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933章

挽明-第933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放下了手中的奏折,好奇的问道:“他们争执的问题是什么?”

    吕琦这下倒是想了好久,才断断续续的复述道:“耶稣会传教士和一些教授们认为,伽利略教授和他的弟子不教授书本上的内容和前人已经得出的正确结论,反而鼓励学生们自己去猜想、实验…这完全是一种浪费时间和金钱,误人子弟的教学。而且还容易让这些学生们失去对老师的敬畏,去做一些离经叛道的举动。

    至于伽利略教授则认为,即便是将书本上的内容和前饶结论倒背如流,也不代表学生们获得了这些知识,这只不过是将书本上的文字变成了学生头脑里的文字,充其量只能称这些学生是两脚书橱,而不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他还认为,学生在大学中学习的不应该是固化的文字,而是应该学习如何寻找新知识的方法。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寻找新知识的方法,那么学生在离开大学之后,也能够利用自己掌握到的方法去获取新的知识,而不是一离开大学就成为了被时代所淘汰的无用之人。

    当代的自然科学的新理论,莫不是在质疑前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就好比地心和日心,如果没有质疑前饶科学精神,那么我们就无法发现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那么自然科学就无法再继续向前进步…”

    “难怪这些官员会这么愤慨的上书批评他了。”朱由检心中顿时有些恍然大悟了起来。和腐朽而守旧的教廷一样,在中国也很是有那么一些守旧固执的保守派。他们常常把“不变,道亦不变”这句话挂在嘴边,把孔孟之言奉为圭臬。

    伽利略的言论在西方刺痛了教廷的神经,在东方也一样刺痛了这些保守派的神经,所以才能让这些保守派官员和耶稣会传教士联合起来对伽利略发难。搞笑的是,就在不久之前,双方还是势如水火的存在。

    朱由检低头想了一会,便对着吕琦道:“给朕安排一下,三日后朕要前往燕京大学一行,看看新校园落成的状况…”

    三日后,朱由检在教育大臣李经的陪同下去参观了燕京大学的新校区,和他登基时的国子监相比,现在的燕京大学面积足足是当初国子监面积的四倍了。与国子监相邻的孔庙,现在已经成为了燕京大学内部的一个单位。

    数次扩建之后的燕京大学,面积超过了150亩,校园内除了各个学院的的教学区和相连的水泥路外,一眼望去便是绿树、草坪、花圃和运动场所,和当初国子监残破局促的模样实在是大有不同。

    参观完燕京大学的新校区之后,朱由检便在大学新落成的『操』场上,向3000余名师生进行了讲话,在大大夸奖了一番燕京大学这两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之后,朱由检便把话题转到了最近大学内的学术之争上来。

    “…所以朕希望诸君注意,学术之争,应当起于学术而止于学术,切不可将学术之争变成门户之争。启年间,朝廷因为门户之见引发的党争,朕以为不管是朕也好、官员也好,还是你们这些学生也好,都要引以为鉴…

    朕始终以为,对于学术的争论,应当是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是借此攻击异己。朕不想因言而废人,所以你们也千万别干因人而废言的事。

    因为中国的未来既是属于我们的,也是属于你们的,归根结底终究还是属于你们的。中国之未来究竟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饶文明社会;还是一个人心鬼蜮,人人自扫门前雪的自私自利的社会。并不取决于朕和当朝执政的衮衮诸公,而是取决于你们究竟打算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第499章 大约是信了() 
朱由检在『操』场礼台上向燕京师生发表演讲时,台下的数千学生都是鸦雀无声的。比起崇祯身上所戴着的皇帝光环,学生们更为关注的是皇帝话语中的意思。

    自太祖皇帝之后,大明历代皇帝视察国子监的次数,大约还不及崇祯一年巡视燕京大学的次数。而和太祖皇帝要求学官对于监生的严厉管教不同,崇祯对于燕京大学的学生都是持宽容的姿态,甚至还授予了燕京大学几项特权,在大学校园内任何人不得行跪拜之礼;未得校长同意,军警不得进入校园内抓捕学生等等。

    崇祯试图以此来塑造燕京大学学生独立的人格及自由开放的学风,应该来他的努力并不是没有回报的。在这样的教育之下,燕京大学的学生对于追求科学和真理的兴趣,是远远大于对科举入誓兴趣的。

    当然燕京大学的学生们能够做出这种高姿态,是和他们不必进行科举就能凭借自己的毕业证书,进入学校、海关总理衙门、内务府名下的产业、海外属地官署任职分不开的。在以上这些衙门中任职,同样享受进士官员年资履历的待遇,甚至于在校友的互相推荐下,他们比进士出身的官员更容易进入皇帝的视野郑

    在这样的环境下,燕京大学的学生们对于那些动不动就坐在一起谈论怎么考中科举当官的士人们极为鄙视,就好像从前读书人鄙视金钱一样,学生们也将这些旧文人视为了读书人中的商贾,把知识当做了商人手中待价而沽的货物,试图卖上一个好价钱,完全脱离帘初夫子教化下的目的。

    燕京大学学生们的这种态度,正渐渐成为京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南方士人中的名士、名『妓』和科举至上的价值观念,正被北方大学的学生们鄙视和颠覆。而南方士人所推崇的诗词歌赋,也正从衡量个人学问的标准变为了自娱自乐的文学道。

    今日北方学子们所推崇的学问,要么是教导人们了解自身所处世界的真实面貌是什么,要么是如何利用自然规律来帮助人们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又或是制作出一种减轻人们劳动负担的机器造福群众。

    总而言之,燕京大学的学生们已经初步有了一个共识,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这个社会出现的大多数问题,最终推动社会前进到大同世界,而不是为自己弄个官身剥削百姓或是光宗耀祖。

    这种风气上的改变,使得北方士子们更乐于报考燕京大学,甚至于有人认为考上燕京大学的荣誉和科举中榜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而燕京大学推崇实学的风气,也使得不少厌恶理学的南方士人纷纷前来游学。

    在皇帝保护下茁长成长的燕京大学学生们,自然比那些校外的士人更为爱戴皇帝。他们爱戴的不是朱由检头上的那顶皇冠,而是朱由检给予他们的这片自由追求学问的热土。

    而皇帝今日对他们的演讲,更是激发了这些学生们心中隐隐被燕京大学培育起来的,以下为己任的主人翁情结,让他们的心情澎拜不已。台下人群中入京赶考的王氏三兄弟王介之、王参之、王夫之,和北上游学的复社成员顾炎武、归庄,听到皇帝演讲完毕后,身边如雷鸣一般的鼓掌声,也不由微微『色』变。

    离开燕京大学之后,返回寓所的路上,顾炎武不由叹息的向好友归庄道:“像陛下这样的人物,又怎么可能会被身边的人所蒙蔽。看来魏忠贤复出一事,并不是我们想象中这么简单啊。”

    归庄也是心情有些沉重的回道:“这么看来,陛下对我江南的名门望族恐怕是怀有着很大的成见啊。宁可冒下大不为,也要用魏忠贤整治我江南士绅,真不知道,要如何扭转陛下的成见了…”

    和愁眉苦脸的顾、归二人不同,听了皇帝这番演讲的王氏三兄弟,心情却极为振奋。繁华且充满了各种学的京城,比起沉闷平静的衡阳实在是让三兄弟大开眼界。燕京大学里那些闻所未闻的知识和实验,更是让三人觉得此次北上没有白来,即便是此次没能中举,三人也觉得不虚此行了。

    相比之下,这些日子来在京城的所见所闻,加上今日听到的皇帝演讲,都比他们听到父亲和叔父升官的消息,更让他们惊喜不已。于是到了晚间,等到王朝聘和兄弟王廷聘返回寓所时,听到自己三个儿子还在讨论着白皇帝的演讲之事。

    王朝聘不由对兄弟莞尔道:“陛下今日在燕京大学内的演讲,看来是真的触动了人心了啊。”

    王廷聘却有些担心的对兄长道:“弟却担心,南北士人之间的隔阂却要加深了。陛下虽然要求大家放下门户之见,但是朝廷颁发的改革政策却都是利于北人而不利于南人。陛下今日的演讲,也是偏向于燕京大学的学生而不是学校之外的士人。

    我很是担心,兄长被任命为教育委员会成员,这个时候恐怕就要站上风口浪尖。科举制度实乃是下士饶进身之阶,想要在这上面进行改革,恐怕是要犯众怒的啊。”

    王朝聘渐渐收起了脸上的笑容,表情严肃的道:“话虽如此,但是圣恩难负啊…”

    京城中原本因为燕京大学中教学问题引起的争论,在崇祯的及时灭火下算是被压制了下去。不管是耶稣会的传教士,还是伽利略和他的弟子,在这个异国他乡还是保留了几分余地的,毕竟他们在中国都没有可靠的民间基础,可以供他们驱使战斗的。

    而皇帝的公开表态,不仅获得了燕京大学学生们的支持,也算是打消了某些人想要借题发挥的另有所图。在大明京城的社会风气逐渐变得奋发向上的时候,沈阳的日子却是过的一年不及一年了。

    聪十年二月初,黄台吉收到了来自北面的坏消息。他去年秋末派往黑龙江流域扫『荡』虎尔哈部族的人马:其中一路兵丁沿嫩江北上,同边镇摩尔根城的地方守军汇合,然后越过黑龙江抓捕黑龙江左岸的虎尔哈人。但是一向武器简陋装备低劣的虎尔哈人却装备了威力巨大的火绳枪和长矛,再结雅河口伏击了后金这路兵丁后,便烧毁了河边的村寨退向了结雅河上游。使得这一路军队付出了30余饶伤亡后,只抓获了百余名虎尔哈丁。

    而另一路兵丁则沿着松花江而下,扫『荡』三姓城到松花江河口,再沿着黑龙江到乌苏里江河口的这一带,将当地的虎尔哈村寨及明饶堡垒都拔除掉。由于担忧明饶武力,这一路兵丁的数量足有12个牛录,还从松花江流域征召了近六、七百部落兵,总数达到了1400人之多,还携带了两门虎蹲炮。

    应该来,直到被当地虎尔哈人称之为伯力的乌苏里江河口前,这一路人马都是极为顺利的。除了迫降沿河18个村寨之外,还抓到了12名明军放置在松花江河口的前哨守兵。

    但是等到他们抵达伯力之后,才发觉明军在乌苏里江右岸的图勒密山修建起了一座木石结构的城堡。乌苏里江的右岸除了江边的一片平地外,其他地方都是山地和原始森林。图勒密山上的明军堡垒,刚好控制了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交汇处的平地。

    也就是,凭借着这座堡垒,明军就将黑龙江下游河道及乌苏里江的下游都控制了起来。带队的后金将领穆尔察观察到,明军虽然在这里修建了堡垒,但是好在还没有全部完成,堡内驻扎的士兵不会超过两百人。

    虽然后金军队在地利上处于劣势,但是在人数上则占有着优势,且现在不将明军的堡垒攻下拆毁,来年明军的堡垒就更难以攻下了。

    穆尔察的观察和判断都基本正确,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曾想到,堡垒中的明军会这么坚韧。不管他如何绞尽脑汁,使用了什么样的进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