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658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658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方工业集团的实力这些人都曾领教过,这些年每次全国技能大赛,只要有北方工业集团的员工参加,那其他人只能排在他们后面,这帮人的技术简直就是匪夷所思,其他企业最厉害的能手都差了老远,技术工国家最高的是八级工,这帮人的水平早就超过八级水平了,十级都不止。

    所以这次员工选择留下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六千多人留下了一千多人都超出不少人的预料。

    当然,这一千多一点的工人中有一些是“走后门”上来的,虽然不多,但至少也有几十个,他们都是有些背景的,比如某个副厂长的家人,某位主管科长的儿子等等,这些人知道的多一些,在他们看来辽北机械工程建设集团一定会成功,不会失败,所以员工们的福利待遇早晚会超过其他企业的员工,就是时间问题,而且时间也不会厂。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一个小孩子能教我们?() 
辽北机械工程建设集团的工人自己很有信心做好“服务工作”,但是刘琅可不这么认为,他们的水平还差的远,要想制造出刘琅所需的零部件一定要抓紧培训。

    这好办,今年上半年刘琅在阜城建造了一座培训中心,专门用于员工的培训工作,不仅是自家员工,其他企业的员工也可以,现在正好派上用场了,第一批培训学员有两百多人,都是辽北机械工程集团最好的员工,至少是四级工,最高的都到了六级工,还有十几位都有了中级职称,可谓是精英尽出。

    北方工业集团也给予了很高的重视,派出了去年刚入职的大学生作为讲师对他们进行培训………。

    好吧,当一位毕业一年,年纪刚刚二十三岁的青年站在一帮三四十岁,有着至少十多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人面前时,即便这位是大学生,可是下面的工人还是很不高兴。

    你们北方工业集团的员工是厉害,我们真的比不过,那就更不必说是刘琅了,按照评书里说得那样,刘琅是当今的武圣人,高高在上无法逾越,他的徒弟也都是江湖中排名前一百的人物,每一个都独当一面,比如那位马明,江湖地位能排进前三十了。

    可是这个学生算什么?去年刚刚加入北方工业集团,毛都没长全呢,“武圣人”是厉害,但再厉害,一年时间能教出一个高手吗?再说我们也不是孬货,江湖一流高手算不上,但二流没问题,难道我们这帮二流高手比不了一个刚刚学习一年的小学徒?这明摆着是看不起我们。

    现在评书里面正在热播一部《白眉大侠》的作品,工人们很喜欢听,他们把刘琅当成里面的武圣人,然后依次排位,在他们眼里面前这个小孩子只是武圣人府上一个小童,水平差的远,可能连房书安都比不过。

    虽然有气,但这群工人也知道对方不好惹,背后有“武圣人”撑腰面子还是要给的,但各个脸色很不好看。

    这位“小童”看了看大家,样子似乎也有些不高兴。

    “各位师傅,我叫王亮,是这次培训活动的讲师,未来一周时间将由我和另外一名讲师对各位进行培训。”

    王亮先做了自我介绍,不过下面这些人没吭声,现场有些冷场。

    “这是一帮没有礼貌的人,我怎么这么倒霉,明天让我来也好呀!太倒霉了………!”

    此时王亮心中也是恨恨不已。

    他是去年第一批入职的大学生,一年多时间里飞速提高,如今已经成为了那一批学生们的佼佼者,公司派他来培训学员的确是重视的提现,可是王亮本人不喜欢呀!要是平时还好,公司委派任务他要坚决执行,但这两天刘琅亲自给大家授课,讲授数控机床的知识,这个机会多么难得?自己怎么能错过?

    想到这些王亮就一肚子气,可是没办法,如今这些工人一个个脸色阴沉,他更觉得对方素质太差,这心情能好吗?

    没办法,工作还得继续,受着吧!

    王亮也不多说话,走到讲台前,这个讲台其实就是个操作台,上面放着这种工具,旁边还有一台机床。

    “好了,今天的课程大家也知道了,就是要解决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丝锥为什么会断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王亮觉得这堂课技术含量太低,自己在北方工业集团学的都是最前沿的技术,短短一年时间获得的成绩超出他的想象,可以说,这里学到的知识比在大学时学到的多得多,而且非常具有实践性,而现在他要传授给工人们的知识却是最基础的东西,这些知识在他看来就如同是一名大学生去教小学生一样无聊。

    丝锥为一种加工内螺纹的刀具,也是制造业操作者加工螺纹的最主要工具,但是这种工具非常容易断裂,是造作中最常见的问题,很多造作工对此非常烦恼,因为一旦发生断裂现象就会影响螺纹的精确度,同时造成施工事故的发生,可是但却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丝锥断裂的解决方案是刘琅亲自选的一个题目,因为他在调研过程中就发现了工人们在施工中存在很多不好的习惯,这些习惯有的是工人们漫不经心造成的,有的则是基本功不扎实,而这个丝锥问题就可以把大多数问题说明。

    王亮也不多废话,自顾自的开始讲解起来。

    “丝锥断裂有几个原因,一是丝锥品质不好,二是丝锥选择不当,三是丝锥与加工的材料不匹配,四是底孔孔径偏小,五是攻件材质问题,六是机床没有达到丝锥的精度要求,七是切削液,润滑油品质不好,八是切削速度与进给量不合理,九操作人员技术与技能没有达到要求。

    我们不说客观原因,只说我们造作工的主观原因,特别要说一说丝锥、钻头断在螺纹孔里的解决之法

    首先是灌润滑油,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很有说道,那就是用尖簪子或者斩子在断裂面反向慢慢敲出,不时倒倒铁削,如果对于孔径太小的螺纹孔或者断掉的丝锥太长可能就不合适了,不过可以尝试。

    第二个是在丝锥断裂截面上焊接一个把手或者六角螺母,然后轻轻反转出来,但是这种方法不过焊接有些麻烦,还是同样的话,对于直径较小的丝锥就不合适了。

    第三就是用专用工具,那就是断丝锥取出器,原理是工件和丝锥分别接上正负电极,中间灌电解液,导致工件向丝锥放电腐蚀,然后辅助尖嘴钳等取出,对内孔伤害很小,这是最正确的操作。

    四是拿钢辊顶在丝锥裂口用小锤子慢慢敲,丝锥比较脆,最后敲成渣出来,或者更简单,直接把断丝锥的螺纹孔钻烂活镗烂,重新扩孔攻丝,方法有些野蛮,如果丝锥直径太小也不好使,直径太大,敲起来也挺累人的。

    五是将断丝锥所在的螺纹孔焊平,再磨平,重新钻孔,虽然很难但是慢慢可以钻进去,如果那个螺纹孔可以换位置的话,重新钻孔攻丝的时候,建议还是换到原螺纹孔旁边,

    第六是在断丝锥截面上凿个一字槽,用螺丝刀反向拧起,这种方式对于一字槽很难凿出来的,如果丝锥直径小的话就更难了。

    第七是把断丝锥的螺纹孔钻大,然后镶嵌一个钢丝螺套或者销钉什么的,再焊接,磨平,重新钻孔攻丝,可以做到基本一样,这种方法虽然麻烦,但是很实用的,丝锥大小都无所谓。

    八是用电脉冲打掉,电火花或者线切割都可以,伤了孔可以扩孔加钢丝螺套,此法更简单方便,至于同轴度暂时就不要考虑了,除非你的那个螺纹孔同轴度直接影响设备的质量………。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服气了() 
王亮讲的非常详细,一下子就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因为对方提到的问题大部分是他们常常遇到的问题,而且在提出问题时又提出了解决方案,很多方案他们都没有听过,很是新奇。

    这教案都是刘琅亲自书写,每一条斗针对一个问题,针对性非常强,最是适合那些一线操作工们,王亮在刚刚入职时就接受过这方面的专业培训,理论上早就驾轻就熟。

    不过理论是理论,还得在实践中掌握技巧,这里就放着很多断裂在轴承里的丝锥,王亮开始一件一件的清理起来。

    理论都会说,不就是照着书本念嘛,但是实际操作就不同了,这考验一名操作工的真本领。

    正所谓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在坐的这些工人至少都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正如他们自己想的那样,如果放在评书里,他们入不了高手行业,但也不是小喽,应该算是小有名气的四五流武者,就是那种一个人可以对付五六个小喽的那种人,至于说刘琅这位“武圣人”,一个人能够和千军万马相抗衡。

    既然是四五流武者,那眼光也比普通人高出很多,王亮一“出手”他们就看出了门道。

    这哪是小童?分明就是一位拥有数十年功力的高手,即便达不到一流水平,那也是“江湖”上排得上号的高手,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这个二十二三岁的小孩子当他们的老师绰绰有余呀!

    工人们一下子就被镇住了,原本心里的那点藐视之意荡然无存,北方人都是直爽的汉子,对方没本事我就鄙视你,对方有本事我就钦佩你,现在王亮的本事比他们强那就老老实实的听课。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王亮手把手的将这门学问教给了大家,只要有问题可以随时随地提出,王亮立刻就能做出解答,工人们被他的学识所折服。

    “小王老师,刘总的公司有多少向您一样的人才?是不是不多?”

    一个工人问道。

    这些工人称呼一个比他们小不少岁的年轻人为老师还是有些不习惯,干脆就在老师前面加上一个小字,结果这样的称呼反而拉进了双方的距离,王亮这两天也对这帮大龄学生有了好感,这帮人别看外表“傻大憨粗”,但都是热心肠,就是平时打饭也要抢着帮忙,搞得他有些不好意思。

    王亮听到对方的问题撇了撇嘴。

    “我这个水平还差的远,毕竟只是刚到公司一年,就是个学徒而已,差远了,差远了!”

    王亮笑了笑回答。

    “差远了?小王老师,您可是个大学生,听听别人说还是华夏大学的高材生,这怎么可能?”

    对方感到不可思议。

    “实践出真知,在学校学的都是死东西,工厂里才是大课堂,只有不断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先进的知识,这是客观规律。”

    对方听了还是有些不服气。

    “我们也实践很多年了,但是水平怎么上不来?”

    王亮听了笑了起来。

    “周大哥,那得看谁是老师,我们公司有刘总坐镇,是全国最好的制造企业,他的知识犹如一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这个水平在公司里都是稀松平常,比我厉害的有的是,至于说你们………嘿嘿,恕我直言,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王亮没有客气,直接就告诉对方你们差的远。

    王亮说得是心里话,

    工人们听了没生气,只是感叹自己“命运不济”,没有摊上刘琅这样的大腿。

    “对了小王老师,您每个月的工资是多少?”

    一个人对北方工业集团员工的工资很好奇,其实大家都很好奇,虽然外界传的很神,有人说北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