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7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7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奶………,吃!”

    看到自己的从孙子如此听话,太奶乐的合不拢嘴。

    “真是好孩子,真是好孩子!”

    老人一边说着一边吃着刘琅给她的糕点,此时此刻,她应该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在刘琅的前世,对于太奶的记忆不多,但有一件事让他刻骨难忘,那应该是他三岁左右的时候,当时父母都在上班,白天只有自己和太奶在家,那时太奶行动已经非常不方便了,要想上厕所就要把身体挪到炕边,费力的穿上鞋,然后拄着拐杖走到刘琅父亲为她做的一个自制便盆旁。

    刘琅还清楚的记得,有一次太奶就坐在炕边准备下地,他那时不懂事,从后面猛扑过来,当时只是想和太奶玩,可是太奶怎能承受地住,一下子就摔在了地上。

    这一下摔地不轻,无论如何也站不起来了,刘琅那时还小,用尽全力也不能把太奶扶起来,最后刘琅只能用两把椅子倚住太奶不让她躺在地上,自己则出了屋找自己的父亲帮忙,但那大铁门被父亲从外面锁住,他不由分说就从两米多高的大铁门上爬了过去,然后跑到附近父亲工作的工厂,硬是找到了父亲。

    父亲回来后把太奶扶了起来,当时太奶满脸被擦出了血,看上去吓人至极,但太奶不停地对刘琅的父亲说,是她自己不小心摔倒的,刘琅则吓得不敢多说什么,要是让自己的父亲知道,一顿暴揍那是不可避免了。

    结果这成为了刘琅和太奶之间的一个秘密,除了他们两人外,其他人都不知道。

    从这一次起,太奶的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去世了,没有什么病,医生只是说到了大限,寿终正寝了,但刘琅总是觉得太奶的死跟自己有着关系,如果不是他,或许太奶就不会这么早的去世。

    这件事是刘琅心中的一根刺,即便他当时只有三岁左右,还是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之中,而其他事情他却记得不多,但在今生,太奶对他的爱让刘琅感到动容,而当初的那件事也再也不会发生了,或许这一世,太奶能够活的更长一些,让他感受到老人更多的爱。

第十二章 看病() 
刘琅一天天长大,他与一般孩子的区别也在不断显现出来,三个月的时候,他就能在炕上没有任何障碍的行走了,也能说出最简单的词语,一般的话也能听懂,当然,他还是在伪装,总不能开口就读唐诗宋词,拿起笔来就做算术题吧,毕竟他这身体还是属于只有三个月大的婴儿,再过逆天也不能太“嚣张”。

    但他身体还是和普通的孩子有区别,那就是脑袋有点大,大的有些不成比例。

    “东来,咱儿子这脑袋好像有点大。”

    刘琅的母亲也看出来这个问题了。

    “我也觉得有点大,王淑萍她家孩子跟儿子差不多一般大,现在四个月了,昨天还抱着到班上,我看她家孩子的脑袋比儿子小了两圈,吭哧吭哧的哭个不停。”

    刘琅的脑袋能不大嘛,从他出生开始这个小脑袋瓜里就充满了知识,当时刘琅只要一思考就会“宕机”,只能靠睡觉解决,现在他能吃饭了,有了营养补充,脑细胞必定会飞速增长,要是不大才有问题。

    “不行去医院看看?”

    母亲有些担心。

    “嗯,看看去吧!”

    父亲也很担心。

    “看医生!”

    刘琅表示没有任何必要,但父母根本就不听他的解释,当然,刘琅的解释只能通过哭声表达,可这更让父母觉得儿子或许真的有些毛病。

    刘琅前世曾听母亲说起过一件事情,那是他大概五六个月的时候,母亲偶然之间摸到刘琅的脖子里面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肿块”,大概有黄豆粒大小,到医院去检查,结果一位医生告诉父母孩子很可能有血管瘤,这一下把父母差点吓死,两个人哭哭啼啼好不悲伤,于是接下来的两个月刘琅每天都要去医院打抗菌素,可是两个月下来,那个“肿块”没有任何变化。

    于是父母二人坐了一天的火车去沈城看病,结果沈城的医生只是有手一摸就得出了结果,这不过是扁桃体有些大而已,非常常见,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影响。

    父母二人这才放下心来,但刘琅打了两个月的抗菌素,对身体的影响很大,所以他从小就体弱多病,每年秋冬季节就会感冒发烧。

    好在父亲在刘琅十几岁时就开始就带着他每天跑步锻炼,三年时间寒暑不停,硬是让刘琅拥有了一个健康的体魄。

    正因为于此,刘琅从小就莫名的对医生充满了戒备,再加上前世很多媒体的宣传让人们对很多医生的医德产生了质疑,更是让他对医生没什么好印象。

    不过现在刘琅做不了主,只能乖乖的穿上开裆裤和父母来到了医院。

    这座医院在阜城非常有名气,倒不是因为医生们的医术有多高,而是阜城一共就只有两座二甲医院,这是其中的一座,这两座医院即使是在三十多年后也依旧存在,不过现在站在医院门口,刘琅根本就认不出来原来的模样,不,应该与是二三十年后的模样。

    原本那二十多层的主楼没了,换成了一座四层的土楼,外墙皮都已经脱落,露出了红色的砖石,屋檐还都是木质,上面雕刻着各种花纹,虽然老久,可还真显出了一丝古韵,医院前方就是一片土地,一阵风刮来,扑面而来的就是漫天尘土,刮得人灰头土脸。

    最引刘琅注意的是在医院门口有一座巨大的雕像,是一位矿工手持一把铁镐,他目光坚毅,弓起身体趋势待发,旁边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阜城煤矿总医院”几个大字。

    阜城以煤矿起家,当年鬼子时期就已经成为一处煤矿产地,新中国成立后建立阜城市,在一五时期国家一百多个重点重工业项目中,小小的一个阜城就占据了三个,其中一座巨大的露天矿在当时更是亚洲最大,这么多年来,阜城每年出产一千万吨煤炭运往全国,有如此巨大的矿存在,整个阜城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是矿工和其家属,而且矿工们的收入也比普通职工要多出不少,这座阜城煤矿医院的也在周边城市中的名声很大,一些外地人有时都会来阜城看病。

    刘琅知道,一九八零年的阜城人们的生活还是比很多其他城市好些的,尤其是下井的矿工们,每个月的工资都能超过五十元,这个年代五十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刘琅的父亲是一家轴承厂的工人,每个月三十六块五毛六分钱,算是长里工资高的人了,刘琅的爷爷是一家大型化工厂的副厂长,每个月也不过是三十三块多钱,而矿工们的工资普遍都超过了五十元,有的一线工人甚至能达到六七十块,在阜城内妥妥的高薪人士。

    在这个年代,阜城中的女子都以嫁给矿工为荣,因为嫁给矿工就意味着过上了好日子,能吃上肉喝上酒了。

    但在刘琅的前世,尤其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加上国企改革,短短时间内阜城里的煤矿就大量破产,破产后的煤矿马上就归了个人,几乎是一夜之间十几万矿工下岗,十几万矿工代表着十几万个家庭,差不多半个阜城的人口,从此阜城经济一落千丈,矿工更是社会最底层人士的象征。

    当然,这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起码现在,阜城的煤矿还是风风火火,连带着这个医院也成为了周边城市最名气地方。

    刘琅的父母抱着刘琅走进医院,到了挂号的地方。

    “医生,我要挂号!”

    “挂什么科?”

    对方问道。

    “挂什么?我孩子脑袋有点大,您说挂什么科?”

    母亲答道。

    “脑袋有点大?让我看看!”

    挂号的护士听了顿时好奇起来,三个护士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嘿嘿,这孩子脑袋还真大!”

    几个护士像看猴子一样看着刘琅。

    “喂,你们干什么?我是来看病的!”

    刘琅的父亲脸一沉有些怒气地说道。

    “哦,好,你儿子这病不好看,我给你挂个儿科吧。”

    几个护士看到刘琅的父亲有些生气,赶忙就挂了个儿科号。

    “五分钱。”

    刘琅的母亲交了挂号钱后就带着刘琅进了不远处的一个屋子

第十三章 “臭老九”() 
屋子里坐着个医生,年纪有四十多岁,看到来了病人就问道:“小孩子什么病呀?”

    “医生,我们也不知道什么病,就是孩子的脑袋有点大!”

    “什么?脑袋有点大?我看看!”

    这么一看,这个医生也有些搞不清了。

    “哎呀,这是什么病呀?没见过呀!”

    对方皱着眉头,拿着听诊器听了半天,又把刘琅的嘴撬开看了几眼,结果还是不明所以。

    别看这个医院很有名气,但在这个年代整个国家都没有几台透视仪,更不用说是ct这种高级设备了,医生看病全凭经验,脑袋大这种病对方还真没见过。

    “你等一下,我去找两个人来看看!”

    对方马上站起身来走了出去,不一会儿的工夫就找来两个医生。

    三个人左看右看,十几分钟后得出了个结论:看不懂!

    “这孩子的病我们是看不懂呀!不行你们去沈城看看吧!”

    医生们连连摇头实话实说道。

    “嗯,这几个医生还有些医德!”

    刘琅倒是有些意外,能实话实说的医生,在医德上起码不算差,反正比他见到过的医生好多了。

    “什么?去沈城?医生,那我儿子的病严重吗?”

    刘琅的父亲有些着急,莫非儿子得了什么严重的病?

    “这小孩子的病我们没见过,他身体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应该是某种疑难杂症,不好说不好说。”

    一个医生摇头道。

    “疑难杂症?那可怎么办呀!”

    母亲听了傻了眼,眼睛一红眼泪都快掉了出来。

    “哦,对了,听说老王头当年专治疑难杂症,不如让他看看?”

    突然一个医生说道。

    “老王头?那个臭老九能看什么病?”

    另外一人有些嫌弃地说道。

    “他不是总是说自己以前是个神医嘛,这就让他看看,要是看不好他以后再见到我们也不会吹牛了!”

    另外一人回答道。

    “嗯,行,那就让他看看………走,你们抱着孩子跟我们走,让我们一个老大夫看看!”

    三个人不由分说就带着刘琅的父母向后面走去,先是出了楼,拐了几个弯后就到了后院的一个土屋前,这个屋子破旧不堪,窗户没有玻璃,连那扇门都歪歪扭扭,看起来倒像是个废弃的房子。

    “老王头,你在吗?”

    一个医生敲了敲那个破门。

    “谁呀?”

    里面传出一个声音,听上去很是苍老。

    “我是杜显呀,医院里来了个病人,我们几个都不知道是什么病,想让你看看!”

    “嗯,进来吧!”

    “嘎吱!”

    那医生费力的把那扇破门拉开,几个人都走了进来。

    屋子不大,有一张木头桌子,桌子只有三条腿,另外一个角下面用一个木桶垫着,屋子角落里还有一张木床,床上面放在被褥,被褥很干净,但因为洗的次数太多也看不出原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