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785章

挽明-第785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对他的嘱咐。

    就在日本列岛上紧锣密鼓的准备着下一场战争时,三千里外的大明都城北京,却是一片祥和的景象。

    虽然几个月前南方爆发了一场波及范围极大的地震,但有赖于朝廷果断而迅速的处置,这场天灾给湖广这个产粮区造成的影响被缩减到了最低。

    本身就远离震区,今年又因为海河治理工程初见成效而受益的京畿百姓,很快就恢复到了自己的生活当中去了。

    因为各种新产业的出现,北京、天津两地的街头已经很难看到什么闲人了。就连原本被视为地方上不稳定因素的辽东难民和北方流民,现在也被两地的工厂主们视为了香馍馍,不断的被拉去了新开业的各种工坊之中。

    这些新开的工坊就像是一块没有尽头的海绵,把京畿附近的富余劳动力不断的吸收了进去,并开始向更远的地区招募着人手。当然,也有一些以农产品作为加工对象的工坊,干脆就把工坊搬去了产地,利用当地便宜的劳动力和丰富的原料进行加工。

    原本以内务府和大商人投资为主,主要集中在门头沟、北京、天津、唐山等地的新工厂,现在正从京畿地区向着四周传播开去,尤以保定和洛阳开办的新工坊最多。

    这些新工坊的增加,又使得工匠的地位大大被提高了。废除了匠户制度之后,能够自由劳作的工匠收入立刻超过了自耕农,同普通商贩的收入相差仿佛。

    在这样的情形下,培养工匠技艺的技术学校终于得到了百姓的认可,一些自耕农和小商贩开始把孩子送入技术学校学习,指望他们能够学个手艺养活自己。

    新工坊的大量出现,除了对工匠有着大量需求之外,新技术、新机器也成了工坊主所热衷的对象。这种来自于民间的热忱,也让研究自然科学的新学开始流行了起来。

    作为一切科学之基础的数学,也从文人雅士的一点小爱好,变成了真正的深奥学问。当然,这同崇祯一直努力的推崇数学不无关系。

    如今就连燕京大学刚入学的学生都知道,但凡在皇帝面前谈论诗词文章的,大约说不到几句就被皇帝请离了。但是如果在皇帝面前谈一个数学方程式,也许皇帝能和你谈上几个小时也不会厌倦。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崇祯的这种习惯,使得各部官员都开始学习起了新学,甚至有人还专门请一位老师为自己讲解新学。虽说不乏有跟不上形势的老顽固,认为皇帝这是偏废了学问的正道,但是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很快就被主流所抛弃了。

    十一月初,皇家科学院将举办一场数学研讨会,邀请两名声称计算出月球运行轨道的数学研究者,公开讲述自己的计算方程式,而皇家科学院将为两人颁发5000元奖金的消息,很快便引起了全城的轰动。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如何计算出月球运行的轨道,但是大家都好奇于,这两名研究者究竟能不能拿到这笔巨款。

    设立于燕京大学礼堂内的数学研讨会现场,在十一月四日被数百名学生和市民挤的水泄不通。待到崇祯抵达会场时,主持会议的徐光启好不容易才清理出一条道路来。

    徐光启邀请崇祯走在自己前面时,朱由检却停下来对他说道:“今日是皇家科学院召开的数学研讨会,在科学的世界里,没有因为权力而发生变化的真理,自然也就没有皇帝和平民的区分。

    您作为皇家科学院的院长,理应走在最前面。而我今日,不过是一个来聆听科学真理的学生而已。”

    徐光启只是楞了片刻,又抬头看了看周边屏息观望的学生、市民,方才微笑的向皇帝说道:“既然陛下这么说,那么就恕臣今日无礼了。”

    徐光启在崇祯的礼让下,第一个走进了会场,而皇帝的话语也迅速传遍了会场内,当崇祯走入会场后,全场的肃立的观众们不由齐齐鼓掌向他致意了起来。

    崇祯向着四周的观众点头致意,当他走到第一排的座位之后,便再次向徐光启提道:“既然今日我们都是来听人演讲的,那么就应当让演讲者站在台上去,让更多人能看到他们。至于我们还是坐在台下为好,先生以为如何?”

    徐光启看着崇祯缓慢的点了点头说道:“那就照着陛下的意思好了…” 

第317章 新学和旧学之区别() 
但凡研究天文和数学的中外学者,没有人会不对太阳、地球、月球运行的轨道不感兴趣的。自从崇祯提前公开了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之后,就给学者们计算星球运行轨道指明了方向。

    在崇祯设立燕京大学数学系后,开始对中外数学体系进行归纳总结,大明的数学家们也开始摸到了微积分这门学科的边缘。

    而这一次,各有两人用一组相似的方程式描述了地球、太阳和月亮之间的相对运动,为计算月球移动的轨迹做好了所有准备,这自然引起了整个皇家科学院和燕京大学的数学系师生的注意。

    当然最为惊讶的还是那些耶稣会的教士和崇祯自己,耶稣会的教士是震惊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中国的数学家们已经再一次站在了世界数学研究的前沿,领先了欧洲一大步。

    要知道当金尼阁带着七千卷欧洲书籍来到中国之前,这个国家的自然科学已经开始落后于欧洲了,毕竟文艺复兴给欧洲带去了无数瑰宝一般的人才,而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学者的交流,也使得欧洲学者们站在了世界学术思想的最高处,这才有了一个梦幻一般的文艺复兴时期。

    耶稣会教士带着这些欧洲书籍来中国,也是寄希望于这些领先于中国的自然科学书籍能够打开通往中国上层精英分子社会的大门,好让天主教的教义能够传进中国。他们曾经以为,这些知识足够让中国人学习一百年,但是在一个狂热的追求科学真理的皇帝的推动下,中国人不仅对欧洲所谓的自然科学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更是以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吸收了他们带来的知识。这如何不让这些耶稣会教士们不担心呢。

    至于崇祯,当他看到皇家科学院转交上来的两份方程式之后,他第一反应就是,如果月球移动的轨迹能够正确的被计算出来,那么离在海上用月距法测量出正确经度的日子还会远么?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在海上能够正确的测量出船只的经纬度,对于大明的航海事业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也是他今日进入会场时,始终保持着一种谦逊态度的原因。当然,崇祯今日对待科学的态度,也被在场的院士、师生、市民传为了美谈,之后令大明的读书人之中掀起了一股数学热。

    坐在台下旁听的朱由检,虽然已经知道两名演讲者的背景,但是当他们站上高台对自己的方程式进行讲解的时候,他也依然忍不住赞叹起了两人的年轻。

    这两名演讲者,一位是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人,方以智,字密之,年仅20岁。其父是方孔照,虽是理学家,但受泰州学派影响,对于自然科学持开放态度,同钱谦益、瞿式耜等人交好,父丧刚满复出,正跟随钱谦益前往湖广赈灾。

    而另一位演讲者则更是让在场的观众们感到诧异了,因为这一位不仅是一位小娘子,还是一位极为美貌的少女。叶小鸾,年十六,江南名士叶绍袁三女也。

    事实上,当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们知道另一位寄出公式的是一名少女之后,曾经集体向皇帝请愿,认为不如隐去叶小鸾的名字,只让方以智上台演讲。不过在崇祯极力支持下,并亲自写信向叶小鸾进行了邀请,方才让叶小鸾走上了今天的演讲台。

    在她演讲的过程中,院士们担心会有人为难叶小鸾,导致这场数学研讨会虎头蛇尾结束的情形并没有出现。反而因为叶小鸾清丽的外貌和出色智慧,折服了在场大多数的学生,会场秩序反而比方以智演讲时更好一些。

    微积分这门学科,在后世大学中虽然只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毕业多年的苏长青早就忘记的七七八八了。不过当他成为崇祯后,数学倒是成为了消磨时间的小小乐趣,反倒是开始拾起了被忘却的一些微积分知识。

    不过即便是如此,对于两人所讲述的方程式,朱由检也只是听了一个半懂。朱由检于这一刻不得不承认,科学不是经过无数次的思维锻炼就能突破的,最终还是要依靠某些天才,才能推动科学的进程的。

    由于听说有一位美貌女子在礼堂内讲述高深的数学问题,这导致想要挤入会场的学生们越来越多。为了皇帝的安全,徐光启不得不匆匆结束了这场数学研讨会,朱由检随后在校长室内接见了方以智、叶小鸾两人。

    他从徐光启手中取过了两个锦盒,转手交给方以智、叶小鸾后说道:“锦盒内有一张2500银元的汇票,你们可以在任何地方的银行进行兑换。另外,还有一份皇家科学院的徽章和证书,恭喜你们两位成为了皇家科学院第489和第490位院士。我希望你们下一步能够将月球表制定出来,这对于大明很重要。如果你们能够做到的话,我还有更为优厚的赏赐…”

    朱由检的话还没有说完,叶小鸾突然鼓足勇气向他说道:“陛下,我能不能用这份赏赐跟你换一个请求?”

    朱由检楞了下,便笑着说道:“不必退还赏赐,如果你有什么其他要求,能满足的,朕一定会满足你。”

    叶小鸾看了看房间内的状况,有些为难的张不开嘴,朱由检挥手示意其他人向后退了退,叶小鸾才涨红脸小声的向崇祯说道:“陛下能不能不让姐姐入宫,让姐姐嫁给自己喜欢的意中人?”

    一头雾水的朱由检下意识的问了一句:“你姐姐是?”

    叶小鸾很快的回复道:“我二姐叶纨纨啊,因为陛下的缘故,家里都在为二姐的婚事发愁了。”

    完全不明所以的朱由检思考了半天,也没想起自己和这个叶纨纨有什么接触,不过看在眼前这位天才少女的面子上,他干脆的从腰间摘下了一块盘龙佩玉递了过去,“你把这块玉佩交给叶翰林,就说是朕说的,你们姐妹两人的婚事今后可以自决,不必听从旁人的要求。谁要是敢强迫你们,朕给你们出头。”

    叶小鸾立刻微笑的向崇祯道谢后退了下去,正当朱由检准备命人将两人送回住所时,却见方以智又低着头走了回来,向他期期艾艾的说道:“回陛下,这组方程式其实并不是学生一人所为,学生之姑姑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计算,学生领取这一枚徽章实在是深感有愧。”

    朱由检没有收回方以智手中的锦盒,虽然有些意外,但他很快就笑着回道:“能够诚实以对,也算不错。不知你姑姑是不是也在京城呢?如果她愿意前来证明自己的数学才能的话,朕也可以再发一枚皇家科学院的徽章的。”

    方以智摇了摇头说道:“姑姑守寡多年,在桐城家中足不出户,恐怕难以来京城…”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这样吧,如果你能够和姑姑一起,将月球表计算出来,那么朕也可以再颁发一枚徽章。”

    方以智这才有些开心的向皇帝行礼告退,他自幼在姑姑和母亲的教导下长大,因此能够为姑姑争取到一份荣誉,他还是很感到满足的。对于思想开放的方以智来说,奖励才学的皇家科学院院士的荣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