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普通心理学 >

第80章

普通心理学-第80章

小说: 普通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价值。

    巴甫洛夫关于神经系统类型的学说认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不但是气质的直接生理基础,它对于决定性格特征也有重要的影响。

    当人经历着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影响时,神经系统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对人的反应显然起着一定的作用。

    例如神经过程强度的个别差异,制约着人对外界事物刺激作用的经受程度的差异,也影响人对事物的应答。

    平衡性和灵活性也是如此。平衡性,即由抑制过程来平衡兴奋过程的能力,对于人的行为的冲动性或控制能力都有影响。

    灵活性对人适应多变的环境有关,强而灵活的类型对人适应多变的环境具有有益的影响,弱而不灵活类型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体验到内部的困难。

    巴甫洛夫早就指出,神经系统三种基本特性的结合,可以达到24种变型或更多的实际的复合体。

    这就从一个方面使人理解,性格的多样性和多侧面的复合表现有着它的自然根源。

    神经系统特性给人的全部生活打上印记,从而成为性格的自然基础之一。

    但是巴甫洛夫进行动物实验的时候,曾明确指出:不能把神经类型与性格混为一谈;神经类型是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而性格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心理特征。

    巴甫洛夫认为,性格的生理基础是神经类型特征和由外在环境所引起的各种变化的合金。他说:“类型乃是动物生来就组成的一种神经活动形态——即遗传型。但是因为动物自出生日起就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它必然要以一定的、最后常

 526

    普通心理学·125·

    常在整个一生中被固定了起来的活动去回答这些影响,所以动物最后所具有的神经活动乃是由外在环境所引起的类型特点和变化的合金——即混合型,或性格。“

    ①

    由环境影响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更直接地影响着人的行为。暂时联系的建立,是对外来信息的加工,它显示外界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

    因此,暂时联系对有机体适应环境来说,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塑性。巴甫洛夫在实验中看到,一个弱型动物生活在顺利的环境中可以养成沉静的、庄重的姿态,它不怕任何东西;而另一个强型动物生活在不顺利的环境中(经常挨打)

    ,竟成为具有显著防御反射的“胆小者”。

    以上说明神经类型决不能预先决定性格,也不能直接决定性格。

    然而由于在神经联系的建立中,神经系统本身固有的基本特点能够制约神经过程的进行,影响着对现实信号的处理方式和加工程度。

    所谓“合金”

    就是指暂时联系的建立,一方面受神经过程基本特征的制约;另一方面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神经过程的特性。这就使人对外界影响的态度和行为带有个体特点。

    因此,只能从“合金”

    的意义上说神经系统类型特性是性格的自然基础。例如弱型会在性格色彩上染上鲜明的印记,一个人可能表现内倾,不愿意出头露面,不适应多变的环境,经常不被人注意,也可能被淘气的同学们欺侮。

    但是他仍然可能形成十分坚强的性格。

    生活实践的磨炼,必须不断地独自处理各种各样的困难,通过做出很大努力越过一个个的障碍,成功地一件件地逐步克服自己的弱点,所有这

    ①参见《巴甫洛夫选集》,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160—161页。

 527

    ·225·普通心理学

    些,经过长期的积累,他完全可能被锻炼得坚韧刚毅。这就意味着,原来的弱性被掩盖或改造了。

    然而很可能有些方面掩盖得并不完全或未被完全改变;可能在他生活实践的主要领域的活动中被锻炼得适应能力很强,而在超出他的适应范围时又会偶然地表现出原来的特点。这就是先天类型与后天影响的合金的鲜明表现。

    三 性格与气质、能力

    (一)

    性格与气质性格与气质是在统一的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也是由统一的脑的活动实现的,二者有着互相渗透、彼此制约的复杂联系。

    从气质和性格各自的特点来说,气质更多地体现神经系统基本特征的自然影响,因而在性格的形成过程中,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比较明显的是表现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的速度方面。

    例如同样是勤劳的人,具有多血质气质的人在劳动中容易表现情绪饱满,精力充沛;而具有粘液质气质的人则可能表现为踏实肯干、操作精细。

    气质的这种动力特点给同样性格的特征添上独特的色彩。

    气质对性格的影响还表现在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例如对于自制力的形成,具有胆汁质气质的人需要经过极大的克制和努力,而对抑郁质的人则比较容易和自然。

    从性格与气质的质的特点来说,性格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因而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更为显著。

    气质也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由于实践的要求、人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

 528

    普通心理学·325·

    的作用,性格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甚至掩盖和改造着神经活动的特性,使之服从于实践要求的行为方式。

    例如从事精细操作的外科医生所应具备的沉着的性格特征,在形成过程中就有可能改造胆汁质的容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特性。

    专门的研究证明,在良好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培养积极的性格特征,从而说明性格对气质的重要作用。

    列维托夫(..)

    曾以40名十年级学生为对象,r G K ' E F c H E研究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这40名学生分别为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每种类型均为10人。

    根据教师的长期观察,对每个学生在自制力和坚忍性方面的特征进行鉴定(见下表)。

    表22十年级学生的气质类型与性格特征(自制力和坚忍性)

    学  生  人  数气 质 类 型自制力强的自制力弱的坚忍性强的坚忍性弱的多血质者4664

    胆汁质者5573

    抑郁质者6455

    粘液质者8264

    上表说明,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有的自制力和坚忍性强,有的自制力和坚忍性弱,证明了气质的某些品质与性格特征并不是单方面的联系①。

    ①..列维托夫:《性格心理学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第68r G页。

 529

    ·425·普通心理学

    具有不同的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而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又可具有带着同样动力色彩但却互不相同的性格。

    在性格的培养中,良好的教育应当注意改造那些不适合某种性格特征的消极气质特性,发挥那些对某种良好性格特征适宜的气质特征。

    因此,作为心理特征的气质和性格两者是不同的。

    从气质的自然性质而言,气质似乎是性格的基础;性格则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但是这种区别不是截然的。气质也是心理特征,也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是纯自然的东西;性格对气质虽有“施加影响”

    的一面,也有受后者制约的一面。气质与性格是两者互相渗透、彼此制约着的。

    (二)

    性格与能力同性格和气质一样,性格和能力也是在人的统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起来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性格与能力发展的共同基础。在每一种活动中都形成着各种心理过程的特定组织方式,在这种组织方式的形成和巩固过程中,发生着各种体力、智力和性格上的一系列的变化。这就是说,在儿童有组织的活动中,不仅发展着能力,也形成着性格。例如在观察过程中,一方面发展观察力,另一方面也形成着性格的理智特征。

    研究各种不同实践领域内的代表人物,如政治活动家、技术革新家、作家、艺术家的传记,发现他们往往兼有良好的智力、创造力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

    人对工作的责任感、坚持性以及自信、自制等性格特征,都制约着能力的发展。

    而能力的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情况,又是制约性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530

    普通心理学·525·

    性格特点有可能补偿能力的某些弱点。俗话说:“勤能补拙”

    ,就说明性格的勤勉可弥补能力的不足;反之性格上的弱点则足以成为能力表现和发展的障碍,软弱而缺乏自信的性格常常成为人们一事无成的主观原因,从而能力也得不到锻炼。能力的发展要求创造性的劳动态度、探求真理的求知欲、严格的自我要求、克服困难的毅力、有组织地勤奋工作等一系列良好的性格特征。

    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构成个性的心理特征,它们是统一地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彼此关联,密不可分的。

    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一定的社会意识都影响着人,决定着人的世界观、理想、信念;世界观、理想和信念又决定着人的行为动机和目的,影响着人的能力和性格。

    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心理特性都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性格也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貌,都在性格上打下烙印,形成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典型性格。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实践形成不同阶级的典型性格。由于制约这些性格特征的动机体系受阶级的制约,因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性格具有阶级性。

    第二节 性格的结构和类型一 性格的结构

    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物。

    它有着多个侧面,包含着

 531

    ·625·普通心理学

    多种多样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在每一个个体身上都以一定的独特性结合为有机的整体。

    (一)

    表现人对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征。人对现实的态度体系的个别特点是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这方面性格特征的,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如处理个人、社会、集体的关系;对待劳动、工作的态度;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态度等。

    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所构成的性格特征,主要有善交际、富于同情心、为人正直、诚实等;对劳动、工作、学习态度的性格特征,主要有勤劳或懒惰,认真或马虎,细致或粗心,富于首创精神或墨守成规,节俭或浮华等;表现对自己态度的特征,主要如谦虚或傲慢,自信或缺乏自信等。

    包若维奇等人以一、四、五、六年级学生作被试,要求他们对难易程度不等的三组算术题,“根据自己的力量”

    来挑选问题并进行解答,每个被试做三次或三次以上实验,最后根据其反应的相互关系的特点,确定学生的自信水平。以稳定的适当的自我估计作为有自信的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