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学习问答360则) >

第13章

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学习问答360则)-第13章

小说: 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学习问答360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为希有!菩萨以大悲方便,不住涅盘;以空性智慧不堕三有(非如凡夫由惑业所制,流转三有),故於自利利他,皆能圆满。菩萨非喜三有,乃厌三有,而悲有情受三有之苦,为益有情,而於三有受生,如莲出污泥而不染,以已证灭染污之功德,故不为污染。总之,出离心为大小乘所必修,应有正确之认识。 

  【第九二则】 

  问:应修何等道,而为减除生死轮迥? 
  答:比救头燃更为急者,为灭除生死。世间人皆不能自主,以为随命运转,不知乃受业烦恼支配。应修增上三学(戒定慧),求证无生(空性),始能出离生死轮迥。外道专修定,上至有顶,後复下堕。故应具修三学,始证涅盘。涅盘分有馀、无馀二种,中观应成派谓先离实执,即证无馀,後证有馀。又分暂时涅盘(声闻、独觉)、究竟涅盘(究竟佛),皆须智慧破除无明始能得,非只修戒定所能得。断烦恼如洗衣,非一次能洁,初依戒破除粗分烦恼,次依定伏细分烦恼现行,後依慧尽断烦恼。三学数须决定,又须次序不乱。所谓增上三学,以别於外道之成定慧,内道为断除轮回而受持三学,以无我慧而得解脱,故称增上。三学亦摄於道谛(趣灭之道)。使圣见相应,即证空见。使恶见不相应,即离凡俗执实见。要在於三学,当勤修学。 

  【第九三则】 

  问:增上三学中,何故以戒为根本? 
  答:总说戒学乃佛教之根本,若其地无戒,即佛教衰微。佛教住世与否,须视戒律仪住世与否,又视别解脱戒住世与否。别解脱律仪,乃佛教根本,亦即利乐根本。环视世界人众之不安乐,亦与不知守持戒律仪有关。佛说:「若其地有人守持戒律,如明光(知所取舍以教导人),则其地不空,如有我在(戒乃佛之代表),则我不焦虑。」 
  特别当思吾人受业风鼓动,心识还漂流生死,如羽毛随风飘荡,不得自在。业烦恼依坏聚见(萨迦耶见)而起,彼於因缘和合蕴上,执我我所,须生无我慧方能对治。真见一切无自性之慧观,方能照破萨迦耶见。然观必依止,而止应具足资粮(见声闻地),第一资粮即是戒律仪。如动(有情世间)不动(器世间),皆依於地。佛说:「定慧皆依於戒。」下士欲不堕恶趣,必须守持十善戒;中士欲解脱轮回,趣向涅盘,须学三学,又以律仪为根本;上士欲度有情,自愿成佛,须修万行,又以戒为根本;密乘欲即生成佛,於坛场迎请智慧尊为灌顶说法,须先受三昧耶戒。故一切皆转向戒上去,而以戒为根本。 

  【第九四则】 

  问:应如何使此心对於戒学乐从,而非勉强? 
  答:应先知持戒胜利。经中说:於此末世,烦恼炽盛,持戒功德,较佛在世时尤大。略说持戒有十种胜利:一,得增上功德;二、死无悔意;三,得美名称;四,睡眠安适;五,善神守护;六,心无恐惧;七,得大权威;八,非人不得乘问伤害;九,怨敌不能害;十,如愿成就。 

  【第九五则】 

  问:应如何使此心於向所受戒,护持不舍? 
  答:当数数思维不守护戒律过患,摄其要如菩提道次第所引文殊根本大教王经说:「持咒若坏戒,不得上悉地(成佛),中品亦不成(证空性),亦不成下品(八成就)。佛於毁戒人,不说咒成就,亦非趣涅盘,境处之方际。於此恶异生,何有咒成就,此毁戒众生,如何有乐趣,既不成现上,亦不成胜乐,况佛说诸咒,而能成就耶?」虽犯微细遮戒,若未忏诤,感果甚大,如翳罗龙堕畜生。若犯根本别解脱戒,及菩萨戒,更应忏悔,求善知识重受。若无则於佛像前重受。密乘重受灌顶,诵百字明十万遍,若放置不忏,则如佛说,如自食毒。於失戒过患,数数思之,当於自所受戒律,宁舍命亦不不舍。 

  【第九六则】 

  问:「持戒」应如何修学? 
  答:护戒支分,如护眼珠,应知生罪四因:一,不知为犯堕之门:谓无知之对治,应听闻诸学处,而求了知,最低限度,如自己是沙弥,则应於沙弥五十条成及其释著,阅读求知;比丘则应於彼戒学二百五十三条,阅读领会;若得圆满四灌顶者,则应於二十律仪等菩萨等诸学处,及根本重罪等皆需了知而勤行。至於皈依戒、五成、及事师五十颂诸学处,此为入佛门内道基础,尤为初入佛门,即须了知。若於取舍,不知犯戒,亦复感苦。不然,则畜生、边鄙野人及外道等造罪,皆由无知,皆不感苦矣。 
  二,不敬为犯堕之门:谓於说戒律仪大师佛世尊,及佛所说律仪诸学处,与及如理修学诸律仪学处之助伴(包括僧伽),等同梵行(摄在家众)之诸人,应生敬重。不然,於此不敬,所犯之罪较重。应知别解脱律仪,甚难值遇佛说,末世闻名尚难,现能从受守持,故应敬重。 
  三,放逸为犯堕之门:放逸之对治,谓以自为缘,所作诸罪,应生羞愧!及以他为缘,念为他所呵责,而当生羞愧!并应生起正知正念,具足惭愧,防护三门,毫不放逸。当知因失正知正念,故始放逸而毁戒。故行住坐卧,皆应自知,在作何事,有如寻人,能忆形貌,是为正念,见即认识,是为正知。随时能生惭愧,则不放逸,不犯诸罪。 
  四,多烦恼为犯堕之门:烦恼炽盛,应有对治,须先认识烦恼为仇敌,伺其出时,即以正知正念为指以指之,乃以方法战胜彼,而求解脱。如对治贪,以不净观(详俱舍瑜伽中);对治瞋,应观慈心或修忍辱;对治痴,应知一切法依缘起,决无不依缘,而自能成立之实我,此执实我之俱生我执即痴。故以依缘故无自性之无我慧观对治之;对治我慢,(自作高想)应分别观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广说六十四界),究在何处,悉不可得,有何骄慢!有为法如心所等,无为法如空大皆於人身中,且有而不知其究在何处,唯了知其名而已;对治疑,疑理方是烦恼所摄,虽是证空,始能断疑。然於敬信三宝,业果之理趣起疑,则坏善根,为害极大!故应常思三宝功德,以对治於三宝不敬,常阅贤愚因缘经等圣言量,及释量论因明)成立三世业果之理,与自耳闻目睹关於业果之现前事实,以对治於业果理趣之疑,并常以正念正知为警,见何烦恼生起,即依何法对治之。如贪一物,不加对治,又思此物形式,成处无一不好,较我以前所有者皆好,遂贪欲滋长,成无可治(力薄不能对治)。当令烦恼之起,如水上画字,随画随灭,莫令留痕;无记心,令如土上画字,不久即减;善心,令如石上画字,永垂不朽(出离心、菩提心等),此乃最要口诀。 

  【第九七则】 

  问:解脱之道,要在三学,於此其中士道,详言戒学,而置定慧二学於上士道为何故? 
  答:灭除生死轮迥,修三学之道,缺一不可,此为定义。定慧二学,於上士时说者,此如宗喀佛於菩提道次第中说:「於此若仅於中士道而为引导者,亦须广说以三学引导之方便。然此不尔,以慧观及止学,生止法者,於上士时当说,今此略言戒学耳。」意谓此非只说中士道,如只演中士道,当继广说定慧二学,然此间中士道为通向上士之共道。而於上士道中,当广说此定慧二学,故不於此广说定慧二学而成赘述。且非依次修慧观断生死後,再发心入上士道,以出离心生起後,即须入於大乘,不可枉道迂迥,如一渡涉水,不须二涉也。 

  【第九八则】 

  问:发心为入大乘之门,然而有说,波罗密多乘(显),以发菩提心为入门;密乘以灌顶为入门,是否应理? 
  答:入大乘与大乘不共道(密),於上士道中,如入宫殿,无门焉得入。此门为菩提心。因波罗密多乘,以因为道,果金刚乘,缘佛果相为道。非二者为因果关系,乃二者以菩提心为王。吾人欲入,试问已发菩提心否。说波罗密多乘以菩提心为入门,密乘以灌顶为入门者,使不知平常灌顶,但种习气,得随顺灌顶,非真实灌顶。亦有说密乘以守戒为主,异说甚多。 
  「灌顶」含得权之义,谓得听闻、修习之权力。勿疑已得之灌顶,是否已得,但真得清净灌顶与否,尚须观察。昔阿底使尊者与印度大喜巧阿扎惹谈论彻夜,弟子问尊者夜谈何事?答说:「谈家乡事,惟有一事堪异,有修无上密喜金刚法者,将得声闻果,且有堕恶趣之虞,盖被退失菩提心也。」吾人人闻此,宜极猛省! 

  【第九九则】 

  问:何故须入大乘? 
  答:由粗分出离心转入思轮迥苦,生起求解脱细分出离心,而修三学,能解脱生死成阿罗汉。然於自他二利,皆不圆满。自利未圆者,声闻阿罗汉未圆佛果,彼等住寂灭境,佛悲悯之,乃自心间放光照之,彼等如梦初觉,转入大乘。如迦叶住鸡爪山,弥勒放光照之,彼方思取佛果。於利他亦属少分者,如舍利弗虽证罗汉,不知其母生处(已堕恶趣),故不能圆利他。以此圆满自他二利,须入大乘。否则,成阿罗汉,於求自他圆满,尚须从头作起。 

  【第一○○则】 

  问:甘丹派大德说:「上者一渡非二涉,从初即可入大乘。」应如何理解此义? 
  答:此谓出离心生起後,即须入於大乘,不可枉道迂迥,经历长劫远道,得佛果位益远。将来尚待佛菩萨劝请,重入大乘。大乘种姓人,较声闻人去佛远近,前者虽以业力堕无间地狱中,较後者已证阿罗汉者,其得果之障尚轻。由於阿罗汉住寂灭境中,以过乐故,不乐舍此等持。以此坚固愿力,能住无数劫。又因彼已杀尽惑苦,全无苦受,无所借镜,不易生悲,故生菩提心尤难。如佛赞文殊故事(详明灯颂自释本节目中)。圣人度人之切,即相似出离心生起已,应速入大乘。吾等修下中士道,虽为成阿罗汉而修,然皆为入大乘而修。经此一渡而入大乘,不须证阿罗汉後,待佛菩萨劝请,再涉入大乘也。 

  【第一○一则】 

  问:何以入大乘之门,首应知发心功德? 
  答:由於入大乘之门,在发起菩提心,於此勤策修习,又先应生胜解欢喜,故首应知发心功德。 

  【第一○二则】 

  问:大乘发心功德有何种?每种有何要义? 
  答:大乘发心功德,约为十种:一,入大乘门。此之要义,谓能入大乘行列与否,惟发心是视。若未发心,虽了达空性,得六神通,获四静虑,具三十七菩提分,皆未入大乘数,若初发心已,虽未具馀功德,亦入大乘数。 
  二,得佛子名。此之要义,入行论说:「三界牢狱诸有情,发菩提心即佛子。」须先有菩提心,方能生起其他功德。若无菩提心,无论学显学密,尚未得大乘人之名。若发菩提心,仅诵六字大明,亦极深密。华严经说:「菩提心者,乃一切佛法之种子,是成佛不共因。」 
  三,超胜声缘。此之要义,此特指以种姓映夺,谓初发心菩萨,即能映蔽。经说:「如转轮圣王子,即元老重臣,亦环绕俯伏而拜。」故初发心菩萨,非以空慧等映夺声缘,乃以具佛种姓而高贵。如舍利弗,光满南洲,常住空性定中,然尚不及已发菩提心者,刹那间缘於空性之广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