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我为王 >

第970章

春秋我为王-第970章

小说: 春秋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子笑而不语:“众人都曾在老朽这里受学,所领悟的道也各不相同,君侯觉得呢?”

    赵无恤拍了拍手,让侍从将一份邺城印刷出来《老子五千言》送上来,指着它说道:“此乃姑布子卿依翁之言传身教所撰,我将其印刷出来,带于身边,时常翻阅,看过之后,真是觉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看上去极其宏大玄妙,究其一生都无法领悟……”

    “胡言乱语而已,君侯有心了。”

    “但是!”

    赵无恤却又道:“或许是无恤眼拙,总觉得翁一直是以王者师的身份口吻来讲述这些大道理,所以我从中看出的,是翁这数十年来沉淀于心,隐喻于言的那份治国治世的大道!”

    须下的嘴唇含笑,举起茶盏的手没有丝毫颤动,但老子的眼睛却再度仔细打量起这位中年君侯来。

    或许为他在中原掀起的波澜,特地放弃西行的初衷折返回来,是值得的?

    ps:晚上还有一章

第1161章 大道() 


    ps:五千字大章

    老子的“道”究竟是什么?

    一百个人能解读出一百种看法,但就赵无恤而言,他认为,老子作为周王室的守藏史,其职务责任就是”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恃,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所以纵观姑布子卿献上的老子之言,赵无恤发现,老子一直是以王者师的口吻在讲话。全书提到侯王、王、人主、圣人多达二十多处,主要不是教侯王怎样修身,而是怎样治国。

    比如:“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江河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奈何万乘之主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侯王之类的治国者,才是老子理想的读者,也对,他原本就是为王子朝出谋划策的。社会怎样才能长治久安,怎样避免一治一乱的恶性循环,这才是老子之学里最关心的问题,里面那些看起来像是纯哲学的问题,其实都是在论证他的政治思想……他一面为小国制定了“小国寡民”的处世之道,又为大国设计了“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治理之法。

    所以后世申不害、韩非为创立法家学派,都从老子那里找依据,更进一步有了“黄老之学“。他们都是借老子之余杯,浇自己之块垒,显然是把老子之学作为治国之学而不是养身之术来修。

    被赵无恤说穿后,老子也不否认,只是淡淡一笑,说道:

    “姑布子卿所记之言,已经是我许久之前的想法了,西行之后,见天下人之所未见,老朽的道,又有了一番变化,与之前已经颇有不同。”

    “哦,不知有何不同?”

    无恤继续追问老子之悟时,他起身走出屋外,望着天上的云彩缓缓说道:

    “我曾在大河九曲看日出日落,也曾在流沙之中坐观残垣断壁一点点被风化,这之后,想通了一个道理。”

    “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人在其中的作用,微乎其微。而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也皆有自然之理。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人则自正,国则自治,天下自安。老朽之前拘泥于一国一朝的兴衰,钻研治乱之道,想要探究一个能通用万事的大道理,反倒是落了下乘。”

    老子回头,见赵无恤在认真思索他这番话,便劝诫道:“同理,君侯刻意追求用武力一统天下,却不顾时势和各国自己的意愿,只怕也是逆天而行啊,如今压制得多狠,他日就有多大的反弹。”

    哪怕是先贤圣人,也会受制于时代,老子对于赵无恤试图吞并诸侯,统一天下的野望不置可否,他认为这多半是赵无恤的个人野心作祟,而且他对赵无恤一统失败后的生灵涂炭更为警惕……

    “我却不这么认为。”被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质疑,赵无恤却没有心生动摇,而是与他并排站立,阐述起自己的看法来。

    “人被自然创造不假,但当人立于天地之间那一刻起,便卷入了自然的大道里,受大道限制,却也能影响大道,这是其他万物办不到的。这就是我曾经在临漳学宫说过的,人能认识自然、适应自然,也能改造自然……”

    “改造自然?”老子第一次听说这名词,晓有兴致。

    “不错,改造自然。无恤听说在上古时代,人口稀少,鸟兽众多,人民难以抵御禽兽虫蛇的侵害,苦不堪言。这时候出现了一位贤人,他发明在树上搭窝棚的办法,用来避免禽兽之害,这便是有巢氏。”

    “有巢氏使得古人得以安居,但当时的人吃的是野生的瓜果和蚌蛤,腥臊腐臭,伤害肠胃,许多人得了疾病而死。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位贤人,他发明钻木取火的方法烧烤食物,除掉腥臊臭味;人们因而很爱戴他,推举他治理部族,称他为燧人氏……”

    古老的传说,却成了赵无恤证明自己观点的理论,沿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靠近当下,而人类的社会组织,也慢慢进化成熟起来。

    “到了中古之时,天下洪水泛滥,民不聊生,鲧和他的儿子禹先后负责疏通河道,排洪治灾,从而赢得各邦族的朝拜,成为夏后氏,建立了宫廷、城邑,被奉为天下之主。”

    “近古之时,夏桀和殷纣的统治残暴昏乱,于是商汤和周武王起兵讨伐,征伐天下,构建了另一番局面。自此以后,这九州就被连在了一起,姬姓的君主带着礼器来统治夷民,不同的姓族相互联姻,交流越发频繁。中原犀象猛兽遭到驱逐,那些山川河流,也被道路桥梁连在一起,随着人口滋生,莽莽丛林被辟为农田,荒芜之地成为一片沃土。”

    “以上种种,不论是筑巢、取火、开河泄洪、修城邑、开道路阡陌,都是对自然的改造。这数千年里,人对自然的影响,比起过去数万年里,自然而然发生的变化还要剧烈。”

    “以自然之道为基础,圣人突然奇想为缘由,加上亿万斯民的协助推动,造就了这些事情的发生。是故《书》里才有‘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的说法,翁所说的大道,是不是这三种因素糅合在一起的呢?”

    老子沉思已久,笑道:“这样来理解倒是新鲜,君侯之言,发人深省,这一趟,老朽果然没有白回。”

    赵无恤摊手笑道:“翁过奖了,无恤只是觉得,如果到了夏朝,还有人用有巢氏和燧人氏的办法生活,一定会被鲧、禹耻笑。如果到了殷周,还有人把夏代的事情作为要务,一定会被商汤、武王所耻笑。古今风俗不同,侯王应该采用的措施也不一样。如果想用宽大和缓的政策去治理剧变时代的民众,就好比没有缰绳和鞭子却要去驾驭烈马一样,就会产生巨大祸害。”

    “同理,现如今若是还遵循小国寡民的上古格局,放任诸侯分裂,也是不合时宜的。”

    “如今的天下,与数百年前已经大不相同,道路已经将九州各国连在一起,诸夏与蛮夷泾渭分明。各国文字相类,习俗相似,这是华夏先民经过数千年改造自然的结果。但各国却又被不同诸侯统治,诸侯各有私心,为了夺得霸主之位,为了增加自己的土地,几乎无岁不战。”

    “要如何结束这乱世?翁肯定也曾苦苦思索过,所以我才设想,若是天下再度归一,统一号令,那样的话,世间就能再度安定了。”

    赵无恤展开了他对未来的畅想:“若是诸国统一,战士就能从战场回到农田耕作,商贾就能不必担忧关隘阻隔,海滨的士人可以云游到漳水就学,甲兵则藏于府库让它们生出虱子来。而官府也能将用于战争的钱帛,花费在改善民生,修缮沟渠、河堤上了。所以我认为,一天下,这不但是我个人的私心,也是天下百姓共同之愿!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老子已经听懂了赵无恤的想法,说道:“自然的格局和百姓之愿都齐了,所以君侯就想做有巢氏、燧人氏、禹、汤、文武一样的圣人,来推动这一进程?”

    赵无恤颔首,掷地有声:“然也,这就是我赵无恤的大道!“

    ……

    当再度回到室内,品味着新泡的茶时,老子忽然觉得,这里面的味道,与之前刚来时品尝到的,已经大不相同了。

    而他对赵无恤的看法,也比之前深入了许多,虽然此子以推动大道的圣贤自居,有一些狂妄,但纵观他这二十年来做的一切,也的确有其骄傲的资本。

    此子看上去礼贤下士,其实啊,内心高傲得不行,他莫非有种错觉,认为自己真的能前看五百载,后看三千年?

    赵无恤却不知道自己不知不觉流露的气质,被老子打上了一个“傲”的符号,再度避席问道:“翁若是觉得方才之言有几分道理,可有什么能够教我的地方?”

    老子晒然:“老朽说千道万,终究没有实证,君侯有计然等人辅佐,何必老朽多言?”

    赵无恤坦言道:“我虽是诸夏侯伯,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会有贪欲,有犹豫,有迟疑,方才与翁一席话,对自己想做的事情倒是清晰了不少,若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望翁能为我指点出来。”

    “好。”

    老子沉吟长久,说道:“方才君侯谈古论今,但有一点却是忽略了。取得天下,不能仅仅依靠武力,更是要遵循天道人心,否则纵然取得天下,违背列国百姓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这种一统也断然不能长久……”

    这话有道理,秦的统一和迅速灭亡,一直像一根刺一样扎在赵无恤心头,要在条件更不成熟的春秋,提前两百年实现这一目标,谈何容易?所以纯用武力是不行的,正因如此,他才需要听一听眼前老者的意见。

    老子指着案几上的鼎比喻道:“就好比是烹饪小鲜,火候要恰到好处,火猛了,汤就要沸干,火弱了,则久久不能熟。君侯现在倒不怕迟,怕的是耐不住性子,火候太猛……”

    赵无恤笑了:“绕了一圈,翁想要说的,依然是劝阻我取冀州鼎?”

    “老朽一向有一说一,究竟是何事,君侯自能领会。”老子也不点破,笑吟吟地请赵无恤自己琢磨去。

    又聊了一会后,他面上已经有些疲倦,毕竟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了,便请求告辞。

    赵无恤有心挽留:“翁今后有何打算,是在成周久住,还是回陈国故乡?”

    “老朽在陈国已经无亲无故,没有什么值得挂念的……”

    他捋了捋胡须,笑道:“离开中原十载,老朽真的是快被世道摈弃了,今日君侯所言,已经有许多听不太懂,我倒是想去赵国的临漳学宫走一走,去听听那里的士人们是如何谈论‘改造自然’的,君侯可否借我一车半马,去往邺城?”

    “固所愿也!临漳学宫能得到老子的光临,实在是赵国士人莫大的幸事!”赵无恤大喜,立刻让人去寻一辆上好的马车,赠予老子。

    老子临走前,却若有所思,又折返回来,对赵无恤郑重行了一礼,留下了几句话。

    “君侯欲行古之圣贤之事,开三代未有之业,此志大矣。然而请记住,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过分贪爱,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