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战争论[1].克劳塞维茨 >

第138章

战争论[1].克劳塞维茨-第138章

小说: 战争论[1].克劳塞维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56 .但是,包围形式也有一种特殊的不利,这就是包围时兵力分散在较大的空间中,因此它的作用从两方面受到了削弱。
  357 .包围者用于通过一定空间的时间不能再用于战斗了。这时,包围者所进行的一切不是恰好垂直于敌人战线的运动,比被包围者所通过的空间大,因为被包围者或多或少地是在他的小圆的半径上运动,而包围者是在大圆的圆周上运动,这就有很大的差别。
  358 .由此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包围者①能够比较容易地把自己的兵力用到不同的地点。
  359 .整体的统一性也会由于传递情报和命令需要经过的空间较大而受到削弱。
  360 .包围的这两种不利是随着正面的延伸而增加的。
  兵力只有两三个营时,这种不利还不很明显,在大军团里,这种不利就很大了。
  361 .由于小圆半径同大圆圆周之间的差别②是不变的,所以正面越大,二者的绝对差别也就越大。在这里,这种绝对差别是主要问题。
  362 .此外,在很小的部队里,很少会有、甚至根本不会有侧面运动,部队越大,侧面运动就越多。
  363 .最后,在可以观察到的空间内,传递命令方面的一切差别就不存在了。
  364 .既然正面小,包围的利益就大,不利就小,既然随着正面的扩大利益就减少,不利就增加,那么,可以断定必然有一个利弊相等的平衡点。
  ①  原著有些版本为被包围者。——译者②  指被包围线同包围线两个正面的差别,参阅第351 条和第378 条。
  365 .超过这一点,延伸正面就不能再使逐次使用兵力得到任何利益,而是产生不利。
  366 .因此,要想使逐次使用兵力的利益同采取较大正面的利益(第341 条)保持平衡,就不能超过这个点。
  367 .为了找出这个平衡点,我们必须更加明确地考察包围形式的利益。达到这一目的的最简单的办法如下。
  368 .从被包围者的角度来看,为了避免被包围的前两种不利的影响,保持一定的正面宽度是必要的。
  369 .至于火力集中(双倍)的效果,被包围者适当地延伸正面就可以使它完全不起作用,例如,在遇到敌人包围时,使正面向后延伸部分的距离大于敌人的射程,就能起到这种作用。
  370 .但是,在每个阵地的后面也需要为预备队、指挥机关等配置在后面的部分留有敌人射击不到的空间。假如它们受到三面的射击,那么,它们就不能完成它们的任务了。
  371 .在大部队中,这些预备队和指挥机关本身也很庞大,因而需要较大的空间。整体越大,正面之后射击不到的空间也就必须越大,因此正面必须随着部队兵力的增加而增大。
  372 .一支大部队的后面所以需要较大的空间,不仅是因为预备队等需要较大的地方,而且是因为增加(提高)部队的安全也要较大的空间,原因是:第一、流弹对大部队和大辎重队起的损害作用比对两三个营大得多;第二、大部队的战斗持续时间长得多,那些配置在后面并未真正参加战斗的部队所受的损失因而也大得多。
  373 .因此,如果要为正面宽度规定出一个固定的数值,那么这个数值必须随着军队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
  374 .包围形式的另一个利益(同时使用兵力的好处)
  也使我们不能为正面宽度规定一个固定的数值,我们只能得出一个主要的结论:这个利益是随正面的延伸而减小的。
  375 .但是,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必须指出,较多的兵力同时发挥作用主要是同燧发枪射击有关;对火炮来说,只要它能单独发挥作用,那么即使在被包围者的较小的圆周上要配置敌人用在大圆周上那样多的火炮,也决不会没有空间的,因为敌人的火炮决不可能多到能构成一条连绵不断的战线。
  376 .不要认为敌人的火炮由于不很密集,被击中的就较少,因而敌人就经常得到空间较大的利益,因为敌人是不可能把他的炮兵以单炮为单位平均分配在广大地区的。  377 .在单纯的炮兵战斗或者以炮兵为主要兵种的战斗中,采取较大的包围正面当然是可以得到利益的,而且由于火炮的射程较大,敌对双方的正面的差别也很大,所以这种利益是很大的。例如,在包围单个的多面堡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对以其他兵种为主、炮兵只占次要地位的部队来说,这种利益就不存在了,因为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这时被包围者也不缺少空间。
    378 .因此,在较大的正面上可以同时使用较多的兵力这一利益,必然主要表现在步兵的火力战中。这时,双方正面的差别等于燧发枪射程的三倍(如果包围已经达到一百八十度),即约六百步。对于宽度为六百步的正面来说,这就是延长了一倍,因而非常明显;但是对于宽度为三千步的正面来说,差别就只有五分之一,这就不能再认为是很起作用的利益了。
  379 .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燧发枪射程的限制所产生的正面宽度的差别消失了,正面宽度就能在同时使用兵力方面造成显著的优势。
  380 .根据以上关于包围的前两个利益所作的论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小部队很难获得必要的正面宽度,而且这是千真万确的,正如经验所告诉我们的那样,小部队大多不得不变更它们的固定队形,在很宽的正面上展开。一个独立行动的步兵营是很少按照它通常的配置正面宽度(一百五十步到二百步)进行战斗的,而是分成连,连又分成散兵线,用一部分兵力作为预备队,用其余的兵力占领比它原来应占的大两三倍乃至四倍的空间。
  381 .但是,部队越大,就越容易得到必要的正面宽度,因为正面宽度虽然随着部队兵力的增加而增加(第373 条),但不是按相同的比例增加的。
  382 .因此,大部队不需要变更它的编组,而且可以在后面控制更多的部队。
  383 .这样,在较大的部队中人们把控制在后面的部队也编成固定的队形,就象成两线配置的普通战斗队形那样;通常后面还有由骑兵组成的第三线,此外还有占总兵力八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预备队。
  384 .我们看到,在很大的部队(十万、十五万到二十万人的军团)中,预备队也很大(占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就证明,总的兵力越来越超过正面的需要。
  385 .我们现在在这里指出这一点,只是为了使人们从经验中更能看清我们的论述是真实的。
  386 .关于包围的前两个利益,情况就是这样。至于第三个利益,情况则有所不同。
    387.前两个利益能增强我们的力量,因而有助于我们有把握地取得胜利,第三个利益也能起这种作用,不过只是在敌人正面很窄的情况下才是如此。
  388 .第三个利益能给敌人在正面作战的部队造成退路被切断的印象(这种印象对土兵经常有很大影响),因而影响到他们的勇气。
  389 .但是,只有当敌人的退路被切断的危险迫于眉睫和十分明显,以致危险的印象压倒了纪律和命令的一切约束,士兵自然而然地感到不安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390 .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士兵仅仅由于背后的枪炮声而间接地感到退路有被切断的危险时,他们也可能产生不安的情绪。但是,只要士气不是已经很坏,这种不安情绪是不会妨碍士兵服从指挥官的命令的。
  391 .在这种情况下,切断对方退路这一为包围者所占有的利益,不应看作是增加获胜的把握,即取得胜利的可能性的利益,而应看作是一种可以扩大已获得的胜利的规模的利益。
  392 .在这一点上包围的第三个利益也受反比例原则的支配,即敌人的正面狭小时,这个利益最大,随着正面的加大这个利益就逐渐减少,这是显而易见的。
  393 .但是,这一点并不能阻止较大的部队不象小部队那样需要较大的正面,因为退却决不会在阵地的整个正面上进行,它只是在几条道路上进行,所以,大部队退却时比小部队需要更多的时间,这是不言而喻的。这种较长的时间就要有较宽的正面,从而使包围这个正面的敌人不能很快地到达退却所通过的各个地点。
  394 .既然(根据第391 条)包围的第三个利益在大多数情况下(即正面不太狭小时)只对胜利的规模,而不对获胜的把握发生影响,那么,由此可见,这个利益随战斗者的情况和意图不同而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395 .当获胜的可能性本来就不大时,必须首先设法增大这种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那种主要同胜利的规模有关的利益就不必十分重视。
  396 .如果这种利益是同获胜的可能性完全背道而驰的(第365 条),那么这种利益就成为实际的不利。
  397 .在这种场合,就要设法使逐次使用兵力的利益同延伸正面的利益之间较早地得到平衡。
  398 .由此可见,同时使用兵力和逐次使用兵力这两极之间,正面延伸和纵深配置这两极之间的平衡点的位置,不仅因部队的大小而有所不同,而且也因双方的情况和意图不同而有所不同。
  399 .兵力较弱并且小心谨慎的统帅必然愿意逐次使用兵力,兵力较强并且大胆的统帅必然愿意同时使用兵力。
  400 .不管是出于统帅的性格,还是出于必要性,进攻者兵力较强,或者比较大胆,这是事物的性质决定的。
  401 .因此,战斗的包围形式,即促使敌我双方同时使用兵力的形式,自然最适合于进攻者。
  402 .被包围的形式,即常常逐次使用兵力、因而有被包围危险的形式,是防御的自然形式。
    403 .包围的形式具有迅速决战的倾向,被包围的形式具有赢得时间的倾向,这两种倾向同这两种战斗形式的目的是一致的。
    404.但是,就防御的性质来说,还有另一个促使防御者采取纵深配置的理由。
  405 .防御的最重要的利益之一就是可以享受地利,因此进行扼守地区的防御就成了这种利益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406 .于是,可能有人认为,为了尽量利用这种利益就要尽可能地延伸正面(实际上,这种片面的见解应该看作是促使统帅占领宽正面阵地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407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考察延伸正面始终是:或者为了迫使敌人同样延伸正面,或者为了延伸翼侧,即包围敌人的正面。
  408 .只要把双方设想为同样积极的,也就是还没有从进攻和防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那么利用较大的正面进行包围也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409 .但是,扼守地区的防御一旦同正面战斗或多或少联系起来(在防御中情况就是这样),那么就不能再利用延伸的那一部分正面了;扼守地区的防御根本不能、或者很难同延伸翼侧统一起来。
  410 .为了正确估计这一困难,必须经常想到实际情况,那就是地面的天然掩蔽物使人很难观察到敌人的措施,因此佯动能够很容易地迷惑扼守地区的部队,使它无所作为。
  411 .由此可见,在防御中,如果防御者的正面大于进攻者展开兵力所需要的正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