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548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548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话说回来,中芯科技现在发展的非常好,我们没有必要在节外生枝,当然,我会时刻关注中芯科技的发展,如果真的有一天那些管理者脑袋坏了,那我就会出手,只要我们拥有人才,就能立刻东山再起。”

    王海军频频点头,刘琅这话说得在理儿,他表示万分的赞同。

    “王大哥,中芯科技的未来一定会改革的,至于说如何改革,说句大话,那得我说得算,所以你毕业之后马上就来找我,剩下的事就不用你管了,一切由我安排,总之我不会让中芯科技走上其他国企的老路,这一点你就放心吧!”

    王海军点了点头,他觉得刘琅变了,变得霸道十足,这两年一定是发生了很多事情,想来都不是他这样人能够接触到的,甚至可能刘琅背后就有一群权贵在支持着他。

    不过这很好呀!刘琅的本事就比别人强,支持他总比支持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好吧。

    王海军这么想也是无可厚非,因为他不知道刘琅这两年都做了什么事,刘琅还需要有什么权贵支持吗?他自己本身就是“权贵”。

    午餐时间都是刘琅和王海军在聊天,他们是用中文,一旁的井下罡一句也听不懂,邵明为了避免尴尬就不时的和他搭上几句话,不过井下罡全程始终保持微笑,没有任何不满的情绪。

    “井下君,这位是我在中国的老乡,现在在东京大学上学,我们已经有几年没有见面了,你可不要生气呀!”

    刘琅在快吃完饭时才跟井下罡打了一下招呼。

    “哦,原来是董事长的朋友,幸会幸会,我是井下罡,请多多关照!”

    井下罡赶忙站起身来鞠躬示意。

    “井下君您好,我就王海军,见到你也是我的荣幸!”

    王海军同样鞠躬施礼,他在岛国待了三年时间,对岛国的种种礼仪非常精通。

    “王先生是董事长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如果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就请找我好了,这是我的名片,请笑纳!”

    刘琅是亿万富豪他帮不上什么忙,他的这个朋友看起来很普通,在东京留学一定会有诸多不便,井下罡趁着这个机会得讨好对方。

    “谢谢井下君!”

    王海军接过对方的名片。

    吃完了饭,刘琅众人和井下罡告辞,合同方面的事情就是邵明这位圣唐漫画业务公司总经理的事情了。

    

第九百四十六章 “皮包”公司() 
刘琅昨天已经分别与邵明和卢晓光关于成立圣唐漫画业务分公司的事情,同时他也会任命邵明为总经理,他的能力无可厚非,但是卢晓光是什么意见也要征求一下,毕竟两人一同进入公司,邵明还是卢晓光介绍过来的,现在邵明“反客为主”当了对方的上司,卢晓光很可能心里会不服气,两人有了矛盾进而影响公司的发展可是得不偿失。

    刘琅认为卢晓光不会,他的性格非常温和,不是那种争强好胜的人,当然,如果他不服气那就做出成绩,要是在背后使绊子,刘琅绝对不会客气,直接开除。

    结果和刘琅想的一样,卢晓光完全同意刘琅的决定,他和邵明原本就是关系很好的同学,而且邵明的能力大家都很钦佩,当初他孤身一人到岛国,人生地不熟,语言还不通,没有人觉得他能干出什么成绩,结果邵明硬是在一年时间里打开了岛国的市场,就是这份冲劲别人就学不来。

    另外邵明的交际能力卢晓光真是做不来,这是性格使然,他还是喜欢技术性的工作,每天待在画室里绘制图画,就像他父亲那样,这才是他追求的工作,所以当刘琅提出让邵明当总经理时,卢晓光没有任何犹豫就表示支持。

    邵明为圣唐漫画业务公司的总经理,卢晓光为副总经理兼总设计师,这份董事长决议会在刘琅回国后在公司内部发布,然后聘请林家的法律事务所进行相对独立的分拆,到那时邵明就会有更大的自主权。

    刘琅就是要把这些“俗事”都分出去,大家都不来烦他才好,他可以安心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当然,这不是说他就不管了,分公司的一切决策性的方案还是要向他汇报的,另外财务方面也是要受总公司监督和审计,你可以花钱,但是同样你也得赚到钱,要是光花钱不赚钱就得说道说道了,这些都在公司章程上呢,谁也不敢违背,尤其在他们心中刘琅就是神,凡人敢和神对抗吗?

    刘琅又在东京待了两天,这两天主要是和王海军在一起,两人谈论的都是关于半导体的话题,刘琅在技术方面比不过对方,但是对芯片产业未来发展的分析,世界上还有人比他强的人吗?

    刘琅把《数字化生存》给对方讲解了一下,在王海军听来,这是字字珠玑,为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从五月初到东京,刘琅在这里待了七天的时间,从美国圣唐汇来的两千万美金悄悄的转入了火家在岛国设立的几个公司账户,这些公司是火家临时成立的,类似一个“皮包”公司,没有实体产业只为周转资金所用,这种公司现在的岛国非常多,绝大多数是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个人和企业,大量的资金通过这种公司流入岛国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就是所谓的热钱,这些钱把岛国的股市和房地产价格推向了高峰,不过接下来的一年里他们恐怕就要倒霉了。

    不过这样的公司有很多漏洞,比如对注册人的身份认证并没有硬性的要求,火家人利用这种漏洞一连注册了四家公司,把四千万美金分别转入名下,然后同时买进十二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估指业务,估值六个月后日经指数会突破三万八千点大关,但同时不能超过三万九千点,这个玩法倒是有些出乎刘琅的意料。

    这项业务的回报率出人意料的达到了二点五倍,有些超出刘琅的预期,不过这很正常,火家的估值是三万八千点到三万九千点之间,现在日经指数已经达到了三万五千五百多点,距离三千八千点不过两千多点,按照现在股市增长的速度,五个月的时间涨到三万九千点是个大概率事件,甚至涨到四万点的概率也高达百分之五十,介于三万八千到三万九千之间反倒是成了小概率事件。

    二点五倍的概率,这意味着市场对火家的估值交易没有多少信心,结果反而成全了火家。

    毫无疑问,火家的四千万美金将变成一个亿美金,然后这一个亿再次估指十个月后两万点股指,这个赔率是多大就不好说了,或许真的会达到最高的三十倍,那样就太恐怖了,在股市之中十个月净赚三十亿美金,这应该会是一项无法被后人打破的记录,十年后被誉为金融大鳄的索罗斯借助亚洲金融危机横扫东南亚的汇率市场,把几个小国都给打趴下了,但在那种情况下索罗斯也不过赚了六七亿美金而已,他也是一战成名,成为了亚洲股民谈之变色的恶魔,可即使这样,距离三十个亿差远了,这次火家如果成功了,恐怕他们在岛国人眼里也会变成魔鬼,这也是火家的代价,不过跟赚几个亿相比这点代价算个什么?

    当然,这些事情都要在未来发生,只有刘琅和火家兄弟才相信,就是火家带来的那几位资本运作高手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毕竟太冒险了,要是不成那四千万美金可就烟消云散了,但合同里写的清清楚楚,他们必须要听从火家人的命令。

    好吧,这些人也不是傻子,从蛛丝马迹中隐隐发觉到这件事的不寻常,火家人用四千万美金当炮灰这种事是不会做的,那只有一种可能,火家人已经通过种种渠道得到了相关的消息,他们就是再赌岛国的股市变化,显然这种事情不是他们一家能做的,背后一定有个庞大的组织,很可能是一群国外炒家在运作这件事。

    不过市场上除了火家人对那一时间的股指进行了交易外,其他公司却一个没有,这就有些诡异了。

    总之这件事有些诡异,但他们也没有多问,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刘琅离开岛国时给了王海军五千美金让他零花,王海军也没拒绝,跟着刘琅就有这么一点好处,很快就会适应有钱人的生活方式,刘琅玩的都是几千万乃至上亿美金的买卖,跟着他的人要是为了几千块钱而发愁就太掉价了。

    

第九百四十七章 和工人打成一片() 
夏去秋来,转眼之间到了十月份,闷热的天气渐渐消散,北方工业的工人们真是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今年的阜城的夏天实在是太热了,在七月份连续二十多天都在四十度的高温之上,站着不动都是一身汗,走几步身上的衣服就会湿透。

    北方工业集团的办公楼和厂房里都安装了空调,天天全负荷运转,办公楼里还好些,能有二十五六度,但在厂房里,大量机械产生的热量让工作环境始终处在三十多度的高温中,工人们还得穿上防护服,一个上午下来浑身就会湿透,好在中午休息时可以冲个澡,能享受一下片刻的凉爽。

    厂房里虽然炎热,但是没有人抱怨,他们知道这种工作环境已经非常不错了,对比一下其他企业简直就是天堂一般,矿务局的那些工人工作环境都是五十多度,经常有人中暑晕倒,别说跟矿务局比了,就是全中国所有的工厂也没有几家像北方工业集团这样的条件,厂房里装空调?能给装电风扇就不错了。

    而且刘琅可是天天跟着大家在厂房里劳作,董事长都亲自动手,工人们哪里还会埋怨?

    五个多月的时间北方工业集团周围已经不一样了,不少工厂都在旁边修建起了厂房,金陵机床厂、沈北第四机床厂等等,凡是能够按照刘琅要求制造出零部件的厂子都凑了过来,准备要抱上这条“大粗腿”,显然刘琅当初提出的“风田”模式已经奏效了。

    当然,这些都是外部条件,北方工业集团要想带动这些企业首先要做好自己,从去年十一月份到今年的十月份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二百多位工人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在刘琅的“填鸭式”教学下,他们这些人已经基本上满足了刘琅的要求,可以制造机床了。

    此时此刻,刘琅正在给大家授课。

    “有人说车工技术简单,普通的车工不需要太高技术,找个车床加工几个月就能学会,现在咱们工厂里就有人这么想,以为自己的本事学到家了,八级工就到头了,没错,这几个月咱们厂子有三十二人通过省里的考核成为了八级工,其中有七个是车工,张大哥,你的班组有四个人,这说明你带徒弟的本事很高明,应该跟我差不多了。”

    刘琅的话引起一阵大笑,谁敢说比刘琅带徒弟的本领大?这真是个很好笑的玩笑。

    “刘总您可别这么说,这话都折我的寿,我的本事还是您教出来的呢?”

    一位四十左右岁的中年人连连摆手。

    “我可不是开玩笑,大家是工业集团的第一批员工,我也只能教你们这些人了,未来我们还得招收第二批第三批,几年之后咱们厂子的员工就会有几千乃至上万人,这些人我可教不了了,那得你们来,所以今后你们都是老师,你们要是赶不上我,那就是你们的问题,到时候我拿你们是问。”

    “刘总您放心,到时候我们有什么本事就教什么本事,我们要是教不了再来找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