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周恩来的公共关系艺术 >

第13章

周恩来的公共关系艺术-第13章

小说: 周恩来的公共关系艺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恩来的演讲,总是那样迅速抓住人心,回答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华北形势日趋恶化。华北抗战能不能坚持下去?怎样坚持下去?成为许多人焦虑的一个问题。11月16日,周恩来在临汾各界群众大会上发表《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的著名演讲。他分析上海、太原失守后的抗战形势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继续强调发展华北游击战争的意义。他说:
  敌人的兵力没有可能统治全华北,不仅是乡村占不了,城市也占据不了太多,即使是铁路公路要道,也不能普遍占据。因之,敌人不能不用汉奸部队来统治许多城镇,用他的重兵火力巩固他的交通要道,用他的主力来和我们的部队作战。正好,我们便以游击部队消灭汉奸,武装民众,以一部轻装部队袭击、截断敌人大道交通,劫夺敌人辎重弹药,并以主力部队在山地寻求敌人一部而消灭之。
  他在分析坚持华北持久抗战的种种有利条件后指出:
  这一切有利的条件,将决定着华北持久抗战的极大可能。这个抗战的性质,在极困难的时候,将成为以游击战争为主体,来坚持华北抗战。


精彩演讲动人心弦(2)


  它的持久战,将影响和推动着全国抗战的开展,掩护全国新的军队的组织;全国抗战的开展,也正支持着它,同时也使着日本无法结束它的战争,而要影响着全世界援助中国抗战的运动。因此,这个游击战将有胜利的前途。它要在持久战中,壮大自己,武装人民,恢复许多城镇,破坏敌人交通,消灭部分敌人,最后得到全国生力军的参加,可以转到胜利的反攻,收复失地,驱逐日寇帝国主义出中国!
  周恩来的演讲,为人们指明了方向,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看到了指路的航标一样。
  1944年9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联合政府”的口号一提出来,立刻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在各民主党派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口号呢?10月10日,周恩来在延安各界庆祝双十节集会上发表题为《如何解决》的讲话。他劈头就提出一连串发人深思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目前战争情况,是欧战节节胜利,不久便可直捣柏林,太平洋战争亦着着前进。可是,我们中国,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却成相反的对照:在正面是节节败退,在敌后是节节胜利。为什么我们正面战场这样不能配合盟国胜利呢?为什么我们只能有敌后战场的胜利呢?这是中华民国胜败兴衰的关键,这是中国命运的转变关头,我们必须唤起全中国人民来注意它,解决它。
  这个问题是怎么样造成的呢?周恩来接着指出:
  这绝非偶然。这是由于国民党政府历来片面抗战、消极抗战、依赖外援、制造内战的失败主义的政策所造成。这是由于国民党在其统治区域实施一党专政、排除异己、压迫人民、横征暴敛的法西斯主义的政策所造成。因此错误的积累和发展,国民党统治的区域遂在敌人进攻的面前,呈现出抗战以来空前未有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严重危机。
  周恩来说:
  这种错误的失败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政策,如果再不改弦更张,而仍要倒行逆施下去,则种种危机,还会继长增高,还会更加严重。我们站在中国人民的立场上,眼看着中华民族解放的事业,在这光明胜利的前途上,横梗着这种种危机,真是忧心如焚,焦急万分。
  如何解决呢?周恩来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为挽救目前危机,为配合盟邦作战,并切实准备反攻起见,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主张由国民政府立即召集全国各方代表,召开紧急国事会议,取消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改弦更张,以一新天下之耳目。
  他最后呼吁说:
  时机太紧迫了,我们切望国民党当局、全国爱国志士、全国人民,奋起急图,扭转时局的关键,抗战幸甚!国家幸甚!
  有时,一次成功的演讲甚至能影响历史的命运。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著名演讲就是如此。
  1955年4月下旬,印度尼西亚幽静的山城万隆忽然沸腾起来,亚非国家会议在这里举行了。
  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当时的中国,不仅受到殖民大国的敌视,而且也不为某些亚非国家所了解。有的国家心存疑惧。特别是经过朝鲜战争,某些同美国结盟的国家还有对立情绪,对邀请中国与会都持异议。在会上,有人主张既要反对殖民主义,也要反对共产主义。有人认为中国同印度、缅甸分别签署发表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没有什么好反对的,但不愿照搬,甚至认为“和平共处”这个词是共产党的语言,反对采用。还有人对中国的政策表示怀疑,害怕中国对别国搞颠覆活动等等。这些情况,不仅对新中国不利,而且也决定着会议是否能取得成果和取得多大成果。
  4月19日,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十多个国家代表团团长要在会上发言。他们的发言将决定会议向什么方向发展。
  那一天,会议还没有开始就已经伏在打字机上紧张工作的美国记者们,都忙着把这样的消息发出去:“亚非会议将在今天碰到难关……”
  上午,埃塞俄比亚、日本、约旦、老挝、利比里亚、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苏丹等代表发了言。尽管绝大多数都提到了对和平、友好的愿望,对殖民主义的憎恨,但也有人唱反调,认为亚非会议任务不是向殖民主义斗争以取得独立,而是要同像美国那样的国家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于是,本来就紧张起来的空气,现在更紧张了。许多熟悉联合国情况的人愈来愈担心:这个会议会像联合国大会那样陷入无休无止的争论而不能在短短的七天会期以内得到什么样结果。
  下午,在叙利亚、泰国、土耳其代表相继发言后,主席宣布:“我现在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发言。”
  会场顿时爆发出暴风雨般的掌声。人们都希望听听中国讲什么。
  周恩来首先声明要把他的发言稿印发给大家,不再宣读了,但是在听了许多代表团团长的发言之后,他还愿意补充说几句话。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周恩来的第一句话就扣住了全场的人心,人们感到会上的气氛马上变了。
  然后,周恩来说:
  “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代表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而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进会场的人越来越多了。最靠边的人很多站在椅子上。


精彩演讲动人心弦(3)


  周恩来接着说: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同意五国总理茂物会议所宣布的关于亚非会议的四项目的,而不另提建议。”
  “本来中国代表团很可以提议会议讨论美国一手造成的台湾地区紧张局势的问题,也很可以提议讨论承认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的问题。但是中国代表团没有这样做,因为它不想使会议陷入对这些问题的争论而得不到解决。”
  开会以来,时常可以感到有一只黑手想把会议拖向相反的方向跑,现在,另外一只更强有力的手把它轻轻推开了。
  会场鸦雀无声,安静得连翻纸的声音都可以听见。大家静听周恩来讲下去: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不同的见解。”
  会场上的许多人在点头。
  接着,周恩来谈到两天来会议上有人提出的一些问题。
  首先,他谈到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问题。他指出: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两类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国家。一类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一类是民族主义者领导的国家。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他说:
  “我们这两类国家都是从殖民主义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呢?我们亚非会议既不要排斥任何人,为什么我们自己反倒不能互相了解,不能友好合作呢?”
  其次,他说到宗教信仰的问题。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尊重有宗教信仰的人。我们希望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应该尊重无宗教信仰的人。中国是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它不仅有七百万共产党员,并且还有数以千万计的回教徒和佛教徒,以百万计的基督徒和天主教徒。中国代表团中就有虔诚的伊斯兰教的阿訇。这些情况并不妨碍中国内部的团结。为什么在亚非国家的大家庭中不能将有宗教信仰的和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团结在一起呢?
  再次,他谈到所谓颠覆活动的问题。他说,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下受的苦难是数不尽的,经过一百多年的斗争,最后才选择了这个国家制度和现在的政府。中国古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反对外来干涉,为什么我们会去干涉别人的内政呢?有人说,中国在国内有一千多万华侨,可能利用他们的双重国籍来进行颠覆活动。但是,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新中国的人民政府却准备与有关各国政府解决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我们现在准备在坚守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亚非各国、乃至世界各国,首先是我们的邻邦建立正常关系。
  然后,周恩来说:
  “我们是容许不知真相的人怀疑的。中国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欢迎所有到会的各国代表到中国去参观,你们什么时候去都可以。我们没有竹幕,倒是别人要在我们之间施放烟幕。”
  这就是中国政府人民对待一切怀疑以及诽谤的态度。听着这些话,似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心与心之间的距离都在缩短。
  最后,周恩来用洪亮的声音说:
  “十六万万的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
  会场上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结果,在与会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亚非会议绕过明山暗礁,达成一致协议,通过独立、反殖、和平、合作公报,为当时以及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业,开阔了新的航道。而周恩来的万隆会议演讲,也载入了史册。
  周恩来曾经说:口头宣讲要力求普遍、通俗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