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

第499章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499章

小说: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910。第910章 有多少要多少() 
还珠格格当年风靡全国,霍思宁也不例外地看过好几遍,当年还为小燕子紫薇的爱情哭得死去活来,等到后来中二时期结束,慢慢地三观恢复正常,才发现这电视剧里面三观尽毁,漏洞百出。

    不过,有一点这家艺道馆的老板倒是没有说错,这痕都斯坦玉器最出名的时候就是乾隆年间,而且这中间的缘由,还跟乾隆皇帝有着很大的关系。

    “老板你说你是从还珠格格里面得到的启示,是因为那位香妃吧”

    霍思宁忽然想起了刚刚老板的话,如果说这部电视剧里面有哪个人物能与痕都斯坦玉牵扯上关系,那绝对非那位因为身带幽香数次逃跑未遂的香妃娘娘莫属了。

    果然,霍思宁这么一问,那老板就来了精神,连连点头道:“对,我在看过电视剧之后,觉得这个香妃娘娘很有意思,以为是电视剧杜撰的,就特意去查了你们华夏国的清朝历史。”

    “结果这一查,我才知道,原来历史上的乾隆皇帝这有一位外域妃子,不过这个妃子不叫香妃,而叫容妃,这个妃子是维吾尔族人,还是当时维族领袖阿里和卓的女儿。”

    “这个妃子遍体生香应该只是个传说,但是她确确实实是历史上存在的一个人,而且因为她是维族领袖之女,在嫁给皇帝的时候,带了很多嫁妆,痕都斯坦玉就是她带到紫禁城去的。”

    霍思宁听了也忍不住嘴角含笑,看样子这老板说的查了很多资料做足了准备应该是事实。

    容妃嫁给乾隆,带去的物件不少,其中有一种玉器玉胎薄,造型上满充满浓郁的西域风格,工艺上采用独特的水磨技术,能使玉器胎体达到薄如蝉翼的效果。

    这种玉器拿在手上又轻又巧,有轻若浮云之感,乾隆看到之后大为惊奇,对这玉器有过“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的评价。

    因为乾隆喜欢这种玉器,容妃也喜欢,所以宫内就有人跟风,很快这种玉器就盛行开来,有市场就少不了供货商,得知大清国皇帝喜爱痕都斯坦玉,当时的克什米尔、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西部迅速反应,为大清国进贡了一大批的玉器,自此,痕都斯坦玉器引入中原,并且在乾隆年间流行开来。

    供求关系使得市场得以调节,但是因为痕都斯坦玉确实很实用,一直从痕都斯坦引进玉器成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爱玉成痴的乾隆帝对其极为激赏,不但大批纳贡,更命清宫造办处临摩仿制,于是第二种痕都斯坦玉应运而生,那就是宫内的工匠根据痕都斯坦流入的痕都斯坦玉仿制同类玉器。

    这类玉器与正宗的痕都斯坦玉有些微不同,在历史上被称之为西番作。

    不过不管是正宗的痕都斯坦玉,还是西番作,都属于痕都斯坦玉的真品,是真正的老东西。

    只是,痕都斯坦式“西番作”玉器虽然精巧无比,但极耗工时和玉料,使用起来又极易毁损,至乾隆晚期便停止了制作,如今遗存下来的并不多,因而极为珍贵。

    流传到现在,市面上痕都斯坦玉已经不多见了,能出现特别是能成套出现的痕都斯坦玉物件,都是价值连城的好宝贝。

    “痕都斯坦玉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薄,这种玉器采用的是水磨技术,能把胎体磨到近乎透明的薄度,这一点跟当时华夏国的其他派系玉器雕琢法截然不同,在当时,华夏国内的玉雕匠人制作玉器,主要还是将就质地和品相,对玉质和雕工的要求很高,但很少有琢玉大师会把玉器雕得那么薄。”

    听到霍思宁这话,艺道馆老板脸上的笑容顿时堆成了一朵花,洋洋自得道:“对,我喜欢这套玉器茶具,就是因为它很薄,看起来非常精致漂亮。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薄的玉器,就像玻璃一样,只看第一眼我就喜欢上了。”

    那老板指着眼前博物架上的那套玉器,看起来很是骄傲得意。

    霍思宁却是轻轻摇了摇头,她只说了这是痕都斯坦玉的特征,却没有认可过眼前这套茶具就是痕都斯坦玉。

    霍思宁心中不由得微微叹了一口气,一个东洋人这么喜爱华夏文化,她还真不想打破对方的幻想,可是眼前这套茶具,她都没有上手,就能看出来东西跟真正的痕都斯坦玉有些出入。

    “老板,这套茶具,您是从哪里买来的花了多少钱”

    霍思宁没有直接点出这套茶具的问题,而是换了一个方向,问起了来历和价格。

    这老板以为霍思宁想要买,急忙开口解释道:“这是我从一个专门卖华夏古董的朋友手里购买的,花了一千万。小姐你想买那恐怕要让小姐失望了,这套玉器茶具是我最喜欢的一套茶具,我收藏了有近两年了,打算等以后传承下去,留给我的孙辈,所以这是非卖品,真是抱歉”

    那老板直言不想卖,这般耿直的态度倒是让霍思宁觉得有些苦笑不得。

    这老板说他收购这套茶具花了一千万,这一千万当然不是人民币,而是日元。

    日元不值钱,霍思宁在脑子里稍稍估算了一下,一千万日元大约也就值人民币五十万左右,五十万买一套茶壶茶杯七件套的痕都斯坦玉,这简直是烂便宜了,如果这是真品,那这个卖家除非是脑子进水了。

    霍思宁没有真正接触过痕都斯坦玉真品,但是她记得很清楚,在零四年香江苏富比拍卖行就排出过一件御制痕都斯坦“西昆玉”御题诗贝式白玉洗,这件白玉洗估价万至万港元,最后的成交价达到了4。4万港元,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是七百五十万。

    在零四年的时候,一个单件的白玉洗就能卖七百多万,更何况现在已经又过去了三四年,而且这个老板手里的物件不是单个的玉器,而是一整套的茶具,一只茶壶六只茶盏,个个都完整无磨损。

    这样的一套真品玉器,其价值最少也在千万以上,若是五十万真能到手的话,有多少她霍思宁就要多少

    。。。

911。第911章 漏洞() 
事实上,霍思宁刚看到这套玉器的时候,也差一点误以为是痕都斯坦玉,但是很快,她就发现了这套玉器茶具的漏洞。

    眼前这套玉器,确实是痕都斯坦玉制成的,用的也是乾隆年间的造型,但是却并非古董,而是现代的仿制品。

    在这茶壶的壶口处,壶口口沿边缘处,雕刻着几朵类似梅花一样的东西。

    这茶壶是雕琢的兰花和菊花,却在壶口处雕梅花,这本身就有些奇怪了,更何况,从来没有玉雕师会在壶口雕刻纹饰,这根本就不符合常理。

    霍思宁眼尖,不过稍稍打量了几眼,就看出这壶嘴位置不对劲。

    在那几朵梅花堆聚的位置,一个极为细小的裂痕,不动声色地藏匿其中。

    制作这套茶壶的人倒是聪明,这道裂痕的位置本身就特殊,再加上雕刻的这几朵花纹做掩饰,一般人根本发现不了裂痕。

    只不过偏偏就是因为这几朵梅花泄露了这茶壶的秘密,画蛇添足的几笔,让霍思宁一下子就看出了猫腻。

    这种在口沿的裂痕也叫做冲口,在古玩圈子里有一句老行话,叫做“人怕掉头,炉壶怕冲口。”

    在玉器进行雕琢的过程中,为了保持玉器的完整性,经常会需要打钻挖膛,工具在于雕品摩擦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加水降温,就会产生膨胀,一不小心就会让玉器胀裂,这就是所谓的冲口,也就是玉器爆裂出现裂纹。

    炉壶的制作工序麻烦,但是挖膛打钻这道工序偏偏必不可少,一旦发生冲口,整块玉也就废了,只能再选一块玉重新制作。

    茶壶也是属于炉壶的一种,在沿口出现冲口绝对是致命的失误,哪怕被雕琢者用花纹做掩饰,初时可能看不出来,但是时间久了,这条裂纹会越变越大,最后直致整个茶壶都碎裂开来。

    这就是为什么霍思宁认为这套茶壶是现代工艺品并且制作时间不长的原因之一,如果真是乾清时期的产物,这套茶壶肯定早就爆裂了,根本不可能存放这么长时间。

    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痕都斯坦玉真品都是从宫廷里制作出来的,而宫廷内部玉雕师工匠可以说高手云集,再加上皇家御制讲究的是一丝不苟,出了冲口这样的纰漏,这茶壶若是还留着,被人发现了那可是要掉脑袋的,没有人承担得起这样的风险。

    所以很多宫廷御用器物,都是不惜工本制作出来的,百次制作里面能出一次精美完品就算不错了,这也是为什么痕都斯坦玉存世量少的原因,因为这种玉器成品做成功的概率太低了,民间瓦肆工坊根本舍不得下这样大的本钱,无法做出这样的绝品。

    除了这个冲口之外,这套茶具还有一个更加致命的问题,那就是纹饰。

    这也是为什么霍思宁会一眼就认定,这套茶具是赝品的原因。

    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任何一个时期出品的古董文物,都会带有那个时期的文化特点,而文化最显著的表现形式,就是物件的纹饰。

    这套茶具的纹饰雕琢得非常精美,正是痕都斯坦玉的特征之一,但是这最大的问题,也是出在这纹饰上。

    制作这套茶具的人,显然没有想过,菊花和兰花都是中原才有的东西,西域并不产菊花兰花,而痕都斯坦玉是从西域流传进入的,因为皇帝和妃子喜爱,所以宫廷匠人在制作的时候必然也会保持这玉器原有的西域风情,在痕都斯坦玉上雕刻菊花兰花,这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完全是四不像了。

    兰花和菊花现在或许在古痕都斯坦所在的克什米尔已经可以种植,但在乾隆时期种植技术不高的古代,是绝对没有的,既然没有,又怎么会将这些东西雕刻在玉器上呢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霍思宁故作不经意地抚摸了一遍这一套茶具,结果果然如她所猜测的那样,这套茶具没有任何紫气,一看就知道制作时间不会超过五年。

    对于这个结果,霍思宁心下忍不住暗自摇头。

    因为艺道馆老板毕竟不是华夏人,对华夏文化的了解也就只了解了那么一点皮毛,哪怕他自称做足了功课和准备,但是华夏文明数千年,尤其玉器文化博大精深,这老板又不是专门研究玉器的专家,只不过凭着一股对于华夏文物的喜爱,被人忽悠几句,很轻易地就会入套。

    想到这儿,霍思宁不由得再次叹了一口气,作为一个鉴定师,出于职业操守,她自然不可能空口白牙把假的东西说成真的,但是眼前这套茶具是老板的非卖品,她还真不好开口将真相点破。

    只是要她不说,她心里憋着,也觉得有些难受。

    这么一想,霍思宁的表情就有些古怪了,看向那玉器的眼神里面露出一种极为复杂的神情。

    发现这老板将一套现代仿品当成真品收藏着,霍思宁心下觉得别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她实在不好再在这家店逗留,索性直接转身离开。

    奈良仁川也跟着走了出来,看到霍思宁脸上表情不太愉快,奈良仁川还以为,霍思宁是因为提出要购买那套茶具结果被那老板拒绝了,所以才不高兴的,遂解释道:

    “霍君,其实也不是野原先生故意不卖给你,而是这套茶具,他过段时间要拿去参加祭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