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527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527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阜城在工业系统里还是有些名气的,毕竟拥有一家超大型的露天矿,每年产能超过五百万吨,这么大规模的露天矿在全国依旧排名前列,但现在是建立工业特区,主要的工作是机械制造,是制造机床,你有一座露天矿接着挖煤就得了,搞机械制造纯粹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根本不可能成功。

    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所以开始时没人把工业特区的事情放在心上,更不用说工厂搬迁了,他们觉得这件事一两年后恐怕就无声无息不了了之。

    但是刚刚过完了年工业部的一则通报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引到了北方工业集团身上。

    “北方工业集团独创加固焊接技术,该项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工业特区已经蓄势待发!”

    这是最近一期工业科技报的头版头条文章,文章详细的介绍了该向技术的特点,其中带有大量的技术性语言,还有如冯立勇等著名专家的专访,让这篇文章可信性又大大提高。

    文章引起了无数人的大讨论,即便有专家的佐证,很多人还是不相信,觉得这是在吹牛,世界上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技术。

    很快,工业部长江波涛要到阜城考察的报道又刊登在了报纸上,显然这两件事是有联系的。

    工业部部长都亲自带队去阜城考察,这件事恐怕不能假了吧?如果这个技术是真的,那么对工业来说就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了。

    到底是真是假?这一下阜城和北方工业集团再次成为了大家热议的对象,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件事。

第九百零八章 这哪里是工厂?() 
刘琅带着江波涛这些人走进了自己的办公楼,即便大厅很宽敞,但一下子来了一百多人还是有些拥挤。

    “一会儿大家去七层的会议室,那里比这里还要宽敞,江部长,来的人太多,咱们一起走上去吧,不过在此之前我给大家介绍下我们的生活条件!”

    七层办公楼装了电梯,不过电梯可放不下这么多人。

    “好,那咱们就先看看你们的生活区域,一会儿再去厂房!”

    江波涛笑着点了点头。

    “一楼有厨房、食堂和活动室,大家随我来吧!”

    厨房里十位员工正在为午饭而忙碌,今天吃的是小鸡炖蘑菇、糖醋排骨、煎带鱼、溜豆腐、大葱炒鸡蛋和炒豆角,外加炒黄豆、辣白菜、腌干萝卜和大葱蘸酱四种小咸菜,主食是大米饭、花卷和馒头。

    “哈,刘琅,你这午餐可是太丰盛了,我都食欲大开!”

    “江部长,外面有我们的食谱,今天本来是没有糖醋排骨,只有四菜一汤,不过有客人来,当然要加点硬菜了!”

    刘琅指了指门口一个黑板,上面贴了一张本周食谱。

    “我看看!”

    江波涛没注意这个食谱,急忙又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此时外面已经有不少人围在那里正不停的感叹。

    “部长,北方工业集团的伙食真是太好了!”

    金陵机床厂的厂长看的眼睛都直了。

    周一是酸菜炖川白肉、清炒肉、西红柿炒鸡蛋和炒干豆腐;周二是清炖牛肉、炸竞鱼、干煸豆角和炒土豆丝;周三是水煮肉片、炸羊肉丸子、皮蛋豆腐和炒酸菜………。

    江波涛一看也是傻了眼,从周一到周天天天都是四菜一汤,两个肉菜两个素菜,每天基本上还不重样,这伙食,比饭店都好吧,别说是其他的工厂了,就是他工业部的食堂也比不了呀!

    “刘琅,这不是你因为我们来特意准备编的吧!”

    “部长,你觉得我会为了巴结你去扯那些用不着的?”

    “嗯,那倒是,别说是我了,就是白副总理来了你也不会扯这一套,哇,今天我可是开眼了,咱们国家这种伙食你是独一份,没有第二家了!二百多人吃饭,一个月的伙食费就得几万块钱吧,工人吃饭花钱吗?”

    江波涛询问。

    “一天三餐,全部是免费的,最近我的工人加班加点工作到晚上七点,所以七点半还要加一顿宵夜!”

    “免费,还加宵夜?太厉害了,佩服佩服!”

    江波涛不住的点头,不过其他人就觉得刘琅这么做太过了。

    大多数都工厂都没有职工食堂,工人们只吃一顿午饭,要自己带饭,用的是一种铝制的饭盒。

    通常一个车间的工人会把饭盒统一放在一起,然后搬到锅炉房里,临近中午时锅炉房的工人就把这些饭盒放到锅炉的蒸箱里面,这蒸箱就是特意为了热饭制造,锅炉蒸汽很快就把这些饭蒸热。

    即便工厂有食堂,工人们吃饭也要花钱,一般就两三种菜,一顿饭也就一块钱左右,吃饱就行了。

    工厂是干活的地方,不是饭店,一个月光给工人们吃饭就要几万块钱,这纯粹是浪费。

    有一些人站在远处不停的摇头,对于刘琅这种“浪费”行为很是不解。

    “部长,现在是冬天,没有什么多的菜品,等到了夏天我们的菜品会更加多样,到时候会更加丰盛,如果你那时候来,保准你都不想走了!”

    刘琅开玩笑道。

    “刘琅,工人们吃饱就行了,用不着这么奢侈,咱们该节省的还是要节省的!”

    江波涛也觉得有些“严重”了,所以忍不住劝一下刘琅。

    “部长,我的北方工业集团可跟别的工厂不同,我的员工未来都是国家最优秀的工人,他们每个人都价值都不是用金钱能够衡量的,这么多宝贵的人才我可不能慢待,保证他们的健康是最基本的原则,不仅仅在饮食上要做到最好,我们北方工业集团每年还会组织一次体检!”

    “还有体检?”

    江波涛更加吃惊了,市级以上干部每年才会体检一次,敢情工人们的待遇都快赶上市级干部了,刘琅还真的把这些工人当成宝贝了。

    “好了,咱们去食堂看看!”

    刘琅带领大家穿过一道双扇大门,眼前顿时豁然开朗,这是一个足有五百多平方米的大厅,里面整齐的放着一排排桌椅。

    “这食堂还真的很有气派,比我们工业部的食堂都干净!”

    江波涛不住的称赞。

    “那里还有活动室!”

    刘琅又带着大家来到另外一个大厅,里面有十个乒乓球台,竟然还有三张台球桌,四人小桌有十多张,围在一起就能打扑克,另外还有象棋桌、跳棋桌等等,宽敞的空间能够容得下七八十人同时活动。

    “太奢侈了吧?”

    每个人都开始摇头,如果说吃好了能够有力气工作,那么弄这么多娱乐活动就是不务正业了。

    “部长,我的公司员工工作量比其他企业大得多,每天还要学习更多的东西,长时间下来人会变得很紧张,这里就是让大家放松的地方,我们还有录像厅呢,都是从港岛买的录像带!”

    刘琅知道大家在想什么,直接解释道。

    “没见过,真是没见过呀!你算是开了一个先河!”

    江波涛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众人又来到二楼,二楼和三楼是职工宿舍,一间屋子有四个床铺,每个床铺旁还有一张课桌,跟大学宿舍很相似。

    床铺上的被褥叠的很整齐,每件屋子都有专人打扫,所以也很干净,江波涛随便走进了一个房间,看到每张桌子上都放着几个小本,还有钢笔尺子什么的文具,他觉得很好奇,随便拿起一本翻了翻,本里面是密密麻麻文字,全都是关于机械方面的知识点。

    “刘琅,你平时还给他们上课?”

    “当然,现在我的主要责任就是给他们上课,先是理论,然后再进行实践,我要在最短时间内把他们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

    “最短时间内?多长时间?”

    “学无止境,只要他们在这里工作就会永远学下去,不过初步阶段会在今年完成,下半年我准备就开始正式开始机床的研发生产工作!”

    “今年完成?这似乎有点短吧?”

    江波涛有些不相信。

    

第九百零九章 不可思议的教学材料() 
如果说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达到这一阶段,江波涛还是相信的,但是阜城的工人能做到就要大打折扣了,毕竟双方差距太大,一方是大学生,另外一方最高学历也只有高中。

    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就是“人精”,全国一年招收的大学生才六七十万,招生率百分之一都不到,用民间老话儿形容这些大学生就是文曲星转世,普通人能和他们相比?

    刘琅知道江波涛在想什么。

    “部长,术业有专攻,大学生在综合素质上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具体到专业技术,他们未必会强出多少,我的工人不追求有多么高的科研能力,他们只要把各自的技术学到极致即可,这也是未来职业的发展趋势,不是通才,而是专才,通才往往都会但是往往样样稀松,专才只掌握一项技能,无数个专才聚在一起那就形成了人才产业链条,就像是一台机器上的零部件,少了那一个都无法运转!”

    “嗯,嗯,有道理,有道理!”

    江波涛连连点头,他就喜欢和刘琅聊天,每一次都能学到新知识。

    刘琅和江波涛在一间屋子里聊天的同时,其他的那些企业厂长们也在其他房间里闲聊,他们中不乏有知名企业的负责人,比如金陵机床厂的厂长、河南重型机械厂的负责人等等,他们级别不够,只能待在后面。

    “老吴,这个北方工业集团的排场倒是不小,我看都是花架子,没个毛用!”

    “那个刘琅是个天才没错,不过要想管理企业他差得远,从美国待了两天回来就仿照国外的路子那怎么行?国家和国家都不一样,企业更是不会相同了,伙食住宿搞得这么好有个屁用,工人们看的是本事,没本事一切都是白费,我看他这个企业办不了多长时间,至多两年就完蛋!”

    另外一人小声的回答,周围其他人也是不住的点头。

    提问题的是中南重工机械厂的厂长邓洪发,另外一个则是金陵机床厂的厂长吴力德,两人的年纪都快六十了,算是老资格,一辈子都在机械行业,看得太多,他们觉得刘琅的北方工业集团规模可以,但是不像是一家正常的制造企业,环境跟他们想象的太不一样。

    几个人一边说着一边随手拿起员工放在桌子上的笔记本,然后随意的翻了翻。

    “嗯,这是………!”

    只是一眼他们的眼睛就挪不动了。

    笔记本上记录的都是员工们平时学习的内容。

    “齿轮加工技术精要!”

    “轮轴加工技术精要!”

    “热处理加工技术精要!”

    江波涛虽然是工业部部长,但他对技术细节没什么太深的研究,做为部级干部抓的是宏观,但这些人一辈子在工厂干活,技术细节那自然是精通无比,图纸什么的一看便知。

    笔记本上记录的全都是技术细节,一些涉及到工艺的都把手腕如何转动详细的记录了下来,还有热处理和焊接都是详细到了极致。

    温度如何变化,什么温度下原材料会呈现出什么颜色,此时温度下材料内部应力会是什么状态,什么时候进行什么样的焊接方式,等等等等。

    “老吴,你是专家,看看这个轮轴加工精要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