都是锃明刷亮,旁边还放着制造出的各种零件,所有到场的人都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些零件。

    “西德人的水平可真高,那台车床车出来的零件起码比咱们厂子精确五个米毛!”

    “好家伙,这台磨床磨出来的钢面比镜子还平滑,我这辈子都没看过这样的机床!”

    “国家让咱们厂子承接大众公司的零部件制造,这下好了,这台机床完全可以制造出符合对方要求的零件,咱们就买这台……!”

    到场的都是全国各大机床厂的负责人,都是行家里手,机床好不好一看便知,即便德国的机床看不懂,那制造出的零件就放在旁边,一对比就知道有多少差距了,可以说,所有人都惊叹德国人的技术,国家的机床行业真是有不小的差距呀!

    展览会要举办两天的时间,只是第一天就有六十多家企业提出了购买申请,其中辽北省制造一厂一下子就要购买四十台机床,涉及金额达到了一百五十多万美金,其他什么金陵制造三厂;沪市制造总厂也都提出了购买申请,有的购买二十台,有的购买十五台,总之第一天就预购出了三百多台机床,总价值达到了一千四百多万美金,而展览会的现场更是非常火爆,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

    这么快就卖出去一千多万美金了?小安德鲁和沃西两个人只觉得有些大脑有些缺氧。

    安德鲁斯公司比怀德公司要大一些,一年的总产值差不多有一千万马克左右,换成美金,大概是三百多万,这些钱除去给工人的工资和购买原材料外,剩余五六十万美金吧,如果算上研发新技术的费用,能给小安德鲁留下二三十万美金就不错了。

    但是现在,短短一天时间订购就达到了一千四百多万,还是美金,这净利润就有二百万美金了,快比得上他一年的收入了。

    “真是做梦一样呀!”

    小安德鲁和沃西两人此时都恍如隔世一般。

    “一旦订单定下来,我得赶紧回去加班加点的干了,所有人都得干!不行,还得招工,起码得招五十个人才能在三个月内把机床组装好!”

    这些机床的零部件也不都是他们自己的公司生产,很多也是在其他公司购买的,只有核心零部件是自己家生产出来的,现在他们已经隐隐感到人手不够了,决定回去马上开始招工,然后加大购买量,只有这样才能在规定是期限内完成订单了。

    小安德鲁和沃西二人陷入了甜蜜的烦恼,不过刘琅看着那些工厂的厂长们却是若有所思。

    不得不说,国家的工业基础还是很完备的,这主要原因就是建国初期的领导人们对工业非常重视,纵然当时国家很穷,有的地方连饭都吃不饱,但还是最大限度把钱投入到了工业建设中去,什么炼钢厂、机床厂,几乎每一座城市都修建了工业企业。

    遍地是工厂,在当时看起来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可是在这个时代就截然相反了,因为在那个时代,所有工厂的产品交给国家,工厂越多,国家得到的也越多。

    可是未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工厂都要面对市场,你的产品和我的产品一样就面临着竞争的压力,竞争失败,那就破产退出市场,所以在未来,工厂之间又出现了大规模的兼并,最后形成全国范围内几家大厂独大的局面,这对于国家来说是好事,可以把资源更集中的利用起来,不过这个过程对于很多工人来说却是一个噩梦……。

    现在国家逐渐放开了市场,市场经济已经成为热门的话题,很多经济学家都在研究国企在市场经济下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