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588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588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供货商,这无疑会让很多人有了信心。

    很快,这项改革方案就从上到下飞速传播,传播方式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做做样子,而是派出了数十名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以到各个工厂进行现场演讲和解答疑问的方式进行宣传。

    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这一揽子改革方案在整个阜城就流传开了,所有工人都在讨论这件事。

    在一片棚户区内有一间低矮房屋,此时正有五个人聚在一起喝着小酒。

    “我说各位,昨天市里来人,让工人卖下设备,都是免费的,政府还给补贴,这件事我怎么没弄明白,为什么?”

    一个年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问道。

    “怎么不明白?现在企业都不怎么行了,再这么下去企业都得黄,这么做也是为了他们自己好,万一可以起死回生呢!”

    另外一个人一边吃着炒黄豆一边回答。

    “来,喝酒,别提这些事情,跟咱们没关系!”

    一个人拿起搪瓷杯对其他人说道。

    “对,对,喝酒,这些事跟咱们没关系,咱们就喝点小酒吃点花生米就行了!”

    看起来这是一群没什么志向的人。

    不过此时一个年纪三十二三岁的人突然开口了。

    “宝田,你今年三十一了吧!”

    “嗯,是呀!三十一了,儿子都五岁了!”

    另外一个人笑了笑。

    “孩子也快上学了,以后还得上大学,结婚娶媳妇,这都得咱们花钱呀!我儿子今年上小学,班级里有两个北方厂职工的儿子,人家一个书包二十多块钱,用的是从首都买的什么………什么自动铅笔,一按就出笔芯的那种,我儿子都没见过,他回家跟我要,我他妈的上哪去买?”

    这个人的话让其他几个人都沉默了,没办法,两年前北方工业集团在全市招聘职工,他们几个当时也动了心思,可是后来担心搞不起来就放弃了,结果短短两年就让他们追悔莫及,人家现在吃酒吃的是熟食,自己这伙人喝酒只能吃炒黄豆,这就是差距。

    而且这种差距已经体现在下一代身上,人家孩子穿的是从首都买的外贸衣服,一件都四五十块钱,自己孩子穿的衣服是花十多块钱在商店买的花布做出来的,差距一目了然。

    还有,现在市里面出现了一批摩托车,岛国进口的“250”,开起来真是过瘾,但价钱也够贵,一台两千多块钱,相当于普通人一年工资,这些摩托车车主都是北方工业集团的员工,他们上下班骑着摩托在街道上穿行。

    男人天生喜欢车,这个时代汽车当然是无法企及,但是一辆“250”就已经相当于二三十年后的法拉利,引来无数男人的艳羡。

    几年前阜城的姑娘找对象时最喜欢的就是矿务局的职工,现在完全变了,谁要是能找到北方工业集团的员工那才是上辈子积德,可惜北方工业集团的员工大多都结婚了,只有三十多个二十四五岁的未婚青年,如今也挑花了眼。

    “唉,侯哥,说这些都没用了,咱们这些人就是没那命呀!我们倒是好说,没什么大能耐,但是侯哥你三年前就是五级工了,是咱厂的大拿,要是你当初去北方公司,现在我们兄弟几个人也能跟着沾光了!”

    一个人叹了口气道。

    “那是,侯哥要是当初到北方公司,现在早就是八级工了,我有个远房亲戚,去年年底刚刚成为七级工,我就纳闷了,北方公司怎么这么厉害,全都是六七级工,还有四十多个八级工,八级工光工资每个月就九百多块钱呀!算上他们绩效,一年下来一万两三千块,我那亲戚现在老牛b了,听他说厂子还要给他们建房子,每人一套房子,真他么的牛b!”

    几个人提起北方工业集团来除了羡慕外就是懊悔,但是没办法了,北方工业集团今年也准备招聘一些新员工,但是不在企业里招聘,要直接到大学里招聘专业的大学生,两年前的那次机会错过就不会再来了。 富品中文

    

第一千二十章 这是我们的一次机会() 
“后悔药是没处吃的,不过我有一个想法,准备和大家说一下!”

    这个被别人称为侯哥的人喝了一口酒说道。

    “什么想法?”

    其他人也没怎么在乎,随便问了一下。

    “我想把咱们压力容器厂买下来,就按照市里提出的方案买,你们觉得怎么样?”

    “什么?侯哥,你想买……!”

    其他几个人都愣住了。

    “怎么不能买?现在压力容器厂基本上要完蛋了,厂子里一共三十多人,工资都块开不出来了,咱们一个月才二百多块钱,就够个吃喝,咱们倒是无所谓,可是孩子不能差太多,为了孩子,我也要闯一下!”

    其他人都没吭声,抽着烟喝着酒不知再想什么。

    “怎么?你们是什么想法?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件事我自己干不来,咱们一起干吧!”

    “侯哥,这件事一定要好好商量商量,再怎么说,咱们现在还是有工资的,万一要是做不起来,那连这点工资都没了,那时候怎么办?让老婆孩子喝西北风?”

    一个人皱着眉头说道。

    “哼,老赵,两年前咱们就是这么想的,现在呢?人家吃香喝辣,咱们就吃花生米咸菜,现在刘琅又给了我们一次机会,如果再抓不住,那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了,你们说对不对?”

    “这…………!”

    事实就是这样,回过头去看历史,很多人总是觉得自己运气差了些,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自己就能抓住,可是他们不知道,此刻的自己就处在机会当中,而在过几年,他们看待这个时候的自己时还是当初的想法,这种人注定是不会成功的。

    众人都陷入了沉默当中,足足五分钟后一个人开口了。

    “侯哥,你说得对,现在刘琅给了我们一次机会,他这个人我看是真心实意为阜城好,又有大本事,如果这次再抓不住,那以后我们还得后悔,我跟着你干!”

    “老孙,你老婆现在还是农村户口,没有收入,如果你再不要工作,那以后怎么办?”

    “怎么办?我要是有钱还用我媳妇干活吗?今天市里的那个人说得好,现在这个时代处处是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抓到,我看现在就是一个机会………再说了,我看压力容器厂没什么大发展了,以后黄了都有可能,就是不黄,一个月二百多块钱就是混口饭,这日子我是受够了。”

    显然这个人下定了决心。

    “老孙,你说到我心坎里去了,还有谁想一起干?我侯长发欢迎!”

    “侯哥,要是不嫌弃,我张峰也跟着你们两个!”

    “好,老赵,老钱,你们两个呢?咱们五个人拧成一股绳不怕做不成事情!”

    侯长发现在非常亢奋。

    “这………侯哥,我得回去跟老婆商量商量。”

    “侯哥,也得回去跟我爸聊聊,听听他的意见。”

    另外两个人显然拿不定主意。

    “嗯,也行,这么办,这次市里给了机会,我相信还有其他人也跟我们一样盯着呢,所以我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后我就向市里申请,总之这次我是不能错过了!”

    侯长发已经下定决心。

    “好,我这就回家去和老婆商量!”

    “我也回去商量商量!”

    另外两个人也不喝酒了,说完站起身来匆匆离开。

    离开的两人一边走一边聊着。

    “赵哥,侯哥这件事你是什么意见?我们跟着他干吗?”

    “干?干个屁?这种事是谁都能干的吗?咱们再怎么说每个月还有两百多块钱,要是扔了公职,以后怎么办?市里都说了,什么市场经济有机遇也有风险,我看这风险远远大于机遇,真要是什么都没弄起来,以后老婆孩子都得喝西北风了,我是不干这傻事,我看你也别跟着凑热闹,压力容器那破厂子送给侯长发,咱们两个万一还能分到好地方也说不准。”

    “嗯,那………那我就听赵大哥你的,可是侯哥说给我们三天时间,三天后怎么跟他说?!”

    “该怎么说?咱们这三天别露面就是了,三天后他自然就不会找我们了!”

    “对,还是赵大哥你想的周全!”

    两人商量好后就各自回家了,他们以为自己够聪明,实际上却是蠢的要命,多年后两人也仅仅是混个温饱而已,而侯长发带着另外两人把压力容器厂变成了一家拥有超过百人的企业,光是靠着给北方工业集团供货,一年就能赚上几千万,这不是运气不运气的问题,而是你有没有一颗想要改变的决心。

    甚至可以说,他们“下海”创业成功的几率要大于南方的一些城市,因为天时地利都已经准备好,天时是工业特区,地利则是刘琅,剩下的就是最关键的人和,只要他们下定决心干出一番事业,再加上自己有些能力,不管如何都能创出一些名堂,可就是这个决心不是谁都能下的。

    侯长发带着两个同伴下了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决心,而此时此刻在阜城还有不少人在思考其中利弊,有的人也像侯长发一样下了决心,带着得力的助手和朋友决心大干一番,可是同样也有不少人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退出,在他们眼里,放弃公职这无异于自绝后路,即便这二百多块钱也只能是了胜于无,可就是这二百多块钱就成了他们过不去的坎。

    自古以来凡是能成功的人,都是在关键时刻做出重要的选择,刘琅和宋立峰给了他们选择的机会,但是最后还是要他们自己下定决心。

    五天后,第一批做出选择的名单放到了宋立峰的办公桌上,一共有四十三个人。

    这四十三人可不是代表四十三家企业,事实上他们只代表五家企业。

    侯长发、孙乾、张峰选择了压力容器厂;孙学成、王晓周、吴文勇、郝建国、白有才、叶明凡、张永军选择了有线电三厂。

    还有阜城市第二锅炉厂、塑料制品厂和晶体管二厂。

    五家厂子都属于小厂,最多的也只有五十多名员工,这也是阜城企业改革制定的一个限制条件,比如阜城现在还有几家大型企业,液压件厂、橡胶厂等,这几家厂子职工都超过了三百人,拥有数十台设备,总不能一个人跳出来说买下他们吧。

    “三人提出买下压力容器厂,七人买下有线电三厂,八个人买下晶体管厂,十二人买下锅炉厂,十三人买下塑料制品厂,好,虽然人不多,但也是进步了,要和刘琅好好谈一谈,看看怎么弄才好!” 富品中文

    

第一千二十一章 阜城改革的核心() 
阜城企业改革技术方面的问题自然要找刘琅,刘琅当然欢迎,从即可起,政府部门要对这五家企业进行一个内部评估,判定其价格,当然不是要和对方算账,而是作为档案记录下来,然后政府出面和这些员工商谈,询问这些员工的意见,他们愿意跟随这些人一起干呢,还是要政府安排其他企业就职。

    跟着这些人干的话就会按照特企模式进行股权分配,当然,他们的公职只会保留一年时间,一年之内如果企业无法保证开支,那么政府负责按照阜城平均工资发放,一年后政府就不会管了,一切都要自己决断了。

    “阜城模式企业改革”的消息不胫而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