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47-万病回春 >

第31章

647-万病回春-第31章

小说: 647-万病回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痰嗽喘热、脾虚饱闷发肿者,难治也。分消汤主之(方见臌胀)。 
病后调理者,乃收功保后之剂也。 
x坎离既济丸x 治阴虚火动、劳瘵之疾。 
当归(酒洗,六两) 南川芎(一两) 白芍(酒炒,三两) 熟地黄(酒蒸) 生地黄(酒洗) 天门 
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各四两) 五味子(三两) 山药(二两) 山茱萸(酒蒸,去核,四两) 牛膝 
(去芦,酒洗,四两) 黄柏(去粗皮,九两,酒炒三两,蜜水炒三两、盐水炒三两) 知母(去毛 
,酒浸二两,盐水浸二两) 龟版(去边,酥炙脆,微黄色,三两,用卜者钻过多) 
上为末,忌铁器,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盐汤送下。 
x补遗方x 
x噙化仙方x 治五劳七伤,吐脓吐血吐痰,咳嗽喘急。 
甜梨汁 白萝卜汁 生姜汁 白糖(各二两) 辽五味子(去梗,一两) 款冬花(二两) 紫菀(二 
两) 桔梗(二两) 
上共熬成膏,后入人参一钱为末,入前汁内和匀为丸,如弹子大。至晚噙化一丸,不过 
十丸,其病可痊。 
世人唯知百病生于心,而不知百病生于肾。饮酒食肉,醉饱入房,不节欲,恣意妄为, 
伤其精,肾水空虚,不能平其心火;心火纵炎,伤其肺金,是绝肾水之源。金水衰亏,不能 
胜其肝木,肝木盛则克脾土而反生火;火独旺而不生化,故阳有余而阴不足。其病独热而不 
久矣。 
警世二绝∶酒色财气伤人贼,多少英雄被他惑;若能摆脱这尘凡,便是九霄云外客。浮 
生何事多偏性,酷贪花酒伤生命;一朝卧病悔噬脐,使尽黄金药不应。 
太学刘诚庵乃郎,年十八岁,患虚劳热嗽痰喘,面赤自汗,昼夜不能倒卧,痰不绝口。 
如此旬日,命在须臾,一家傍徨,诸医措手。召予诊视,六脉微数,乃阴虚火动之症。予令 
其五更将壮盛妇人乳汁一钟,重汤煮温,作三、四十口服之,至天明服河车地黄丸一服, 
少顷,将大小米入山药、莲肉、红枣、核桃仁数个,煮稀粥食之;半晌,又煎清离滋坎汤二 
剂,加竹沥、童便、姜汁少许,频频服之。服至午,又进前粥碗许,加白雪糕食之,过半 
晌,又照前药二剂频服至尽。将晚,又进前粥碗许,又煎前药二剂,夜间睡则药止,醒则即 
服。如此三昼夜,药不住口,火乃渐息,方得卧倒。以后减却前药一半,过半月,病减十之 
六、七。每日止服汤药一剂,调理数月而愈。此症危急至甚,非予用此法救之,若照寻常, 
日服一、二剂者,几乎不起。夫一杯之水,不能救舆薪之火,正此之谓也。令后患此症者, 
当照此服药,医者当照此治之,未有不愈者也。其有脾胃弱而作泻者,不在此限。 

卷之四
失血
属性:脉∶诸症见血,皆见芤脉。随其上下,以验所出。大凡失血,脉贵沉细;设见洪大,后 
必难治。 
吐血、衄血、咳血、咯血、唾血、溺血、便血、肠风、脏毒。 
血症者,人身之血,血为荣,气为卫;心主血,肝藏血,脾为总管;血随气行,气逆 
则血逆;脏得血而能津,腑得血而能润,目得血而能视,舌得血而能言,手得血而能握,足 
得血而能摄。荣卫昼夜循环,营运不息。若是劳伤火动,皆令失血。一切血症,皆属于热。 
药用清凉。俱是阳盛阴虚,火载血上,错经妄行而为逆也。用犀角地黄汤随症加减。鲜血 
者,新血也,用止之;紫黑成块者,瘀血也,宜去之;已后俱用补荣汤加减调理。失血脉沉 
细和缓,不宜浮大实大。血得热则行,得冷则凝;赤属火而黑属水也。见黑必止,理之自然 
。如或暴吐紫血,多者无事,是平昔热伤死血在胃口,吐出为好。若止早,吐不尽,后成血 
结块痛难治,用活血汤加减(方见腹痛);若先吐血后见痰者,是阴虚火动,用滋阴降火汤加 
减;若先痰后见血者,是积热,清肺汤加减治之。 
吐血者,出于胃,吐出全是血也。 
x犀角地黄汤x 治一切吐血、衄血、咳血、咯血、唾血,并皆治之。 
犀角(一钱,镑) 牡丹皮(一钱半) 生地黄(二钱) 赤芍药(一钱半) 当归(一钱) 黄连(一钱) 黄 
芩(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熟,入茅根汁,磨京墨调服。吐血,加天门冬、山栀子、阿胶、蛤粉( 
炒);衄血,加山栀、阿胶;咯血,加山栀、麦门冬、黄柏、知母、熟地;唾血,加山栀、 
麦门冬、黄柏、知母、熟地;凡吐紫黑血块,胸中气塞,加桃仁、大黄。 
治诸血上攻,不问男女并治。皮硝二钱 
为末。用童便一钟,好酒一钟,炖热化硝,调匀温服。 
x治吐血不止方x 将本人血,闻不臭,可治;若臭,不可治也。将本人吐的血取来,用砂 
锅焙干为细末。每服一钱或一钱二分,麦门冬(去心)煎汤调服。 
x七生汤x 治血向口鼻中出如涌泉者,诸药止之不效。 
生地黄 生荷叶 生藕汁 生韭叶 生茅根各一两 生姜五钱 
俱捣自然汁一碗,磨京墨与汁同服。 
x贯仲汤x 治吐血成斗,命在须臾。 
贯仲(二钱,净末) 血余(五钱,烧灰) 侧柏叶(捣,汁一碗) 
上将药末二味,入柏汁内搅匀,于大碗内盛之。重汤煮一炷香时取出,待温,入童便一 
小钟,黄酒少许,频频温服。 
先吐痰而后见血者,是积热也。 
x清肺汤x 
茯苓(去皮) 陈皮 当归 生地黄 芍药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黄芩 山栀 
紫菀 阿胶(蛤粉炒) 桑白皮(各等分) 甘草(减半) 乌梅(一个) 
上锉一剂。枣二枚,水煎温服。喘急,加苏子,去天门冬。 
先吐血而后见痰者,是阴虚也。 
x滋阴降火汤x 治吐血后见痰,乃是阴虚火动(方见虚劳)。 
x清火滋阴汤x 治吐血、咳血、嗽血、唾血、呕血。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生地黄 牡丹皮 赤芍 栀子仁 黄连(去毛) 山药 
山茱萸(酒蒸,去核) 泽泻 赤茯苓(去皮) 甘草 
上锉。水煎,入童便同服。 
若吐血、衄血、咳血、唾血,用六味丸加犀角、阿胶(炒,各二两,方见补益)。 
一人气上奔,吐血、心膈痛。枳壳三钱 青皮二钱 桔梗 生地黄 木通 牡丹皮各二 
钱半 桃仁二十八个 川芎 黄芩 黄连各一钱 甘草少许 生干姜分四剂,水煎服。 
一暴吐紫血一碗者无事,吐出好。此热伤血死肝中,宜服四物汤、解毒之类,不宜早止 
一吐血觉胸中气塞,吐紫血,桃仁承气汤下之(方见伤寒)。 
一男子吐血,遇劳即作。余以为劳伤肺气,血不归元,与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山 
药、熟地、茯神、远志,服之而愈(方见补益)。 
一男子咳嗽吐血,热渴痰盛,盗汗遗精。余以为肾水亏损,用六味丸料加麦门、五味, 
以壮水而愈。后因劳怒,忽紫血成块上涌。先用花蕊石(火 存性为末)三钱,童便、黄酒温 
热调服以化之;又用独参汤以补之;仍用前药调理,遂愈。后每劳则咳嗽,有痰,吐血,脾 
肺肾三脉皆洪数。用补中益气汤加贝母、茯苓、山茱萸、山药、麦门冬、五味子,与前药间 
服之而愈(方见补益)。 
衄血者,出于肺,鼻中出血也。 
x清衄汤x 
当归 芍药 生地 香附(炒) 黄芩(各一钱) 栀子(炒,一钱) 黄连(七分) 赤芍 桔梗(各 
五分) 生甘草 柏叶(七枚) 藕节(五个) 
上锉一剂。水煎,入童便共服。 
一方 用人乳一半,好酒、童便一半,合一碗,重汤煮温,随服随止。 
一方 治鼻衄久不止。驴粪(焙干为末)、血余(烧灰)等分。每用少许,吹鼻,立止。 
一方 用白龙骨末,吹入鼻中,立应。 
一方 用烧纸七层,水湿,于顶门上,以熨斗熨之,即止。 
一方 用大蒜去壳捣如泥,左鼻出,敷左脚心;右鼻出,敷右脚心;两鼻出,左右俱敷 
咳血者,出于肺,咳嗽痰中带血也。 
x清咳汤x 
当归 白芍 桃仁(去皮) 贝母(各一钱) 白术(去皮) 牡丹皮 黄芩 栀子(炒黑,各八 
分) 青皮(去穣) 桔梗(各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潮热,加柴胡、赤茯苓。 
咯血者,出于肾,咯出血屑也。 
x清咯汤x 
陈皮 半夏(姜制) 茯苓(去皮) 知母 贝母(去心) 生地(各一钱) 桔梗 栀子(炒黑, 
各七分) 杏仁(去皮) 阿胶(各五分) 桑皮(二钱半) 甘草(五分) 柳桂(二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唾血者,出于肾,鲜血随唾而出也。 
x清唾汤x 
知母(去毛) 贝母(去心) 桔梗 黄柏 熟地 玄参 远志(去心) 天门冬(去心) 麦 
门冬(去心,各等分) 干姜(炮,炒黑,减半)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诸失血者,止后宜调理也。 
x补荣汤x 治吐血,衄血,咯、咳血,唾血,用此调理。 
当归 芍药 生地 熟地 人参减半 茯苓(去皮) 栀子 麦门冬(去心) 陈皮(各等分 
甘草(减半) 乌梅(一个) 
上锉一剂。枣二枚,水煎,温服。 
溺血者,小便出血,心移热于小肠也。 
x清肠汤x 
当归 生地(焙) 栀子(炒黑) 黄连 芍药 黄柏 瞿麦 赤茯苓 木通 蓄 知母 
麦门冬(去心,各一钱) 甘草(减半) 
上锉一剂。灯心一团,乌梅一个,水煎,空心服。溺血,茎中痛,加滑石、枳壳,去芍 
药、茯苓。 
便血者,大便出血,脏腑蕴积湿热也。 
x清脏汤x 治大便下血,不问粪前粪后,并肠风下血。 
当归(酒洗,八分) 川芎(五分) 生地(二钱) 白芍(炒) 黄连(炒,各六分) 黄芩(炒) 栀子 
(炒黑) 黄柏(炒,各七分) 地榆(八分) 槐角(炒,五分) 柏叶(炒) 阿胶(炒,各六分)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服。腹胀,加陈皮六分;气虚,加人参、白术、木香各三分;肠 
风,加荆芥五分;气下陷,加升麻五分;心血不足,加茯苓六分;虚寒,加炒黑干姜五分; 
一方去阿胶,加苦参七分。 
x滋阴脏连丸x 治大便下血去多,心虚,四肢无力,面色痿黄。 
怀生地 熟地(各四两) 山茱萸(酒蒸,去核) 牡丹皮 泽泻 白茯苓(去皮,以上各三两 
山药(四两) 川黄连(酒炒) 槐花(人乳拌蒸) 川大黄(酒蒸九次,以上各三两) 
上俱为细末,装入雄猪大肠内,两头用线扎住;糯米三升,水浸透米去水,即将药肠藏 
糯米甑内,蒸一炷香时为度,捣药肠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盐汤送下。 
一虚人大便下血,用补中益气汤加炒阿胶、酒炒椿根皮、地榆、槐花之类(方见补益)。 
肠风下血者,必在粪前,名近血也。 
x柏叶汤x 
侧柏叶 当归 生地 黄连 枳壳 槐花 地榆 荆芥(各等分) 甘草(炙,减半) 
上锉一剂。乌梅一个,生姜三片,水煎,空心服。 
x地榆散x 
乌梅(一两,焙干,去核) 五倍子(炒,五钱) 槐花 枳壳(麸炒,一钱) 黄连(三钱,炒) 地 
榆(二钱) 荆芥穗(三钱) 白芷(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酒调下。远年者,服至断根为度。 
脏毒下血者,必在粪后,名远血也。 
x解毒汤x 一名八宝汤,治脏下血。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连翘 槐花(各二钱半) 细辛 甘草(各四分)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服。 
x槐花散x 治粪后红。 
当归 地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