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抱朴子内篇 >

第31章

抱朴子内篇-第31章

小说: 抱朴子内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三〕末服之尽十斤孙校:“十”御览九百八十六引作“一”。

    〔五四〕东流泉水之土“土”藏本、鲁藩本、慎校本、宝颜堂本及御览九百八十六引皆作“上”。

    〔五五〕以立夏之候伺之孙校:“立夏”御览引作“夏至”。

    〔五六〕其实如鸾鸟孙校:“实”御览引作“文”。

    〔五七〕以细根相连状如缕“以”字上宝颜堂本、崇文本有“有”字。

    〔五八〕此辈复百二十种“复”下宝颜堂本、崇文本有“有”字。

    〔五九〕日三至百日校补云“日三”句,语意不完,御览九百八十六引作“日三服”,近是,今本盖脱“服”字。明案校补之说非,本篇“日三”语法众多,如石象芝、木威喜芝、千岁灵龟等,皆云“日三”,意谓日三服,未必脱“服”字也。

    〔六十〕紫珠芝其花黄“珠”上原无“紫”字。校勘记云:“珠芝”艺文类聚九十八作“紫朱芝”。此脱“紫”字,作“朱”者,彼误也。据下文,如李而紫色,垂如贯珠,明当作“紫珠芝”。明案校勘记之说是矣,御览九百八十六引正作“紫珠芝”,今据补。

    〔六一〕八字再重“再”字原作“体”。校勘记云:艺文类聚九十八、御览三十一、九百四十九“体重”作“再重”;按再重,谓“八”字作“八八”也。明案当作“再”,今据改。

    〔六二〕以五月五日日中时取之“日”下原不重“日”字。校补云:此句文义不完,御览引重“日”字是也。类聚引“中”作“午”,亦通。今据御览九百四十九补。

    〔六三〕令人寿四万岁校勘记:御览九百四十六无“四”字。明案影宋本御览有。

    〔六四〕其雄额上两骨起似角校勘记云:御览九百三十一“似角”下有“解人言,浮于莲叶之上,或在丛蓍之下”十五字;案对俗篇有此一段,其下文下同,上文仅异二字。艺文类聚九十六,初学记三十、御览八所引,皆属彼篇,与此无涉。

    〔六五〕风生兽似貂校勘记:御览九百八“风生兽”作“风母兽”,引在风母门,当不误也。

    〔六六〕以铁锤锻其头数十下乃死“十”原作“千”。原校:“千”或作“十”。校补云:十洲记说风生兽亦作数十下,疑“千”当作“十”,原校近是。曲园曰:玉篇犬部,●兽有尾,小打即死,因风更生;广韵一东,●状如猿,逢人则叩头,小打便死,得风还活,出异物志。二书所言小打即死,与此云铁锤锻数千下乃死者不同,意抱朴亦止就书籍所载言之,未必亲见也。明案古籍辗转抄写,以讹传讹者多矣。此文“数千下”,当为“数十下”之误,今据订正。

    〔六七〕其色多白而尾掘孙校:御览九百八十八引“尾”下有“曲”字。校勘记云:“而尾掘”御览九百二十二作“而尾屈”,九百八十六作“而尾毛堀”,一本作“而尾毛掘”。堀、掘皆与屈相当,九百八十八不引,校语所谓有“曲”字者,未审何据?

    〔六八〕或生泉之侧孙校:“泉”下御览九百八十六有“水”字。

    〔六九〕勿以山日此句未详。校补云,“”字于义无取,“”当作“浪”,言当三月九月山出神药,既入名山,不可流连山之风景而费日也,御览九百八十六引作“浪”。按此可聊备一说。

    〔七十〕执吴唐草一把以入山原校:“草”或作“花”。

    〔七一〕纯白名磷石校勘记:御览八百八“纯白”下有“者”字。校补云:有“者”字是也,盖以上句例相同故。,见前金丹篇注。

    〔七二〕或以蜜搜为酪崇文本“搜”作“溲”。

    〔七三〕韦囊以为粉,音膻,揉也。

    〔七四〕则百病除孙校:“除”藏本作“愈”。

    〔七五〕三年久服孙校:藏本无“久服”二字。

    〔七六〕五年不阙可役使鬼神孙校:“不阙可”三字藏本作“则”。

    〔七七〕践棘而不伤肤孙校:藏本无“而”字“肤”字。

    〔七八〕着火即焦孙校:“着火”藏本作“烧之”。

    〔七九〕理自然也孙校:大观本草玉石部引小有异,据之改补。

    〔八十〕其但纯黄似雄黄色孙校:大观本草引“雄”作“雌”。

    〔八一〕或先以硝石化为水乃凝之孙校:“硝”大观本草引作“消”。

    〔八二〕或以玄胴肠孙校:大观本草引“玄胴肠”作“猪胴”二字。

    〔八三〕玉可以乌米酒及地榆酒化之为水校勘记:御览八百五“米”作“珠”;乌米酒乌珠酒皆不他见,未审孰是。

    〔八四〕故能乘烟孙校:御览八百五引“烟”下有“霞”字。

    〔八五〕似寒食散状寒食散方,汉张机制。寒食散一名五石散。世说新语言语篇何晏服五石散。此散宜寒食,冷水洗取寒,唯酒欲热饮,不尔,百病生焉。余嘉锡撰有寒食散考。

    〔八六〕乃招合得璋环璧及校剑原校:“招”一作“始”,“校”一作“装”。

    〔八七〕然三服孙校:“然”下当有“日”字。

    〔八八〕亦可以浮石水蜂窠化孙校:大观本草引“窠”下有“鲎”字。明案慎校本、宝颜堂本“化”下有“之”字。

    〔八九〕或云大蟹十枚投其中孙校:“或云大蟹”四字当是小注,误入正文。

    〔九十〕或云龟和服之孙校:“或云龟”三字当是小注,误入正文。校勘记云:御览九百五十七无此三字。

    〔九一〕●木实之赤者原校“●”一作“楮”。案“之”原作“芝”。孙校:大观本草引无“芝”字。校勘记:御览三百九十四作“●木实之赤者”。明案慎校本、宝颜堂本、崇文本亦作“●木实之赤者”,则“芝”为“之”之误,今据改。

    〔九二〕令人彻视见鬼校补:岁时广记二十四引作“令人夜能彻视鬼神”,于义为长。

    〔九三〕昔道士梁须孙校:大观本草引“须”作“顿”。校补:太平广记四百十四引作“顷”。明案御览三百九十四引仍作“须”。

    〔九四〕至年百四十岁校勘记:御览三百九十五引“四”作“三”。校补云:太平广记引“至年”作“年至”,于义为长。

    〔九五〕能夜书御览三百九十四作“能夜读书”。

    〔九六〕槐子以新瓮孙校:御览九百五十四引“瓮”作“瓷”。

    〔九七〕久服之令人发不白而长生孙校:御览引“久”作“早”。

    〔九八〕未丸孙校:“”疑作“央”。明案崇文本作“央”。

    〔九九〕仙方所谓日精更生孙校:“更生”下当有“阴成”二字,各本皆脱去,非。校勘记云:初学记二十七亦无“阴成”二字,则唐本与今本同,校语当删。

    〔一0十〕余亡祖鸿胪少卿孙校:御览七百二十、九百八十四引“卿”皆作“时”。校勘记:御览六百七十、又七百二十、又九百八十五皆作“少时”;三百八十三作“少卿”;九百八十四不引,校语误。

    〔一0一〕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去井数尺“去”下原无“井”字。孙校:御览九百八十四引有“井”字。校勘记云:御览三百八十三作“去井数尺”;九百八十五引至上句而止;九百八十四不引,校语误。明案校勘记是,“去”下当有“井”字,今据补。

    〔一0二〕况乃饵炼丹砂而服之乎校补:御览七百二十引无“饵”字,近是。

    〔一0三〕自怨不幸孙校:“自”上藏本有“瞿”字。

    〔一0四〕乃叩头自陈乞哀孙校:“哀”大观本草引作“命”。

    〔一0五〕乞丐其方孙校:“丐”大观本草引作“遗”。

    〔一0六〕甚惊愕校补云:“甚惊愕”下当有脱文。太平广记四百十四引作“甚惊愕遂具言状”,御览六百七十引作“甚骇问得愈状”,神仙传亦有“具说其由”一句可证。

    〔一0七〕在人间三百许年校勘记:御览六百七十作“在人间二百余年”。

    〔一0八〕于时闻瞿服松脂如此孙校:“于”藏本作“余”。

    〔一0九〕定是妇人孙校:“定”大观本草引作“乃”。明案慎校本、宝颜堂本亦作“乃”,疑当作“乃”。校补云:此妇人故事颇似列仙传毛女,唯云汉成帝时为人所得,所说稍异。

    〔一一十〕垂饿死校勘记:意林作“垂当饿死”。

    〔一一一〕教我食松叶松实孙校:“松叶松实”大观本草引作“松柏叶实”。

    〔一一二〕遂不能饥校补:类聚八十一、太平广记四百十四、御览九百八十九引并无“能”字,疑是衍文。

    〔一一三〕因闻其相问孙校:“闻”藏本作“阅”。案鲁藩本、慎校本亦作“阅”。

    〔一一四〕术一名山□神农本草经云:术一名山蓟。按“□”疑系“蓟”字之讹。史记贾谊传:“细故□蓟兮”,“蓟”讹作“□”。盖“鱼”与“角”传写易乱也。

    〔一一五〕常服山精孙校:御览九百八十九、大观本草引“常”作“当”。明案慎校本、宝颜堂本、崇文本“常”作“长”。

    〔一一六〕昔仙人八公淮南八公: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见淮南鸿烈高诱撰叙目。

    〔一一七〕韩终服菖蒲十三年校勘记:艺文类聚八十一作“三十年”。按楚辞远游王逸注引列仙传云:齐人韩终,为王采药,王不肯服,终自服之,遂得仙也。

    〔一一八〕菖蒲生须得石上校补:太平广记四百十四引“生须”作“须生”。明案慎校本、宝颜堂本、崇文本“生须得石上”作“须得生石上”,近是。

    〔一一九〕赵他子服桂二十年校补:太平广记引作二十一年。

    〔一二十〕移门子服五味子孙校:御览九百九十引“移”作“羡”,非,后遐览篇有移门子记也。校补云:孙说非。古人言事于声音相近者随意用之,故前后同说一人一事,往往字异而实同。本书或作移门子,或作羡门子。陶弘景真诰作衍门子。移、羡、衍三字音近并通,实一人也。且遐览篇广载仙经,有移门子记而无羡门子记,其为一人,毫无可疑。又御览九百九十引典术云,羡门子服五味子十六年。此正作羡门子。孙氏欲分羡门子移门子为二人,误矣。

    〔一二一〕手上车弩也孙校:“车”当作“连”。校勘记云:御览九百八十九亦作“车弩”,未定是“连”之误。据御览三百四十八引赵公王琚教射经,有绞车弩中七百步。王琚,魏书有传,将恐古有车弩,至魏盛行耳。又校补云,“上”乃“止”之坏字。此言楚文子服地黄八年,虽车弩之迅疾而能以手止之。误“止”为“上”,不可通矣。御览九百八十九引正作“止”。明案校补之说虽近是,然影宋本御览仍作“上”。“上”为动词用,盖车弩非力弱者所能上,言其手劲大,能上车弩也。

    〔一二二〕御八十妾校勘记:艺文类聚八十一、御览九百八十九作十八妾。

    〔一二三〕有子百三十人孙校:御览九百八十九、大观本草引“三”作“四”。校勘记:艺文类聚八十一亦作“四”。

    〔一二四〕忽怠于神丹孙校:“忽”旧误作“勿”,今校正。

    〔一二五〕以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