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

第498章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498章

小说: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是熏香小炉都满满的都是华夏味道。

    霍思宁顿时来了几分兴致,三两步走进了这家店,在这一排排的博古架前徘徊,目光盯着这架子上的物件上仔细打量。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中年男人迎面朝着她走了过来,看到霍思宁之后,略微愣了一下,上下打量了霍思宁一番,然后试探性地问道:“小姐是华夏人”

    这人说的是汉语,霍思宁觉得有些意外,挑了挑眉,看着对方,笑问道:“何以见得”

    说完这话,霍思宁也不等这人先开口,自己就先笑了,这文绉绉的用语,恐怕也只有真正的华夏人才能脱口而出。

    她大方地点了点头,承认道:“我是华夏人,您是这家店的老板”

    那中年男人颔首:“来旅游的”

    霍思宁摇头:“念书,顺便旅游。”

    那中年男人立刻笑道:“看样子你家境应该不错。”

    霍思宁耸了耸肩,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盯着这老板笑问道:“老板是华夏移民还是本地人”

    那中年男人笑道:“本地人,但是我母亲是华夏人,祖籍是东三省的。”

    霍思宁回过头来看着这货架上的东西,一看到那些物品底部那个价格标签之后,却是有些懵。

    一只清道光年的青花“喜”字将军罐,成色属于三流,这样的东西在国内古玩市场上多不可数,成交价顶多也就三五百块,但是眼前这只将军罐,却被标出了二十万东洋币的高价,这相当于一万五人民币,这样的价格未免也太离谱了些。

    那老板大约是看出了霍思宁的疑惑,笑着解释道,在东洋,除了本国的古董瓷器之外,欧洲的洋瓷和韩国瓷器的数量都非常可观,但是相比之下,华夏国的瓷器却是非常少,因为华夏瓷器不好找,这就使得市面上能够成交的华夏瓷价格昂贵。

    这个说法让霍思宁瞬间就想起了当日在帝都鬼市上花百万人民币买下一对缠枝梅瓶的渡边尹康,霍思宁当时还觉得奇怪,为什么渡边尹康一个东洋人会对华夏国的瓷器这么感兴趣,原来症结在这儿。

    如果那对缠枝梅瓶是真物件,那渡边尹康买下拿回到东洋的话,这两只梅瓶的价值至少能翻上十倍,难怪就算溢出了市场价,渡边尹康当时也是锲而不舍,坚持要买。

    只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那梅瓶就是个被换了底座的赝品,百万就此打了水漂。想到当日鬼市结束后,那渡边尹康面如屎色气急败坏地抓着那两只梅瓶砸碎在地上的表情,霍思宁就觉得好笑。

    因为母亲是华夏人的关系,这个中年男人对华夏国怀有着一种难言的情愫,所以这些年他努力学习汉语,研究华夏历史文明,并且还耗尽积蓄在东都开了这家华夏古董店。

    见霍思宁对华夏古玩确实显得很有见地的样子,这个老板顿觉又惊又喜,对霍思宁瞬间产生了好感,拉着霍思宁就巴拉巴拉地开始聊了起来。

    也是这时候,霍思宁才从这老板口中得知,在东洋,也有像华夏那种定期的古玩集市。

    事实上,东洋文化本就与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仅从东洋古玩市场和收藏家的收藏取向就可以看出这个到过与华夏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无处不在的关系。

    在东洋,文物流通除了藏家之间的相互转让之外,还有其他形式,其一就是朝市,也就是华夏的早市。

    朝市的日期各不相同,但在地点却是固定的,周日一般各地都有,买卖时间多数在午饭前后结束。

    朝市之物也是五花门,有百货、古董、蔬果、花卉、宠物、宗教用品等等。

    不过朝市的交易古玩多以东洋本土物件为主,却很少见到中国的物件,所以霍思宁对这个有些兴趣缺缺。

    第二个就是骨董店,也就是华夏国的古玩店。

    东洋的骨董店散落在城乡各地,小到一个店主,只有几平方米的营业铺面;大到数多店员,拥有近千平方米的可观商店。

    在骨董店,文物种类大大地超过朝市,可谓林林总总方方面面。亚、非、欧、美各地,各时期的东西均可见到,华夏文物亦在其间。

    听到这个,霍思宁顿时眼睛亮亮的,她到东洋来并非自愿,但是如果有漏可以捡的话,那她也不介意用这三个月的时间在这个小岛国上四处搜罗一番。

    第三个就是骨董祭了,骨董祭属东洋规模最大的古玩交易活动。

    骨董祭一般设在大中型城市,卖方由当地或外地从事朝市及骨董店的古玩商贩组成,参与人数众多、种类繁杂、规模浩大,地点一般选在展览馆及会所等面积较大的场所。

    像是东都骨董祭的场所,便是在一座巨大建筑物的一二三层内,面积不低于四千平方米。要转完所有摊位,走马观花也需半天时间,其文物种类光是想想就让人激动垂涎不已。

    不过这样的活动每年才举办一到两次,霍思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赶得上,所以暂时也不作他想,只能退而求其次,去那些大大小小的骨董店先转转。

    。。。

909。第909章 还珠格格() 
得知霍思宁要去逛骨董店,这个奈良杂货店的老板倒是十分热情,立即就自告奋勇地提出愿意陪同霍思宁一起去。

    东洋古董市场和华夏国一样,基本上都是个体经营,而且大多都是小铺面,一个老板,最多加一两个助手。

    唯一不同于华夏国的地方,恐怕就在于,这些骨董店不像国内的古玩店一般大多集中在一条街或者一座楼里,而是分布比较分散,而且毫无规律可言的。

    在东洋,几乎找不到一处骨董店集中的地方,在东都,几乎每个区都有骨董店经营,但是这些门店门脸儿小,所处位置也偏僻,要是没有人带领,基本上很难找到地方。

    所以当奈良仁川提出愿意给自己当向导,带她逛东都的骨董店的时候,霍思宁虽然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却也没有拒绝。

    奈良仁川将店面关了之后,就开着车带着霍思宁就往银座外开,大约十多分钟的功夫,就来到了一条比较清静的街道。

    这里的游客少了很多,街道两边都是浓缩的庭园式小院,一个小小的门扉,院中央一条石块铺就的小道,或植几株造型古雅的红松,或植几株盆景式的柏桧,各类花卉盛开,茵茵草坪如洗,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在这儿车子就减速了,慢慢穿过街道,最后拐进了一个小巷子,这才停了下来。

    霍思宁一抬头,就看到那巷子尽头,居然出现了一个集市,不大的巷子两边都是店铺,卖的东西也是琳琅满目繁杂多样,奈良仁川带着霍思宁往前走,边走边为霍思宁介绍道:

    “这条街上有四家骨董店,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很多藏家都爱来这边淘宝。不过如果不是本地人的话,很难找得到这个地儿。”

    霍思宁心下暗自点头,那是肯定的,这么偏僻的地方,要是没有奈良仁川带着的话,她能找得到就怪了。

    一路走过去,先是进了一家名为“艺道馆”的店,这家店里售卖的物件,基本上是陶、瓷、竹、木这些茶道中的茶具,花道中的花器等,整体风格质朴、幽雅而精细。

    和国内的古玩店不一样,东洋的古玩店有着鲜明的主题,杂类比较少,像这间艺道馆,卖的就是以茶艺和花艺为主的古董,风格非常明显,也让挑选者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这家店的老板跟奈良仁川看样子是认识,一看到奈良仁川带着人过来了,立即就热情地迎了上来,跟奈良仁川打了个招呼,然后目光就落在了霍思宁的身上,向奈良仁川问道:“奈良君,这位小姐是你什么人”

    奈良仁川笑着解释道:“这是我母亲的老乡,来东都上学。霍小姐也喜欢收藏古董,所以我就带她来你这儿看看。”

    那老板顿时明白了过来,点了点头冲着奈良仁川拍了拍胸脯,保证道:“没问题。”

    霍思宁在店里绕了一圈,在转到这店的最里端的时候,目光落在那角落里的博物架上。

    在这博物架上,摆放着一套看起来格外精致的茶具。

    这套茶具是玉做的,玉壶玉杯,还有玉托,全都是不错的青白玉。

    特别是那茶壶,上面的纹饰很精致,雕刻着菊花兰花等花式,再加上茶壶的玉胎看起来很薄,所以给人一种非常晶莹剔透的朦胧美感。

    大约是注意到了霍思宁在盯着那套茶具看,那老板也走了过来,眉眼间却是掩饰不住的骄傲和得意之色:

    “奈良君的母上大人来自华夏,小姐既然是奈良伯母的老乡,应该能看得懂这套玉器的来历吧”

    一旁奈良仁川立即用汉语翻译了一遍,霍思宁笑了笑:“痕都斯坦玉,老板好手笔。”

    听到奈良仁川适时翻译出来的话,那老板不由得瞪大了眼睛,看向霍思宁的眼神里满是惊讶和不敢置信,大约没有料到霍思宁一眼就能看出这套玉器的出处一般。

    痕都斯坦是古代地名,指的就是现代的克什米尔以及巴基斯坦西部,在旧时,那一带曾经是伊斯兰国家痕都斯坦的领土,曾被清代称之为北印度。

    而所谓痕都斯坦玉器,正是来自于痕都斯坦的一种独有的玉种,这种玉料呈暗灰色,和华夏国的碧玉颜色相近,这种玉器是在清朝引入华夏国的,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引进和仿制了外域的玉质艺术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痕都斯坦玉。

    霍思宁淡淡笑道:“老板看样子对华夏的历史颇有研究。”

    那老板一听霍思宁这话,立刻就极为骄傲地挺直了腰板,极为兴奋地点头卖弄道:

    “那是自然,华夏文化渊博,与我大和名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要追本溯源,就必须了解华夏的历史文明。这套痕都斯坦玉,就是在我看过贵国的一部电视剧之后,做了非常深入的调查和功课之后,才买下来的。”

    霍思宁乍一听这老板这话还觉得很是高兴,没想到东洋人居然能有这样的觉悟,知道他们的文明来自于华夏,但是听到后面,霍思宁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下意识地就问道:“什么电视剧”

    问完这话,霍思宁脑子里想的是乾隆王朝之类的正剧,最不济就是戏说乾隆,结果下一秒,在听到那老板的回答之后,霍思宁的表情就僵住了,嘴角不自觉地抽了抽。

    “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你听过吗贵国的电视剧我看得不多,但是这部电视剧很好看,尤其是里面的小燕子,长得真漂亮。只是我有点不太明白,贵国的公主为什么不叫公主,而要称呼为,格格”

    那老板一脸的好奇看着霍思宁,霍思宁只觉内心崩溃,却还不得不硬着头皮解释:

    “那是电视剧的误导,事实上,从清朝皇太极登位开始,皇帝的女儿也是被称为公主,不过会分为两个不同的等级,一般皇后的女儿会被封为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则被封为固伦公主。只有亲王、世子、郡王、贝子还有镇国、辅国公的女儿,才称为格格。”

    。。。

910。第910章 有多少要多少() 
还珠格格当年风靡全国,霍思宁也不例外地看过好几遍,当年还为小燕子紫薇的爱情哭得死去活来,等到后来中二时期结束,慢慢地三观恢复正常,才发现这电视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