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565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565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衷谠诟墒裁茨兀拷龃硕选

    不过他们也不傻,看到德国人这个样子也猜到了什么,连万里之外的德国人都知道刘琅,看来中国的天才已经开始征服欧洲了,这样他们也颇感自豪。

    刘琅向大家挥挥手。

    “谢谢大家对我的厚爱,我也祝福伟大的德国早日统一,不,不是早日,而是明年就重新统一,让那道柏林墙见鬼去吧!”

    刘琅这一番话顿时让现场安静了许多,大家纷纷议论,对刘琅这番话颇感意外,不过很快现场响起了掌声,刘琅的话当真是说到他们心坎里去了。

    两分离是他们心中的痛,不仅仅是西德,对东德也是如此,没有人愿意被人生生割开身体骨肉分离,但德国人没有办法,一个战败国无权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这是他们应该受到的惩罚。

    可是这也多年来德国人也付出了很多,全国人民勒紧裤子,紧衣缩食赔偿那些受害国的损失,他们自己也从灵魂深处反省,甚至二十年前,战后第四任总理亲自在波兰犹太人墓碑前下跪祭奠,这些举动都证明了德国人对曾经那段历史的忏悔,但即便这样做,那道几百公里长的柏林墙依旧像把刀子一样把他们割开,似乎整个世界还没有原谅他们。

    所有德国人都幻想着某一天两能够再次统一,可是强大的苏联不是他们能够抗衡的。

    现在刘琅却出人意料的空开表明态度支持两统一,虽然都认为他是在开玩笑,可是对他的好感那是蹭蹭的升高,连带着对中国的友好度也随之提升。 富品中文

    

第九百七十六章 不能放过任何一个人才() 
刘琅公开支持两德统一让德国人的好感蹭蹭飙升,不过江波涛心里却觉得他这话有些欠妥当,虽然从心里来说他对两徳也抱有同情心里,可是这种话岂能乱说?

    如果出自他口,那就是重大的外交事件,好在刘琅是个“闲人”

    ,又是一个未成年人,他的话仅代表自己,不会牵扯到外交上,但一会儿他也得和施密特解释一下。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九百七十六章 不能放过任何一个人才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平板电子书网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77nt。

    

第九百七十七章 德国人的高速铁路() 
刘琅到德国的事情叶金生他们还真不知道,毕竟刘琅这次是随行访问,尽量要低调。

    看到江仁怀有些手足无措,刘琅解释道。

    “老江,我这次来不是因为咱们公司的事情,是和国家一些到德国访问的,只是对方知道我是圣唐公司董事长后向我要几张票,你看看有没有多余的票,给我几张!”

    “原来是这样!”

    江仁怀松了口气。

    “董事长放心,咱们这次演出提前一个月造势,出票率非常高,现在市面上已经没有票了,不过我们手里还有一百多张票,主要是留给文化部部长和一些当地要员的,这些人大概要五十多张票,剩下的五十多种是预留票,这些够不够?”

    “用不了这么多,给我十张……不,给我十五张票就够了,我要给西德的工业部部长十张,剩下五张给我的几位朋友。”

    “工业部部长?董事长,您和对方是朋友?”

    江仁怀有些意外。

    “刚刚参加完他举行的宴会,这个老家伙要给女儿要两张票,我给他十张。”

    “没问题!”

    江仁怀赶忙亲自拿出十五张票递给刘琅。

    “董事长,我给叶总打个电话,让他赶紧过来?”

    “别给他打,他这个家伙很忙,再说了,我这次是和国家工业部部长前来,毕竟人家年纪大了,我还要尊重对方,总不能把他扔到一边去忙自己的事情,过两天我就走了,等他来德国时你随便告诉一声就行了!”

    刘琅在圣唐公司里的具体工作职责非常少,主要就是创作歌曲编写剧本,剩下的人就是按照他的要求把这些歌和电影排练出来就可以了,如果说圣唐公司是一个银行,刘琅的工作就是制作出钞票母版,其他人按照这个目标直接印刷,到时候就财源滚滚了。

    整个圣唐公司刘琅的工作最容易,但没有人能够取代,叶金生他们的工作非常繁琐,可是未必就不能替代,正因为如此叶金生、卢卡斯这些人才会服气,才会心甘情愿,要是换成另外一个人,恐怕早就被架空了。

    刘琅知道叶金生这些人工作太忙,所以就不麻烦他们了。

    刘琅也不耽搁,拿了票就要离开,江仁怀赶忙挽留,要请董事长吃饭,刘琅摆了摆手。

    “老江,我还有事,这里你们就多辛苦了!”

    “董事长您放心,我们在您的带领下一定会成为美国第一大娱乐公司的。”

    江仁怀连连点头,所有人对公司是尽心尽力,除了圣唐给的待遇好外他们更是看到了希望,如今圣唐公司在美国的市值都超过了十四亿美金,旗下艺人都是当红明星,发行的电影也是受到全美的关注,按照这种速度发展,恐怕再过两三年的时间圣唐就能和索尼、福克斯这样的超级巨头平起平坐了,圣唐的知名度越高,市值也就越高,公司的二百多名员工的财富也就越多,这就是利益共享,有利益在后面跟着,所有人充满了动力,都像疯了似的。

    当然,圣唐公司的员工不少都是港岛人,港岛人的工作方式就是不要命,这种方式让美国人有些受不了,不过林国栋很会协调这种关系,公司内部还是非常和谐的。

    刘琅和孙虎两人打车回到领事馆,把留给施密特的那十张票交给江波涛,明天他们还要去沃尔夫斯堡的大众公司,到时候把票给施密特就行了,至于说刘琅不准备去了,到大众公司也看不到什么机密,他直接去鲁尔,要和霍夫曼谈谈合作的事情。

    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跟中国的工业区不同,中国的工业区一般是在一座城市中设计出一个独立的区域,然后将所有工业工厂搬到里面进行统一管理,但德国的鲁尔区不是这样,这片区域是由多个紧临的城市组成,比如多特蒙德、波鸿等,毕竟他们的城市很小,一座城市也就数十平方公里,在中国也就算是县区而已。

    C公司位于波鸿,距离法兰克福不过一百三十多公里,乘坐火车不到两个小时。

    刘琅打算第二天乘坐火车直接前往波鸿,可能是施密特酒喝的非常尽兴,原来的计划是众人一早乘坐火车前往沃尔夫斯堡去大众公司,结果第二天一大早领事馆得到通知,施密特要带着大家去参观一家“高科技”公司,这家名为I公司主要制造高速铁路,这种铁路速度非常快,最快可以达到时速二百五十公里,这种高速铁路技术已经成熟,只是还没有运营,施密特决定让中国的客人开开眼。

    这是临时加的项目,显然刘琅在里面起到了作用。

    计划有些改变,刘琅的行程也随之改变,他决定也去看看德国的高速铁路,毕竟这项技术在十多年后被中国“偷”了过来,然后发扬光大,可以说是青出于蓝,以至于德国人都得向中国学习高铁技术。

    刘琅觉得国家在高速铁路方面就做的非常好,完全把德国的技术吃透,并在基础上发扬光大,最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甚至三十年后国家每年对外出口高铁技术,让全世界人民领教到什么是中国速度。

    中国高铁能够发展得益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三十年后国家的高速铁路里程超过三万公里,是其他国家的总和,每年客运量超过三十亿人次,相当于三分之一人类的数量,这些数据拿出来都能吓死人,连西方发达国家都要叹服。

    当然,中国现在没有一条高速铁路,百分之九十以上还是所谓的“绿皮车”,时速最高不超过一百公里,这一百公里时速是指的最高速度,实际上一百公里常常走上两个小时,因为沿途站点太多,每一站都停,阜城到首都不到七百公里的路程就要坐上十二个小时,沿途有二十多个站点,简直就是牛车一样的速度。

    德国的高速铁路也没有运行,不是技术原因,而是基础设施正在建设,预计明年就可以运营,现在运行的铁路时速达到了一百五十公里,也非常快了。

    施密特带着江波涛众人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高铁列车,因为江波涛偷偷给了他十张演出门票,所以他非常高兴,不时的把刘琅介绍给其他人员,圣唐公司董事长和中国国家工业部部长一同来德国访问都快成了新闻了,而且人们对刘琅的兴趣比江波涛高多了,由此可见偶像比工作重要的多,偶像能使人愉悦,工作则让人受罪。

    众人参观了两个多小时,除了刘琅外,包括江波涛在内都打开眼界,那流线型的车体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还有测试车间里最高达到四百公里的时速,这一切都让人不敢想象。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

第九百七十八章 现代化的工厂() 
“施密特,这种高速铁路如果放在我们国家首都和沪市之间,一千二百多公里的距离四五个小时就能抵达,比我们现在要快十个小时以上,我们国家有一句名言,叫做效率就是生命,这一趟车就能让我们多出十多个小时的生命了!”

    江波涛摸了摸光滑的车体,眼中流露出一种艳羡,这种技术为什么中国就没有呢?

    “部长阁下,如果你们以后需要建设高速铁路可以来找我们,别说是修建一千公里,就是五千公里也没问题,但是你们得要花钱,一千公里距离的高速铁路就得一千亿美金!”

    施密特拍了拍江波涛的肩膀说道,在他看来中国短时间内是修不起高速铁路的。

    刘琅在一旁心中好笑,国家的高铁计划是在九十年代初开始,直到九十年代末才修建出第一条铁路,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十多年时间,但接下来的十年里国家真正进入到了高铁速度,主要大城市都开始修建高速铁路,速度之快把任何国家都抛在了后面。

    刘琅也不吭声,装作一副对这些技术不感兴趣的样子,其实也是这样,高速铁路在技术上难度是不大的,其核心就是牵引传动系统,说白了就是能跑起来,然后还能停下来,当然,牵引传动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车体材料、铁轨材料以及电力系统的输出功率等等,不过这些技术在现有国家的工业基础上都能够完成。

    在前世,中国国家的高铁发展是非常迅速,这跟国家的高铁战略是密不可分的,想一想,当国家告诉世界,我们国家未来要修建上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后,世界上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会怎么想?很简单,他们一定会挤破脑袋也要参与进来,这可是上万公里的高速铁路,按照每公里一亿美元的价格,这就是万亿美元,别说是万亿美金,就是百亿美金的订单也让西方发达国家为之疯狂。

    当时发达国家中,德国和岛国的高铁技术最为成熟,中国也倾向在这两个国家选择一个,但是具体选谁就不好说了。

    德国和岛国为了夺得巨额订单真是无所不用其极,首先是打击对手,在把自己技术夸得天花乱坠的同时贬低对手的技术。

    除了宣传自己和打击对手外,两个国家还纷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