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普通心理学 >

第35章

普通心理学-第35章

小说: 普通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注意分配的实例。

    实验研究证明,在听故事的同时进行加法运算,这样同时进行两种活动是可能的。检查注意分配效果的方法是在实验后要求受试者复述出故事的细节。另外进行控制实验,即单独听故事和单独进行加法运算,与复合活动的实验结果作比较。一位受试者的结果如下:(A)单一活动:正确完成加法运算的数目52。

    (B)复合活动:正确完成加法运算的数目43(相当于单

 228

    普通心理学·322·

    一活动正确完成运算数的83%)。

    (C)单一活动:正确复述故事项目的数目31。

    (D)复合活动:正确复述故事项目的数目10(相当于单一活动正确复述项目数的32%)。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复合活动中,每种单一活动的效率都降低了。

    在不同种类的刺激物严格地同时发生作用,因而需要用两个分析器去感受的时候,要适当分配注意是相当困难的。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首先只能感知到一个刺激物,经过一个短的时间以后,才能感知到第二个刺激物。在复合器的实验中,仪器上有一个指针在刻有一百刻度的度盘上迅速地转动着,指针经过一定度数的时候,就会响起铃声。受试者的任务是在铃响的时候,说出指针所指的度数。实验表明,受试者通常不能说出铃响时的准确度数,而所说出的却是铃响之前或之后的度数。这就表明他的注意先是指向于一个刺激物(铃声或指针的位置)

    ,而在稍迟一些时间,才指向另一刺激物。

    另外的研究还证明,严格地同时给予两耳以不同的信号,感受它们也是有困难的。当受试者预先有意识地选择听取一耳的信号,或者将某一耳的信号增强,才能感知这一耳的信号。

    注意分配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需要以集中的注意去观察它或思考它,成为注意的中心,而其余的动作都已达到了相对“自动化”的程度,在进行时毋需紧张注意。因此一个人越是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动作,他进行注意分配也就越容易。实验研究

 229

    ·422·普通心理学

    证明,在控制双手调节器的动作异常熟练以后,受试者在控制双手调节器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心算。

    为了能够很好地分配注意,必须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这需要通过练习把复杂的活动形成一定的联系系统,使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在需要的时候就很容易把整个活动系统实现出来。例如汽车司机驾驶汽车的复杂动作,通过训练以后,能够形成一定的动作系统,他差不多不需要特别的努力,就可以很好地完成驾驶动作,并且他的注意还可以分配在其它与驾驶有关的事情上。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工作要求高度的注意分配能力,如管理机床、课堂教学、音乐指挥等等,都需要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一般说来,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度,以及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或新活动的性质。原来的注意紧张度越高,新的事物或新的活动越不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转移注意也就越困难、越缓慢。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前者是在实际需要的时候有目的地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使一种活动合理地为另一种活动所代替;后者是在需要注意稳定的情况下,受到无关刺激物的干扰,而使注意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

    注意的转移与分配是彼此紧密联系着的。每一次注意转移的时候,注意的分配也必然发生变化。注意一经转移,原来注意中心的对象便移到注意中心以外,而另外的新对象进入注意中心,整个注意范围的图景便发生变化。因此,每当注意中心的对象转换了以后,必然呈现出新的注意分配的情

 230

    普通心理学·522·

    况。

    有些工作要求在短时间内对新的刺激物发生反应,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就特别重要。如飞行员、汽车司机和火车司机等必须有较好的注意分配和转移的能力。这些工作要求注意转移得迅速及时,要有计划地组织注意转移的顺序和掌握注意转移的时机。例如飞行员在初期练习起飞的时候,注意转移的顺序一般包括:在地面滑跑的过程中,注意应当集中在远方的目标,以保持飞机的正确滑跑方向;飞机离地的时候,注意就要转移到观看地面,以保持飞机的飞行高度;以后,注意又要转移到判断飞机的上升情况。飞机下降的时候,飞行员必须在一定的高度作仪表检查,然后迅速地将注意转向地面,准备降陆。飞行员每次转移注意,还必须适当地分配注意,如在起飞时的地面滑跑过程中,除了主要注视远方目标外,还要倾听发动机的声音,估量加油门的情况等等。飞行员的注意如果转移得不及时,掌握时机不准确,或注意分配不当,就难以使飞行操作符合要求。因为飞行员要有较高的注意转移与分配的能力,所以鉴定注意转移与分配的能力是选拔飞行员的测验项目之一,要利用专门设计的仪器进行。

    在日常工作中,常常一部分工作结束之后,便需要很快地开始另一部分工作,或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了新的情况,需要很快地去处理,这都需要迅速地转移注意,并适当地分配注意。

    注意的表现在各人身上是有个别差异的,如有些人注意转移与分配的能力较强,有些人注意转移与分配的能力较差;有些人注意的范围较广,有些人注意的范围较狭;有些人注

 231

    ·622·普通心理学

    意比较稳定,有些人注意不甚稳定。这些个别差异有时和神经的机能状态有关,例如神经衰弱患者一般注意不集中,较难持久。

    但在一般人,这些差异是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教育、训练中养成的。所以一般说来注意的表现虽可以通过实际生活的锻炼或教育、训练而改善和提高的。因此应该按照不同的职业要求,进行有关的注意的锻炼,就会提高从事某种职业的工作能力。

 232

    普通心理学·722·

    第七章 记  忆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一 记忆的意义与作用

    人在感知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当事物不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时候,并不随之消失,而能在人的记忆中保持一个相当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下,还能重现出来。例如我们从前看过一幅画,现在这幅画不在面前,还能把它的内容大致想起来。

    记忆主要以回忆(再现)和认知(再认)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前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目前,把对它的反映重新呈现出来,叫做回忆;客观事物在目前,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过的,叫做认知。例如我们以前听过一个曲调,若能不看乐谱把它哼出来,便是回忆;若别人演奏时能听出是以前听过的,便是认知。

    回忆和认知所以可能,是由于过去的反映被保留着;过去反映得以保留,是由于经过了识记。识记通常是一种反复的感知过程,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联系。

    例如识记外文单词,常是经过多次诵读,形成它的音、义、拼法间的巩固联系,从而记住它。也可能经过一次感知就能记住,例如有人对于一些曲调听过一次就能记住。

 233

    ·822·普通心理学

    不仅感知过的事物能保持于记忆,而且思考过的问题、理论,接触事物时体验的情绪,经过练习做过的动作,都可能记忆。就内容来说,记忆可分为感知形象的记忆、语词概念的记忆、情绪的记忆和运动的记忆。

    例如游过北海公园之后,可以想起白塔的形象,就是形象的记忆;对于抽象概念,奴“逻辑”

    、“理性”等的意义的记忆是概念的记忆;第一次听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声时,如何感到兴奋鼓舞,现在还清楚地记得,这是情绪的记忆;多年前学会打字、游泳,现在还都会做,这是运动的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物的反映。

    识记、回忆和认知都是记忆的过程。

    记忆是反映机能的一个基本方面。由于记忆,人才能保持过去的反映,使当前的反映在以前反映的基础上进行,使反映更全面、更深入。

    也就是有了记忆,人才能积累经验,扩大经验。记忆是心理在时间上的持续,有了记忆,先后的经验才能联系起来,使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发展的过程,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成为统一的过程,并形成他的心理特征。不用说,没有记忆,一切心理的发展、一切智慧活动,都是不可能的;就是记忆发生局部的或一时的障碍,如因脑受伤或精神病患而发生的对某一时间阶段以前的经验或某一类的经验的全部遗忘,心理活动也要发生极大的困难。

    二 记忆表象

    刺激作用停止后,它的影响并不立刻消失,可以形成后象。视觉后象最为明显。后象可说是一种最直接最原始的记

 234

    普通心理学·922·

    忆。后象只能存在很短时间,如最鲜明的视觉后象也不过持续几十秒钟。但是有些客观事物的形象可以长期保留在记忆中。例如古书(《列子》)上说韩娥歌唱之后,她的歌声“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就是听者对她的歌声较长期地保留在记忆中。又如许多太游览了长城之后,长城的雄伟形象可以长期保留在记忆中,每一想起长城,就仿佛看见它那蜿蜒万山丛中的雄姿。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称为记忆表象或简称表象。

    表象和后象不同:后象是由刺激作用的后效直接形成的,表象是记忆的效果,是在回忆时引起的;后象有正负,受注视的背景的影响,通常负后象占优势,表象无所谓正负,和注视背景无关;后象一般不受意识的控制,表象通常是有意地回忆起来的,后象持续的时间很短,表象的持续可以由意识控制。

    表象和知觉自然更不相同,知觉是对当时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由当前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表象是对从前感知过而当时不在目前的事物的反映,通常是由有关的其它事物引起的。和知觉比较,表象没有知觉那么鲜明,表象不能表现所反映的客体的一切特征或属性,表象也总是不稳定的。例如我们对于天安门的形象算是很清楚的了,但试想出天安门的形象,即形成天安门的表象,再想斗拱是什么颜色,顶上有些什么饰物,这在表象中都是很不清晰的。表象所反映的通常仅是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的特征。

    表象的鲜明性,在不同的人可能是很不同的。有人有鲜明的视觉表象,对很久以前看过的东西都可能有清晰的形象;

 235

    ·032·普通心理学

    有人有鲜明的听觉表象,对听过的乐曲有鲜明的形象;有人对别人表演的动作能很好地模仿下来,可能具有较鲜明的运动表象。有的儿童在观察一件东西之后,在短时间内,可以形成异常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