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1108章

挽明-第1108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可不会去赌,当明帝灭了大清之后,还会不会优待他们这些爱新觉罗家的子弟。

    因此当他看到明军的火炮之威力后,便一直在思考要如何破除营口守军在火炮上的优势。此时听到黄台吉的问起,多尔衮倒也是坦白的把自己思考所得说了出来:“臣弟以为,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这营口城内的明军背靠大海,他们既然之前能够从海上偷袭营口城,现在若是形势不利,自然也能从海上撤离。

    这伙明军之前能够任由我军发炮轰击城墙而无所动,直到待我军放松警惕出动步兵攻城时才动用大炮反击我军,致使我军损失惨重,可见其军纪严整,将士勇悍。像这样的军队,臣弟以为就算是明军之中也不多见,否则明人就不必渡海偷袭,直接从锦州攻击沈阳就好了。

    明国的人口乃是我大清人口的百倍之上,我大清之所以能够割据辽东而明人无可奈何,实是仰赖*的武力横绝当世。今日这只明军渡海夺我城池,又击退我国大军,若再是让其全身而退,臣弟担心今后明军将失去对我八旗大军的畏惧之心。

    以明国之人口之众,没有了对我国的畏惧之心,就算以十人拼我八旗一人,明人尚未伤筋动骨,而我满人恐怕已经亡国灭族了。

    因此,今日问题的关键不是夺回营口,而是要将这只明军如何留下来,不可使之安然返回,大涨明人之士气。然臣弟却不知如何着手,故正在担心…”

    黄台吉对着多尔衮点了点头,扫视了周边的贝勒宗室一眼,方才放下了堵着流血鼻孔的手对众人说道:“你们的见识啊,真是不及睿亲王太多了。

    你们只想着继续进攻会让八旗子弟损失太多,却怎么不去想一想,要是让明军成功的守住或是撤离营口城,今后我们同明人作战将会比今日损失的人马更多。

    当日天命汗正是凭借着萨尔浒之战竖立下的威望,才能对明军造成莫大的压力,在之后的作战中,明军闻我军之名而溃散逃亡,只知闭城自守,不知互相援助,从而让天命汗各个击破,最终一统河西之地。

    若是今后辽东明军每一部都如此城中的明军这么敢于同我军接战,我国不要说想要占据大明关外之地,恐怕就连现在的河西之地都未必守得住。难道你们希望,再次被明人从沈阳赶回深山老林中去,脱掉你们身上的锦衣裘服,放弃你们的美妾奴婢,回去过那种茹毛饮血的野人生活吗?”

    那当然是不愿意的,原本有些畏战的贝勒将领们,终于被黄台吉所说服了。若是没有了这些享受,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些贝勒将领们心中都是这么想的。

    在灰暗的未来面前,这些贝勒将领们终于暂时放下了对于黄台吉的成见,开始七嘴八舌的对图纳的建议进行了重新讨论。

    但是众人讨论了半天,最终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想要完成图纳的设想,重要的不在于清军的重新部署和提振士气,而是在于老天爷的意思。

    要想从营口城东西两侧布置军队出击,并防止明军在形势不利时从海上撤离,那得看今年的封冻期什么时候到来。只有当辽东的封冻期到来了,辽河和沼泽地才会变成能够让大军行进的通衢大道,而明军也失去了从海上撤离的通道。

    但是按照往年的天气预估,下雪降温起码还有15…20天,真正能够封住河流和海岸的日子,则还要推后15…20天。也就是说,进攻营口城最好的时间起码也在30天之后,而不是现在这个时候。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众人再次沉默了下去,毕竟谁也没有把握把明军拖到30天之后去。攻城的力度不足,则明军能够轻易撤离;攻城的力度上去了,就意味着要同明军打足30天以上,每天的作战烈度不会小于今日。可是那样的话,30天之后这只军队还能剩下多少人呢?

    这一刻众人都把目光转移到了黄台吉身上,在这种关键时刻,能够下这样决心的人,还是只有黄台吉自己了。身为众人眼中的主心骨,黄台吉也不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场面。

    对比起当日在沈阳听到父汗在归途去世,大妃阿巴亥准备扶棺返回沈阳后召见八旗亲贵再公布父汗遗嘱的消息,本来同汗位无缘的他,当机立断去说服了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人,在城外拦截住了阿巴亥并连夜绞死了她,使得沈阳城内的八旗亲贵失去了主心骨,不得不屈从于他们四人,接着他又借助代善和莽古尔泰之间的矛盾弱化了汗权,提出了四大贝勒共治朝政的建议,最终成功夺取了汗位。

    当初那等云谲波诡的局面,黄台吉依然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眼下这等场面自然也难以令其犹豫不决了。只不过沉默了片刻,黄台吉便已经拿定了主意道:“若是不能将这只明军留下来,我军此次出征就算夺回了营口也不算胜利。

    更何况,这只明军如此勇健,若是能够使其降而用之,则比击败他们更令明人胆寒。此刻明人有海上退路存在,故作战之时能够不畏生死,一旦失去了海上这条退路,再遇到我军大举进攻,我看他们未必还会如今日这般勇敢。

    因此不管是留下这只明军也罢,还是消灭这只明军也罢,我们都必须将这只明军拖延到冬日上冻时节开始。

    当然,如果光凭借武力,就算留下了这只明军,我军的伤亡也会过于惨烈。而我军的伤亡越大,城内的明军就越不敢轻易投降,毕竟他们也会害怕遭到我们的报复。

    如此看来,想要把明军留下来,我们就得用计谋。汉人有句话说的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想要让明军留在营口不逃亡,我们就必须让这只明军看到足够大的利益。

    明军眼下最大的利益是什么?显然不是抛弃了营口逃回关内去,否则他们之前也就没有必要出兵耀州城和熊岳镇了。可见明军之前打的主意是,若是有机会就占据营口,并打通盖州、复州,同金州明军连成一线。

    有了金州明军的支持,加上东部多山地,则明军足以保住营口城而不退,在辽河口扎下一个钉子,从而威胁北镇、海州,甚至是沈阳。

    若是事有不谐,则趁着海上尚未封冻撤回关内,虽然明人得营口而复失,但起码也算是一次可以振奋人心的胜利。

    我们同明国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你们可看见过,明人在能守城的状况下而不守,放弃城池逃亡的官员回去之后有什么好下场的吗?”

    包括多尔衮在内的贝勒将领都摇着头说“没有”,黄台吉此时也终于理清了脑子里的思路说道:“若是我军连续攻城不利,连我这个大汗都因此气极而病,军中士气低落,此时再派人去同城内的明军交涉,城中的明军将领能够轻易下决心撤退吗?”

    多尔衮是最先领悟了黄台吉意识的宗室贝勒,在豪格还没有想明白之前,多尔衮已经拍手称赞道:“汗之策果然高妙,若是明军觉得自己能够守住营口城,恐怕的确不会轻易放弃撤离,待到海上封冻船只难行时,我军再重整旗鼓而攻之,则对方就是醒悟过来也是晚了。”

    有着多尔衮的提醒,众人也是纷纷醒悟了过来,不由大声称赞起了汗王的妙策。只有豪格因为看不惯多尔衮拍自己父亲马屁的样子,下意识的抬杠道:“要是城内的明军将领就是不中计,非要撤离,那我们就这么在一边干看着么?”

    并非没有人想到这个问题,但是大家都希望能够让黄台吉不要纠结在刚刚的失败上,因此自动忽略了这个不确定的因素。现在豪格偏偏将之捅破了,大家便不由沉默了下去,不知该如何接这话。

    黄台吉对于豪格如此不晓事的表现也是有些生气,他好不容易才让众人提起一些士气,却被这个楞头青给打破了。他都不知道这个儿子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在刚刚的失利过后,能够用这个计谋来凝聚人心,顺便洗刷一下自己刚刚指挥攻城的失误,这难道不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么,这个时候跑出来泼冷水,和在他脸上打耳光有什么区别?

    

第700章 借助舆论() 
如果不是在这样的场合,黄台吉早就把豪格拉到一边训斥了。不过看着周边这些贝勒将领们一脸尴尬的样子,黄台吉知道这些人也同豪格一样有着这样的疑惑,他转而一想便还是为豪格及众人解惑道。

    “光凭示敌以弱当然是不够的,若是对面的明军将领是个沉得住气的,也许就不会中了我们这个计谋。

    但是,对面的明军将领沉得住气,难道明国国内的百姓和官员也沉得住气吗?自广宁之战后,明人就再未踏足过河西之地。当初明人重练辽西之军,欲想恢复河西之地,却被我国一只地方驻守部队所败,这就是柳河之败。

    今日明人不管是不是趁我之不备才攻下的营口城,对于明人来说都是一场大捷。那么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我们先派人把这个消息传回明国,让明国百姓知道了这场大捷,那么这只明军就会成为明国的英雄。

    他们既然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又怎么可以在占有优势的状况下放弃刚刚收复的国土?如果他们这样做的话,恐怕不需要我们动手,明国的百姓和官员就能把他们喷成丧权辱国的奸贼了。

    所以,要想将对面这只明军留下来,除了辽东的寒冷天气之外,我们还需要明国百姓和官员的…”

    黄台吉稍稍停顿了一下,斟酌了下语句之后,方才重新开口说道:“舆论,按照明国的新说法,就是舆论压力。借助明国国内的舆论压力,迫使这只明军无法在占据优势的状况下撤离,这就是整个计划…”

    在击退了这一日的清军进攻之后,按照李岩等参谋军官的估计,清军的火炮起码损失了近四分之一,人员伤亡则应当不会少于六百,光是丢在城墙下的尸体就超过了300具。

    孙传庭拒绝了黄得功等明军将领把这些尸体的首级割下送回京城炫耀功绩的请求,而是让原营口守备德山派城中的满人收敛尸体,然后向清军请求交换之前被遗留在路上的明军尸体。

    对于孙传庭的这种请求,多尔衮自然是求之不得,一方面他可以借此延缓时间;另一方面则刚好借交换尸体的机会,了解城内的状况和把自己这边需要透露的消息传入营口去。

    为此他拒绝了跟着额布出来送还尸体的数十满人想要留在城外的请求,而是要求他们重新返回营口去。多尔衮对着额布这样说道:“对于你们被迫投降明人的苦衷,我已经理解了。不过目前的形势不允许我们做出破坏双方互信的举动,你们回去之后且放宽心,汗王既然亲自带兵出征,这些明人自然是呆不了多长时间的。我估计他们在寒冬到来之前就会逃回关内去,因此你们还是先回城内去照顾好自己的家人。

    我希望你们回去后告诉那些明军,只要他们愿意撤走,不要损坏营口城的建筑,我们还是可以谈一谈关于沈阳那些被关押的明国商人问题的。原本汗王打算亲自接见你们说这些事,不过汗王从昨日起就身体不适,所以便委托我来同你们说这些…”

    多尔衮不相信这些满人个个都会守口如瓶,正如汉人中有不肯屈服的英雄好汉一般,满人中贪生怕死的人也不少见。如果这些满人个个都是忠*的,那么他们早就应该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