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祚高门 >

第602章

汉祚高门-第602章

小说: 汉祚高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沈哲子更加细致的指示,杜赫脸色不禁更苦,一句话的工夫,而他的任务又艰巨数倍。如果不是这种忙碌能够带来十足的成就感,加之杜赫本就在江东待得时间不久,尚未沾染玄虚俗风,说不定便要迎难而退。

    杜赫这里刚刚离开,尚在镇内的众将也都纷纷来见。

    如今镇中几万人马,除了一万人驻守寿春本镇、居中策应之外,余者俱都分散在淮水两岸诸多戍堡要塞之处。同时有大大小小百数艘战船组成强大水军,在淮、汝、颖、淝水等诸多河道之间游弋布防。

    在寿春态势基本平稳之后,沈哲子便放弃了此前的保守防御。郭诵率领三千水军,自淮水而上,拔除了上游颖口的一些羯奴戍堡,并且已经深入到了颖水。同时路永部则向淮下出击,与徐州军共守涡口。

    同时骑兵规模也扩充到了四千之数,不过由于在淮水北岸尚未能建立一个稳固的驻点,所以只有数百骑过江,以作斥候之用。

    沈哲子南下梁郡的这段时间里,羯奴大部虽然仍未南来,但是局部小规模的战斗已经屡有发生。而这些战斗,多数都以淮南军胜利。

    时下南北兵众,若是单以兵员素质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悬殊,甚至在单兵作战能力上,晋军还要隐隐胜过奴兵。最起码就淮南军而言,在军备方面便胜过这些地方奴兵一筹。

    羯奴也并不是什么刀枪不入的骁勇恶魔,内迁年久,也多以耕桑维生,生活习性上与晋民已经没有太大差别。而且在永嘉之前,这些杂胡们乃是社会的最底层。或是因为多受压迫,一旦得势,便加倍的暴虐,因而渐有妖魔之名。但其实劈砍起来,也只是血肉之躯而已。

    有没有舟船水路的配合,晋军完全就是两种作战水平。江东少骑,这是天然的劣实,以步卒抵挡羯奴游骑冲击,自然负多胜少。所以在没有大规模兵员集结、有明确战略目标的情况下,往往都是以防守为主。

    今次淮南军主动过江出击,战车结阵屡屡得功。水军只要在江岸上争取到立足点,便能以战车推进,很快便在对岸结成牢固的营垒。同时在水军舟船配合打击之下,稳步推进,扩大战果。

    而羯奴方面,大军仍在集结,地方上本就缺乏有序的调度。即便有成建制的军队,比如此刻坐镇谯城的后赵石聪,眼下也是收缩防线,少有主动出击,应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虽然这些小规模的胜利未必足以影响到整场大战的最终结果,但对人心的安定无疑是巨大的,而且也能加强淮南军各部之间的磨合,大战中能够更有效的调度配合。

    而且,在淮南军保持出击的同时,也将许多淮水北地的晋民接引南来。这些人的到来不只能够充实地方,也带来了相当详细的北地情报。

0707 奴贼大虐()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汉祚高门最新章节!

    此时距离寿春得知羯奴将要大举南侵,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如果再加上消息传播的时间,那么距离羯奴发布檄文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此时北地传来的消息是,羯奴石虎仍然在洛阳集结大军,据说已经集众二十余万,同时各地郡国仍在加紧征集丁壮、民财。

    当然这并不足以说明羯奴效率低下,事实上依照古代这种条件,类似规模的兵员征发,筹备数月乃至年余之久都是正常。哪怕在后世,这种程度的调集也不是短期之内能够完成。

    如果不考虑在檄文公告之前的筹备,羯奴能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调集二十余万军力,已经是非常高的效率。

    当然,一方面这也与胡虏政权的特色有关,往往热衷于将大量民众征集起来安置在统治区域的腹心地带,直接施以人身控制,一旦有大战发生,这些民众自然便会丁壮俱被招募入伍,成为稳定的兵员。

    而另一方面,能够再这么短时间内调集起二十万大军,再加上大军所需要的资粮械用。凭羯奴对地方州郡的掌控情况,可以想见这根本不可能是正常的征发调集,而是应该建立在劫掠清扫地方上!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更远的河南、兖州等地是个什么情况,沈哲子眼下并不清楚。但是单就淮水北岸近侧郡国情况来看,羯奴今次大举南来,对地方上的搜刮之烈已经达到了一个极点!

    最近这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淮南军在淮水北岸展开活动,南下过淮涌入寿春的流民人家便已经达到了两千余家、万余丁口!

    这些人乡籍多在左近汝南、谯、沛之间,距离羯奴征发中心地带还比较远。但即便是如此,掳掠之甚,都已经达到了极点。

    按照征令,地方郡国民户要三丁一役,不拘男女,凡盛年者俱在征发之列。五户一车,同时要各备谷米,以车载入官仓。

    如此严苛的征发,哪怕是如今尚算富足安定的江东吴乡,都能将小民之家逼迫的家破人亡,更不要说在久乱不治的淮水北岸!

    所以,左近州郡民户大多离家潜逃,根本难以在如此暴政之下维持生计。而淮北那些奴兵们,在于淮南军作战时表现虽然不佳,但是在欺凌手无寸铁的小民时,却是积极得很。

    所以,哪怕没有淮南军的出击,这些地方乡野之间也早已经大乱失序,民多遁逃于野。至于能够过淮而来的,仅仅只是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而已。

    归镇之后,沈哲子便召来一部分淮北乡宗人家,询问一些情况。在听到这些人描述如今淮北各郡乱象之后,心情可谓恶劣到了极点。

    他不是没有想过加大舟船投入,以接应更多流民南来,但又不得不面对一个无奈现实。淮南军虽有舟船之盛,但也并不意味着能够肆无忌惮的沿江浪行。如果太小觑了北境奴兵,很有可能吃上一个大亏。

    更何况眼下淮南舟船使用也是吃紧,相当一部分战船要维持水军的规模。另有一部分也要保持资货运输,后勤补给,根本抽调不出来太多的船只投往淮水北面。

    而且,早前沈哲子与杜赫商讨事务时,已经感觉到如今淮南内政运行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更多流民南来,会更大程度的加重内事负担。

    这些流民,当中也是有着乡宗组织的,一旦得不到妥帖的安置,很有可能会发生骚乱,继而与淮南本地人家发生争执,会令得刚刚恢复秩序的淮南再次变得混乱起来。

    但如果对此置之不理,近在咫尺的同胞们受于胡骑践踏都不理会,那么北伐的意义又在哪里?况且,这些人一旦大量被奴骑掳掠,无论是否出于自愿,都将要为奴所用,反而杀向王师,给淮南军带来更大的压力。

    一人计短,于是沈哲子便将如今尚在镇内的诸将召集起来,共同商讨该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如今淮南的军力安排,仍是以原梁郡人马前线布防,如郭诵、毛宝、路永、徐茂等能够独当一面的宿将皆都领兵在外,分守各处。

    至于本地乡人新建成的数军,则作为第二梯队,分守于淮南各地。眼下大敌当前,类似凌卓、李仓、冯举这三名独立性极强的坞壁军主,也都各遣家人子弟分领一部分部曲,在镇听命助战。

    当沈哲子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就任从事同时兼以领军的乔球便说道:“使君入镇,普立仓储于津,大飨久疾乡人,此境几十年未有之温饱。仁义大治,乡人们无不感恩戴德。如今淮上动荡,民不聊生,我等乡人自然也不愿独善专享,愿将厚泽分润其余。但是眼下兵事如火,若是大开江防,极有可能引乱于内啊!”

    “江防绝不可开,当此时,唯以军务当先,余者都要靠后!”

    沈哲子当然知道轻重缓急,绝不会善心滥发以至于招惹到更大的祸端,今次集众议事,也是希望能够讨论出一个能够在维持眼下军防事务的同时,尽可能多解救淮北民众的方法。

    “强奴顷刻既至,若是寿春不守,受害者只会更多。但耳闻目睹,淮北民众水火煎熬,也实在痛彻心扉。我是新入出镇,对此境形势了解终究有浅。诸位不乏久居此乡,不知在寿春之外,可否另择旁地将那些可怜之众稍作安置?”

    沈哲子这问题,主要还是问的当地乡人,类似韩晃、胡润等人,对地方的了解还不如自己,问也白问。

    听到这问题后,众人也都各自沉默,开始思忖起来。奴贼在淮北强征之烈,令人发指,也让他们不乏庆幸,幸在王师收复寿春,他们才能远于祸外。否则,眼下寿春的形势未必就能好过淮北各郡。

    他们虽然也未必就是旧籍淮南,但因为先来后到的问题,对于后继来者其实是不乏警惕。可是驸马既然已经保证不会擅动寿春当下的局面,自然也就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一下这些同胞。

    少顷之后,席中一人便开口发声:“寿春之外,倒也不是没有选择。我是一点浅见,使君既然有问,便稍作一论。至于取舍如何,是否可行,还要请使君并诸位共商。”

0708 汝南悬瓠() 
    率先发言的乃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沈哲子转眼望去,便认出这年轻人名为李由之,乃是军主李仓的从子,如今在镇内率部听用。

    “今日聚此,本为集思广议,诸位凡有所谋,皆可道来,兵尉不必拘束,尽管畅言。”

    沈哲子对李由之笑着点点头,不乏鼓励。对于出身乞活军的李家,他心内也是颇有好奇,不乏期待。

    早前坞壁主朱逢死在了归途郊野中,境中各家对于其人遗留下来的众多坞壁人口不乏贪欲,俱都蠢蠢欲动,乃至于付予刀兵实际行动。

    但最终却是朱逢的旧部李仓突起,组织防御自保,继承了朱逢的大部分遗产,并且在第一时间向寿春镇所表示投诚。

    沈哲子至今没有见过李仓,但其人在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胆魄和能力却值得高看一眼。虽然眼下彼此之间还怀有防备,远未称之归心。但这也是人之常情,时间久了,纵有些许芥蒂,自然也能抹平。

    当众人俱都望过来的时候,李由之是有些腼腆的。他虽然出身乞活军,幼来便随亲长戎马辗转,但却沉静有思,略有内向。正因这种性格,才被叔父派来寿春听命,即便无功,也能少惹事端。

    听到沈哲子的安慰鼓励,李由之才略有镇定,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开口道:“本部所守,地近汝口。此境早年曾为石聪所掠,至今尚未归治。地有汝水之庇,当中有土垂似悬瓠……”

    开口最初,李由之语调尚有几分磕绊,可是随着讲述,思路越发清晰,语调也变得畅快起来。而得了这一提醒,许多当地将领们也都若有所悟,俱都加入到讨论中,将李由之所描述不清的一些细节俱都补充起来。

    沈哲子在倾听片刻后,便也明白了李由之的思路。

    自寿春沿淮水向西,便是汝阴,也即是汝南。其实说起来,这里才算是真正的豫州。

    中朝时,自汝南析出一部分而立汝阴。永嘉乱中,届时尚为汉赵主将的石勒攻破此境,后又被祖逖北伐所复。后来祖约继任,退守寿春,以从子祖济为汝南内史。但在数年前,后赵石聪南掠攻打寿春不下,转攻汝南,在乡中奸邪勾结下将城防击破,大掠而还。

    而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