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我为王 >

第884章

春秋我为王-第884章

小说: 春秋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吾祖造父的壮举,去昆仑,去天山看一看?连天山都去不到,那更是远在万里之外的极西之地就更没法到了,又如何将天马、苜蓿带回来呢……”

    柳下越一愣,随即不服气地说道:“就算是层层阻隔,自然会有人去凿空的,就好比当年吴国和晋国之间相互不知音信,巫臣却想方设法绕路过去,子苇如何知道日后赵国不能和西王母国再通往来?更何况水往低流,人往高走么,学更多的知识,让天下人开拓更多的眼界,看更高的天空,这不就是学宫的理念么?”

    赵葭不以为然地叹了口气,他虽然锐意进取,却也是个务实的人,永远只盯着眼前的目标,他摆了摆手,停下了这个话题:“那也是许多年之后的事情,现如今,还是先胜过吴国再提其他罢,时候不早了,二三子也下去准备准备,帅部过河。”

    临走时,他还善意地对柳下越说道:“子骞,我知道你志存高远,但吾等为将者,还是要务实一些,不能好高骛远啊,看得太高太远,往往会连脚下的路都走不好,摔了跟头,征郑时的事,你忘了么?”

    柳下越悻悻而归,回到营帐后,从行军毯下拿出了他的那用胶粘在一起的小本子,看着自己所记述的《南征记》,正打算将今日之事也记述上去,提起笔后,却又叹了口气。

    在去年征郑之战时,因为他行军调度有误,惹得田贲破口大骂,说他父亲柳下跖是雄鹰,而他柳下越,却只是一只小鸡……

    鹰飞于天,而鸡栖于埘,若是把一只鸡放到鹰巢,让它在高峰上看到远景却没有居于高峰的力量,不是跌落而死就是在风中恐惧痛苦……在田贲,在赵葭眼里,他柳下越,就是这样的吧。没有雄鹰之才,却凭借父亲的死得到了雄鹰的位置,不思索自己能做什么,却盲目地浪费宝贵的时间,去憧憬自己一生都到不了的地方。而他,便应该听他们的话,好好缩在高高的鹰巢内,享受这地位,不要试图展翅高飞。

    但想到父亲曾经对他许下要“同游五湖四海,见他人之所未见,至他人之所不能至”的承诺,柳下越便浑身颤抖,孤独地站在营帐中,捏着他的行军笔记,低声说道:“汝等怎么知道我就是鸡呢,难道我不可以是鹰吗!”

    他倔强地抬起头:“我相信,他日必有人能凿空极西之地,若别人不去,那便我去吧!”

    ……

    赵无恤本人并不知道,他几年前在棋盘边角的一招闲子,竟然已经引得柳下越心生豪情壮志,他依然坐镇中军,催促大军速速过河。

    花了两天时间渡过大河后,因为郑国北部已经割让给赵国,设置了几个县,由河内郡管理,沿途粮草都有保证,行军的速度徒然变快。到五月十六日时,中军抵达了宋国边境,一座名为”黄池“的小邑,在这里,中军与从济水坐船过来的河内、上党两军汇合。

    与此同时,无恤也得到了来自南方的消息:吴王夫差已杀子胥!凿邗沟于江淮之间,誓师北伐,欲与赵无恤交锋于泗上!(。)

第1059章 倒行逆施() 
♂,

    黄池原本是个小地方,但因为济水流经,是东来西往的必经之路,所以就成了一处水陆冲要。

    赵侯无恤元年夏五月中旬,从北方渡河而来的赵国中军近四万人,以及从荥经由济水乘船而来的河内、上党两军两万余人,便在此汇集。

    为了方便调度,宋国已将黄池让予赵国,这里暂时归大梁县管辖。

    赵无恤带着羽林军刚进驻黄池邑,大梁令言偃便匆匆赶来,向他报告了南方吴国的最新近况。

    “吴王夫差已杀子胥!”

    得知此消息时,赵无恤只想哈哈大笑,若说他对吴国还有忌惮,大部分是来自伍子胥的,当年伍子胥出使齐国,随便几句话就给赵无恤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后来伍子胥认为越国威胁更大,极力劝阻夫差北伐,若夫差真能听他的,赵国还有些奈何吴国不得,毕竟历史上劳师远征,深入南方江淮之地,因为水土不服、自傲冒进而大败,毁了自己一世英名的豪雄不在少数。

    但若夫差为争一时之勇,来北方与赵无恤会战的话,他反倒是求之不得。

    现在夫差果然如历史上那样杀了伍子胥,赵无恤对吴国唯一的忌惮也就没了。

    但是在言偃面前,赵无恤还是收敛情绪,心怀惋惜地叹息道:“悲乎伍子,夫差真是倒行逆施,自毁柱梁啊……”

    言偃虽然是吴人,但对吴国王室没什么忠诚可言,他来中原已经十多年了,已经将自己当成了赵氏臣僚的一员。但他在吴国时,通过延陵季子,也与伍子胥有一面之缘,对那位白发苍苍,充满传奇的吴王纯臣,虽然生不出亲近之感,却也敬佩有加。

    如今骤然听说他因进谏惹怒吴王而惨遭杀戮,顿时心生不平。

    “君上说的不错,夫差的确是倒行逆施!”接下来,言偃满脸悲愤的将夫差的作为说了一遍。

    原来,伍子胥饮剑自杀死前告诉他的舍人说:“我死了以后,把我的眼珠摘下来,分别悬挂在都城北门和南门之上,我要亲眼看看吴国的灭亡,究竟是赵军先来破城,还是越寇抢先入侵!”这些话在太宰伯嚭的添油加醋下,还是被吴王夫差知道了,他大为愤怒,竟不准舍人安葬伍子胥,而将老者的尸体装在用鸱夷皮革做的袋子里,让它在长江中漂浮……

    “夫差还说,鱼鳖食汝肉,汝骨变形灰,如何能见吴国霸业?伍子尸身在大江里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此外与伍子相善的被离大夫,也被他不由分说施以髡,如此,国内再无人敢劝阻夫差北伐……”

    说到这里,言偃再也忍受不了了,下拜道:“伍子尽忠职守,谁料夫差残暴不仁,不但不听谏言,反而杀害伍子,下臣虽为赵臣,远隔千里亦感得齿寒,更为伍子不值。夫差虽号称姬姓之裔,实则已完全沦为纹身蛮夷,其心如长蛇大豚,贪得无厌,欲侵吞华夏,将暴政施加于中原,还望君上能讨之!“

    自己讨伐吴国的大义又多了一个,赵无恤自然欣然应诺,他立刻在黄池诏令三军,为伍子胥发丧,哀悼这位“忠贞如日月”的大夫。

    赵无恤还亲自书写了一篇祭文:“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他将伍子胥比拟作商纣王时的忠臣比干,将他的历史地位拔高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

    同时也宣布道:“伍子知事君尽忠,而不知逆君致祸。夫差虽为姬姓,却不用夏礼,残暴不仁,效仿蛮夷之行,滥杀忠臣,信任奸佞。寡人亦以蛮夷丑类视之!中国不振旅,而蛮夷入寇,此役不但是赵国与吴国的交锋,更是中原文明之邦抵御句吴南蛮入侵之战!”

    随即,六万大军兵分两路,五万人继续从陆路前往商丘,另外一万则沿着济水继续东行,通过子贡刚开凿好不久的“菏水”去泗上的滕国、薛国一带。

    五月底,赵无恤帅军抵达商丘,见到了刚满岁不久的子商,以及商丘现在实际的掌权者南子。

    ……

    抵达商丘的第一天,晚间时分,赵无恤身着常服,进了宋宫。

    常言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小别胜过新婚,对于南子,赵无恤是不需要过于遮掩,甚至不需要怜惜的。被南子的亲信引到一处宫室中后,饥渴已久的躯体相拥,巫袍被不由分说地飞快扯掉,露出如玉如脂的肌肤,随即帛带也解离,云衫褪下,珠履飞出,弁冠掉落……

    床榻上,枕席间,平日都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枭雄与女主在赤体搏杀,在较量,在融合……

    南子的牙深深咬进了赵无恤的肩膀里,如此才能让自己止住狂呼的冲动,但她喜欢这种感觉,就好像她年幼时,父亲带着她出去行猎,在马车上听到那远远的一声虎啸,虽然她还不曾见着老虎,却已经让她恐惧到了极点,让她只想逃开。然而最刺激的东西莫过于恐惧和害怕,她的好胜之心被激发,跃跃欲试,想要靠近过去,触摸虎须,骑到他身上,试图驾驭这头猛虎。

    于赵无恤而言,南子是个难得的对手,他要回应她的挑逗和挑战,如同一个猎人,果断地搜寻,并捕猎茂密森林中的雪白雌虎。他又像一位将军,运筹帷幄,冲击于战阵之中,一矛接一矛地地刺杀,或是一冲到底,却又折返回来,再度冲击……

    精疲力尽之时,胜负已分,南子便只能改变策略,做出一副匍匐屈膝的姿态,用柔情万种的轻丝缚虎总比擒虎容易,她是那种只屈从于强者的女人,若是无法凌驾于他之上,被他按住娇躯肆意蹂躏也不遗憾。

    数番来回,酣畅淋漓,又一阵抵死缠绵之后,赵无恤放过了南子,仰面朝天。

    直到这时,他才重新观察了所处的这出宫室,似曾相识。

    “黄堂殿,妾与君初次相见的地方。”这处被废弃已久的宫室早已不是一片残破,而是被重新装潢了起来,格外舒适华贵,正好作为南子和赵无恤的爱巢。

    南子披着纱坐在榻上,似是回忆地说道:”当时,我还讽刺君,说君只是个被逐卿子,如同丧家之犬,手下不过有数百之众,就算给你十年,在兵车千乘的列国之间又能怎样,还能独立为诸侯不成?“

    她回首孰视赵无恤,笑容嫣然:“如今十余年过去了,君果然列为诸侯,此等壮举,远胜齐桓、晋文早年。”

    “我到是觉得这一步步走来,顺理成章。”赵无恤不言语,就这么看着她,等待后文。

    果然,南子又复叹气道:“只可惜,妾依然被困于桎梏之中……”

    “哦,宋国圣巫,天下最有权势的女子,什么能困住你?”

    “一个诅咒。”南子指着头顶,神秘地说道。

    “宋国仿佛被谁咒了,从三十多年前的华向之乱开始,就进入了一个循环,每过十几二十年就会乱上一遭。十多年前的五公子之乱,若非君相助,南子早已化作枯骨,现如今宋国又乱,公孙纠不顾我立他为君的恩情,竟欲加害于我,被识破后逃到了彭城,皇瑗、司马子牛等乱贼还引来了吴人,一心想要我母子的命……”说到这里,南子咬牙切齿。

    “那这个桎梏,要如何解开呢?”

    南子又复靠近赵无恤怀里,柔声说道:“我认为,宋不可一日无君,但不能再扶持公子公孙,重复乱相了,我欲让子商为宋公!”

    ”他是我的儿子,我自然希望他身居高位,以后作为我统合淮泗的助力。“赵无恤抚着南子:“但宋人真的信了你的说辞么?”

    “谎话重复一千遍就能变成真的。”南子一口咬定,子商是她以处子之身,梦吞玄鸟之卵降生的,又造了种种预兆和祥瑞出来,现在信奉天道教的宋人已经深信不疑,但也有一些人不以为然,选择投靠彭城的正统宋公,这也是近一年来宋国局势如此焦灼的原因之一。

    “齐国公子小白、公子纠之争,谁是正统继承者,最后还是看谁先射死谁。晋献公诸子之争,最后也是看谁能带着更强的外援杀回国……合不合礼法、规矩,终究要看谁在战场上胜了。”

    赵无恤笑了笑,开始穿戴衣裳,对南子说道:“只要你能让宋人尽力协助,我便能讨平彭城,驱逐吴人,废黜公孙纠!”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