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蒙牛内幕 >

第35章

蒙牛内幕-第35章

小说: 蒙牛内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一线插旗,二线飘红

  这是蒙牛做市场的第三句话,也是蒙牛市场战略的精髓之一。其含义是:当你在一线城市成为第一品牌的时候,在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也会成为第一品牌。

  开会有“意见领袖”,消费有“市场领袖”,权威的力量是巨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北京人、上海人、香港人、广州人、深圳人都在喝蒙牛牛奶的时候,廊坊人、宁波人、河源人、新乡人能不选择蒙牛牛奶吗?这就是品牌的“梯度推移”。

  因此,集中优势兵力首先在高端市场树立品牌可取事半功倍之效。

  今天,蒙牛已经完成了“一线插旗”的工作。2005年,它提出的战略是“重心下移”,即把主战场移向二线市场、三线市场。

  可以预见,这样的“梯度推移”,必有猛虎下山、势如破竹之势。

  在市场攻略上,牛根生曾经提出过“三大做”:做势,做事,做市。在谈论三者关系时,他把“做市”列为目标,而把“做势”和“做事”列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两条腿,并认为,蒙牛“做事”的本领不差,“做势”的本领尤其强。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蒙牛在市场布局上的总体特点是“梯度推移”,这是战略性的;但它并不排斥局部市场上的“反梯度推移”,例如在一城一池中,蒙牛基本上走的是从周边到腹心、从小区到大店、从蚕食到鲸吞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这是战术性的。

  二、工厂布局

  企业也要有自己的根据地。天时、地利、人和、财情、民意,“五察”兼备,成败在己;“五察”缺一,成败由天。

  市场是前线,工厂是后方,总部是心脏。

  红军发展,背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八路军抗战,身倚延安革命圣地。

  企业也要有自己的根据地。这个根据地要有“五察”:一察市场如何,这是天时;二察地理如何,这是地利;三察政府如何,这是人和;四察成本如何,这是财情;五察民风如何,这是民意。

  天时,地利,人和,财情,民意。“五察”兼备,成败在己;“五察”缺一,成败由天。

  1。总部的选址

  第一个工厂,蒙牛选择建在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

  有人问:为什么不建在……

  的确也考虑过其他地方。但盛乐经济园区最终成为首选:一是刚立园,地价低;二是荒野一片,便于拓展;三是地处国贫县,人们渴望致富;四是官员勤政,思想解放……

  当然,从宏观方面讲,中国乳业市场的蓬勃发展是“天时”,内蒙古畜牧业的区位优势是“地利”。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无比正确。别的不说,仅一事便可足证:刚建厂时,面对所谓的“毁林”指控,县长吕慧生宁愿自己坐牢,也要把这个关系全县民生的“龙头企业”保下来……

  总部是企业的心脏。

  蒙牛把“心脏”安在了盛乐。

  从1999年到2003年,五年时间,蒙牛在盛乐经济园区兴举了“五期工程”。

  其中,2002年“三期工程”所建的“全球样板工厂”,成为中国乳业首例。

  2。创建全球样板工厂

  2001年下半年,蒙牛管理层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之行,是诞生全球样板工厂的一个导火索。

  考察团队由六人组成:蒙牛公司牛根生、卢俊、杨文俊、邓九强,和林县委书记吕慧生,利乐公司刘燕。

  在新西兰,管理层清晰地看到:是乳业支撑了这个国家。这更加坚定了2001年6月他们提出的建设“中国乳都”的决心。于是,一个新的创意产生了:把由呼和浩特通向盛乐经济园区的209国道两侧,变成一望无垠的“人工草原”。车行三四十公里,如同奔驰在草地上,尽领草原风光……

  在看到日处理3000吨牛奶的加工厂时,杨文俊慨叹:我一生从事乳业都没有尽头,我们的距离太大了!

  澳新之行后,蒙牛初步定下了建设“千吨工厂”的思路。

  这在中国乳业中是史无前例的。做什么?这是关键一步,如果实施得不好,就会造成浪费。

  最初的方案非常繁杂,主调是:白奶与酸奶“一个都不能少”。

  利乐公司的刘燕力主专攻白奶,放弃酸奶。她的观点是:酸奶永远需要靠近市场,白奶永远需要靠近奶源——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但是,有时候,工程设计者会“忘了根”。

  几经讨论,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后发国家要学先发国家,大家就决定去看看人家的实践。2002年初,选择参观了泰国第一大工厂,其为600吨规模。看完后,2月份,开了一个历史性的会。会上,牛根生非常策略地请刘燕发表意见,最后他作了评论。这样,最终方案就把所有酸奶都排除出去,定位于液体奶,同时,在“千吨工厂”思路的基础上又明确了一条:我们要建的是“全球样板工厂”。

  2月修改方案,3月份招标,5月份开工。

  7个月,如此之短,完成如此大工程,创造了全球纪录。

  2002年12月,蒙牛和林格尔生产基地“三期工程”落成投产,其建设参数和技术参数荣膺多项“第一”称号,如,拥有全球最大的液态奶单体车间,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整个生产过程全部由电脑控制完成),拥有全国乳品行业体量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立体智能仓库。因此,其被全球最大的牛奶设备制造商利乐公司列为“全球样板工厂”。

  在气魄宏伟的大型智能化仓库前,牛根生自豪地告诉利乐首席执行官NickShreiber:“这个仓库有18000多个仓位,可容纳14000吨牛奶,24小时智能化操控,不用人工。像这样的仓库,中国目前有五个,前四个都是放导弹的!”客人们闻言大笑。

  2003年5月,吴邦国委员长对全球样板工厂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它代表了中国乳业智能化、信息化的新水平。

  关于企业家的素质,有所谓“三识三性”之说:胆识,学识,见识;理性,韧性,悟性。全球样板工厂的建设,无疑是一个起于“见识”、兴于“胆识”、成于“学识”的成功范例。

  3。液态奶工厂的“三次布线”

  蒙牛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为“乳制品的专业制造商”,旗下产品共有“三大系列”:一是液态奶系列,二是冰淇淋系列,三是奶品系列,分别涉足牛奶的常温、低温、高温三种状态。

  液态奶是蒙牛的主打产品。根据市场战略的变迁,蒙牛液态奶共进行过三次大的布线。

  第一次布线:内蒙古境内东西沿线

  在发展初期,蒙牛有一个战略:“纯牛奶不走出内蒙古,冰淇淋走出内蒙古”。即牛奶工厂建在内蒙古,奶源采自内蒙古及周边草原带;而对奶源无严格要求的冰淇淋,则分散到全国。

  在这一战略下,工厂与奶源建设除了总部的一至五期工程,还向西延伸到包头、巴颜淖尔市等地区,向东延伸到通辽、乌兰浩特等地区。

  这个依托内蒙古大草原的阶段性战略,对凸显蒙牛牛奶“纯天然,无污染”的差异化卖点起到过积极作用。

  市场布局的全国性,与工厂布局、奶源布局的区域性,决定了蒙牛这个时期的主打产品为UHT常温奶。

  第二次布线:黄河沿线

  在发展中期,蒙牛大力发展酸奶等低温产品,以及乳饮料等对奶源不敏感的混合产品,于是,就近向省外延伸,在黄河沿线发展了河北、山西、北京、山东等加工厂与奶源基地。

  第三次布线:长江沿线

  这一时期主要解决的是酸奶等低温产品“产地贴近销地”的问题,同时,也不排除蒙牛下步生产巴氏杀菌奶的可能性。

  在中国乳业三强的工厂与奶源布局中,蒙牛的布局最为分散,目前已在14个省级行政区拥有20多个生产基地。这是一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变可以换”的一个应变型布局,反映了蒙牛决策者的战略思维。

  三、奶源布局

  2004年12月2日,一个将载入中国乳业史册的日子:中国第一位挤奶机器人走进蒙牛!中国奶牛养殖业第一次全方位植入“动物福利”思想。

  1。中国乳业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

  6年来,蒙牛带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新增奶牛80多万头,奶业链条辐射约200万奶农。由此,诞生了一段流传甚广的民谣:一家一户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一户两头牛,生活吃穿不用愁;一家一户三头牛,三年五年盖洋楼;一家一户一群牛,比蒙牛的老牛还要牛。

  蒙牛是同业中第一个建立养牛园区的企业,目前已建立了近千个牧场园区,数量居同业之首。目前,正逐步由“奶站+农户”的基地型饲养模式向规模化、工厂化饲养模式过渡。

  在与养牛户的合作中,蒙牛撬动社会资源建有两三千个奶站,“只收牛,不收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挤奶。牛奶在“奶牛——奶站——奶罐车——工厂”这一运行序列中,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低温,二是全封闭。这就是“纯天然,无污染”。

  蒙牛是中国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企业”。2005年,日收奶量在中国乳业中首家突破6000吨大关!

  2。国际示范牧场

  2004年12月2日,一个将载入中国乳业史册的日子:中国第一位挤奶机器人走进蒙牛!

  从手工到机器,从机器到机器人,挤奶方式的革命,生动地勾勒出了中国奶业的“螺旋式上升图”。

  这台机器人被安置在中国规模最大的单体牧场——蒙牛澳亚国际示范牧场。

  这一牧场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占地面积8848亩,饲养规模为万头奶牛,是目前我国最具规模效益的示范牧场。

  这个牧场最大的特点是它像一个“牧场联合国”,共分3个示范区:一是种草示范区,分别展示来自欧、美、澳、亚四大洲12个国家的优质牧草;二是养牛示范区,分别展示牛群、牛舍、产房和环保型、无公害的粪便处理系统;三是挤奶示范区,分别展示“机器人式”、“并列式”、“转盘式”、“鱼骨式”等现代化挤奶平台……“牧场联合国”把四大洲十多个国家、几十个牧场的种草技术、养牛技术、挤奶技术集中到一个地方展示,其核心目的就在于“示范”——让中国的奶农以及村长、乡长、县长、市长甚至省长这些引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足不出国,在一个小时之内,在一个小环境之中,就能遍览“全球牧场”,使中国的种草、养牛、挤奶技术,快速完成与欧美发达国家百年经验技术积淀的接轨!

  这个牧场的第二个特点是“五洋属性”:洋人、洋牛、洋产权、洋管理、洋技术。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以往与国外合作,主要是从“牛”字上做文章,但众所周知,养牛的牧户是不会把产奶量最高的牛卖给别人的,这一点中外皆然,所以,我国买进来不少低产牛;蒙牛这次所建的国际示范牧场,第一次从“奶”字上做文章,交易的是奶,而不是牛,洋人为卖奶赚钱而到中国来养牛,因此牵来的应该说是世界上的高产奶牛,每头牛年均产奶量在8~10吨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