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抱朴子内篇 >

第30章

抱朴子内篇-第30章

小说: 抱朴子内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问:“服食药物,有前后之宜乎?”抱朴子答曰:“按中黄子服食节度云,服治病之药,以食前服之;养性之药,以食后服之。吾以咨郑君,何以如此。郑君言,此易知耳,欲以药攻病,既宜及未食,内虚,令药力势易行,若以食后服之,则药但攻谷而力尽矣;若欲养性,而以食前服药,则力未行,而被谷驱之下去不得止,无益也。”

    或问曰:“人服药以养性,云有所宜,有诸乎?”抱朴子答曰:“按玉策记及开明经,皆以五音六属,知人年命之所在。子午属庚,卯酉属己,寅申属戊,丑未属辛,辰戌属丙,巳亥属丁。一言得之者,宫与土也。三言得之者,征与火也。五言得之者,羽与水也。七言得之者,商与金也。九言得之者,角与木也。若本命属土,不宜服青色药;属金,不宜服赤色药;属木,不宜服白色药;属水,不宜服黄色药;属火,不宜服黑色药。以五行之义,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故也。若金丹大药,不复论宜与不宜也。

    一言宫。庚子庚午,辛未辛丑,丙辰丙戌,丁亥丁巳,戊寅戊申,己卯己酉。

    三言征。甲辰甲戌,乙亥乙巳,丙寅丙申,丁酉丁卯,戊午戊子,己未己丑。

    五言羽。甲寅甲申,乙卯乙酉,丙子丙午,丁未丁丑,壬辰壬戌,癸巳癸亥。

    七言商。甲子甲午,乙丑乙未,庚辰庚戌,辛巳辛亥,壬申壬寅,癸卯癸酉。

    九言角。戊辰戊戌,己巳己亥,庚寅庚申,辛卯辛酉,壬午壬子,癸丑癸未。

    禹步法〔一二六〕:前举左,右过左,左就右。次举右〔一二七〕,左过右,右就左。次举右,右过左,左就右。

    如此三步,当满二丈一尺〔一二八〕,后有九迹〔一二九〕。

    小神方〔一三十〕,用真丹三斤,白蜜一斤〔一三一〕,合和日曝煎之,令可丸。旦服如麻子十丸,未一年,发白更黑,齿堕更生,身体润泽,长服之,老翁还成少年,常服长生不死也〔一三二〕。

    小饵黄金方,火销金纳清酒中,二百出,二百入,即沸矣。握之出指间〔一三三〕,令如泥,若不沸及握之不出指间,即复销之内酒中无数也。成服如弹丸一枚,亦可汁一丸分为小丸,服三十日,无寒温,神人玉女下之。又银亦可饵,与金同法。服此二物,可居名山石室中,一年即轻举矣。人间服之,名地仙,勿妄传也。

    两仪子饵销黄金法〔一三四〕,猪负革肪〔一三五〕三斤,醇苦酒一斗,取黄金五两,置器中煎之,出炉,以金置肪中〔一三六〕,百入百出,苦酒亦尔〔一三七〕,□一斤金,寿弊天地〔一三八〕,食半斤金,寿二千岁;五两,千二百岁,无多少,便可饵之。当以王相之日,作之神良,勿传人,传人,药不成不神也〔一三九〕。欲食去尸药〔一四0〕,当服丹砂。

    饵丹砂法,丹砂一斤,捣,下〔一四一〕醇苦酒三升〔一四二〕,淳漆二升〔一四三〕,凡三物合,令相得〔一四四〕,微火上煎之,令可丸,服如麻子三丸,日再。四十日〔一四五〕,腹中百病愈,三尸去;服之百日,肌骨坚强;服之千日,司命削死籍〔一四六〕,与天地相保〔一四七〕,日月相望,改形易容,变化无常,日中无影,乃别有光矣〔一四八〕。

    校释〔一〕神农四经孙校:太平御览九百八十四引无“四”字。明按博物志引神农经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云云,大抵与此相同。唯本篇所言上药,张度仙之作用,是其异者。

    〔二〕升为天神孙校:藏本无“为”字,御览引“神”下有“仙”字。

    〔三〕行厨立至前金丹篇云:欲致行厨,取黑丹和水,以涂左手,其所求如口所道,皆自至。

    〔四〕又曰五芝校勘记:御览九百八十四“五芝”上有“饵”字。明按影宋本御览无。

    〔五〕雄黄雌黄孙校:御览引无“雌黄”二字。

    〔六〕巨胜延年神农本草经云:胡麻一名巨胜,味甘平,补五内,益气力,久服轻身不老。

    〔七〕威喜辟兵威喜,木芝名。本篇下文云,木威喜芝,夜视有光,烧之不燃,带之辟兵。

    〔八〕次则云母孙校:御览九百八十四引“云母”作“五云”。

    〔九〕次则石硫黄孙校:御览九百八十四引“黄”作“丹”。明案“硫”一作“流”。石硫黄亦名硫黄。神农本草经云,主治疽痔恶血,能化金银铜铁奇物。

    〔一十〕象柴孙校:御览大观本草引“象”作“家”。

    〔一一〕一名托卢“托”原作“纯”。孙校:御览大观本草引“纯”作“托”。校补云,作“托卢”是也。“纯”乃“托”字形近之讹。说文木部云,宅栌木出宏农山。列仙传云,陆通好养生,食橐卢木及芜青子。周礼掌染草注云,染草茅搜橐芦豕首之属。托与宅橐,卢与芦栌,并声同相通。今据改。

    〔一二〕或云仙人杖或云西王母杖校勘记云,御览九百八十四“或云”作“或名”,两句皆同。

    〔一三〕倍□孙校:“□”旧误作“”,今校正。明按□,音试,马疾行,此喻成效快速。

    〔一四〕真百部苗似拔重修政和证类本草九云:百部根主治咳嗽上气。本篇谓其能治及杀虱。拔亦作菝●。重修政和证类本草八云:菝●,主腰背寒痛风痹。

    〔一五〕黄精一名兔竹孙校:御览九百八十九引“兔”作“鹿”。校勘记云:遍检御览众本并作“菟”,校语以为作“鹿”,未知何据?明案影宋本御览亦作“菟”,“鹿”字殆“兔”形近之讹。

    〔一六〕一名救穷孙校:“救穷”御览引作“鸡格”。

    〔一七〕一名垂珠孙校:“垂”御览引作“岳”。

    〔一八〕才可得五六斗孙校:“斗”御览引作“升”。

    〔一九〕不能辨也崇文本“辨”作“办”。

    〔二十〕乃可大得其益耳校勘记:御览九百八十九引作“乃可得益寿”。明案影宋本御览无“寿”字,博物志曰,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饵之可以长生。

    〔二一〕凶年可以与老小休粮孙校:“休”大观本草引作“代”。

    〔二二〕五芝者有石芝至菌芝本书遐览篇着录有木芝图、菌芝图、肉芝图、石芝图、大魄杂芝图。

    〔二三〕生于海隅名山校勘记:御览九百八十五作“海隅石山”。

    〔二四〕有积石者校勘记:御览九百八十五作“肉芝者”,无“有积石”三字。

    〔二五〕晦夜去之三百步孙校:“三”御览九百八十五引作“一二”。

    〔二六〕亦不能得见此辈也校勘记:御览九百八十五引“此辈也”作“此光也”。明案影宋本御览无“光也”二字。

    〔二七〕服方寸匕方寸匕,量药具,作匕正方一寸,抄散药取不落为度,武威汉墓出土医药简牍中有方寸匕之称。

    〔二八〕又玉脂芝生于有玉之山至似山玄水苍玉也曲园云:玉藻篇,公侯佩山玄玉,大夫佩水苍玉。注曰,玉有山玄水苍者,视之文色所似也。正义曰,玉色似山之玄而杂有文,似水之苍而杂有文。然则山玄水苍初非一色,此玉芝殆亦或玄或苍者欤!

    〔二九〕常以秋分伺之得之校勘记:御览九百八十五“伺之”作为“伺而”。案影宋本御览仍作“伺之”。

    〔三十〕可以夜视也校勘记:御览九百八十五“夜视”作“夜视书”。

    〔三一〕从石户上堕入偃盖中“堕”原作“随”。孙校云:御览九百八十五引“随”作“堕”。明案当作“堕”,今据订正。

    〔三二〕有一滴至而偃孙校:自“有一”至“而偃”二十四字,各本皆脱去,御览引有,今据之补全。

    〔三三〕石桂芝生名山石穴中校勘记:艺文类聚八十九“石桂芝”作“石桂英芝”。

    〔三四〕大如径尺孙校:“如”字疑衍。明案宝颜堂本、崇文本并无“如”字。

    〔三五〕光明而味辛校勘记:御览九百八十五“光明”作“色明”。明案影宋本御览仍作“光明”。

    〔三六〕沁水山孙校:本草图经引作“近水之山”。

    〔三七〕不饮则坚凝成石校勘记:御览八百九十五“则坚凝”作为“则渐坚凝”。

    〔三八〕共计前后所服“共”原作“其”,“前”下原无“后”字。校勘记:御览九百八十五“所”作“后”。校补云“其”当作“共”,形近之误;“前”下脱一“后”字。御览九百八十五引“其”正作“共”,“前”下正有“后”字。明案影宋本御览引此文作“其计前后所服”,则校勘记与校补所据之御览,本各有异也。审察文意,当作“共计前后所服”,今据订补。

    〔三九〕合成三升孙校:“升”御览引作“斗”。

    〔四十〕石脑芝生滑石中校勘记:御览九百八十五“石脑芝”作为“石胫芝”。

    〔四一〕服一升得千岁孙校:“升”御览引作“斗”。明案影宋本御览仍作“升”。

    〔四二〕石硫黄芝孙校:御览九百八十七引无“芝”字。

    〔四三〕石硫丹者石之赤精校勘记:御览九百八十七作“石流赤山之赤精”。上下文“硫”皆作“流”。明案影宋本御览标题作“石流赤”,引文作“石流丹者山之赤精”。

    〔四四〕如此有百二十校勘记:御览九百八十七作“百二十种”。校补云,有“种”字是也,下文频言百二十种。

    〔四五〕昌宇内记原校:“宇”一作“字”。明案作“字”,非。本书对俗篇称玉策记及昌宇经。昌宇,人名,传说与力牧等并为黄帝之臣。参云笈七签七十九五岳真形图法。

    〔四六〕松柏脂沦入地千岁孙校:刻本无“柏”字,非。

    〔四七〕烧之不然孙校:御览九百八十五、大观本草引“然”作为“焦”。

    〔四八〕千岁之栝木孙校:“栝木”御览九百九十二引作“射干”,按所引为药部射干门,当不误也。校勘记曰:御览九百八十六作为“括木”,校语宜先举出。

    〔四九〕刮服一刀圭明案“服”原作“腹”,“刮腹”于文义不合,盖涉上文“病在腹内”而误。鲁藩本、慎校本、宝颜堂本并作“刮服”,今据校正。

    〔五十〕即其肿痛所在以摩之孙校:藏本无“即”字。

    〔五一〕则刮涂人之左足也“涂”原作“射”。孙校:“射”下当有“干”字。校勘记:御览九百八十六作“则刮涂之”,无“射人”二字。校补云,孙星衍所校未是,御览所引亦未尽是,疑本作“假令左足有疾,则刮人之左足也”,今本有“射”字,即“刮”字之讹衍。明案校补之说亦未是,所谓“刮人之左足”,文义不完,当依影宋本御览九百八十六作“则刮涂人左足也”。今据订正。

    〔五二〕名曰飞节芝“曰”下原有“日”字。孙校:御览九百五十三、九百八十六引皆无“日”字。校补云:“日”即“曰”之讹衍。明案当无“日”字,今据删。

    〔五三〕末服之尽十斤孙校:“十”御览九百八十六引作“一”。

    〔五四〕东流泉水之土“土”藏本、鲁藩本、慎校本、宝颜堂本及御览九百八十六引皆作“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