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商法 >

第6章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商法-第6章

小说: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商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营管理是由人类进行的,直接参与经营管理的是人,从业人员也是人, 

顾客以及所有的交易对都是人。经营管理可以说是人类彼此之间,为人类幸 

福所进行的一种活动。因此,为了适当地进行经营管理,必须彻底了解“人 

是什么?”和“人具有什么特质?”。 

     不仅经营企业如此,人生的经营、国家的经营等所有的经营,甚至于人 

类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如此。人如果不能确切的知道自己是什么,其活动也 

就不可能是真正适当的。举个例子说,人类饲养牛马或其它动物时,若想找 

到最适当的饲养法,首先必须彻底认识它。牛有牛的特质,马有马的特质, 

它喜欢什么食物,具有什么习性等等知道后,才可能饲养得很好。 

     人类也有天生的特质,只有人类不靠其它动物来饲养,而是靠自己的手, 

共同经营群体生活。所以,为了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达到理想的形态,我 

们必须正确地把握人性的本质。 

     松下的经营理念,奠基于松下对人性的了解。人类是万物之灵,在万物 

中是与众不同而出类拔萃的。人类顺应成长发展的自然法则,不仅充分发挥 

自己的才能,也善于运用万物,无止境地增进生活福祉。 

     自古以来,人类一方面自认为是“万物之灵”,是坚强而伟大的;另一 

方面则认为自己微不足道。这是因为世间存在着各种不同形态的人。发展出 

今天这种高度文明与文化的是人类;不断地制造烦恼、纷争、不幸的,也是 

人类。所以在西欧,一般人认为人类介于神和动物之间,有像神的一面,也 

有不如动物的一面,兼有这两方面特质的就是人类。 

     当然不否认人类具有这种相对的本质。比方说,内心能够同时具有神及 

动物特质的大概只有人类,而且将这种具有各种特质的人类拿来综合观察 

时,人类还是不失其身为万物之灵的伟大本质。 

     松下认为“万物之灵”,是既具有主宰一切的权能,又具有慈悲和公正 

的心。负有支使万物的义务和责任的人,决不是单以自己的欲望或感情等, 

恣意支配万物的。 

     人类必须自觉身为万物之灵是多么的伟大,并努力实践伴随而来的责任 

和义务。若能如此,人类就会逐渐脱离不幸或烦恼、纷争与贫困,而更显现 

其伟大和崇高的本质。 

     现在,如果将人类是“万物之灵”的观念,用在人们彼此的立场或工作 

上,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们可以说,一个经营者就是其经营体的“王者”。 

他被赋予任意动用那里一切的人、物、资金等权限。但是,他对这些人、物、 

资金等,必须有爱心和公正,必须关照得十分周到,使他们能够发挥最大的 

能力;同时经营者负有使其经营体无限发展的责任。如果经营者欠缺这种对 

权限及责任应有的自觉,经营绝对不可能得到相当的成果。 

     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必须遵循顺应自然法则来驾驭万物,并被赋 

予权能和责任,以无止境地改善人类及万物的共同生活。而各个企业的经营 

者,也必须了解自己的权能和责任。换句话说,如果经营者能透彻地了解人 

性,从而建立经营理念,那么,由这个理念支持的管理方法,必定会强而有 

力。 



                           企业是“人”的事业 


… 页面 21…

     无论从事哪一种行业,都必须考虑“人”的因素。尤其目前有关人性尊 

严的问题逐渐被重视。 

     松下曾接受一位记者的访问,当时他表示: 

      “不管在哪方面,我认为过分地竞争都是不好的。距今数百年前,有一 

位武将上山谦信,把食盐赠送给敌将武田信玄,这是一种崇高的行为。虽然 

双方彼此敌对,但并不是恶性竞争。在日本的武士道中,偷袭被认为是卑鄙 

的,如果意见对立,可以光明正大地挑战。在这个时候,对方跌倒,也要等 

对方站起来,不能趁机偷袭;或者对方的刀子掉了,也要等对方把刀子拾起 

来,这是正当的竞争。” 

      “在古时候,这种崇高的竞争精神就已经存在了。” 

      “可是,现在的日本到处充斥着恶性竞争的现象,这种行为如同偷袭, 

已经丧失了武士道及人道的精神。” 

     于是,记者又问: 

      “为什么现在的日本人,有这样的行为呢?” 

     松下回答说:“这是因为忘掉了人性的尊严及人的使命是什么;换句话 

说,没有真正了解人究竟是什么?” 

      “请你把人的使命说明一下。” 

      “关于人的使命,也许有各种的想法,但是我认为就是要做万物的主人。 

我们因为没有这样的自觉,所以发生了各种问题。” 

      “现在社会逐渐迈向资讯化,强调电脑万能。但是,电脑也要有人操作 

控制,才能为我们工作。而现在一般的趋势,似乎人反而被电脑控制。” 

      “为了避免这种情形,我们应了解人性的尊严,大家无分贵贱,都是一 

样的。” 

      “现实的社会里,很多事情往往都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为什么会这样 

呢?” 

      “因为往往我们只看到一个表面现象,就想要掌握人的本质,这是非常 

困难的。如果领导者能够透彻地了解此点,那么有助于领导效能发挥到顶 

点。” 

     只有先了解人性的尊严,“企业就是人”这句话才能成为事实。假如不 

是真正地理解人性的尊严,而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还是无法将事情引导到正 

确的方向。 



                            世界性的经营眼光 



     纽约中央车站上面盖了一座漂亮的大厦,叫“泛美大厦”,这是栋60 

层楼的近代建筑物。从第一楼到第十五楼是泛美航空公司的办公室,十六楼 

以上出租。前几年该建筑公司也来邀松下电器公司在这栋大楼租一层当办公 

室。 

     那时松下对于他们从美国到遥远的日本来招租房子,感到很有趣,同时 

也明白了美国大厦的经营方式,是以世界性的眼光来推动的。他们为什么向 

松下电器公司招租?他们是在向世界各国有能力承担的公司,宣传他们有这 

样的建筑物出租。如果在日本,就只会想到要租给国内有代表性的大公司, 

或有名的大商店。不像美国建设公司以世界性的规模来经营,所以范围得以 


… 页面 22…

扩大。当时,松下决定承租这栋大厦中的第一层。 

     后来经过打听,知道这大厦并不是泛美航空公司建筑的。虽然大厦名为 

 “泛美大厦”,建筑和经营者却是另一家公司。但由于到十五楼为止,主要 

部分是由泛美航空公司使用,所以才命名为“泛美大厦”。松下听了这话, 

深有所感。 

     在日本建筑的大楼一定以建设公司的名称为大楼之名:但美国以最大的 

房客之名为大楼名称,可见美国房东的风度和美国商业上彻底的合理主义。 

     这栋大厦以近代建筑物来说,是水准最高的一栋,地点则是在堪称纽约 

门户的中央车站上面,是最便利,也最热闹的地段。 

     可是租金要多少呢?以日币换算,每坪月租只有7000元。在日本目前稍 

微理想的大厦,每坪都要5000万。所以从建筑物的长处来说,美国的租金不 

算贵。 

     况且不需要签约金,也不要抵押金;而且可以先租后付钱,只要订张合 

约就成了。从这些条件看来,租用美国的大楼比日本的便宜许多。 

     尤其是不要先付钱这点,比租金低廉更令人佩服。那么高级的大厦,不 

必付一分钱就能够订合约承租一层,实在令人惊异。可见美国这个国家利息 

固然低,建筑物本身也是便宜的。 

     美国的经济活动非常具竞争力。要是在日本,地皮贵,建筑费和利息高 

不说,建筑材料多半仰赖外国进口,当然更贵。连带的建筑物租金必然十分 

高昂。因此从基本条件而言,经营事业的环境,日本还是不如美国好。 

     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非得要特别讲求因应对策,否则日本的产品就无 

法在国际市场上与人竞争。克服这不利条件的对策是什么?最重要的是经济 

策略。日本在战后经由美国的指导,虽然引进了新的经营方法,却没有能将 

这些美国式的经营管理予以吸收消化后使其日本化,这工作已是当前要务, 

不容再一味因循了。 

     松下电器公司从几年前开始,在纽约设立门市部,销售电机用品。只派 

了十四五人在那里经销。交易的经销店有二千七八百家,而负责的人数这么 

少,实在应付不了。他们是怎样应付的呢?因为美国有很多辅助事业的服务 

公司,收费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仅仅十四五个工作人员,无法到二千七八百 

家店里挨家收钱,便交给收费公司去做。收费公司对该店做了信用调查,认 

为可以信任,便接了下来。万一有的商店不付钱,收费公司也会负责。因此 

收费工作就非常容易做了。 

     送货也是一样,委托运输公司就等于投了保险一样,可以完全放心。另 

外,广告宣传也有广告公司周到的服务。看到这些情形,不能不觉得美国是 

个分工非常精细的国家。以一个拥有二千七八百家客户的销售公司,仅雇用 

十四五个职员,就绰绰有余了。 

     拿日本和美国比较,日本的经营费用高得多。在收钱方面,根据松下的 

计算,美国的费用仅为日本的三分之一。即使不说费用,从时间上说,美国 

的效率高得多,尤其不必为是否收得到钱操心。想到这些,松下认为如果今 

后日本要在世界各地做国际竞争,非提高商业道德不可。 

     日本商品在美国受到欢迎,从表面上看,日本似乎已经有了进步,技术 

水准也提高到可以和美国竞争了。不过松下认为这事似乎也可以从另一个观 

点来看。 

     一般事业公司都有承揽工厂,这些承揽工厂有的本身具有技术,有的则 


… 页面 23…

由母公司调派技术指导员来推进工作;母公司的商品交给承揽工厂去做,他 

只略作技术指导。这样不但比较便宜,承揽工厂方面也很高兴。另一方面母 

公司还可以致力研究更高的技术,以便做出精密、且附加价值更高的产品。 

     日本技术进步的结果,商品输入了美国。有人认为美国产业界因日本商 

品的大量进口而头疼。事实上美国早已不需要这种产业,交给日本人去做对 

他们比较有利,日本方面也高兴。 

     可是如果认为日本的技术已经大为进步,甚至能够做出美国做不出来的 

东西,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人的想法是:“大量购买日本能够制造的东西, 

同时开发日本制造不出的东西,以及开发出最新的工业技术水准。”如果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