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659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659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小王老师,您每个月的工资是多少?”

    一个人对北方工业集团员工的工资很好奇,其实大家都很好奇,虽然外界传的很神,有人说北方工业集团的工人每个人每个月工资都好几千,他们不信,今天碰到一个正好当面询问。

    这个时代的人们对工资问题不像十年后那么敏感,大家凑到一起就会谈论这个问题,一般工资都差不多。

    “我工资不高,一个月六百多块钱吧,毕竟到公司时间还短,年底有一些绩效考核,但这份收入也不高,去年分到两千多块钱吧!”

    王亮的表情有些“无奈”,似乎自己做的还不够好。

    “一个月六百多,年底还有两千多绩效,那一年下来不是万元户了吗?这还不多?”

    沈城工人的平均工资也就三百多一点,八级弓工最高一个月能够超过四百块吧,这就是全部,没有什么绩效不绩效,顶多年节的时候厂子里发一些大米白面和鸡蛋,一年下来也就四千多一点,

    人比人气死人呀!

    王亮虽然一副无奈的样子,但是心里却是充满了自豪,他的工资水平在北方工业集团里的确不高,连平均水平都没到,毕竟入职时间太短,职称什么的也没有评定,他有信心在九二年里让自己的收入达到每个月七百块钱,再加上年底绩效工资,一年就能成为万元户,到那时候自己就把远在南方的父母接过来在阜城定居,以后结婚生子,一家人永不分离。

    王亮作为优秀的华夏大学毕业生是这么想的,其他人更是如此了,他们对北方工业集团拥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不仅仅只是工资高,还在于这里可以让他们不断进步。

    刘琅为所有员工都提供了提升自己的机会,从明年开始,北方工业集团将启动海外学习项目,到时候所有人都有机会到国外先进企业交流学习,这个项目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师。

    北方工业集团的员工每个都可以报名,不过那些工人就很吃亏,毕竟这些人理论不行,就算是跟着刘琅学习了几年,但他们的基础太差,这决定着这些人的上限不会太高,大学生工作时间很短,但他们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再加上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未来注定会超过后工人。

    不过刘琅也为那些工人们提高了机会,北方工业集团和全国十几个高等院校合作,因材施教传授基础薄弱的工人理论知识,每次是四个月,基本上就是一学期工夫了,现在这个项目已经开始,十几位工人被送到金陵工程大学去学习,当然,这种项目一方面是学习,另外一方面则是休息放松,这些人可以在节假日到处游玩。

    以王亮来说他当然要争取出国的机会,要亲身感受一下发达国家的工业水平,不过他也担忧,因为一旦离开就无法跟着刘琅学习新知识了,这真是一件挠头的事情,就比如说这两天刘琅正在传授数控机床的使用,那可是数控机床呀!是公司未来的王牌产品,别人都在刘总面前孜孜不倦的学习,我却跑在这边教一帮“小学生”,太吃亏了………!

    王亮觉得很吃亏,其实的确如此,因为这两天繁忙的刘琅终于找到了机会传授大家新的知识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向数控机床进发() 
刘琅正在给大家讲解着数控铣床的知识。

    “我们要学的是铣和逆铣,这两种方式对切削力有什么影响?

    逆铣时作用于工件上的垂直切削分力始终向上,有将工件抬起的趋势,易引起振动,影响工件的夹紧,这种情况在铣削薄壁和刚度差工件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顺铣时作用于工件上的垂直切削分力始终压下工件,这对工件的夹紧有利。

    对刀具弹性变形有什么影响?

    采用立铣刀顺铣切削工件轮廓时,工件对刀具的反作用力指向刀具方向,刀具的弹性变形使刀具产生“让刀”现象。

    采用立铣刀逆铣切削工件轮廓时,工件对刀具的反作力指向轮廓内部,刀具的弹性变形使刀具产生“啃刀”现象。

    刀具直径越小、刀杆伸得越长时,“让刀”和“啃刀”现象越明显。

    因此,粗加工采用顺铣时,可少留精加工余量。粗加工采用逆铣时,须多留精加工余量,以防“啃刀”产生工件报废。

    对刀具磨损的影响有哪些?

    顺铣的垂直铣削分力将工件压向工作台,刀齿与已加工面滑行、摩擦现象小,对减小刀齿磨损、减少加工硬化现象和减小表面粗糙度均有利。

    另外,顺铣时刀齿的切削厚度是从最大到零,使刀齿切入工件时的冲击力较大,尤其工件待加工表面是毛坯或者有硬皮时,会使刀具体产生较大的振动…………。”

    顺铣和逆铣如何选择呢?

    车削加工细长轴的精度如何控制?

    如何改善变形?

    车削细长轴产生弯曲变形的因素分析…………。

    切削力导致变形的原因?

    切削热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提高细长轴加工精度的措施是什么?

    刘琅把眼前这台数控铣床在操作中会出现的问题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么长时间下来北方工业集团员工对数控机床早已经熟悉了,现在看来,原本高大上的设备也就那么一回事,刘琅拆解了几台数控机床,所有内部结构都展现在大家面前,这也没什么神奇的地方,需要人来操作,需要熟练的技术,没有人这东西就是废铁一堆。

    当然,构成数控机床的零部件非常精密,尤其是伺服系统,没有几个人了解运行原理,北方工业集团已经成立了工程芯片研发部,林海作为负责人要向这套系统发起了挑战,今年七月份在首都大学招聘了十几名电子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大学在计算机方面的研究起步很晚,至今还没有成立计算机专业,当然,教育部门早就开始筹备了,最晚在明年也要在华夏大学、首都大学等几所高校成立计算机专业,这与前世相比足足提前了两年时间。

    虽然没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但是电子专业的学生素质也非常高,他们是国家最早一批接触计算机的学生,可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计算机的知识,但计算机的本质就是电子元件。

    国家在电子元件方面的技术是非常厉害的,尤其是这几年中芯科技有限公司改变了全国整体水平,这对高校的教育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刘琅的那本《数字化生存》在高校广为流传,已经成为了一门重要的选修课程。

    《数字化生存》对于大学生,尤其是电子专业的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这本书对于国内高校学生提升自己对计算机,乃至数字化技术的认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很多熟读这本书的学生已经对计算机的发展有了一个大致的概括,他们知道计算机未来的发展方向,知道这门学问未来会对整个世界产生巨大的作用。

    当然,也有很多学生不认为书中的描述会在十年二十年内发生,但同样也有一些人对此坚信不疑,同时也下定了投身于此的决心,要用自己的智慧改变整个世界。

    显然这些学生已经成了国内第一批“觉醒”了计算机甚至是人工智能意识的“新人类”,可谓是思想启蒙,这就为国家未来的计算机打下了基础,国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开始着手设立计算机专业,现在正在组织师资力量,这些人都是国家第一代计算机专家,如今年事已高,不过当得知国家需要他们时依旧义无反顾的冲了出来,华夏大学已经“预订”刘琅的行程,让他为明年第一批学生进行一次演讲。

    即便国家现在还没有设计计算机课程,但因为这几年芯片产业迅猛的发展已经影响到了方方面面,所以在刘琅看来,公司招聘而来的这几名大学生水平已经不亚于十年后普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要给他们足够的资源,这些学生一定会带给北方工业集团一个大大的惊喜。

    九一年的十二月份,阜城迎来第一场大雪,天气骤然寒冷,这一天是星期六,北方工业集团除了值班人员外都放假了,整个阜城乃至整个国家只有北方工业集团采取双休日,如今国家已经有人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双休日制度,各地已经开始调研,恐怕十几年后人们在讨论双休日制度时一定会谈及北方工业集团。

    到了傍晚时分大雪才停了下来,值班的工作人员马上拿着扫帚出来打扫积雪。

    刘琅、王振东和孙虎三人从办公楼里走了出来,值班人员看到三人后赶忙立正。

    “老严、老侯你们忙着,我们出去溜达溜达。”

    王振东摆了摆手示意对方。

    给北方工业集团看门的有四个人,两人一班一替一天,他们不是当初招聘来的工人,两人是原来轴承厂的员工,另外两人则是机床厂的员工,和刘琅的父母曾经是同事,也曾关照过刘琅的父母,但他们家里都很困难,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拮据,光靠厂子里的那点工资根本养活不了全家,后来找到了刘琅父母想找份工作,不求富贵但求温饱,如果是刘琅的亲戚这件事时不成的,但这四个人刘琅同意了,刘让他们安排在了门卫工作。

    听上去他们就是看门人,但北方工业集团的看门人也得接受培训,而且工资不低,每个月四百一十块钱,比他们以前工资的高出一百五十块钱,年底也有一千块钱的绩效奖金,这些收入已经达到了阜城市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二倍。

    因此阜城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北方工业集团看门“狗”的比矿务局的班长收入还高。

    这句话有歧视的味道,但更多的是嫉妒和羡慕。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逐渐繁荣的阜城() 
刘琅三人走出厂子,抬头看向不远外,几百米之外就是一片住宅楼,那是北方工业集团统一建造的职工住宅,所有职工一人一套,这福利相当于处级干部了,每户房子面积是八十六平方米,就是市长也没有这么大的房子。

    八十六平方米的面积分为三室一厅,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完全是二十年后商品房的格局,很多职工把父母都接过来一起住,父母一个屋,孩子一个屋,有的家庭甚至是四世同堂。

    他们这些工人原来都住在那种“棚户屋”中,三四十平方米就不错了,没有卫生间没有厨房,生活很不方便,刘琅前世在十二岁之前也住的是这样的房子,对这种生活非常了解,直到九二年父亲才分到了一套福利房,五十平方米,自己有了一间小屋,不过面积很小,只有不到十平方米,只能摆一张床和一张写字桌。

    这一世阜城已经与前世完全不同了,这两年城市大搞建设,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改造,光是矿区住宅楼就修建了近百栋,超过两千户的居民搬入了新居。

    这些居民楼只是一部分而已,未来三年阜城市还将继续建造三百多栋,超过一万人将会受益,所以如今的阜城处处可见矗立的吊车和施工现场,当然,现在已经是冬天,很多施工场地空闲了下来,明年开春才能恢复热闹的施工场面。

    其实阜城建设远远不止是棚户区改造工程,还有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拓宽官网的铺设等等,还有就是各个单位福利房的建造,这些都在同步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