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261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261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老师,我们那一届一共是二十三个人,刚刚毕业的几年还有联系,可十年国家大乱………首都还好,很多工厂还算是正常生产,但地方的那些工厂就不成了,工厂停工,工人们根本没有心思工作,很多连设备都被砸了,不少同学都没有心思工作,或是离开工厂回到家乡当了农民,或是从此低沉不再进取,有一些人还成了批斗的对象,被关进牢里数年时间…………这还是好的,您刚才所说的李明国………十五年前在一次当地武斗时被打成了重伤,两年后就去世了………而我们也是在他走后一年后才知道的!”

    许衍在一旁低沉地说道。

    “什么?李明国他……!”

    周明大吃一惊,嘴巴张的老大却没有发出声来!

    这就是国家的悲哀,一帮曾经的热血青年有了满腹的学识,本想为国贡献力量,可是最后却被抛弃,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这些青年当然是,他们当中有可能出现如钱雪森这样的大家,但是却在青年时“堕落”,就此改变了人生的轨迹。

    可最大是受害者还是国家,因为她丧失了世间最宝贵的财富,这些财富,原本可以让她更加的强大……!

    刘琅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只在书本上看过,这个时代改变了太多的事情和所有的人,熊怀志、周明、谢喜德这样的科学家们在这个时代中也只是一朵朵不起眼的浪花而已,没有丝毫反抗的能力,他们只是更幸运一些,同样,有了他们,国家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不过在刘琅的前世,国家却并没有抓住这个万幸的事情,没有将认识到他们这些人才的作用,最后只能白白的错过了大好机会,任由这些人渐渐老去,最后在遗憾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好在这一世刘琅出现了,他替国家将这些人再次聚了起来,他们就如一个个老兵,即便是腿走不动了,头脑也不中用,可是当集结号响起,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站了起来,站在了所有人的前面,然后带领自己的将士发起人生中最后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必须要胜,不能有一点马虎,只要是获得胜利,就是让他们的献出自己的生命也不会有半点犹豫!

    。

第四百四十三章 使命感() 
“老谢,老周,你们有没有一种使命感?”

    黄坤突然问道。

    “使命感?”

    两人不解。

    “咱们呀!老谢,你今年六十五岁了吧,老周你应该是六十六岁,我比你大一岁,咱们都是土埋半截的人了,本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可是中芯科技诞生了,国家认识到了电子产业的重要性,还把全国的人才交给我们。

    他们都是国家的未来呀!都是国家的宝贝疙瘩,我们这帮老家伙现在要做的就是培养他们,让他们顺利的接过咱们的接力棒,咱们是看不到国家富强的那一天了,但希望他们能够看到那一天。

    到那时,你我在酒泉之下也是欣慰了,因为他们都是我们的徒弟,他们取得的成就也有咱们的一份功劳,这难道不是我们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吗?”

    黄坤是一位稳重的人,但此时却也是万分激动,似乎他已经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即将诞生了。

    “使命感……!”

    这三个字在刘琅的脑海中久久回荡。

    是呀!在周明熊怀志这些国家第一代的科学家身上,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始终贯穿着他们的一生,他们也是追随着自己的使命而奋斗一生,将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为了拥有很好工业、农业及科技基础的国家。

    别看国家现在这样的经济在西方人眼里依旧不值一提,但要知道,从十九世纪中期国家就陷入到了战火之中,内乱不断外敌环绕,长期的战乱让国家的民族产业根本无法发展,尤其是当年和岛国的那场大战,国家所有的工业基础全部被摧毁,别说什么机械了,就是最简单的生活用品自己都无法制造出来。

    刚刚建国时,国家的家底那真是干干净净,钢铁厂、电厂、矿山最基础的工业全部都要重新建设,没有这些,国家四亿多老百姓怎么生活?

    就是在一无所有的条件下,在短短五六年时间里,国家硬是造出了扎实的工业基础,修建大型钢铁厂,短短两三年内国家每年的钢铁产量就从不足百万吨猛增到了五六百万吨;修建火电厂,城镇基本上都通了电,煤矿、油田不断被发现,一跃摘下了贫油国的帽子,另外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和人造卫星顺利上天,这些成就已经显现出一个大国的底蕴来。

    无数振奋人心的成就是怎么来的?是靠着广大的劳动者;是靠着国家领导层的统一决策,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靠着熊怀志、周明、黄坤、谢喜德这样的科学家。

    广大的劳动者可以动员,国家高层的决策也容易下达,可是没有科学家,那些成就无疑只会是空中楼阁。

    刘琅始终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是科学和技术,其中科学引领着技术,引领着整个人类向前发展,

    别看世界上有什么秦皇汉武,有什么彼得大帝和什么皇帝拿破仑,他们被称为伟人,建立了普通人几辈子都无法企及的成就,但在刘琅眼里,伟人的成就也未必比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强出多少。

    伟人的功绩在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但是伟大的科学家功绩有时却是整个人类,就如爱因斯坦,他的成就比那些所谓的伟人还要宏伟,如果人类的脚步有一天会走出地球驶向宇宙,那么爱因斯坦的成就将会成为照耀人类面对无尽深空时的一盏亮灯。

    这就是刘琅为什么如此尊敬科学家的原因,尤其是中国老一辈的科学家要做的事情更多,他们在研究科学理论的同时还要担负着普及科学、培养新人,给工人上课和调制设备。

    科学家的工作要做,工程师的工作要做,甚至还时常客串工人去到一线亲自动手,这种亲力亲为可比二十多年后那些“新时代”的科学家强出太多了,那些人有事学生上,功劳自己拿,完全无愧于广大人们送给他们“叫兽”的称号。

    按理说二三十年之后国家富裕了,方方面面都有了巨大的提高,经济实力更是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可是科研水平为何还无法提升与经济实力相符都地位?就是有很多的学者没有了老一辈科学家的使命感。

    如果这些人能像黄坤、熊怀志和周明这些人都情怀,国家的科技早就提升上去了。

    刘琅重生已经五年了,重回到八十年代让他感到很多不适应,封闭的国家、闭塞的信息,这对于一个经历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来说简直是种折磨,可是他亲眼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情怀,他们头脑里没有个人利益的概念,只有国家荣誉;他们从不会想为自己谋福利,只会为国家图发展,这种崇高的信念都深深感动着刘琅,刘琅自问,如果自己处在对方的位置,绝不会达到这些老科学家的境界,当然,后人没有经历过老一辈人的人生,不知道国家这两个字在他们心中是何分量,可是对待自己的事业上,后人依旧远远不如他们。

    时代飞速发展,短短二十年的时间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如果现在的人穿越到二十年后,他们一定以为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但时代的发展也让很多人丢失了情怀,这个世界上,成大事者必有情怀,科学家如此,政治家也是如此,科学家的情怀是探寻世间的奥秘,心怀整个人类;政治家的情怀是为了国家和民族谋福利,即使是一个普通人,或许他们没有科学家和政治家那样的大志向,可他们只要有善待他人,努力工作的情怀,那也会是一位高尚的人,没有了情怀,这个人就没了灵魂,科学家和政治家要是没有了情怀,这个国家也就没了希望了。

    “老一辈人的情怀不能就此断绝,要不断的延续下去!”

    这就是刘琅此刻的想法。

    黄坤、谢喜德和周明这些老科学家们现在没有想这么多,他们只是想趁着自己还能工作,把自己一身所得都贡献给国家,将这些年轻人培养起来。

    。

第四百四十四章 你们都调转工作吧() 
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子产业的人才都汇聚到了华夏大学的大礼堂中,主管工业的副总理丁惠中、电子部部长杜宏达,还有组织部门的领导亲自前来,另外中芯科技的经理刘先明、黄坤、周明和谢喜德等中芯科技的管理层也坐在了主席台上。

    其他人都坐在台下不知道台上这几位都是什么人,毕竟部长级别的人物已经算是国家领导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高不可攀的大人物,不少人连听都没听说过。

    不过有几位来自首都大型企业的工程师见过杜宏达,竟然是杜部长,看来这次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大会呀!

    杜部长亲自前来的消息很快在下面就传开了,当然,他们也只是知道杜部长,那位丁副总理却无人认识,所有人都在猜测这次大会的目的。

    “好了,大家都安静一下!”

    中芯科技的经理刘先明做为主持人主持会议。

    刘琅坐在台下第一排,和华夏大学的一众师生坐在一起,他第一次看到这位中芯科技的负责人。

    刘先明六十左右岁的年纪,年纪虽然不小,但是非常精神,两眼炯炯有神,战争年代他也是当过兵的人,这种人跟普通人有着不小的区别,一看就能看得出来。

    当过兵的人对国家是无比忠心的,这一点不会担心,但是这样的人比较固执,有时听不进去话。

    “我倒要看看这位刘经理有什么话说!”

    刘琅紧紧地盯住台上的刘先明。

    “各位,大家都安静一下呀!”

    刘先明气势很足,不用麦克风都能让全场的人听到。

    “我先介绍一下在场的人啊!这位是咱们国家主管工业的副总理丁惠中丁副总理!”

    “什么?副总理?”

    下边的人顿时一惊,副总理都来了,这得多大的事情呀!

    “都安静,大家不要随便讨论!”

    刘先明大声说道。

    下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位是电子部的杜宏达部长,你们的顶头上司,那几位是黄坤、谢喜德、周明教授,是我们国家电子产业的老专家!

    这次找大家来是有一件事和你们聊聊,聊什么呢?是一件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情,咱们国家电子产业从建国时开始到现在发展的非常好,基础雄厚,但是这几年就不成了,方方面面都落后于国外,国家发现这不成呀!咱们有那么多的人才和设备怎么能让帝国主义超过去?所以我们启动了芯片工程,咱们国家要弄出来芯片!”

    “芯片?什么是芯片?”

    下面的人非常不解。

    国家成立了中芯科技,同时提出了中国芯片工程,并将芯片工程列为了未来十年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什么是芯片?其实我也不懂,但不懂没关系呀!咱们可以好好学,你们只要知道,这种芯片是未来国家强大的根本,只要大家把芯片搞出来,就能让国家富强………为此呀!国家成立了一个中国芯片科技公司,我刘先明呢,就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也可以称呼我为刘经理,这个称呼很有意思吧!很具有改革的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