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世太平王 >

第67章

乱世太平王-第67章

小说: 乱世太平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进来说话。”王祥招招手。

    杨柯伸手扶住了王祥,一行人被让进了王祥的府邸,王祥的府邸不大,布置的十分简洁朴素,居中的庭院内已经摆好了瓜果和小点,杨柯将王祥让到了居中的藤椅之上,王祥笑呵呵的坐了下来,怕了拍身边的位置道:“侯爷,来,就坐在老夫身边。”

    杨柯依言坐了下来:“王老,您就称我休烈吧。”

    “好好好,那老夫就托个大,恭敬不如从命了。”

    “此次王老深明大义,在关键时刻帮了太后一把,太后感激不尽,晚辈也佩服王老以朝局为重,以天下为重的高风亮节,所以此来,晚辈代表自己,也代表太后向王老专程致谢。”

    王祥挥了挥手,神情肃穆的看着杨柯:“休烈啊,老夫不过是做了壁上观,谈不上感谢这一说。老夫刚刚听说,新科录取的士子们在国子监中习学课业要达半年之久,只是不知道士子们的窗课是什么内容啊?”

    杨柯淡淡一笑,以目示意随行的仆从,那仆从放下担子,打开了两个木箱的盖子,却是慢慢的两箱子书,杨柯从其中拿出最上面的总纲,恭恭敬敬递到了王祥面前:“王老,这是晚辈今日登门的第二件事,士子们窗课的纲要就在这里,晚辈斗胆向王老求一篇序,这套书以后将作为我晋朝官员的必修窗课,文武官员会人手一本,刊行天下,流传后世。”

    王祥眼神微微一震,他接过了杨柯递来的纲要,仔仔细细的翻阅着着这本薄薄的册子,看得聚精会神,每一个字都没有放过,院子里所有的人都鸦雀无声,静静的看着读的十分入迷的王祥。

    一直到看完最后一页,王祥合上了书,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杨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休烈,你的这句话道尽了天下读书人为何读书的真谛了,老夫号称儒家门徒,穷尽必生精力做学问,可惭愧啊,到今天才搞清楚为什么要做学问,这句话言尽矣,老夫怎敢大言不惭再添什么序啊。。。。。”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一五章 白龙鱼服() 
“王老此言差矣,这句话非柯所作,晚辈也是拾人牙慧,但知易行难,自曹魏以降,最终归于我大晋,士族作为天下读书人的代表,早已沦为熙熙攘攘,为利奔忙的蝇营狗苟之流,只有王老一人,是真正的秉持圣人之言,不计个人得失,修身持德,一以贯之的以天下苍生为念的千古第一读书人啊,也只有您才能当得起做序的资格,从今以后,天下的官吏,还有天下的读书人,如果都能以王老您为楷模,人心安能不归附,百姓安能不太平,吏治安能不清名?”

    王祥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他推开了身边儿子和家仆的搀扶,紧紧的握住了杨柯的手,一双昏花的老眼中精光四射:“为了人心归附、百姓太平、吏治清名,老夫粉身碎骨都愿意,何况只是要老而不羞的做这个泥菩萨,罢罢罢,我就豁出这张老脸,当这个楷模。”说到这里,他吩咐儿子王烈:“笔墨伺候。”

    杨柯深施一礼:“王老真达人也,晚辈为天下士子和天下官员谢王老了。”

    国子监给新科士子们的授课拉开了序幕之后,王祥做序的一套朝廷新编辑的丛书开始刊印发行,文武官员上到王侯,夏至小吏,人手一套,风气流转的最佳方式从来都是上行下效,王祥不仅仅是天下读书人的精神领袖,也是一代学问宗师,更是天下官吏之望,在他的推动之下,民间也开始纷纷刊印这套丛书,作为学堂教学和士子攻读的教材来使用。天下间治学的风向标从坐而论道,空谈玄学不知不觉向着务实、经世致用之道正一点点的发生着转变。杨柯将这一场变革用四个字来概括:“正本清源”。

    从平定了司马颖的叛乱之后,杨柯召集了中枢院中的所有大臣,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他将朝廷比喻成一个沉疴不起的病人,要解决的麻烦千千万万,但以那些政务为突破口,以什么样的顺序来分清轻重缓急,以什么样的方法来循序渐进,是他和众人争论的核心问题。最后,杨柯力排众议,坚持以吏治为突破口,而吏治的突破口就要从思想上的正本清源开始,士族倒台,正是读书人和官吏们意识形态的真空阶段,也是最容易趁虚而入的阶段,所以他抬出了王祥这尊大神,力图将空谈误国的治学和为官之道向经世致用之道转变,一连串的动作让人目不暇接,又迅雷不及掩耳,等到朝臣们看懂的时候,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学术改革与吏治思想形态的大洗礼之风几成燎原之势,已经势不可挡了。满朝都卷入这场核心的变革风暴之中的时候,杨柯却已经悄然无声的离开了京都洛阳。

    “彭城”,北倚微山湖,西连萧县,东临大海,南接宿迁,自曹魏迁徐州刺史部与此,便开始称为“徐州”。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被称为“千年帝都”、“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更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晋时徐州,乃是梁王司马肜的封地。

    已入初夏的徐州田间并没有看到劳作耕耘的盛景,相反是冷冷清清,入城的官道之上,三五个城门卒稀稀拉拉,无精打采的或坐或立,天近晌午,连行人也没有几个,突然,远处一阵马蹄轰鸣,尘土大作,十数名劲装打扮的骑士片刻之间便到了城门,为首的骑士在入城之前紧紧的勒住了马匹,随行的一行人紧跟其后,也是止住了马的飞奔之势,十几匹马在告诉奔跑的过程中齐刷刷的停了下来,尘土未散,一行人又身轻如燕的跳下了马背,明显都是骑术高明之人。城门卒细细打量着着一群人,都是一身黑衣,只有为首之人却是一身白衣,神清气朗,丰神如玉,英气内敛,但气度不凡。每日里从这城门进进出出的官商行旅不知凡几,这些城门卒也练就了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这些人来历不凡,立刻站直了身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一名黑黑胖胖,未语三分笑的汉子上前抱拳拱手道:“几位军爷,打听一下,请问梁王治所可是在此城中?”

    军卒客客气气的回道:“此处正是梁王治所徐州郡,请问各位是从何而来?到此何事?”

    黑汉子笑道:“我们从京都洛阳而来,路过徐州,欲拜会梁王,多谢几位军爷指点。”

    “哦,不巧了,梁王出城去了,只怕三五日都回不来。”军卒说道。

    黑汉子本想再追问一句,眉头一皱,片刻间改了主意,笑道:“没关系,我们等等也无妨,谢谢了。”说完这句话,再不多言,会身牵了自己马匹,一行人进了徐州城。过得城门,一条官道延伸到街市之中,路虽不宽,但还算整洁,只是同样的人群稀少,看不出一点点华东重镇的派头。为首的青年吩咐那黑胖汉子道:“先找个店家住下再说吧。”

    黑汉子点点头:“我头前先去探探路,您随后跟来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一六章 民不聊生() 
“言的是混沌初分不记年,有一个盘古治世定坤乾。

    初起首开天辟地分宇宙,才分出两仪四相北与南。

    伏羲氏龙马出图定八卦,有一个女祸炼石去补天。

    用苦工补了三万六千载,只落得西北乾天未补完。。。。。。”老者击节少者歌,面前一个瓦盆,一纸冤状,偶有围观者摇头叹气,便纷纷散去,瓦盆之中空空如也。也有好事者驻足流连,却不是听曲,而是为了看人。临街卖唱的老少二人均是衣衫破旧,但浆洗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老人年约五旬,相貌清矍,少女正是华信年华,虽是布衣钗裙,掩不住眉目间的秀色。

    “闪开,闪开。。。。。。”不多的几个围观者被人推搡开,七八个彪形大汉簇拥着一个獐头鼠目的中年人停在了卖唱的老少二人面前,两人看到面带奸笑的中年人,脸色微变。

    “秦老头,好好伺候老爷我一段,老爷我有赏。。。。”那中年人掂者手中的一把铜钱,双眼露出贪婪之色,死死的盯着少女。

    “李老爷,咱们收摊了。。。。。。”老者匆忙的要去捡地上的冤状和瓦盆。“慢着。。。。。”那中年人跨前一步,踩住了地上的冤状:“秦老头,你紧着这河间府去打听打听,李老爷一个唾沫从来都是一个钉,我说过只要再看见你在外面败坏老爷我的名声,老爷对你绝不客气。来啊,给我拿下。”一语未必,身边的彪形大汉一拥而上,动手要抓人。

    “慢着。。。。。。”一声暴喝,人群中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三十多岁年纪,身材高大,浓眉虎目,不怒而威,拦在了那少女的身前。中年人一愣,脸色一怔:“周大人,这个秦老头乃是王爷府中的佃户,四处败坏府里的名声,您何必为这等贱民出头。”

    “如果你们有纠纷,尽可到府衙告官,但非官差而当街抓人可不行,老夫职司这河间府的刑狱治安,岂能坐视不管。”

    那中年人似乎对这位周大人有所忌惮,狠狠的盯了老少二人一眼,咬牙切齿道:“早晚你们要落到老爷我的手中。”说完,怒气冲冲的带着手下掉头而去。

    那卖唱得老者兜头便拜了下去:“您一定是周大人了,百姓都说您是个好官,小老二去府衙递了好多次状纸,可都石沉大海了。没奈何只能在这府衙的门口日日卖场,今日终于见到周大人了,求您为小老儿一家伸冤啊,可怜我的老妻和大儿子,他们死得惨啊。。。。。”

    那位周大人叹了口气,将老者扶了起来,递过去一把钱:“你叫秦九,你的案子我知道了,听老夫一句劝吧,你们斗不过王府的,还是早日离开徐州府吧。。。。。。”说完之后,无奈的转身而去。

    老者看着那位周大人远去,不禁泪水连连,摇着头对少女道:“咱们走吧,哎,什么世道啊。。。。。。”

    他拾起地上的状纸和瓦盆,突然被一个人拦住了,那人黑黑胖胖,满面笑容:“老人家,我家公子想请您到对面一叙,你的事我家公子能帮上忙。”

    老者满脸疑惑的看去,对面临街站着一个青年人,一袭白衣,长身玉立,气度不凡。

    “小老儿叫秦九,本是徐州府外的庄户人家,家中薄有几十亩地,虽不富裕,却也能温饱,可自这徐州府来了梁王,地便被王府的管家,就是那个天杀的李管家,带着豪奴贱价强征,儿子与他们讲理,被活活打死,老妻连气带惊,也丢了性命,都说有位周处周大人是个好官,可没想到,周大人也管不了这个事。。。。。。”老人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

    “老人家,徐州府像您这样被强征土地的还有多少人家?”坐在他对面的年轻人温言道。

    “哎,十家倒有七八成啊,很多人没有活路,都只能做了佃农。。。。。。”

    “七哥,辛苦你先安顿他们两位在客栈住下,保护他们的安全。”年轻人对那黑胖汉子吩咐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一七章 唐突大贤() 
“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