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292章

宗明天下-第292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末大乱,朱全忠废唐哀帝自立为帝建后梁,夺传国玉玺。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也到了后唐。”

    “清泰三年,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于宫中**,从此传国玉玺就下落不明了。”

    “之后历经后晋、后汉、后周、宋、金、元六朝,都没有传国玉玺。谁料想,今日在这洛阳城畔传国玉玺竟然重见天日。”

    蹇义转过头对楚智恭喜道:“楚指挥使发现传国玉玺,居功甚伟,想来陛下不吝惜封爵之赏。”

    楚智听到蹇义的话,想象自己封爵的美好日子,一时间心驰神往。

    四百多年没有见过天日的传国玉玺重现人间,足以表明大明正统,表明陛下正统,对于刚刚有人叛乱的大明这是多么及时的宝物,对于陛下这是多大的臂助。直接封侯爵都没人有意见。

    但是他马上清醒过来。梦想是美好的,也很有可行性,但是这个所谓的传国玉玺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要是真的封爵有望,但是若是最后查证出来是假的可就是欺君之罪了。

    但是楚智自己又没有辨别真伪的能力,又不愿意放弃这个立功的机会,又不敢在自己身边放着。他眼珠一转说道:“蹇御史,这个传国玉玺发现的时候你也在场,也是有一份功劳的,不如蹇御史与我一起上书。我楚智不独享这个功劳。”

    然后他又对河難知府说道:“尹知府也一起联名上书吧。”

    蹇义与尹泰对视一眼。他们也有同样的担心,虽然他们与自己记忆中的传国玉玺相对比,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就连王莽、曹丕、石勒等人先后在传国玉玺上篆刻的文字也都发现了,不管是文字还是笔体都是对的,但是他们也不敢确定这就是真的传国玉玺。

    可是这个功劳实在是太大了,太大了,即使只是占到一点边也一定是有肉吃。

    蹇义犹豫了一会儿说道:“不管这是不是传国玉玺,都一定是前朝流传下来的玉玺。最后一个定都洛阳的王朝就是后唐,至少多半是后唐的玉玺。”

    “既然如此,不如在奏折中写这是在洛阳城外发现的玉玺,臣指挥使楚智、御史蹇义、河難知府尹泰等人疑其为传国玉玺,请陛下察之。”

    楚智仔细想了一下,觉得没有漏洞,马上命令随行的卫知事草拟奏折。奏折中自然是把自己的功劳摆在了首位。

    之后蹇义与尹泰也看了看奏折,虽然也想自己的功劳多一些,但是现场这么多双眼睛都盯着,也没有办法,点点头表示没有意见并且盖上了自己的官印章。

    之后蹇义对楚智说道:“此事事关重大,还请楚指挥使亲自带领大军送到京城陛下手中。”

    楚智点点头。他当然知道事关重大。他说道:“我亲自带领骑兵千户快马加鞭送到京城。两千精骑,足以护卫传国玉玺。”他这次平叛除了自己的卫所还带了另外一个卫所,所以足有两千骑兵。

    蹇义说道:“不管如何,请楚指挥使一定小心。”

    楚智点点头,叫来另外一个卫所的指挥使吩咐他主持这里的事情,然后招呼着所有的骑兵就出发了,一刻也未曾耽搁。

    ================================================

    允熥刚才看到的就是诉说着传国玉玺可能重见天日的奏折。所以他才那样失态,还在听闻江浙五府之人暗地里捣鬼之上。

    杨士奇、郭洪涛来到这里的时候,见到的就是如此失态的允熥。

    他们二人惴惴的走进来对允熥行礼。允熥刚才如此失态,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能够让他这样?就连知道齐废王造反的时候都没有这样吧。

    杨士奇毕竟是允熥的亲信,又刚刚立下大功,出言问道:“陛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陛下如此?”

    允熥说道:“现在朕这样失态的缘故与朕刚才叫你们过来的缘故不一样。”说着,他把手中的奏折递给了杨士奇。

    杨士奇好奇地接过奏折,看了几眼之后也是目瞪口呆了起来。随后郭洪涛接过去看了几眼也是如此。

    不过郭洪涛毕竟是经历过得事情多些,马上反应过来,跪下说道:“臣恭贺陛下,恭贺大明!”

    杨士奇马上也反应过来跪下说道:“臣恭贺陛下,恭贺大明!”

    允熥笑着说道:“你们起来吧。”不过允熥虽然笑着,但是内心却更多的是疑惑,而不是高兴。

    杨士奇问道:“陛下打算如何公布此事?”

    允熥说道:“现在并未见到实物,蹇义也不敢确定就是传国玉玺,所以朕也不敢当做传国玉玺来宣布,不然万一发现是假,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杨士奇说道:“蹇同僚论起才识来在朝中仅次于解同僚,与齐东辅等人相仿,他虽然没有确定这就是传国玉玺,但是字里行间分明已经确定了,只是因为谨慎所以没有断定而已。”

    允熥说道:“可是朕也是一样。不敢断定。”

    “朕决定,等到传国玉玺到了凤阳之后就让凤阳的文武百官看一看,若是还不能下定论就送到京城,允许整个京城的官员鉴别其是真是假。”

    传国玉玺的事情太大了,不仅是可能闹笑话,允熥还有其它的担心。

    传国玉玺出现的时间太巧了,刚刚又发现了江浙五府的一条线、平定了燕、齐叛乱就出现了它,允熥感觉好像是有股阴谋似的。他很担心是某个人给他挖坑等着他跳下去打击他的声望。

    并且如果他已经认定是真的传国玉玺,但是一个江浙五府的官员出来证明这是假的,他之后一段时间还不能对江浙五府的官员出手,不然就会被认为是打击报复。

    如果这真的是某个人布的局,可以达到这样一箭双雕的作用。

    所以允熥才会如此谨慎。

    杨士奇倒是没有想这么多,觉得允熥的办法不失稳妥也就没有异议了。可是郭洪涛的眼神闪了一下。

    b

第424章 惊动() 
此事已经定下了就不再谈论,允和他们说起自己叫他们过来的本来目的。

    允说了这次的事情之后,又说道:“你们或许不知,朕在京城,也曾发现江浙五府的官员密谋反对朕的施政,至少有现在的户部山硒司郎中潘仁、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江波涛、应天府通判邓复等人,这些人虽然并非都是江浙五府之人,但是朕确定他们都为江浙五府张目,密谋反对朕的施政。”

    郭洪涛眼睛又闪了闪,没有说话。不过杨士奇斟酌了一下说道:“陛下,不管文武百官,不管是哪里的人,大多数都会为自己、为自己的家乡考虑,与同乡之人言谈间提到了这些事情也属寻常。”

    “臣以为,这算不得密谋反对陛下的施政。况且,若是连这都算是的话,那么满朝文武陛下可以任用的也没有几个了。”

    杨士奇自然知道允连这样的事情都和他说是表示对他极大的信任,不过正因为如此他才要把心中所想说出,所谓良臣益友君臣相得,不就是如此吗。

    允当然也不会怪罪。他思索了一下之后说道:“杨卿所说也有道理,但是朕有十足的把握这几个人是在密谋反对朕,而不是你所说的情况。”

    既然允如此说了,杨士奇也就不再对此谈论,而是说道:“那陛下打算如何?是想小小的惩戒一番,还是……”

    允说道:“最重要的,是挖出他们在朝中为首之人。朕总不能不任命江浙五府的人为官,但是这些密谋反对朕的高官朕一定都要拿下。”

    “朕有感觉,在朝中一定有一个要么三品以上的高官、要么是朕身边的亲近大臣是他们的人。这个人未必是籍贯江浙五府的人,但是一定有。”

    “可是现在朕不知此人是何人,甚至不知到底有几人,你们可有办法查出来?”

    郭洪涛此时说道:“陛下,那两个投向燕军的文臣……”

    允说道:“都已经死了,虽然燕军的诸多武将都可以证明他们两个曾投向燕军,但是朕不认为能够凭借两个无法再开口的人知道这个朝中重臣是谁。”

    听了允的话,郭洪涛思索了一下说道:“陛下,既然只能牵连出一些小鱼小虾米,不如就放出去打草惊蛇,或许会有意外之喜。”现在卷宗都在秦松那里,他也无法提出什么一定的办法。

    允叹道:“现在只能如此了。”

    但是允心中十分不甘,他非常想马上就能够除掉这些人,情不自禁的说道:“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就算他们是妖雾,朕也要把他们凝成人形捉出来。”

    杨士奇一愣,与郭洪涛同时感受到了允从诗中要表达的意思。虽然他们两个有许多不解,不过他们并未说什么,而是称赞了诗一番之后就退下了。

    第二天楚智就带着疑似传国玉玺到了凤阳,只比传信的信使慢一天。

    允从楚智手中接过包裹着传国玉玺的绸缎的时候,最先感受到的,是汗。

    楚智的汗,他手心的汗水。

    虽然楚智只是在下马走向允的这一段短短的道路中用手拿着,但是他的汗水也渗透到了绸缎上。

    允将一直看向传国玉玺的目光抬起来看向楚智,看到楚智满脸也都是汗水。

    他太紧张了。

    允当然知道他为何紧张,于是对仍旧跪着的楚智笑道:“爱卿发现传国玉玺,功劳甚大,朕不会吝惜封赏。”

    楚智听到允的话之后表情有所舒缓,但是却说道:“臣不敢居功,是臣属下的一个百户发现的。”

    允说道:“即使如此,也是你的属下,你当居功。”不过允并未提到底怎样封赏楚智。

    楚智自己也心下了然,并不担心,只是一直推谢。

    随后允把传国玉玺之事公开,并且在凤阳让当地的官员在惊叹中仔细研究了一日之后下令把先期传国玉玺送至京城。同时,随同这传国玉玺一起到了京城的,是一则流言,与一首诗。

    ==============================

    有件事情其实真的是允冤枉他们了,关于传国玉玺的事情真的不是江浙五府的人安排的。

    自从传来了平定北方叛乱、允带兵南返的消息之后,京城的气氛放松了许多,毕竟大多数人都希望安宁不喜欢战乱。就连常升与薛宁的巡视都少了许多,锦衣卫对于京城的监视也少了许多。

    随后传来的传国玉玺被发现的之事更是让京城的欢快气氛高涨起来,很多人都以此认为大明是天选之国,是惶惶正统,允也是天下正统的皇帝,是上天庇佑的皇帝。

    当晚,京城南方的另外一个庭院之中。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江波涛说道:“怎么换了地方,不在之前的那个地方了?”

    应天府通判邓复阴沉着脸说道:“因为咱们已经暴露了。”

    江波涛说道:“什么?咱们怎么暴露了?”

    邓复继续阴沉着脸说道:“乌程大人说咱们应该已经被锦衣卫的鹰犬发现了,所以咱们几个很可能已经被发现的人都在这个地方议事,不能去之前的地方。”

    “并且,家中所有与所谋之事有关的文章全部都要烧毁,连灰烬都不要留,倒进护城河之中。”

    “知道此事的仆役全部处死,实在不能处死的老管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