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415章

奸雄天下-第415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栅栏圈起来的空地,只有少数跑进了城外的森林。现在。死者的尸体已经被尽可能的收集起来。脑袋割下来垒成了京观,就堆放在天方教聚居区外。无头的尸体。则被运到城外胡乱掩埋了起来。

    至于城南的天方教区和城北的贵族区,现在都处于明军士兵的包围监视当中。特别是一直以来和天道教关系颇为紧张的天方教白番们,现在则时时刻刻都被数十门三寸青铜大炮对准着。仿佛只要一颗火星,就能让整片区域,都变成一片废墟!

    几十穿着白色、黑色或绿色长袍的大胡子番人,现在都低眉顺眼的站在他们的社区入口处,手里捧着装满了黄金的托盘,在静静地等着某个人大驾光临。方玉门浑身披挂。穿着闪亮的钢甲,铁塔一般带着数百名士兵散步在他们左右,死死的监视住他们。在四周的高大建筑物上,到处都有持着弩机和弓箭的士卒在晃动。只要一声令下,又一场屠杀立即就会展开!

    他们都在等待陈德兴的到来,巨港的人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陈德兴居然也紧跟着他的舰队来了巨港!就在中原的战火方兴未艾的时候。很显然,这位东方世界的君王已经充分认识到麻六甲海峡的价值!

    一群战战兢兢的番僧和三佛齐白番贵人,也捧着金光闪闪的礼物。被带到了这里,站在天方教白番的身边。他们都是几日前那场暴动中的幸存者,先生被暴起的天方教白番杀戮了一番。然后又被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汉人军队控制起来。一夜之间,他们就从巨港的统治者,变成了阶下囚!现在更是惊魂未定等候着巨港的新主人来亲口宣布他们的命运。

    马蹄声响动,一行人马由远而近驰来。当选是一队步行的弓骑卫,人人都穿着闪亮的钢甲,挎着钢刀,背着弓箭,好一幅精锐无敌的模样儿。想想这些汉人军队在过去十几天内大开杀戒,几乎杀掉了巨港城内三分之一的土著。还把另外三分之一圈了起来,仿佛也准备杀掉的样子。所有这些奉佛教或是奉天方教的白番,个个都低下头不敢逼视。每个人心里只是转着一个念头。

    不能对抗。绝对不能对抗,一定要乖一点,再乖一点……我们都是善良的、温和的、无害的天方教(佛教)徒。

    “明王殿下驾到!”

    不知道是谁,中气十足的用汉语喊了一嗓子,所有的番人都是浑身一抖,纷纷跪伏行礼。看也不敢看正向他们这边开来的虎贲之士一眼。

    陈德兴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只是扫了这些战战兢兢,好像快要被吓死的番人一眼,也发现了他们捧着的一盘盘黄金。看来顾大力和方玉门做的不错!

    让巨港的天方教白番知道了厉害,又没有把他们屠光杀尽,这样很好。巨港这里的白番,还是很有用的,可不能把他们都宰了。

    接下去,就看觉信尼姑能不能带几个波罗王家或三佛齐王家的人来见自己了。现在可不是灭亡三佛齐的时机,这些印度来的白番已经用佛教、婆罗门教驱使了南番土著几百年。何不让他们继续发挥一下余热?无论是巨港还是淡马锡,都需要不怎么怕疟疾的南番土著奴隶来建设的呀!

    至于这些天竺白番和尚想要打回天竺去弘法的想法很好……天竺这个地方,怎么看都不适合科学神教,还是让和尚们去和婆罗门、天方教徒斗争吧。

    “你们都是天方教的信徒么?”

    跪在地上的几个大胡子天方教领袖,一直在诚惶诚恐地等着陈德兴发话,却没想到陈德兴神游物外了好一些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和太一神进行什么精神上的交流?正等得浑身发抖冒汗的时候,才听见他沉着声发问。

    其中一个能说汉话的老头子慌忙回答:“伟大的明王陛下,我们都是天方教徒,但是我们和阴险的叛教着蒲寿庚、马寿山不一样。我们都是虔诚的信徒,遵奉真神和先知的教导,温和、善良、诚实、热爱和平,愿意和所有人和平共处的真正的天方教徒……蒲寿庚、马寿山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也不能代表天方教。毕竟,天方教的温和、善良、宽容和对和平的热爱是尽人皆知的。”

    陈德兴也不下马,只是在马背上打量着眼前这些温和善良,仿佛人畜无害的天方教徒,冷冷地道:“你们是什么样的天方教徒,孤王不感兴趣!孤王从来不怕他人凶残暴虐,说起残暴,你们天方教徒比蒙古人还差一些呢!

    孤王今日亲临此地,只为宣布一件事情,这麻六甲海峡是连接东西方的门户。来自西方的天方教、基督教,不准在麻六甲以东传播!巨港,就是你们天方教的世界尽头!”

    麻六甲这里暂时就是大明在南方海上扩张的极限了。如果不是为了海贸的需要,陈德兴现在都不会对麻六甲下手——因为蒲寿庚、马寿山在泉州发动的神圣之战,造成泉州和南宋的任何一个大型海港,都不能继续充当东西方贸易交汇点了。而为了替泉州和江南的工商业和海商寻找市场,陈德兴就必须找到一个新的贸易交汇点。一个西方人能来、敢来,自己又够得着,中国的海商也来得了的贸易枢纽。

    而这个枢纽就是麻六甲——现在是在巨港,将来会迁往淡马锡岛。同时,淡马锡岛还将成为大明海军南洋舰队的大据点。

    这个通汉语的天方教白番身子一抖,如蒙大赦。天方教徒世界的尽头在巨港,说明他们在巨港还是可以继续生活,继续做生意,继续向真神祈祷的。他们的性命非但可以保全,连生意都能继续做下去,还可以保留自己的社区,保留自己的信仰。在天方教徒的力量处于绝对弱势的时候,他们所求的不就是这些吗?

    一瞬间这个老头子眼泪都快下来了。赶紧哽咽地道:“……大王的恩德,巨港天方教徒永世不忘,大王但有所命,我们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这老头子的成语倒是不错,看来是在中国念过书的。陈德兴又是冷冷一笑:“漂亮话儿就不用说了,只要别把孤王的话当耳旁风就行!还有,分清楚谁是主,谁是客,谁在麻六甲说了算就成……”

    说罢再也不理这些战战兢兢的白番,策马就往位于汉商区的天道观而去。他将在那里等待占碑方面的来客,或许是波罗王家的代表,或许是三佛齐国王的使臣。

    麻六甲海峡这个东西方贸易的要冲已经被大明拿下来了!这件事情的意义又多巨大,真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保证麻六甲海峡地区的平稳和繁荣,这就需要一个新的秩序,以大明为领袖的麻六甲乃至南番诸岛的新秩序了。这就需要麻六甲地方势力的配合,如果当地的白番贵族肯合作,那就是再理想不过的结局了。

第552章 三家同盟?() 
就在陈德兴为了自己的口袋里永远装满金钱而忙着充当起海商和江南工商业打手的时候——不知不觉间,陈德兴仿佛有沦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言人的可能了——大部分中原大地的主人,大元皇帝,蒙古大汗忽必烈在忙些什么呢?

    这位历史上推平南宋的**oss,在这个时空虽然混得不大如意,但是还没有到自暴自弃,混吃等死的地步。

    忽必烈毕竟是忽必烈,骄雄毕竟还是骄雄,他还在为大蒙古国在中原的统治,做最后的努力!

    开封府,皇城。

    大元皇帝忽必烈正端坐在高高的鎏金御座上,一身白色的皮袍,头上戴着一顶蒙古式的毡帽。在河北——燕云之战后,忽必烈又恢复了蒙古人的打扮,不再扮什么中国皇帝了。因为他很清楚,在大蒙古掠了河北,又对河南、陕西好一番横征暴敛后,中原的汉人早就不认大元了。况且,如今他们已经有了大明、大唐两个汉人政权可选,谁还会认鞑子?

    看来阿里不哥也有对的地方,蒙古人的根本,终究是草原!

    不过,要蒙古人就这样放弃中原的花花江山,显然也是心有不甘的。而且在刚刚过去的夏季,忽必烈又领导着蒙古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第一个胜利是剿灭了巩昌路汪家的谋反!将胆敢背叛大蒙古的汪家万户彻底剿灭!整个巩昌城已经被夷为平地,汪家一族,除了投靠李璮的汪德臣等少数人之外,不是战死就是作为俘虏被押解到了京兆府。汪德臣的弟弟汪良臣现在就被五花大绑,押到了蒙古大汗的宫殿当中,等候发落!

    第二个胜利当然是攻破了顺天路的路城亳州。张柔的第八子张弘略和史天泽的侄子史楫共同领兵守在那里。护着史家和张家的族人。不过现在,张弘略和史楫也已经被捆着送到了大汗的宫殿之中,等候着忽必烈的发落。

    大汗最信任的谋臣。成功的让军事力量强大的北明将进攻矛头暂时转向南方的刘孝元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忽必烈,薛禅汗面色阴沉。似乎只有敌人的鲜血才能抚平他的暴怒,巨大的威压,让整个大殿都变得鸦雀无声,只有“嘀嗒嘀嗒”的水滴声音轻轻传来。那是跪在下面等候发落的三个罪人脸上的汗水滴到了平整光滑的地砖上面。

    可是杀人的旨意,却迟迟没有下达!

    刘孝元知道,大汗很生气,不仅是因为见到了三个十恶不赦的反贼。还因为北方传来的一条坏消息。几个在和林以南的蒙古草原上游牧的蒙古部落,都遇到了一队自称是怯薛军的精锐骑兵。他们的装备和怯薛军完全一样,一人配置了至少三匹骏马,还有十几辆大车随行,还拥有蒙古大汗发下的令牌。和正宗的怯薛没有任何区别,因此一路畅通无阻。

    直到有人发现他们离开了中央兀鲁斯的领地,进入了窝阔台兀鲁斯的领地,才觉察出不对。迅速上报到了和林和京兆府,又经过一番调查,才发现这队骑兵很可能是从东蒙古而来,沿着克鲁伦河一路西进的!

    也就是说。他们极有可能是从陈明的控制区来的细作!他们西去的目的,很有可能是联络某个居心叵测的西道宗王,让他在大蒙古国的后院点火!

    这肯定是忽必烈最担心的事情。没有之一!

    在东面不敌北明对忽必烈并不是致命的,因为忽必烈不仅仅是大元皇帝,还是大蒙古国的大汗。拥有的土地无比辽阔,理论上同天竺、弗林和埃及都是邻国。只要他手中的十几万蒙古大军还在,并且用先进的h药武装起来,那么天竺、埃及、弗林,都将任凭蒙古大汗来去。

    可万一某个西道的宗王从陈德兴那里得到了h药武器和南芬钢,那么西边就会迅速崛起一个可以向蒙古汗位发起挑战的汗王!这对于在东方遭遇巨大困难的忽必烈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面对这一场即将来临的灭顶之灾。忽必烈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尽快发动西征,趁着陈德兴滞留南方未归。北明军忙于扩充和训练的时候,离开中原这块是非之地——当然是以西征某某的名义。而不是被人赶出中原。

    二是孤注一掷,再战一场。敌人当然是北明!只要攻灭了北明,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不过凭借忽必烈自己的力量恐怕打不赢甚至打不起来!在去年的河北——燕云之战中,忽必烈损失了至少八万军队,其中蒙古人占了六万之多!特别是大清河惨败的教训太过深刻,现在忽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