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525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525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营公司的机会。

    不过白为任也没怎么管,这些部门卖的原料不多,一般够员工吃喝就可以了,另外很多部门的员工大都是干部子弟,他们也没上过大学,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如果不干点什么总是不好,这些工作起码能让他们安稳一些。

    总之,现在很多企业和部门都在搞多种经营公司,但是却非常混乱,尤其不少政府部门也参与了进来,他们依靠自己的权利和资源赚钱,对企业来说就很不公平了,正如刘琅所说,短期内可能看不出问题来,但是时间长了那就会出大问题。

    “嗯,这件事不能不管呀!”

    既然刘琅看出了问题,那就要管一管吧!

    白为任觉得刘琅就是个“灾星”,每一次牵扯到他一定会引来不少事情,但这些事情还都是现在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一般人看不到,可刘琅就是能准确抓住它们,然后用各种防不胜防的方式让别人知道,就像这一次,明明是一件技术性问题,弄来弄去就跑到改革问题上面来了。

    “波涛同志,我看你要去阜城一趟了,一是给刘琅鼓鼓劲,让他再接再厉,二是也给他助助威,造造声势!”

    “白副总理说得是,我准备过两天就去一趟阜城,而且声势要大一些,带上十个八个企业的厂长,让他们学习学习北方工业集团的经营方式!”

    白为任的提议和江波涛的想法不谋而合。

    “对头,就是要让他们那些老家伙开开眼,别总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连个九岁没小孩子都比不过,还有什么资格摆架子!让刘琅敲打敲打他们!”

    白为任敲了敲桌子道。

    “嗯,白副总理放心,我这就去安排,另外也会让刘琅好好准备一下,有什么绝活儿到时候都亮出来!”

    开完会,江波涛亲自给刘琅打了电话,告诉对方今天发生的事情,王振东怒怼侯长发、白为任大力要宣传、自己牵头带队去阜城,总之一句话,现在北方工业集团靠着加固焊接技术火起来了,要趁着这个机会打出北方工业集团和工业特区的名声。

    “这么快!”

    刘琅放下电话后都觉得有些意外,他的确是要靠着这项新发明打出北方工业集团的名号,冯立勇那张“大嘴巴”就是他的棋子,但想不到白为任直接插手,他就不用靠嘴巴了,直接通过政治手段就能在很短时间内把这项技术告知全国,到那时必定会引起巨大轰动,起码在工业系统内部会产生强大的反响。

    “这个白为任,目光果然毒辣,竟然和我想到一块去了。”

    白为任目的很明确,趁着这个机会把北方工业集团的名声打响,就想华夏工业科技一样,当年成立时也是籍籍无名,但是经过不锈钢冶炼炉的仿制工程之后,所有企业都知道了他。

    现在的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了国内最著名的人才培养机构,很多企业在工业生产中遇到问题都会到华夏大学请求帮助。

    江波涛“汇报”完工作,王振东也打来电话,把他和侯长发之间的争执说了一下。

    刘琅自然是坚定的站在了王振东这一方,事实上王振东的表态就是刘琅的意思,他不怕得罪对方,电力部门也不敢给自己穿小鞋,再说了,白为任开会的时候不也是支持自己吗?有这一把尚方宝剑在手,谁还敢在这个问题上和自己纠缠?

    “白为任或许也意识到了多种经营公司的乱象,做为国家的决策者,他拥有的能量是可以改变这种情况的,看来我无意之间是给他提醒了!”

    引起白为任的注意不是刘琅设计的,他不想把技术交给对方纯粹是看不惯他们的“蛮横”行为,他可没想过自己出头去改变什么,“电老虎”的名声可不是吹的,即便在二十年后他们也是非常强势。

    一家企业要想生产必须安装电源,也就是所谓的初装,初装费包括电力线改造,变压器的购买和安装,电力线改造自然是由电力部门负责,变压器理论上是可以在市场上购买的,但如果你买了一台非电力部门提供的变压器,那么对方会以不符合供电要求为由拒绝为企业供电,可是如果你购买了他们指定的设备,价格几乎是市场价格的一倍,这就是垄断的威力。

    垄断的威力不是刘琅能够抗衡的,但是白为任可以,当然,他不是取消垄断,在中国,重要行业是必须要垄断,这一点刘琅也是支持的,但该垄断的地方你垄断,不该垄断的地方就要放开,要不然就会适得其反。

    

第九百零五章 “秘籍”() 
江波涛要带组团到北方工业来考察,这件事要筹备一番,预计时间是在半个月后,刘琅让王振东留在首都,有什么事情好及时向他通报。

    刚刚过了年,公司在年前购买的各种设备和原材料也都到货,十几套设备加上各种型号的钢材,花了两百多万,这些设备不是使用的,而是用来培训工人的。

    北方工业集团的目的是制造高精度的机床,铣床、磨床、车床等等,刘琅从美国购买的十二套数显机床就是现在全中国精度最好的设备,华夏工业十年的目标就是达到能够制造这些数显机床的能力,而在一两年之内的目标就是达到制造西德安德鲁斯工厂设备的能力。

    当初华夏工业科技也是这个过程,只不过华夏工业科技注重研发,技术水平达到了就够了,大批量工业化生产还需要交给工厂去做。

    现在刘琅就是要按照培养华夏工业科技的人才模式对自己工人进行培养,华夏工业科技的员工都是大学生,北方工业的职工只是普通工人,最高的学历不过是初中水平,两者之间自然差距巨大,但

    两者之间的文化程度不同,对知识的理解自然差了不少,刘琅再厉害,也无法让一个文盲完全了解相对论,除非他花大力气先让这个文盲学会牛顿力学。

    不过北方工业集团的工人不需要完全掌握制造机床的所有程序,二百多个工人分成六个小组,这不是谁便乱分的,是按照工种分组,焊工的一组、车工的一组、铣工一组磨工一组等等,他们只要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练到极致就可以了。

    练到极致当然非常困难,以他们现在的水平,即便这些人算是阜城比较优秀的员工了,但是在刘琅眼里差的太多太多,也就勉强能够制造国产低端机床吧。

    要想把这些工人的能力提升到刘琅的标准,这种实力的提升不亚于把一名小学生培养成一位专家级教授,其难度可想而知。

    这些工作都压在了刘琅身上,他这段时间一直在编制培训教材,六个小组六种教材,编教材对刘琅来说没问题,就是把他脑袋里装的写下来就是了,但是关键还得是让这些工人看得懂,一看就明白,这个难度就非常大了。

    要想让所有工人都能看懂,光说是不行的,还得用实践来表达,购买的那些设备就是干这个用的,它们的结局就是拆分、组合,然后再拆,再组合,虽然原始,但却好用。

    刘琅把六份培训材料交给陈伟这些人,他们随便翻了翻就觉得文字简单明了,即便是工人们看得懂也没问题。

    刘琅的表达能力大家都领教过,陈伟他们早就习以为常了,不过刘琅又拿出了一份资料递给了对方。

    “大家在北方工业集团帮助我培训员工,其实是浪费你们的时间,这些材料是我针对二代数显机床的一些剖析,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研究研究,相信对你们会有帮助的!”

    陈伟这些人都是华夏工业科技的骨干,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内机械工程师的一流水准,来到北方工业集团完全是为了跟随刘琅,而他们这几个月干的活就是培训这些工人。

    这就相当于让大学教授去教中学生,中学生倒是受益匪浅,可是对大学教授来说真是一种煎熬,根本没有什么自我提高的可能。

    陈伟他们年纪也都不大,最大的也就三十岁,正是出成绩的时候,他们要是没什么进步,就是刘琅都不干,他以后还想把华夏工业科技变成自己的企业呢,所以一定要重点培养,那些工人是手足,陈伟他们就是大脑,大脑和手足配合好了才能形成合力发展迅速。

    陈伟接过刘琅递来的材料,厚厚的一摞,足有五百多页,是刘琅花了两个多月在家里写成的,如果加上一个题目可以叫做《数显车床详解》。

    一帮人围住陈伟目不转睛的看着,陈伟随意翻了几页就激动了。

    刘琅的详解可真是详细,整台机床一共是二百一十五个零部件,每一个零部件都做了注释,其功能、结构以及受力如何都写的明明白白。

    然后是制造方式,应用什么样的工艺,数据应达到什么标准等等,总之是事无巨细,剖析到了极致。

    华夏工业科技现在做的就是仿制国际二流基础工业车床的工作,这个工作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十,还有部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但是刘琅这份材料把这些难度全部解决了,陈伟拿着这份材料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当下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了。

    “各位,这只是车床,我手里还有磨床、铣床等等,当然,我写这些东西也得需要时间,每两个月,我会给大家一份这样的材料,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咱们厂子里也有设备,大家随便用,还有这次公司买的那些原材料也有你们的一份,总之不要客气,想用什么材料和设备就跟我说,你们是我最看重的人,必须要优先考虑!”

    “这………这………刘总………我们真是………!”

    一帮人感动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刘琅写的这些材料对他们来说就是无价之宝,相当于武侠小说里的武功秘籍,他们学会这些秘籍就能从一二流的水平变成绝顶高手,谁不想成为自己行业里的佼佼者?现在他们眼前就有这么一个机会。

    当然,他们现在也只是有个机会而已,并不是说一定可以实现,这些材料虽然写的详细,但变为现实也是有很大难度的,需要通过实践千锤百炼才能做到。

    可是不管怎么说,这些资料把问题剖析的清清楚楚,不光是理论上完全没问题了,涉及到的工艺都标注的详详细细,资料里光是图纸就有几十张,按照图纸做出来的机床就可以和美国原装机床相差无几,在国内这种工业水准下,每一张图纸都可以拿出来写成一篇论文,而且至少是博士论文,有的甚至可以当做国家级专家的论文。

    陈伟这些人是实货的,感动之余也明白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刘琅真实的实力早就不是他们想象的了,已经到了另外一个程度,别说是他们了,就是熊教授也差得远。

第九百零六章 加班加点也高兴() 
可以说,北方工业集团如果没有刘琅就是一家跟其他工厂一样的企业,能活下去就有难度,有了刘琅,公司就是中国最好的工业企业,未来还会成为世界最好的企业,刘琅一个人就是担负起了企业的兴衰,不,应该是足以影响国家工业的兴衰才对,他对国家的工业贡献就相当于邓稼显、钱雪森在核武器和火箭领域的贡献,甚至还要更大。

    此时此刻,陈伟他们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个小孩子了,他是那么的好大;那么的耀眼,他是独一无二的;是无以伦比的;更是无法替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