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262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262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技公司,我刘先明呢,就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也可以称呼我为刘经理,这个称呼很有意思吧!很具有改革的味道,那位黄坤教授是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谢喜德和周明两位教授是副总工程师,我们中芯科技担负着改革的重任,国家给我们下的命令就是要在最短时间内把芯片给搞出来。

    中芯科技成立了,我们也变成了经理,但光有经理和工程师不成呀!得需要人手来工作呀!但不是谁都能加入中芯科技的,必须要是人才,国家给我们很大的权利,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地方的人才,我们就把你们挑了出来,你们这些人从今以后就是中芯科技的人了!”

    刘先明指着下面大声说道。

    “什么?我们现在是中芯科技的人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所有人都傻了,原来让自己到首都来不是什么技术大比拼,这是要调自己到什么中芯科技来工作呀!可是,这中芯科技是个什么企业?还有那芯片到底是什么东西?刘先明也没说明白,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

    下边的人都乱了起来,调转工作对于普通人来说可是大事,比如待遇怎么样?干什么活等等,这一切都还没搞明白怎么说调就调,即使你是领导也不能这么霸道吧!

    “这个刘先明,性子真是急呀!”

    简单的一个讲话就显露出刘先明的性格来。

    “怎么?你们还有疑问?有什么疑问?这是政治任务,是国家的重要项目,而且我告诉你们,中芯科技的待遇非常好,你们的工资全部上调两级,上调两级呀!一个月能买两斤肉呢!”

    看着下面乱哄哄的样子刘先明又补充道。

    “两级工资?”

    一听到涨工资的事情,大家都是眼睛一亮,谁不想涨工资呢?

    “经理,我们只要同意加入什么中芯科技就一定涨工资吗?”

    下面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对着刘先明大声喊道。

    “那当然,丁副总理和杜宏达部长可都在这里坐着,他们难道会陪着你们玩?”

    刘先明回答。

    “看来是真的………那么我们想问一下,我们的人事关系怎么办?”

    一个人马上问道。

    “人事关系还不好办!你们所有的关系都要转入中芯科技,不管你们之前是什么市级企业还是省级企业,以后都要变成大型中央企业,我告诉你们,这样的机会可不好找呀!”

    刘先明得意地回答。

    下面的人立刻都举起了手。

    “哈哈,好,好,我就知道各位都会同意的!”

    刘先明认为自己的动员工作做得很好!

    “刘………经理,我想问一下咱们大家要是加入中芯科技会在什么地方工作呢?”

    一位上了年纪的中年人此刻问道。

    “嗯,中芯科技总部设立在沪市,你们以后都要到沪市工作!”

    刘先明回答。

    “什么?到沪市工作?”

    这一下子立刻有很多人把手放了下来。

    这些人多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天天还得干家务活,家本来就住在沪市以及周边的没有问题,距离不远,但是家住东北的,还有首都的那些人就不成了,虽然工资上调两级,但到这么远的地方工作,家里怎么办?父母孩子谁来照顾?这可都是大问题呀!

    。

第四百四十五章 无名英雄() 
“哎呀!你们这帮家伙,刚才还同意,现在怎么又反悔了?不成,你,你,还有你,都把手给我举起来!”

    大半的人都放下了手,刘先明可着急了。

    “刘经理,让我来说两句吧!”

    黄坤在旁看着有些好笑,这刘先明看来是个急脾气,不过性格很直爽,这种人很好相处,起码比那些不吭声背后给你下绊子的人强多了。

    “好,黄教授你来说说吧!”

    刘先明赶紧把位子让给了黄坤。

    “这个刘先明,说话不懂得策略!”

    坐在主席台上的丁惠中瞪了刘先明一眼,丁副总理以前也是军人,两人在战争年代也认识,不过那时丁惠中已经是一位师长了,刘先明也只是个普通的干部而已,地位显然比不得丁惠中。

    “各位,我是中芯科技的总工程师,我叫黄坤!”

    黄坤平静地说道。

    “黄老师,我认识你,二十二年前你可是到过我们市为我们培训过技术!”

    下面好几个人都大声说道。

    “对,对,二十多年前我曾经和我的同事到全国各地的电子企业,看来你们当时听过我的课呀!”

    黄坤非常情切的问候这些人。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吧,刚才先明同志把基本的情况也都说了,这次让大家来,就是为了咱们国家的芯片项目,什么是芯片呢?其实就是一种集成电路!”

    说芯片大家都不懂,但是集成电路可就都懂了。

    “集成电路有什么好研究的,我们厂子就是弄这种东西的,一年下来能做出数千快呢!”

    下边的人纷纷摇头,在他们眼里集成电路的确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

    “不,这种芯片可不是我们想象的集成电路,是一种特殊的集成电路,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一块芯片要在巴掌大的纯硅片上镶嵌上一千多个电子元件,你们觉得还容易吗?”

    “什么?巴掌大的纯硅片镶嵌上千个个电子元件?怎么可能?”

    在场的都是搞电子产业的,明白相关的技术,现在最广泛的集成电路板是收音机中的用的那种,一般都是在一百平方厘米的电路板上焊接十几个电子元件,最多也就二三十个,怎么可能在巴掌大的地方焊接上千个电子元件?这有点假了吧!

    没有人相信黄坤的话。

    “大家可能不相信吧,但我说得就是实话,咱们当年发射的东方红卫星上就有这种芯片,但技术跟国外相比就差的多了,现在上千个电子元件在国外都不算是最先进的,美国人都可以有两千多个电子元件,这就是芯片,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高科技产品!

    以后我们要是有了高尖端的芯片,很多东西就能制造出来了,很多很多东西,汽车、洗衣机、电视、电冰箱等等,只要我们能看到的东西就可以制造出来,所以我们国家才会提出了芯片项目工程,这个工程对国家非常重要,必须要将他攻克下来。”

    黄坤这么解释让在场的人明白了一些,不过大部分还是不理解,但他们相信黄坤的话是真的!

    “刚才我看到了很多人听到到沪市工作就放下了手,我理解你们,很多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你们觉得一旦离开了家乡,那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怎么办?

    没错,谁没有家人呢?家人是我们每个人的牵挂,但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当年我们要制造原子弹,但是这是国家的机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所以国家将制造原子弹的地方放在了大沙漠里,因为那里没有人嘛!原子弹是一个大工程,光是修建一个试验场就需要数万人完成,这些人从哪里来呢?

    当时我们国家刚刚和美帝国主义打完仗,很多部队准备返回国内,其中就有两支部队接到了命令,让他们直接向沙漠里行进,命令下达,所有人没有怨言,从战场上返回还没来得及回家就挺近我们国家的西北地区,一住就是将近十年的时间。

    各位,这近十年的时间他们这些人完全是与世隔绝,父母和孩子不知道他们是死是活,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亲人这些年过的如何,但没有人提出要回家看看,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在做一件大事情,这件事一旦成功,从此再也不怕帝国主义的威胁了,终于在刘四年,我们国家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了原子弹,帝国主义再也不敢威胁我们了,我们国家终于站起来了。

    各位,要是没有这些无名英雄的巨大贡献,我们国家是不可能这么快就研制出原子弹的,现在改革开放了,美国、英国都到我们国家来商谈合作意向,有时候还会求助我们,他们为什么会低声下气这么做?还不是我们有了让他们都害怕的武器?

    现在,国家要搞芯片工程,这种芯片对国家的来说不亚于原子弹,三十年前有一群无名英雄用自己的双手将原子弹造了出来,三十年后难道我们就不能做同样的事情吗?而且三十年前这些人都生活在了大沙漠里,没有吃没有穿,十年回不来家,生活条件何其艰苦?

    我们现在的条件可是远远超过他们呀!吃住有统一的安排,而且沪市是咱们国家有名的大都市,南京路各位都听说过吧,非常繁华,没事的时候可以去溜达溜达,给老婆孩子买点好东西,寄回去就行了,而且咱们也不是一待十年呀!工作闲下来的时候就可以回家,咱们现在很多县城都通火车了,非常方便呀!”

    黄坤的性子可不像刘先明那么急躁,一句句将一段历史讲了出来,给所有人上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听得大家心潮澎湃。

    “咱们国家电子方面的工人很多,但是真正的人才却很少,各位都是佼佼者,只有靠你们才可以将这芯片工程完成好,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好好考虑考虑,加入到中芯科技,为我们祖国做出贡献!”

    黄坤说完向大家鞠了一躬。

    所有人都在思考黄坤的话,黄教授说得非常有理,不就是到沪市工作嘛,又不是到沙漠里去!不过,这件事还是大事,要回家好好商量一下。

    。

第四百四十六章 专场演讲() 
“黄教授说得很好,我来讲几句吧!”

    丁惠中副总理此时开口。

    “各位工人师傅,你们好,我是丁惠中,现在主要负责国家工业方面的一些工作,这么多年来,我跟西方发达国家接触很多次,对他们的工业水平很了解,他们这些国家在技术方面已经超过我们很多了,比如说机床,现在马路上跑的小汽车全部是西方国家制造出来的,我们国家连汽车的零部件都弄不出来,更不用说一辆汽车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差距!

    国家弱,老百姓就要受欺负,这是历史不变的真理,当年我们没有原子弹,在战场上帝国主义就叫嚣着要给我们扔两颗,说不怕是假的,那家伙要落在我们头顶,谁能受得了?于是我们自己搞原子弹,结果弄出来后他们再也不敢说扔了,因为我们也有了,你们扔,我们难道不能扔?

    这就是国家变强了,人民的安全也有了保障,同样的道理,咱们现在在技术不如西方国家,别他们卡了脖子,怎么办?那就得加油干!把技术搞上去!

    我们国家这么大,人才也不比西方国家少,难道就不能造出两样他们比不了的东西来?我看可以,而且一定可以,这芯片项目就是咱们国家赶超他们的一个重点工程,只要搞好了,我丁惠中会为你们请功的!”

    丁惠中身为国家副总理,在普通人眼里那是天一样的存在,这么一说所有人都放下心来。

    不就是到沪市工作嘛,工资高,城市也大,总比自己家的县城好很多吧!

    很多人这么想倒是想开了。

    “对了,现场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人,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丁惠中是谁,也不知道杜宏达部长是谁,但是这个人,你们一定知道他,因为他的名望太大了,大到全国人民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