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82-古今名医方论 >

第7章

082-古今名医方论-第7章

小说: 082-古今名医方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汗后下,于法为顺,而表仍不解,是妄下亡阴,阴阳俱虚而烦躁也,制茯苓四逆固阴以收 
阳;先下后汗,于治为逆,而表证反解,内不呕渴,似乎阴阳自和,而实妄汗亡阳,所以 
虚阳扰于阳分,昼则烦躁不得安,阳虚不得入于阴,故脉沉微而夜静,是真阳将脱而烦躁也, 
用干姜、附子固阳以配阴。(方议妙极!)同一烦躁,所用之方不同如此。姜、附者,阳中阳 
气化,不假根苗而成,能补先天无形之气,安虚阳外脱之烦,故以为君;人参能回元气于无 
何有之乡,通血脉于细微欲绝之际,故以为佐。是方以人参佐茯苓,补下焦之元气;以干姜 
而缓急自别,用方之神乎!(急缓二议,开后学心胸。) 

卷三
旋复代赭汤
属性:治汗吐下解表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 
旋复花(三两) 代赭石(一两) 人参(二两) 甘草(炙,三两) 生姜(五两) 
大枣(十二 
上七味,以水一斗,煎减半,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日三服。 
罗东逸曰∶仲景此方,治正虚不归元,而承领上下之圣方也。盖发汗吐下解表后,邪虽 
去, 
以浊邪 
养胃, 
于下; 
使噫气 
利在下 
胸中转 

卷三
赤石脂禹余粮汤
属性:主治久痢不止,大肠虚脱,服理中丸而利益甚者。 
赤石脂 禹余粮(各一斤,俱捣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 
柯韵伯曰∶甘、姜、参、术可以补中宫元气之虚,而不足以固下焦脂膏之脱。此利在下 
焦者 
责在 
者 
石脂色赤入丙,助火以生土;余粮色黄入戊,实胃而涩肠。急以治下焦之标者,实以培中宫 
之本也。要知此证,土虚而火不虚,故不宜于姜、附。仲景曰∶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可知与桃花汤别成一局矣。 

卷三
真武汤
属性:治少阴水气为患,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其人或咳,或呕,或小便利而 
下利 
白术(二两) 茯苓 白芍(各三两) 大附子(一枚,炮) 生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赵羽皇曰∶人之一身,阴阳是也。上焦属阳而主心肺,下焦属阴而主肝肾。肝藏阴血, 
肾兼 
酸能 
也。 
孰为之主?故脾家得附子,则火能生土,而水有所归矣;肾中得附 
所摄矣。更得芍药之酸,以收肝而敛阴气,阴平阳秘矣。若生姜者 
和胃也。盖五苓散行有余之水,真武行不足之水,两者天渊。总之 
泛溢妄行者,非大补坎中之阳,大健中宫之气,即日用车前、木通 
柯韵伯曰∶坎宫火用不宣,故肾家水体失职,是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也。法当壮元阳 
以消阴翳,逐留垢以清水源,因立此汤。方后立加减法,是真武加减证,不是主症,虽皆水 
气为患,而不属少阴。其云若咳者,是水气射肺所致,加五味子之酸温,佐芍药以收肾中水 
气;细辛之辛温,佐生姜以散肺中水气。小便自利而下利,是胃中无阳,则腹痛不属相火, 
四肢困于脾湿,故去芍药之酸寒,加干姜之辛热,即茯苓之甘平者亦去之,此为温中之剂, 
而非利水之剂矣。若呕者,是水气在中,故中焦不治,四肢不利,病不涉少阴,由于太阴湿 
化不宣也,不须附子之温肾,倍加生姜以散邪,此为和中之剂,而非下焦之剂矣。附子、芍 
药、茯苓、白术四味,皆真武所重,若去一味,便不是真武。仲景论证治,多触类旁通,并 
不画地为界。 
喻嘉言曰∶亡阳而用真武以救之者,盖真武北方司水之神。方中四味,是行水收阴,崇 
土回 
越, 

卷三
黄连阿胶汤
属性: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 
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药,取二升,去滓,纳胶溶,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 
温服 
柯韵伯曰∶此少阴之泻心汤也。凡泻心必藉连、芩,而导引有阴阳之别。病在三阳,胃 
中不 
者, 
神明 
非得 
不归 
和,取 
急趋下 
精神乃 

卷三
当归四逆汤
属性: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加吴萸、生姜。 
当归 桂枝 芍药(各三两) 细辛 甘草 通草(各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柯韵伯曰∶此厥阴初伤于寒,发散表寒之剂。凡厥阴伤寒,则脉微而厥。以厥阴为两阴 
之交 
相火 
脉细 
也; 
通 
草 
气血 
手足 
发散之 
细辛, 
阴内外 
程郊倩曰∶少阴所主者气,厥则为寒,当纳气归肾;厥阴所主者血,厥则为虚,当温经 
复营 

卷三
吴茱萸汤
属性:治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少阴症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阳明食谷欲呕 
者。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罗东逸曰∶仲景救阳诸法,于少阴四逆汤,必用姜、附;通脉四逆汤,加干姜分两,其 
附子 
断鳌 
茱萸 
一阳 
具, 
生矣 
升之 
之燥 
四末 
之间 
气。学人 
王又原曰∶少阴、厥阴,俱有躁烦。少阴之躁在水,由龙火不归,故姜、附得而阳回; 
厥阴 
(两 

卷三
白头翁汤
属性:治厥阴热利,下重,脉沉弦,渴欲饮水者。 
白头翁(三两)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二两) 
上四味,水煎服。 
柯韵伯曰∶三阴俱有下利证。自利不渴者属太阴,是脏有寒也;自利渴者属少阴,以下 
焦虚 
撞心 
脉沉为在里,弦为肝脉,是木郁之征也;渴欲饮水,厥阴病则消渴也。白头翁临风偏静,长 
于驱风,用为君者,以厥阴风木,风动则木摇而火旺,欲平走窍之火,必宁摇动之风;秦皮 
木小岑高,得清阳上升之象为臣,是木郁达之,所以遂其发陈之性也;黄连泻君火,可除上 
焦之渴,是苦以发之,黄柏泻相火,可止下焦之利,是苦以坚之也。治厥阴热利有二∶初利 
用此方,以升阳散火,是谓下者举之,寒因热用法;久利则用乌梅丸之酸以收火,佐以苦寒 
,杂以温补,是谓逆之从之,随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之平也。 

卷三四逆、通脉四逆汤
四逆汤
属性:治脉沉、厥逆等证。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温服。 

卷三四逆、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属性:治少阴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 
或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甘草(三两,炙) 附子(一枚,生)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温服。 
加减法∶面赤色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 
痛者 
王又原曰∶仲景真武汤一方,于水中补火;四逆与通脉四逆二方,是于水中温土。二方 
用药 
阳未 
内阳微 
姜,树 
气已离 
等分者 
四逆; 
内,面 
出,而 
外热, 

卷三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属性:温热内发,表里俱热,头痛,身疼,不恶寒反恶热,无汗而喘,大烦,大渴,脉阴阳俱 
浮者 
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枚) 甘草(炙,二两) 石膏(半斤) 
上四味,煎服同麻黄汤法。 
柯韵伯曰∶石膏为清火之重剂,青龙、白虎皆赖以建功。然用之不当,适足以招祸,故 
青龙 
但热 
语、 
桂枝 
出, 
程扶生曰∶此治寒深入肺,发为喘热也。汗既出矣,而喘是寒邪未尽。若身无大热,则 
是热 
散除 

卷三
附子汤
属性:治少阴病,身痛,手足寒,骨节痛,口中和,恶寒,脉沉者。 
附子(二枚,生)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服一升,日三服。 
柯韵伯曰∶此仲景温补之第一方,乃正治伤寒之法,为少阴固本御邪之剂也。夫伤则宜 
补, 
中之阴,又为寒水之脏,故伤寒之重者多入少阴,所以少阴一经,最多死证。方中用生附二 
枚者,取其力之锐,且以重其任也,益少火之阳,鼓肾间之动气以御外侵之阴翳,则守邪之 
神 
脏 
阳无 
水。 
以散 
子汤 
于经 
脉 
表 
与 
尚 
学人 

卷三
参胡三白汤
属性:治汗下后,虚微少气,发热,口燥。去柴胡,名人参三白汤。 
人参 柴胡 白术 白芍 白苓 姜 枣 
柯韵伯曰∶汗下后里气既虚,当求之于三阴∶而表热复发,又当责之三阳。三阳以少阳 
为枢 
不得 
达少 
太阴 
为大 
冬、 
表热 

卷四
济生肾气丸
属性:治肾虚脾弱,腰重脚肿,小便不利,腹胀,喘急,痰盛,已成鼓症,其效如神。 
熟地黄(四两) 白茯苓(三两) 牡丹皮 干山药 泽泻 车前子 山茱萸 牛膝 肉 
桂 
上十味,蜜和丸。每服八十丸,空心米饮下。 
张景岳曰∶水肿乃脾、肺、肾三脏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 
在肺 
无所 
关, 
即为 
必先 
失其 
之真 
故用 
牛膝 
即所 
减。 
大伤 
桂、 
盖 
如 
散 
以 
自 
斗 
胜 

卷四
八味地黄丸
属性: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下元衰惫,脐腹疼痛, 
夜多 
熟地黄(八两,用真生怀庆,洗,浸一宿,柳木甑砂锅上蒸半日,晒干,如式九次为度, 
临用 
桂附子(各一两) 
上八味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赵养葵曰∶君子观象于坎,而知肾中具水火之用。今人入房,而阳气易举者,阴虚火动 
也; 
药、泽 
中补火 
喻嘉言曰∶《金匮》用八味丸治香港脚上入少腹不仁者。香港脚即阴气,少腹不仁,即攻心 
之渐 
少腹 
阻其胸中之阳,自致短气,故用 
此肾气不能摄水,小便恣出, 
气不上升之渴,非用此以蛰护 
药,得其旨矣。 
柯韵伯曰∶命门之火,乃水中之阳。夫水体本静,而川流不息者,气之动,火之用也, 
非指 
肾家 
命门 
气矣 
则 
崔氏加减八味丸,以五味之酸收,易附子之辛热,肾虚而不甚寒者宜之也。《千金方》 
于八 
附加 
苓以 
味外 

卷四
六味地黄丸
属性:主治肾精不足,虚火炎上,腰膝痿软,骨热酸疼,足跟痛,小便淋秘或不禁,遗精梦泄, 
水 
熟地黄(八两) 山茱萸(四两) 白茯苓 干山药(各四两) 牡丹皮(三两) 泽 
泻(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淡盐汤下。 
柯韵伯曰∶肾虚不能藏精,坎宫之火无所附而妄行,下无以奉春生之令,上绝肺金之化 
源。地黄禀甘寒之性,制熟味更浓,是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用以大滋肾阴,填精补髓,壮 
水之 
静之 
肾之 
故 
固封 
借以 
奉生 

卷四
天王补心丹
属性:主治心血不足,神志不宁,津液枯竭,健忘,怔忡,大便不利,口舌生疮等症。 
人参 酸枣仁 当归 生地黄 柏子仁 麦冬 天冬 远志 五味子 白茯苓 丹 
参玄参 桔梗 
上为末,炼蜜丸如椒目大,白汤下。 
柯韵伯曰∶心者主火,而所以二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