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1662章

逆水行周-第1662章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百三十六章 新解() 
中午,国子监食堂,学生们正在用餐,大家三五成群围在高脚饭桌边,坐在高脚坐具椅子上,一边吃饭,一边议论着最近的新闻。x23us

    数日前,报上刊载了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名为《背影》,说的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这两日,很多学生看了这篇文章,借助文中“我”的眼睛,看到了“父亲的背影”,随后想起自己的父亲,不由得鼻子一酸。

    国子监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外地,他们离开家乡到京城读书,除非请假,否则只有寒、暑两个大假期才能回家,所以大家平日里住在国子监校舍,和家人很少见面。

    每次开学,学生们离开家乡时,都要和父母拜别,这样的场面总是让人心酸,而《背影》这篇文章,用朴实的文字,描述出父亲对儿子的舔犊之情,拨动了读者们(学生们)的心弦。

    所以,大家感慨之余,对于文章作者“忠孝两难全”的心情有了很大的认同,从而引发新的思考:换做是我,该如何选择呢?

    忠孝两难全的事情,历史上多有发生,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典故,首当汉末三国时期的徐庶。

    后汉末年天下大乱,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刘玄德立志匡扶汉室,有才子徐庶投在帐下,为刘玄德出谋划策。

    但是,奸相曹操挥师南下,鲸吞荆州,兵荒马乱之际,徐庶之母为曹军所俘,徐庶不得不向刘玄德辞行,为的是侍奉母亲。

    忠孝两难全,大孝子徐庶舍不下寡母,所以在忠和孝之间选择了孝。

    然而,当她母亲得知自己儿子为了孝而放弃了忠,大骂儿子是愚孝,随后自尽,让徐庶追悔莫及,虽然身在曹营,却不再给曹操出谋划策。

    这是评书里的故事,学生们基本上都知道,当然,也知道史书《三国志》里关于徐庶的记载和评书多有不同。

    又有一例,三国归晋之后,学者李密面对晋武帝司马炎的征辟,以侍奉祖母为由婉拒,为此还上《陈情表》。

    李密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

    在这《陈情表》中,李密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

    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陈情表》流传至今,国子监的学生们都读过,所以知道这就是忠孝两难全的例子。

    当然,也有人认为,李密作为蜀汉遗臣,心向汉室,不愿为晋臣,是为忠,而晋武帝看出这位心向故国,才不断遣使催促其入朝为官。

    李密不愿出仕,加上祖母生病,便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诀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忠孝两全(忠指的是对蜀汉的忠)。

    又有南朝萧齐高士庾黔娄,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

    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这也是忠孝两难之际,儿子选择孝的例子。

    然而现在,学生们通过关注时事,发现又有新的问题摆在面前,那就是诸如《背影》一文作者那样的“铁路工程师”,面临忠孝两难全的时候,该选择孝还是忠?

    铁路、火车,以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铁路运输,可以说是国之神器,为天子及朝廷倚仗,维持铁路运输、修建铁路、驾驭火车的技术人员们,可以说是在向天子尽忠,如同冲锋陷阵的将士那样。

    这些技术人员、“工程师”,因为工作关系,必然不能长留家乡孝敬父母,那么他们可以为了孝而放弃忠么?

    好像不行,因为铁路运输需要大量的人参与其中,而相关的工作,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的,需要具备大量的知识。

    铁路运输,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很复杂的行业,各个技术岗位,就如同时钟的齿轮,少哪个都不行。轻则导致走时不准,重则让钟表停转。

    朝廷需要铁路运输,需要无数人为了铁路运输而离开家乡、父母,忙碌在铁路沿线及各站点之间,这些人可以撂挑子不干么?

    可以,因为朝廷又没说不许辞职。

    但是,大家都辞职回家,谁来维持铁路运输的运转?

    铁路运输是这样,火轮船运输也是这样,各类蒸汽机械的操作亦是如此,总不能大家都回家,让文武百官来开火车、火轮船吧?

    这是新形势下的忠孝两难全,该怎么办?

    总不能废火轮船、火车、蒸汽机吧?

    今日报纸(早报)一篇文章《忠孝新解》,就提出这个问题,让聚在食堂吃饭的学生们议论纷纷,大家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忠孝新解》文章的作者认为,先贤们生活的时代,没有火轮船,没有火车、电报、蒸汽机,人们过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桑生活。

    现在,时代不同了,日行千里的火轮船、火车,还有力大无穷的蒸汽机,以及神奇的电报,让天下局势大变。

    工商大兴的时代,再用农桑时代的忠孝观来评价个人行为的对错,已经有些不合时宜,宛若刻舟求剑。

    朝廷必然会修建越来越长的铁路,会有越来越多的火车行驶在铁路上,会有越来越多的火轮船航行在江河湖海,会有越来越多的蒸汽机械在各地投入使用。

    这种时候,需要大量的人离家工作,为朝廷排忧解难,为天子尽忠,那么忠孝如何两全?

    作者认为,如果一个人是家中独子,那就应该留在家乡奉养双亲,不要出门务工,导致两老无依无靠。

    若是有兄弟,那么可以兄弟分工,一人留在家乡奉养双亲,尽孝,另一个可以外出务工,为朝廷开火车、火轮船、蒸汽机械。

    然后这个人,要把工资的一部分汇(寄)回家,改善双亲的生活,这也是孝。

    要知道,从事火车、火轮船运输行业工作的人,还有那些会操作各类蒸汽机械的人,其收入远高于一般务工者,拿出工资一半来奉养父母,足以让父母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文章以《孟子》所写内容举例: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以此认为做儿子的看着自家贫穷而不出去赚钱,这就是不孝。

    而既然要到外地务工,就是“客户”,官府为了更好的管理流动人口,必然要求这些人立户,那么,“父、祖在,子孙别籍异财”又有什么不对呢?

    学生们觉得这篇文章说得很有道理,所以。。。

    所以时代不同了,孝与不孝,真该有新解了?

    学生们议论纷纷,即便用完餐,走在校园小路上,也议论着今日这篇文章所说内容。

    从办公室出来的徐文远,看看学生们手中拿着的报纸,听着对方议论的内容,眉头紧锁。

    《背影》一文见诸报刊之后,那些《明德律》原稿的拥护者们终于开始发动“反击”,今天的报纸徐文远看过了,《忠孝新解》的观点,他打算撰文抨击。

    谬论!什么“刻舟求剑”,圣人之言永远也不会过时!

    但是,徐文远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他隐约觉得,再过不久会有更多的“新解”出现,那么,对方又会提出什么奇奇怪怪的“谬论”呢?

    

第六百三十七章 新解(续)() 
傍晚,私第,用过晚膳的徐文远,就着烛光看报纸,报纸属于(晚报),一般都是在下午出版,然后赶在宵禁开始前销售,或者送到订阅报纸的顾客手中。

    有了晚报,读者们正好可以打发漫漫长夜。

    因为烛光比不上日光那么亮,加上报纸字体较小,所以有些老眼昏花的徐文远在晚上看报纸时,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报纸上的字。

    他看报纸,不仅仅是打发时间、了解各地的奇闻异事,还要看看有没有谁发表文章,反驳他之前发表的《民律出,忠孝亡》这篇文章。

    前几日,有一篇《忠孝新解》的文章发表在早报上,徐文远看过之后,很快撰文投稿到报社发表,进行反驳。

    算算时间,他觉得“对方”也该有动静了。

    果不其然,徐文远在报纸的第三版看到了一篇文章,这文章就是他等候多时的“反击”。

    文章名为《家国同构之新解》,很显然,这篇文章就是要针对徐文远先前的观点“家国同构,忠孝一体”进行反驳。

    这篇文章要真是把徐文远的观点驳倒了,那就意味着《民律出,忠孝亡》这篇文章失去了威力。

    所以徐文远很期盼,想看看这篇文章有什么歪理邪说,能够挑战绝对正确的“家国同构”。

    文章作者,在开篇首先提到了《诗经小雅》中的一首诗《北山》,当然,限于篇幅并未将《北山》的全文列出来。

    徐文远也觉得没必要列,因为只要是认真学过《诗经》的读书人,就该对《诗经》中的作品熟悉。

    《北山》这首诗,是作者对于王事繁杂但劳役不均表示不满,其中有一段: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段话可以说广为人知。

    现在,文章作者就对这段话进行分析,说就字面意思而言,这段话是指: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

    但是,再加上“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结合全文来看,是另外一个意思。

    认真学过《诗经》的人,都应该明白。

    现存于世的《诗经》,其版本源自前汉,前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合作,辑、注古文《诗》(诗经),为当时传世《诗经》的四个版本之一。

    这一版本的《诗经》,别称《毛诗》,后来渐渐取代另外三家的《诗经》,成为公认的《诗经》正本。

    又有学者为《诗经》做序(题解),分为大序、小序,大序别称《毛诗序》,如今的学子学《诗经》(《毛诗》),基本上都要接触《毛诗序》。

    《毛诗序》注曰:“《北山》,大夫刺幽王也,役使不均,已劳于从事,而不得养其父母焉。”

    对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毛诗序》注曰:

    “此言王之土地广矣,王之臣又众矣,何求而不得?何使而不行?……王不均,大夫之使而专以我有贤才之故,独使我从事于役,自苦之辞。”

    所以,《毛诗序》对于《北山》的解释是:此诗为作者针砭周幽王治国弊端的作品,是作者告诫执政者,要注意做事公正。

    治国不能没有劳役,但是国土广博,官员众多(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君不能偏劳少部分人。

    不能让少数人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