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353章

宗明天下-第353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氏也不以为意,只是抱怨着。过了一会儿,唐伯鹤算完了帐,看着额头仍在滴下汗水的妻子,也有些心疼说道:“回屋里休息一会儿去吧,天气一天天越来越热,坐在椅子上休息不好。”

    莫氏却摆摆手说道:“马上就要午时了,人该来了,这个时候怎么能休息。等着过了午时人少些后再说。”

    唐伯鹤强不过她,只能让她去了。

    这时前堂走过来一个伙计说道:“东家,这附近派出所的警察又来了,今日还进来了说有事情和您说。”

    “噢,我这就过去。”说着,唐伯鹤又吩咐了几句,走回前堂。

    他走回前堂的时候,三个警察坐在一张桌子附近正等着,见到唐伯鹤走过来忙站起。

    唐伯鹤眼睛一扫,心想:‘其中有两个是我认识的附近派出所警察,剩下一个是谁?没见过啊?新调过来的?可帽子的样式与派出所的警察不太一样啊?’

    “三位警察好。”他藏下心中的疑惑,笑道。

    “唐东家生意兴隆。”两个警察也笑着说道。另外一个不认识的也打了声招呼。

    唐伯鹤装作不经意的对那个不认识的警察说道:“这位警察面生啊,是刚刚调到这里派出所的?”

    “哦,不是,唐东家,我是税警。”那个警察说道。

    ‘税警?’唐伯鹤终于想起来,他的帽子样式确实是税警的样式。因为这个月税警刚刚成立,还没有收过税,他只是远远见过几面,所以第一时间没想起来。

    ‘看来今日的事情和税有关了。但是今日才二十九,离着收税还有两天呢。’唐伯鹤疑惑。

    几人又寒暄了一阵,唐伯鹤说道:“三位,今日来我这小店,恐怕是有关于税赋的事情吧。”

    其中一个和唐伯鹤比较熟、名叫薛国宝的警察说道:“什么都逃不过你。唐东家,是这样的,朝廷上下达了新的商户纳税的条例,从下月起,就按照新的办法交税了。”

    “那怎么交税?”唐伯鹤问道。他现在倒是不太在乎这个,但还是有些好奇。

    “按照洪武二十九年的律令,是一户一缴,固定税额,只要是一个门市脸就算一户交一份赋税。”

    “从下个月起就不是了。从下个月起,是按照商户家的店面总面积大小来缴,地契上写的面积多大,缴多少税。哦,对了,不同店铺每丈地收的税额不同。”那个唐伯鹤不认识的警察说道。

    是的,允熥推行的城市固定商户新税制,就是按照店铺的面积收税。

    他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征收所得税不靠谱,恐怕会让税警有上下其手祸害百姓的机会;但是按照之前的一户一缴的收税税额太低了,所以就想出了这个按照店铺面积收税的法子。

    同一行业,经营好的基本上都比差的面积大,所以不至于发生让小店多缴的情况。同时,大多数行业想要扩大经营规模,必须扩大店铺面积,大店想要逃税也不容易。

    当然,不同行业同样大小的地块税额是不同的,像酒楼这样的税额较高,而一些专门供苦力们休息的大通铺税额很低。

    那个税警又和他说了一些细节,最后说道:“我就这件事,没什么其它的了。”

    唐伯鹤听到这句话正想着送客,忽然发现他们三个都没动,已经端起来的胳膊有些尴尬的停在了半空,又不得不落了下去。

    薛国宝笑道:“怎么,唐东家,这么想让我们走?”

    “哪能呢。”唐伯鹤说道。

    巡警说笑了一句,也不和他开玩笑了,说道:“唐东家,我们还有其他的事情要说。”

    “从下月初一开始,不论商户民户匠户还是在朝官员府邸,不得随便向房外泼脏水,不能随便乱扔垃圾,不能在街边儿撒尿;牲畜,不能在街上随便拉粪,要用袋子盛起来;……”薛国宝一口气说了好多条。

    最后他说道:“从下个月起,我们巡警见到这些事情是要罚的。”

    “官府连这些都管。”唐伯鹤小声嘟囔一句。

    不过他并未说什么,没必要和警察顶着。

    薛国宝又说道:“对了唐东家,这条巷子里有什么流氓恶霸之类的人没有?你们家也不必害怕他们,若是有就和我们警察说。最近又在清查骚扰良民的小流氓恶霸,若是抓到了,第一回惩戒,第二回关到牢里,第三回就流放边关。”

    唐伯鹤对于官府管这些事情还很高兴的,他们家以前也没少受这些小流氓恶霸骚扰;他们的手段和乞丐差不多,就是打扰你做生意,让你最终选择破财消灾。唐伯鹤虽然后来不受他们骚扰了,但也很讨厌这些人。

    他说道:“我要是知道,肯定和二位警察说。不过现在这条巷子是真没有这样的人了,前一阵子都被抓走了。”

    说完了这件事,这几个警察真正没什么事情离开了。不过临走,薛国宝又对他说道:“老唐,我刚才说的你可别不当回事。京城毕竟是京城,首善之地,我们可不敢敷衍。”8)

第517章 律法严苛么() 
允熥同时布置警察进行征税、移风易俗和清查恶霸之事,让警察,尤其是巡警疲惫不堪。毕竟税警和刑警分别只负责征税和清查小恶霸,而巡警除了必须负责移风易俗之外,还有很多日常工作,征税和清查恶霸的事情他们还要掺和,使得巡警们极为忙碌。秦淮河两岸的派出所巡警对青楼的巡查也就少了许多。

    允熥也顾不上他们了。他不仅要看顾吩咐警察的事情,还有许多朝堂之上的事情要处理。除了日常的朝政,他发动的学习管仲果然引起了一些质疑,当年管仲虽然得到了孔子的赞许,但是孔子也不是对他所有的施政策略都赞同,朝堂上颇有不同的声音。

    另外他施行的移风易俗,在大路上扔垃圾、泼脏水都成了严禁之事,也同样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呵呵呵呵呵!”乾清宫内的众人忽然听到了这样一连串的呵呵声,大家马上抬起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不过他们即使不抬头,也知道发出这些声音的人是谁:除了皇上,还有谁敢在乾清宫如此?

    苏友学此时离着允熥最近,问道:“陛下,这是?”

    允熥笑了笑,把奏折递给他,说道:“你看这份奏折,竟然说朕律法严苛。”

    苏友学吓了一跳,从允熥手中恭敬接过奏折之后仔细看了看,才知道是大儒宋麟上的奏折,话说的非常隐晦,熟读五经的苏友学也是认真看了一遍之后才明白他在说允熥这段时日的施政有些严苛,甚至隐晦的点了点秦亡于严刑峻法。

    其它的几个中书舍人也凑上来看。看完后王艮说道:“陛下,宋学士所言自然是危言耸听,但是其言语未尝没有道理。”

    “陛下所让巡警管理的事情,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是犯了错就要处罚,不是罚站就是罚银钱,确实有些严苛。这些普通百姓,一日的收入也没有多少,这巡警一罚就是他们一两日的收入,罚站一天也是耽误他们一日收入,确实有些多了。”

    对于王艮,允熥让他到了身边之后就有些头疼。王艮有些才能,不是百无一用的书呆子,若是让他当一个传统官僚是可以胜任的。

    但是在皇帝身边他的思想就有些落伍了,跟不上允熥的想法。

    允熥斟酌着说道:“确实惩罚的有些严,但如果不这样严,他们如何能够记住这些规矩?严法以立信,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允看着王艮还是有些不太赞同,接着说道:“况且,宋麟奏折中说的话就不对,秦国哪里是因为严刑峻法而亡国!”

    允熥此话一出,顿时在现场激起一片抽气之声。在场的人即使有像杨子荣这样心中其实对于儒家的条条框框不很尊崇的,但也是从小读四书五经长大,对于从汉代就已经确立的秦亡缘故深信不疑,所以大家听到允熥的话,都十分惊讶。

    允熥却不理他们,接着说道:“秦国从商鞅变法时就开始实行严刑峻法了,若秦国真是因为严刑峻法而亡,那么为何变法初期秦国国力暴涨?还能够灭亡东方六国?”

    他这个问题一出口,在场本来想出言反驳的人就没话说了。商鞅实行变法之后秦国国力暴涨灭亡东方六国是儒家所不能解释的,只是历代君王都以儒家做门面,不允许挑刺而已。

    过了许久,杨子荣炸着胆子说道:“陛下,那陛下以为秦国亡国的原因是什么?”

    杨子荣知道允熥每次推翻一个观点时都会推出自己的新观点,所以才敢说话。

    他此言一出,大家的目光又都聚集在了允熥身上。刚才在允熥问出那个问题之后,很多人可都低头喃喃自语。

    允熥其实心中在暗自感激杨子荣说出这句话。要是没有杨子荣的话,他自说自话可有些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

    他说道:“朕以为,秦国之所以亡国,一是滥用民力,二是选官不当,三是所托不当,并非是严刑峻法。”

    “在秦国灭东方六国之前,秦国原本是西垂的一个人小国,即使国力不断增加,到了灭六国之前才占据了天下四分之一的地盘,三分之一的人口。”

    “但是始皇只用了不到十年就灭了六国,这样从前懂得秦国之制的官吏人数太少,导致很多派往东方六国的官员并不理解秦国的施政,导致秦国的施政到了底下变了样子,引起变乱。这是选官不当。”

    “至于滥用民力朕不必多说,历朝历代多有总结。只不过朕有一点要说明,秦国所谓的滥用民力还有一点是让内地的百姓戍边。在秦国时候,因为秦国国家领土小,所以内地的百姓可以按时达到边关;但是在秦国一统天下之后,所定下的时间就不足了,导致百姓疲敝。”

    “其三所托不当也不必多说。太史公认为汉武有亡秦之过而无亡秦之果的缘故就是所托得人,为汉昭帝选了合适的托孤重臣。”

    其实允熥认为秦国二世而亡还有第四个原因,就是东方六国当时不适应秦国的这种**独裁文化,很多原六国官僚从心里抵触秦国的政令;若是秦国能够代代出明君,就像汉代初年这样,过五六十年的也就行了,但可惜秦二世太不中用了。等到子婴继位的时候,已是回天乏术。

    众人听了允熥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允熥提出三个理由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儒家视角,所以他们都能明白,并且理由之前儒家历代学者也多多少少提到过,只不过儒家为了突出秦国严刑峻法和滥用民力不多说而已。

    杨子荣等大家都思考的差不多了,忽然说道:“陛下思量,臣所不及也。”然后躬身行礼。

    其它人一愣,也躬身说道:“陛下思量深远,臣不能及。”他们也确实觉得允熥的观点既有新意也是对的,所以真心实意的行礼。

    允熥笑道:“都起来吧。”但是等到他们都起来以后,允熥沉声说道:“朕看得出来,你们对于朕最近的施政有些意见,今日就趁着这个时机,一并提了吧。”8)

第518章 为什么() 
不说允熥现在手里有锦衣卫、镇司,就是他现在手里什么特工机构都没有,从外朝大臣源源不断送上来的奏折就可以看出外朝官员对他的最近的改革是有意见。好在最近的改革都是仅涉及应天府,应天府地位特殊又是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