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566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566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和岛国为了夺得巨额订单真是无所不用其极,首先是打击对手,在把自己技术夸得天花乱坠的同时贬低对手的技术。

    除了宣传自己和打击对手外,两个国家还纷纷承诺各种优惠措施,什么修一千公里铁路赠送五十公里………。

    论玩“阴谋诡计”两个国家加在一起也敌不过中国,国家提出了要求,想投标成功就得满足以下要求,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数百人的中国团队完全教会。

    明摆着是要掌握高铁技术,但对方也没办法,这是阳谋,你不答应就得不到订单,最后耿直的德国人战胜了岛国人,国家早期的高铁全都是德国人的技术,他们的确赚了大钱,不过很快中国自行研发的高铁技术就取代了德国技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上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大半是国家自己研发制造的。

    这个功劳要归功于德国人,但对德国人来说就有些尴尬了。

    参观完德国的高速铁路公司,一行业坐上了法兰克福到沃尔夫斯堡的火车开启了下一站的参观,不过刘琅找了个借口没有参加,施密特也没在意,人家是圣唐公司的董事长,当然要处理自己公司的事物了。

    刘琅、孙虎三人坐上了法兰克福千万波鸿的列车,不过两个小时就抵达了目的地。

    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两人找了一家宾馆住下,然后在附近找了一家餐厅吃了晚餐。

    第二天上午二人就按照霍夫曼给的地址找到了这家C公司。

    刘琅前世曾经参观过一些工业区,比如阜城就有一座,里面有大量的工厂,规模有大有小,大点的有五六十名工人,小一点的十几个,当然,工人少不是因为技术好,而是规模太小,五六台车床也能算是个小工厂,毕竟阜城属于落后地区,干工厂的人不是为了要制造出多么好的产品,而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大多数的制造业企业利润是很低的,达到百分之十就不错了,干这一行的人多半都是工人出身,如果是外行人,他们才不会进入到机械领域。

    三十年后阜城工业区内的企业都没有现在面前的C刀具制造厂这么好,这家企业规模不大,占地也就五亩地左右,差不多四千平米吧,有五间钢构厂房,还有一栋三层的办公楼,虽然是三层,但加起来也就三百多平方米,另外还有三栋平房,看样子似乎是工人的食堂和活动室。

    所有建筑都是统一的蓝白两色,让人头脑清醒,地面部分采用的是硬胶颗粒地面,走在上面有种柔软感,另外一部分是水泥地面,可以承受重车。

    事实上在C公司附近的其他企业风格都很形似,都不是很大,从外观来看完全没有工业企业那种“傻大憨粗”的样子。

    其实“傻大憨粗”是中国人对机械行业的印象,实际上在发达国家,机械自动化已经开始普及,人力操控机床的时代开始向电力操控过渡,当然,在很多特殊工艺上还是需要由专门的工程师来完成的,人的作用不会消失,更多的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条龙由机械绘制,最后那一点还得需要人来做,而这一点就是高端企业和中低端企业的差距。

    门口有保安人员,刘琅告诉对方要见霍夫曼,对方拿起电话询问了一下,然后不到半分钟的时间霍夫曼就从办公楼里跑了出来,他前天已经提前回来了,正等着刘琅呢。

    “吉米,您好,来,到我的办公室里!”

    霍夫曼看到刘琅非常高兴,因为对方可是答应要给他门票。

    “霍夫曼,这是你的门票,一共五张,你不光可以带着女朋友去,还可以带上女朋友的父母!”

    刘琅把门票递给对方。

    “哈哈,谢谢,太谢谢了,不过我不会邀请女朋友的父母,倒是她有一个妹妹和弟弟,这两个人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霍夫曼高兴的接过了门票,然后拉着刘琅向办公室走去。

第九百七十九章 装疯卖傻() 
霍夫曼亲自为刘琅和孙虎倒了一杯茶,一边倒还一边说。

    “吉米,这是我从法兰克福中国城买的茶叶,是最好的茶叶,对方告诉我这种茶一年只出产两公斤,在古代都是你们中国皇帝喝的茶,来,尝一尝!”

    刘琅听了差点笑出声了,还古代皇帝喝的茶叶,在德国哪里能见到这种茶?显然这家伙被人给骗了,不过刘琅没点明,毕竟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刘琅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很普通的茶叶,在国内也就两块钱一斤吧,中档产品。

    “怎么样?这茶很好吧!”

    显然这是霍夫曼特地为刘琅买到,当然想要知道刘琅的感受。

    “嗯,好茶,我在美国是喝不到这种好茶的,谢谢了!”

    刘琅的回答让对方很高兴,他当然不能扫了对方的兴致。

    “霍夫曼,咱们还是先到你的车间里看看吧!”

    刘琅不想耽误时间。

    “没问题,咱们走吧!”

    霍夫曼带着两人走下办公楼,然后走进了一栋厂房,在门口处穿戴上防护用具,进入车间的人都要穿上蓝色的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和防护眼镜,帽子和防护眼镜刘琅没问题,而且他的脑袋还要戴上最大号的帽子,只是他身高很矮,没有他适合的衣服,只能找个最小的穿上,好像是套了个袍子在身上。

    穿戴好防护服,霍夫曼推开一道门,立刻吹来了一阵热风,显然这是把三人身上的尘土吹走。

    三人走过一个不长的走廊,一转弯,眼前豁然开朗。

    宽阔明亮的厂房里放着十几台电控机床,每台机床前都有一位工人在仔细的操控。

    “吉米,我们公司生产多种类型刀具,白钢刀、钨钢刀、合金刀、和紫刀,尤其是紫刀最好,可以用于高速切削,不易磨损,现在这些工人制造的就是不同种类的紫刀。”

    霍夫曼对刘琅非常重视,一上来就让对方看了技术含量最高的刀具,当然,他给刘琅看是为了显示诚意,他可不知道刘琅本身就是一位机械专家,很多方面比他的水平都高,如果知道刘琅的真正身份,霍夫曼恐怕不会这么随意。

    “哦,你的工厂可比我那位朋友的工厂强多了,他的工厂到处都是噪音,机器运转起来能把人的耳朵震聋,而且厂房太脏了,到处都是油渍,根本没处落脚,我去一次就不想去第二次了。”

    刘琅故作惊讶道。

    “吉米,你们中国的机械水平还不够,机械设备多是机械连杆方式,运转起来当然有巨大噪音了,而我这里的设备是电力驱动轴承,在我们国家水平都是比较高的,当然,你们国家现在发展速度非常快,或许在过四五年这种设备也会普及的。”

    “嗯,咦,这些刀似乎各不相同呀?”

    刘琅开始“装疯卖傻”了。

    “当然不同,这是平底刀,用于平面及直身侧面,清平面角,这是球刀,用于各种曲面中光、光刀,这是牛鼻刀,用于钢料开粗,还有粗皮刀。

    这些到是按照刀头来分,另外还有按刀杆分:直杆刀,这是斜杆刀。

    这几个是按刀刃分,两刃、三刃、四刃,刃数越多,效果越好,但做功越多,转速及进给相应调整,刃数多寿命长。

    另外还有球刀和飞刀,飞刀的优点是能清底角,力大光出的东西亮,较多地用于等高外形,有时用飞刀不需中光,缺点是凹面尺寸及平面尺小于飞刀直径时光不到………。”

    霍夫曼是个“技术控”,说起各种刀具来就滔滔不绝。

    “嗯,嗯,这些刀真是太漂亮了,为什么你们能制造出这么漂亮的刀具,而我那位朋友锻造不出来呢?真是奇怪呀!”

    这些刀具刘琅当然知道,只是普通的常识性问题,刘琅想知道的是对方在制造刀具时的一些独特工艺。

    霍夫曼不知道刘琅就是一位专家,也从没想过刘琅对于机械的造诣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他是圣唐公司董事长,亿万富豪,这么有钱的人会去搞机械?这不符合逻辑,另外霍夫曼看出来孙虎也不是同行,工程师虽然性子都有些耿直吧,可没有一个像孙虎这样紧紧的跟在刘琅后面,傻子都看得出来他是刘琅的保镖。

    一个小孩子和他的保镖,两人就是外行,就算把最核心的技术放在他们面前也没用,因为你们看不懂。

    这就是霍夫曼的想法,所以他对刘琅没有任何的顾虑。

    刘琅此时也是在扮演一个“无知”人士,不能问一些专业问题,只能旁敲侧击,在无意之间让对方“自行交代”,这属于心理暗示,利用的是霍夫曼对技术的痴迷。

    果然,刘琅的问题把对方的兴致点燃,然后他又带着两人来到了下一个车间,模具车间。

    “这是我们的模具制造车间,模具的设计是我们工厂的核心技术,这座车间平时是不对外开放的,不过吉米你可以。”

    霍夫曼一边说着一边偷偷地看了孙虎一眼,发现对方的注意力根本就不在那些设备上,他再次确认自己的猜测是正确,对方根本就是个外行,于是接着说道。

    ”目前大多数模具厂都意识到高速加工需要的不仅仅是较短的加工处理时间,有时候长时间加工出来的零件要好于短时间加工出来的零部件。”

    刘琅听了假装思索了一下。

    “我的那位朋友曾经说过,他说你们发达国家的机床都是全自动的,效率非常高,加工十个零部件用的时间比我们国内加工一个零部件的时间都要短,看来他是错的了。”

    霍夫曼摆了摆手。

    “不不,这主要还是看工艺,其他公司可能速度会比我们快,可是工艺并非总是加快速度,而是要完美结合………嗯,吉米,你看过赛车吗?”

    “当然看过,我在美国有次和朋友看过F1比赛呢!”

    “哇,F1赛车,那可太刺激了,不过远远没有阿黛丝的演唱会好看…………好吧,说远了,我们的工艺和赛车的驾驶很相似。”

    提起阿黛丝霍夫曼就笑容满面。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

第九百八十章 转型城市多特蒙德() 
霍夫曼详细解释道。

    “速度最快的赛车就一定能赢得比赛吗?所有观看车赛的人都知道除速度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比赛的结果。

    首先是车手对于赛道的了解程度很重要,他必须知道何处有急转弯,以便能适时地减速,从而安全高效地通过弯道。

    而我们在采用高速度加工模具的过程中,待加工轨迹监控数显技术可预先获取锐曲线出现的信息,这一功能起着同样的作用。

    另外,当车手驾车绕赛道行驶时,动作的连贯性,能否熟练地刹车、加速等对车手的临场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们由此设计出了自己的工资,钟形加速和减速,待加工轨利用缓慢加速和减速来代替突然变速,以保证机床的平稳加速。

    除此以外,赛车和模具加工工艺还有其它相似的地方,比如赛车发动机的功率类似于机床的驱动装置和电机,赛车的重量可以和机床中运动构件的重量相提并论,赛车的刚度和强度则类似于机床的强度和刚度。修正特定路径误差的能力与车手具备的将赛车控制在车道内的能力极其相似。

    另一个与目前和我们相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