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622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622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松可是美国大学的研究生,这个学历别说放到现在了,就是二十年后那也是金子招牌,走到哪里都会有人高薪聘请,现在好了,他的水平竟然连一群大多数只有小学学历的工人都比不上,这太打击人了。

    工人们就是这样,你是大学生我当然尊敬,因为你学的多嘛,这一点我也承认,可是如果你要管我们,还是主管生产,那就露一手给我们看看,要是不行,呵呵,就少说话。

    这是工人们自己评价对方水平的标准,就如工厂里的车间主任,他们的水平一定都是这个车间最好的,要是做不到这点没有人会信服你。

    这可把杜松急坏了,他是一个实在人,自己的工资比手下多不少,可是水平却最差,这怎么好意思管理别人?

    这一个月来杜松开始“补作业”,把刘琅这些年讲的内容全都收集起来,然后就夜以继日的开始学习,结果他就发现刘琅的“教案”完全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有很多技巧和工艺他也没学到。

    虽然这些技巧和工艺并不起眼,只应用在一些落后的产品上,但工艺就是工艺,只有把某项技术完全掌握后才能达到这个境界,他自己都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可这些工人都达到了。

    于是杜松就不分昼夜开始强化训练自己,要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工人们的水平。

    杜松主抓生产,现在却变得诚惶诚恐,何涛主要负责各种生产制度的建立,也遇到了麻烦,跟杜松一样,他的水平在工人面前也是稀松平常,甚至连杜松都不如,这种水平怎么能管我们?看看刘总,他才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如果是三年前,杜松、何涛这样的留学生来到阜城,他们身上的“光辉”足以让工人们仰视,但现在不同了,这些工人们的技术水平自不必说,三年时间里他们也经常到全国各地参加“大比武”,所到之处没有对手,这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已经是国内顶尖高手了。

    水平和认识上的提高自然使他们的眼界也提升了,什么大学生什么留学生,没有我的水平高就别再我这里“装蒜”。

    工人们也知道杜松、林海、何涛是刘琅的同学,可越是这样工人们反而是瞧不起三人:刘总都毕业三年干起这么大的买卖了,你们三人却才毕业,这水平真是有点差。

    一个多月过去了,刘琅回到阜城时一眼就发现了问题,杜松蓬头垢面,黑眼圈好几层,原本刘不胖的他又瘦了不少,一问才知道,他每天都要学习到凌晨,要把别人三年来学到的东西在最短时间内消化,简直是比大学时代还刻苦。

    何涛则是有些消沉,想想也是,他一个鲁尔大学的高材生被一帮工人碾压得多郁闷。

    

第一千八十一章 树立威信() 
杜松和何涛被工人们“碾压”,刘琅听了笑着摇了摇头,他不怪那些工人,他们都是一群直性子,你有本事我敬重你,你没本事就一边去,王振东这些人不管生产,他们自然不会有这种想法,但是杜松、何涛、林海三人主抓这项工作,那就要比划比划了,现在他们三人已经被工人化到了“眼高手低”的范畴。

    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可是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

    北方工业集团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只制造出刀具和轴承,而是要在未来制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机床,同时也要把相关的技术完全攻克,这才是北方工业集团的最终目的。

    那些工人们是有水平,这是刘琅花了三年时间手把手教出来的,但他们再有水平也只是冲锋陷阵的勇士,并不是领兵的大将。

    这可不是刘琅小看他们而是他们的能力所限,这些人毕竟没有多少文化,缺少深厚的理论基础,除非有人能够从基础力学、电学、化学从新学起,直到和自己所学完美结合,这样的工人有,但绝对是稀有品种,北方工业集团的这些工人基本上没有多少时间去重新学习这些理论,毕竟他们还得加班加点工作,刘琅为不需要他们在这方面耗费心力个时间。

    杜松、林海和何涛三人和这些工人就不同了,其实他们的实践能力不差,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只要给他们半年或者一年的工夫就会把刘琅这些年传下的“秘籍”掌握,但这都不是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是站在更高的位置带领工人们进入但更高的层次,他们都拥有将才的潜力。

    当然,这需要锻炼,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好在刘琅认可他们,并把他们放在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只要假以时日就能培养出来,不过现在还得解决三个人的威信问题,要是没有威信,再厉害的人也放不开手脚。

    刘琅完全可以当着所有人的面告诉他们这三个人是自己的亲信,你们必须要听他们的命令,谁敢不停就开除,只是这么做不是治本,明面上人家信服你,可心底还是瞧不起你,这就只是表面文章了,要想让别人彻底信服你,那你就得拿出别人没有的真本事。

    于是刘琅就把两人叫到办公室,和他们聊了一番,一个多小时后两人就眉开眼笑各自准备去了。

    两天后,刘琅又把所有人召集到了大会议室里,全厂两百多人,加上周围几家小厂子的职工,将近三百人都到了会议室,大家很高兴,刘总这是要给大家上课了。

    刘琅先和大家打了招呼,工人们立刻热烈鼓掌,脸上都是崇拜的表情,一旁的杜松和何涛很是感慨,刘琅在这帮工人眼里真是“神”一般的存在,那种情绪都近乎宗教崇拜了,两人都在国外留过学,见识过最忠诚的信徒,现在这帮工人就这样,不过刘琅确实担得起。

    “好了,今天我准备教大家点新东西,看到黑板上的这些图行了吧,就是这些,这个是………无流道聚凝料模具,这个大家听说过吗?”

    “嗯,没有听说过。”

    众人摇头。

    “你们没有听说过,其实我也仅仅只是听说过,这种技术在西德已经算是比较成型的技术了,不过还没有大范围应用,只有一些非常高尖端的产品才会应用到这种技术。。

    我们国家工业部在这几年尝试着引进这种技术,主要是想用在航天领悟,但是难度不小,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咱们北方工业集团注定要引领国家最先进的技术,这模具加工的新技术也一定要掌握,而且我相信这项技术未来会成为一项模具锻造主流方式,你们想不想掌握这种技术?”

    “当然想,刘总您快讲吧!”

    下面的人大声喊道。

    “我可不了解这项技术,所以无法给你们讲,不过何涛何总他对这项技术非常了解,而且还参与过这种模具的制作,下面就请何总上来给大家授课!”

    何涛随即走到了黑板前,下面的人都是一愣,怎么是这个小家伙?他会什么?

    何涛今年只有二十五岁,工人们年纪最小的都跟他差不多,称他为小家伙一点没错。

    “各位同僚,这堂课由我给大家讲,我和大家在一起也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我知道我有很多不足,我也在不断的学习,当然,我也有很多新的东西,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咱们就开始吧!”

    何涛的底气明显比之前足了,这是一个不找的改变。

    说实话,他在没回到国内前也是信心十足,在德国的学习经历让他有了一种优越感,幻想着一旦回到国内就能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他也有这样的信心,可是到了北方工业集团立刻就气短了三分,因为这里明显和他想象的工厂不一样。

    在他的思维里,中国的工厂还停留在三年前的水平,设备老化,工人无所事事,他来了正好可以大展拳脚。

    结果北方工业集团完全就是一套国外先进工厂的景象,工人们可以熟练的使用先进的机床,锻造零部件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而且效率极高,这太打击人了。

    昨天刘琅跟两人聊了很久,给他们分析了其中道理,两人的优势是战略眼光和对北方工业集团未来发展的把握,基础技术当然重要,可这些技术用不着非要完全掌握,即便是刘琅,以后公司做大做强后很多技术他也不会掌握,看看世界上的那些大公司,就是总工程师他也无法做到所有技术都完全精通,他要做的就是技术公关,技术突破了,剩下的就是细节打磨,这就需要工人们去做了。

    其实这很好理解,道理两个人也懂,但他们还是陷入了苦恼之中,原因就是刘琅,刘琅的能力比他们强出不知多少,可为什么刘琅还是掌握了这些技术?比较之下两人就越想越是失落。

    昨天刘琅找他们谈话一是开导二人,让他们拿出真本事来,二是通过聊天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哥们,你们跟我比不了,我是带着外挂的重生者,别说是你们,就是最牛逼的人在我面前也是个渣渣。

    明白了这一层道理二人就释然了,没错,跟刘琅比不就是找死吗?

    同时两人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和刘琅把北方工业集团做起来,做成全国第一,全世界第一。

    何涛从容的站在黑板前,上面的图形都是他昨天和刘琅绘制的,干机械的不会画图是万万不成的,即便没有刘琅强,可是在坐的人能比得上他的也没有多少。

    

第一千八十二章 无流道凝料模具() 
何涛站在大家的面前从容不迫。

    “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无流道凝料模具,就是在注射成型中,流道里的熔料始终保持热的流动状态。

    开模时只需取出固化的制品,而不产生流道凝料。与传统的注射模具相比,这是一种先进的注射模具技术,是塑料注塑成形工艺发展的一个热点方向。

    其最大特点是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制件成形质量不用三板式模具。

    这种工艺有什么特点?

    一是可以采用点浇口进料,简化了模具结构,降低了对注射机开模行程的要求。

    二是节省原材料,避免了流道凝料回收、破碎再利用的工序和费用。

    三是流道中熔体始终处于熔融状态,流动阻力小,有利于充模和保压力的传递,改善制品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可实现多点浇口、多腔模具及大型、薄壁、长流程制的成型。

    四是没有冷却和取出流道凝料的时间,缩短成形周期;易于自动化生产。

    五是流道中压力损失小,降低了所需的充模压力,使注射机的锁模力减小,没有浇注系统凝料,减少了注射量,可充分发挥注射机的能力。

    六是可用针阀式浇口,控制浇口封闭时间,保证制品成型质量。

    这种工艺最大的特点就是绝热流道,大家看我这个图形,流道中没有辅助加热装置,而是利用塑料导热性差的特性,将流道截面尺寸设计的很大,使紧贴流道表壁的塑料熔体因较低的模温而迅速冷凝,形成冻结层,而流道中心部位的熔体保持熔融流动。

    绝热流道的主要特点是费用低;生产中更换物料方便;流道直径大,压力损失小;流道凝料冻结时,打开分型面很容易清除。

    但也有缺点,因其体积大,延长了塑料加热时间,对温度的控制不理想,不适宜加工热敏性塑料,要不断改进,现阶段西德就是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这是井坑式喷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