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12-古今医彻 >

第13章

612-古今医彻-第13章

小说: 612-古今医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无根之火。逼而上浮。若以寒凉投之。则火愈不归。而食愈不进。惟人参 
理中。温其中气。火奠厥位。而唇口坼裂。如久旱逢霖。立时润泽矣。至乃舌 
为心苗。脾之络。连舌本。散舌下。肾之脉。亦系舌本。伤寒家验舌苔。以焦黑 
为胃热。为水枯。则本此。若别口味之辛甘咸苦酸。以察五脏之热。尤其显 
白者。则各以其脏治之。斯善耳。要之二阳之病发心脾。火土子母相关。岂浅鲜哉。 
一口病实热。脉洪数有力者。用清胃汤。 
一口病饮食不进。脉微细软弱者。用人参理中汤。或归脾汤加炮姜。 
一谋虑不决。上为口糜。用逍遥散。或升阳散火汤。大肠移热。用秦艽升麻汤。 
清胃伤 治胃火血燥唇裂。或为茧唇。或牙龈溃烂作痛。 
黄连(炒) 生地黄 升麻(各一钱) 当归(一钱二分) 牡丹皮(八分) 
水煎。 

卷之三杂症
齿病
属性:五行之用。无在不彰。天一生水。水之凝者为石。其至坚者为金。而石可砻 
物。金能断物。在人则齿应之。齿者胃之标。骨之余。上龈属胃。胃为艮土。故 
止而不动。下龈属大肠。大肠主庚金。故动而不休。齿禀其气。无物不摧。此 
造化之微。不可测也。肾中有水有火。足阳明喜寒畏热。手阳明喜热畏寒。 
其气不齐。凡齿落动摇。主肾。齿龈肿溃。主胃与大肠。其间有风寒乘之。湿 
热侵之。疳虫蚀之。或散或清。或荡涤。法亦不等。然必以寒热兼济。药乃有 
效者何也。缘水火不可偏废。一胜则一负。土不可燥。金不可寒。即其所喜 
所畏。可得用药之权衡。如细辛。少阴之热药也。黄柏。太阳之寒药也。专用 
之。则各主一病。合用之。则止牙疼于俄顷。凡祛风解热凉血剂中。皆不可 
缺。至真阴亏而水不足。元气伤而火有余。或益水中之火。或滋火中之水 
溯厥原而疗之。能以常格论哉。 
一东垣治刘经历之内。齿痛不可忍。须骑马外行。口吸凉风则痛止。至家 
复作。乃湿热为邪。足阳明多血多气。加以膏粱之味助之所致。因立方。 
不须骑马。当令风寒之气。生于齿间。黄连胡桐泪之苦寒。薄荷叶荆芥 
穗之辛凉。四味相合而作风寒之气。治湿热为主。新升麻之苦平。行阳 
明经为使。羊 骨灰补之为佐。麝香少许为引。细末擦之。痛减半。又以 
调胃承气去硝加黄连治其本。下三两行。痛不复作。 
一齿恶寒热。或虫疳龈肿。出血痛秽。皆手足阳明。外感风寒。内蕴湿热。风 
寒。用荆防汤。湿热。用清胃散。甚则承气汤。 
一牙齿动摇脱落。本足少阴经。用六味丸。火衰者。八味丸。还少丹。七情所伤。随症调之。 
一风毒牙痛。或大寒所犯。用独活散。 
x荆防汤x 治畏寒畏热。 
防风 荆芥 生地 枳壳 葛根(各一钱) 细辛(三分) 蔓荆子(七分焙研) 黄柏(五分酒炒黑) 
水煎。 
x清胃汤x 治龈肿溃烂。 
生地(一钱半) 石膏(二钱) 升麻(五分) 丹皮 防风 枳壳(各一钱) 
水煎。 
下龈甚者。加芍药、黄芩。 
x凉膈散x 治胃有实热。 
大黄(酒蒸) 朴硝 甘草 山栀(炒黑) 黄芩 薄荷(各一两) 连翘(四两) 
为末。每服五七钱。水煎。 
x独活散x 
独活 川芎 羌活 防风(各五分) 细辛 荆芥 薄荷 生地黄(各二钱) 
每服五钱。水煎。 
丹溪治小儿走马牙疳。床一齐腐烂即死。用妇人尿桶中白垢。火 一钱。入铜绿三分。麝香 
一分半。敷之立效。 
立斋治中气亏损。牙齿作病。用补中益气、归脾二汤。加酒炒黑黄柏。 

卷之三杂症
喉痹
属性:龙潜于海。雷藏泽中。则天以清。地以宁耳。及其发也。阴霾四际。光焰烛天。天气闭塞。 
地气冒明。所谓龙雷之火。迅不及掩。其势疾暴可畏。一至风恬雨霁。则无所施其威矣。人之喉 
主天气。咽主地气。为身中之橐 。水谷之道路。使无风火相扇。则金空而鸣。谷虚而纳。何窒 
塞之与有。惟火发于内。风郁于外。水波汹涌。而聚为痰。在外则喉风。缠络胸膈。在内则喉痹。 
壅结两傍。疼痛而食不得入。声不得出。旦夕之际。危亡可待。斯时也而以阴寒药投之。则其势 
愈甚而火弥炽。痰弥盛矣。急须驱风豁痰。开通郁结。纠缠顿释。闭塞立开也。故喉风。僵蚕、 
半夏为君。佐以疏理。喉痹。射干、甘、桔为主。佐以辛凉。撤其风而火自息。祛其痰而风自宁。 
纵有龙雷之相火。安足患乎。此治之之要。首则探吐。次则解散。甚而从治。严用和蜜饯附子片。 
令吮其汁。因火不归元。而足冷脉微。已成危险之候。有不得已而用者。 
一喉痹。俗名乳蛾。生于两傍。红紫如钱。中黄如豆。或左或右曰单。左右俱有曰双。嗌以 
上者可见。嗌以下者不可见。水谷难下。急须点破咯吐之。或以鹅翎蘸灯油脚搅吐之。 
一喉痹。属外感者。发散药入射干。属七情所伤者。归脾、逍遥去 、术。加射干、桔梗、 
薄荷开之。阴虚火动者。 
六味汤入薄荷。 
一喉痛久不愈。甚至溃烂。素曾患时疮者。用萆 散。 
一喉风痰涎壅盛。联布心胸。肿大红赤。喘息难舒。用巴豆油染纸作捻子。点火吹灭。取烟透 
鼻内。实时口角流涎。并触患处。急服僵蚕散。 
x射干汤x 治喉痹。 
射干(一钱) 防风 荆芥 桔梗 薄荷(各一钱) 大力子(钱半焙研) 广皮(八分) 甘草(三分) 
加灯芯一握。生姜一片。水煎。火甚。加玄参、天花粉。肺虚。加川贝母、茯苓。 
x僵蚕散x 治喉风。 
僵蚕(二钱汤净) 半夏 防风 前胡 荆芥 桔梗 葛根 枳壳 玄参 薄荷(各一钱) 大力子(一钱半焙) 甘 
草(三分) 
生姜一片水煎。 
x萆 散x 治杨梅喉癣。 
土茯苓(别名萆 五钱) 当归 金银花 皂角刺 米仁(各二钱) 白鲜皮 白芷 木瓜 木通(各七分) 甘 
草(五分) 
水煎。 

卷之三杂症

属性:经云。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此言治法也。而余取以治瘰 。尤不易之法也。 
东方者。木也。足厥阴肝足少阳胆属之。阴不足。则阳有余。肝胆主节。筋无血养。则火自甚而 
金不能平。木反侮之。于是喉之两傍。厥阴少阳经筋之所过。则郁给成核。始则一二。继则三五。 
或左或右。累累如贯珠。久则溃烂。脓血淋沥。以致月消而败矣。南方者。火也。实则泻其子也。 
如夏枯草、连翘、黄芩、贝母、玄参之属。清火消痰。使火不得以乘金。而金得以平木。将少阳 
之火。不复炽矣。而厥阴之血。从何养乎。则补北方是也。北方者。水也。水乃生木。乙癸同源。 
肝气不宜助而肝血宜滋。况肾水既旺。而不盗金之气。西方不虚。东方独得实乎。故泻南方者。 
治瘰 之始。补北方者。救瘰 之终。余因是而悟古人立法之巧。非后人所几及。类如斯。 
一瘰 女子多见之。男子间有。有血虚内热所致。有郁怒伤肝而作。或感大行暑热。或啖煎 
炙醇酒。热生痰。痰成核。初则泻火消痰。开郁解毒。溃则补中益气。滋养肾水。庶成者可消。 
而溃者可敛也。 
x夏枯草汤x 
夏枯草(三钱) 玄参 黄芩 土贝母 金银花 连翘 天花粉 薄荷 桔梗(各一钱) 甘草节(三分) 
灯芯一握。水煎。郁怒。加香附、柴胡、钩藤、远志。血虚。加当归、白芍药。血热。加生 
地、牡丹皮。气虚者。加味归脾汤入夏枯草。或逍遥散加贝母、夏枯草。饮食不入者。四君子汤 
加广陈皮、香附、陈神曲。饮酒太过者。前方内加葛根、泽泻、青皮。去香附。肾阴不足者。六 
味地黄丸。 

卷之三杂症
肺症
属性:西方白色。入通于肺。位居于兑为燥金。时列于秋为燥令。燥者火之余气也。所藉乎有以润 
之。而不至于竭其液。则清肃下行。将天气降而云物不为之扰矣。肺位至高。风寒易侵。郁火于 
中。使复加之辛热。则柔脆之金。一经消烁。有不损坏者乎。而肺痈于是乎作矣。又主元气。治 
节一身。苟劳动喘乏。用而不息。将肺 
气日促。口吐涎沫。无气以动。而肺痿于是乎成矣。盖二症者。一本外感。一本内伤。外感者。 
非遽至于痈也。良由治疗失宜。过于解散。而以保之润之为急。多有得生者。虽破残之肺。可以 
复完。内伤者。则因酒色过度。酒入气分。色伤阴分。辛热之性。既以耗于上。又以竭于下。日 
渐月累。每成于不自觉。久乃痿 声嘶。肺气败坏而不复支。使欲嘘其既槁而润之。诚难为功。 
孰谓二症可不辨哉。 
一肺痈能食者生。赖有胃气。土为金之母也。其症咳唾稠痰。腥秽如脓。黄赤间杂。甚则咳 
出白血。白血者肺之叶也。手掌干涩。皮肤不泽。脉数而疾。急以栝蒌仁汤。连进数剂。或一二 
十剂。未有不愈者。余屡治神验。不易仆数。 
一肺痿。咳唾涎沫。胸中隐痛。四肢乏力。无气以动。用补中益气汤去升麻、柴胡。加阿胶、 
桑皮、麦冬、五味、白芨。 
x治验x 
一男子冬日咳嗽。自用发表。至春咳出臭痰。已七八日矣。昼夜不绝。脉得细数。展侧不能。 
手如枯掌。但饮食犹进。余用栝蒌、贝母之属。连进八剂。减半。又八剂。全愈。以六味丸调之。 
一人夏月饮火酒。患赤痢。脉洪数。与芍药汤服之。未愈更医。至冬。渐变咳嗽臭痰。疡科 
作肺痈治。延至于 
春。日吐红血盂许。上结白沫。臭秽异常。又经月余。咸谓必死。复延余诊。脉犹洪大带数。见 
其食鸡子。连进七八枚。无恙。余因谓曰。可治。肺虽坏而胃气未败也。亦与前汤。服十六剂。 
果愈。继以膏子药。调理而痊。 
x栝蒌仁汤x 
栝蒌霜 米仁(各二钱) 川贝母(去心) 天门冬(去心) 金银花 麦门冬(去心) 
百合(各钱半) 甘草节(三分) 桑白皮(蜜炙) 桔梗(各一钱) 
水煎。久而不敛。加白芨、阿胶。去桑皮。寒月。加款冬花、紫菀。夏月。加生地、牡丹皮。 
若脾虚不食。用四君子汤。或六君子汤。但喘未除者。不可骤补。真阴不足。继以六味丸加阿胶。 

卷之三杂症
乳症
属性:经云。怒则气上。思则气结。上则逆而不下。结则聚而不行。人之气血。贵于条达。则百脉 
畅遂。经络流通。苟或怫郁。则气阻者血必滞。于是随其经之所属而为痈肿。况乎乳房。阳明胃 
经所司。常多气多血。乳头。厥阴肝经所属。常多血少气。女子心性偏执善怒者。则发而为痈。 
沉郁者则渐而成岩。痈之为患。乳房红肿。 
寒热交作。宜化毒为主。栝蒌、忍冬之属。可使立已。岩之为病。内结成核。久乃穿溃。宜开郁 
为要。贝母、远志之类。不容少弛。若男子则间有。不似妇人之习见也。陈氏则云微有异者。女 
损肝胃。男损肝肾。肝虚血燥。肾虚精怯。血脉不得上行。肝筋无以荣养。遂结痛肿。似亦有见。 
至既溃之后。气血必耗。惟以归脾、逍遥、人参养荣无间调之。又必患者怡情适志。寄怀潇洒。 
则毋论痈症可痊、而岩症亦庶几克安矣。倘自恃己性。漫不加省。纵有神丹。亦终无如何也。 
一乳痈。恶寒发热。乳房红肿。用橘叶散。 
一乳吹。乳房作胀。枳壳散。乳汁不通。膨闷。王不留行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