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中医基础理论 >

第26章

中医基础理论-第26章

小说: 中医基础理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实中夹虚:气血郁结,正气已虚。症见腹胀满痛、肝脾肿大、二便不利、腹露青筋、面晦舌紫、形瘦、纳差、少气乏力、脉细。

    虚实转化

    临床上由实证转为虚证者居多,往往因实证失治,误治或大汗、大吐、大泻后耗伤气血津液等所致。如病见高热、口渴、烦躁、脉洪大等实证者,由于治疗不当,日久不愈而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不思饮食、神疲乏力、脉细弱等气津两虚的虚证。由虚证转为实证者较少,大多是由于正气不足,阳气不振而产生痰饮、水湿、瘀血等实邪。

    虚实真假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实证发展到极盛阶段,可以出现类似虚证的症状;虚证发展到一定阶段,亦会出现类似实证的症状。临床中要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真虚假实:正气大虚,气血不足,运化无力,阴不敛阳。症见腹痛胀痛、脉弦;或高热、脉洪大等(假实)。但腹满胀痛时而缓解,且不拒按,脉弦而重按无力;或见舌淡或胖嫩(真虚)。

    真实假虚:实邪内结,阳气闭郁。症见腹胀满痛、拒按、数日大便不行(真实);但精神萎靡、脉微弱(假虚)。
虚、实
    

    虚实两纲,主要辨别机体强弱与病邪盛衰。虚指正气虚,实指邪气实。

    一、虚证:即正气虚弱或机体有形物质不足所产生的证候。如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舌净无苔、舌质淡嫩、脉细弱无力等。治疗宜用补益法。

    注意:

    1。 辨虚证必须结合脤体脏腑及气血、阴阳,才能指导治疗。如脾虚宜健脾,气虚宜补气,阴虚宜滋阴等。均可从脉象中了解之。

    2。 虚证常与寒证或热证同时存在,如阳虚生寒(即机能过度减退),故阳虚多兼有寒象(虚寒证);阴虚生热(即阴虚液少,阳气偏盛而化热),故阴虚多兼有热象(虚热证)。

    3。 相对地说,久病多虚证,老年人患病也多虚证。

    二、实证:主要系指病邪过盛所产生的证候。但病邪过盛,人体必将增强其机能代谢活动以抵抗病邪,故实证往往表现在两方面:病邪过盛,如痰饮、水湿、瘀血、食积、虫积等;机能亢盛,如精神与奋、声高气粗、发热面赤、腹满痛而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厚腻、脉洪有力等。治疗实证宜用泻下法或消导法。

    注意:

    1。 辨实证也要结合脤体脏腑及气血、阴阳,以便指导治疗。如气实(气滞)则行气破气;血实(瘀血)则宜活血化瘀或破血等。

    2。 〞热〞也属机能代谢亢盛的表现,故实证常与热证同时存在(实热证)。

    3。 相对地说,新病多实证,壮年人患病也多实证。

    三、虚实夹杂:临床上除单纯的虚证或实证外,常有虚中夹实或实中夹虚等虚实来杂的情况,如同硬变腹水病人,由于病久身体已虚(正气虚),但又有腹水实证(邪气实)。在治疗上对虚实夹杂的病证,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先补后攻、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等不同治疗方法。
六经辨证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经脉而言。六经辨证则是一种辨证纲领,它将外感疾病中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划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个类型,并以此解释疾病部位,证候性质、邪正盛衰、传变规律,以及立法处方等问题。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及其络属脏腑是六经辨证的物质基础。

    一般来说:三阳病属表,三阴病属里。三阳病多热证、实证,三阴证多寒证、虚证。三阳病治疗,当以祛邪为主。三阴病治疗,当以扶正为先。

    在六经辨证中,六种类型病证关系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传变的。病变由→→→→→的发展演变,反映了邪气由表入里,由阳入阴,正气渐衰的过程。

    在六经病证的转变中,循三阳三阴顺序而传者,称之为循经传,不循此顺序而传者,称越经传。表里相合两经的病证互相传变者,称表里传。疾病初起即见三阴病证者,称之为直中。一经病证未罢,又见它经病证者,称并病。二经病证同时出现者,称为合病。六经病证基础上,又有它证表现者,称为兼证。六经病证转变为其它病证者,叫做变证,误治伤正,病情恶化者,称为坏证。

    六经病证的传变,往往与正气的盛衰,邪气的强弱,治疗护理当否,患者体质偏差,以及疾病种类等因素有关。
厥阴病证
    

    厥阴包括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与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相表里。厥阴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病变,为六经病的最后阶段,多由传经而来,或病邪直中,或治疗不当,邪气内陷所致。病邪侵犯厥阴,肝与心包皆受影响。

    由于正气衰竭,阴阳紊乱,故而厥阴病主要表现为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若阴寒极盛,阳气不续而先绝,则病情危笃;若阴寒极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阴阳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寒热错杂证的症状为口渴不饮,气上冲心,胸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呕吐或吐蛔,厥逆不利。 病因病机为或病于传经,或病于直中,或因治疗失当,邪气内陷厥阴。

    厥热胜复证的症状为先厥而后热,下利自止;或厥少热多;或寒多热少;或厥热等。病因病机为病入厥阴,阴气盛则厥逆,阳气复则发热。因寒盛致厥多与下利并见,阴寒内盛,故先厥;阳气未复,故后发热,下利自止,其病可愈。厥少热多,是阳胜阴退之故,是向病愈方面发展;寒多热少,是阴胜阳虚,是病势向严重方面发展,厥热相等,是阴阳已趋相对平衡,可知病能自愈。
少阳病证
    

    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与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相表里。少阳属于太阳、阳明之间,又称半表半里。少阳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病邪已离太阳之表,而尚未入阳明之里,介于表里之间。其多由太阳表邪化热入里传变而来,亦可由少阳本经直接受邪而发病。其病证又称为“半表半里证”。

    少阳病证的症状为口干,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

    其病因病机为病邪侵于少阳,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以致枢机不利,胆火上炎,上扰空窍,胃失和降。
少阴病证
    

    少阴包括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与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相表里。少阴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全身功能衰退,病情危重的阶段,主要是以心肾虚衰为特点。形成少阴病的原因,一是素体阳虚,寒邪直中少阴;一是阳明病失治,误治传变而来。如太阳表证,误治伤阳,邪即可陷入少阴,所谓“实则太阳,虚则少阴”。

    少阴经内连心肾,心属火为阳,肾属水为阴。正常生理状态下,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阴阳相通。在病理情况下,既可以出现肾阳虚衰为主的寒化证,又可以出现以肾阴虚而心火上亢为主的热化证。因此,少阴病就有从阴化寒、从阳化热两类证型。

    少阴寒化证的症状为畏寒倦卧,精神萎靡,手足厥冷,下利清谷,欲吐不吐,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微。病因病机为素体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或外感失治、误治,损伤真阳所致。

    少阴热化证的症状为心烦不寐,口燥咽干,小便黄,舌尖红,干燥少苔,脉细数。病因病机为多由邪热不解,耗伤真阴,或素体阴虚,邪入少阴,从阳化热,灼伤真阴而致。
太阳病证
    

    太阳包括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与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为表里。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固护于外,居六经之首。

    太阳病系风寒袭表,是外感病的初期,以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为主要脉证,病位在表,属表证。由于感邪不同,体质强弱的差异,所以太阳表证又有表寒、表热(温病)之分。表寒(又分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两证)与表热又统称为。经证不愈,病邪可循经入腑,形成(脉证又有蓄水、蓄血之分),亦可内传于阳明等。

    太阳经证

    太阳中风(表寒虚证)

    症状: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病因病机:风寒袭表,太阳经循行头项和肩背,则致太阳经气不利。

    太阳伤寒(表寒实证)

    症状: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苔薄白,脉浮紧。

    病因病机:寒邪袭表,卫阳被遏,正邪交争。

    表热证(温病)

    症状:发热而渴,不恶寒,脉浮数。

    病因病机:外感温热之邪,或里阳素盛所致。

    太阳腑证

    蓄水证

    症状:小便不利,微热,渴欲饮水,甚则烦渴,水入则吐,苔白腻,脉浮或濡。

    病因病机:本证由太阳经而内传入腑,影响膀胱气化所致。

    蓄血证

    症状:少腹急结,或硬满痛,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舌见瘀斑,或紫暗,脉沉涩。

    病因病机:此证多系邪热入里,与瘀血相结于少腹所致。
太阴病证
    

    太阴包括手太阴肺、足太阴脾,与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相表里。太阴为三阴之屏障,病入太阴,太阴首当其冲。

    太阴病主要指脾的病变,其病位在里,多为脾阳虚弱、寒湿内阻的虚寒证。

    形成太阴病的原因,一是素体脾阳不振,外感寒邪;一是治疗失当,损伤脾阳,以致虚寒中生。由于脾与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其病变往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而有虚实之分,所谓“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如寒湿郁久化热,亦可转属阳明。

    其症状为腹满时痛,腹泻呕吐,食欲不振,喜温喜按,口不渴,舌淡苔白,脉迟或缓弱。病因病机为素体脾虚,寒邪直中;或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所致。中阳不足,脾失健运,寒湿内阻,升降失常。清阳不升则腹泻,浊阻不降则腹满呕吐,食欲不振;阳虚则寒生,故腹痛喜按,口不渴,脉迟或缓弱。
阳明病证
    

    阳明包括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与手太阴肺、足太阴脾相表里。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邪热最盛的阶段,多由燥热之邪,或风寒之邪化热内传,或因津液素亏或胃阳偏亢等所致。其症状以胃肠之燥、热、实为特点,即所谓“胃家实”。胃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燥热亢盛,但肠中无燥屎阻塞,仅是无形邪热弥漫,又称为阳明经证;二是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搏结而成燥屎,影响了腑气通降,又称为阳明腑证。

    阳明经证(胃热亢盛)

    症状: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不恶寒,反恶热,面赤心烦,舌苔黄燥。

    病因病机: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合于胃中,燥热亢盛于内,蒸腾于外。

    阳明腑证(肠腑燥结)

    症状:身热,日脯潮热,汗出连绵,大便秘结,腹满痛拒按,烦躁,谵语,脉沉实有力,舌苔黄燥或焦黑起芒刺。

    病因病机:阳明里热与燥屎相结,腑气不通,耗伤津液。
气血津液辨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