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

第219章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第219章

小说: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顺利)
神奇的古印第安天文学知识来自何处?
15世纪末以前;美洲的历史是独立发展的。远在西欧殖民主义者侵入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就已创造出了十分灿烂的文明——堪与世界优秀文化媲美的玛雅文化、阿斯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尤为突出的是他们惊人的天文成就。
印第安人对天文的知识可追溯到遥远的过去。美国《科学文摘》曾刊登了文森特。马姆斯牧罗姆的一篇文章;记叙了这样一个事实:大约在3351年前的某一天;伊萨帕的一位祭司发现;在没有任何一种竖在地上的东西的情况下;地面上竟出现了投影。于是;这位细心的祭司记下了发生这一奇怪现象的日子;并且继续留心观察并计算天数。260天以后;这种现象再次发生。从此;最初的历法产生了;在这种历法中;每年分为13个月;每月20天;全年260天。
这就是所谓的宗教历法。至今在危地马拉的一些偏僻山区;土著居民仍然使用这种独特的历法。
居住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玛雅人;继承了伊萨帕人发明的历法;结合自己长期对太阳和星辰的观测;发明了他们的历法。他们有四种不同的历法:第一种是玛雅历法(即宗教历法);第二种为太阳历;每年18个月;每月20天;外加5天(〃无名月〃)作为〃忌日〃;共365天;这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常用历法;第三种是每一金星年为584天的金星历;第四种是每年为385天零8小时的太阳历。玛雅人在没有沙漏和滴漏等原始计时工具;更没有现代天文望远镜和其他先进的光学仪器的情况下;借助于特殊的方法;即已较准确地预测出了日食和月食的时间;掌握了月亮、金星运行周期。他们计算出每一金星年为584天的结论;同现代科学家们计算的583。92天相比较;每地球年误差仅72分钟。
尤为令人惊叹不已的是;玛雅人把造型艺术与天文学知识浑然一体;巧妙地结合在一座座金字塔上。例如: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地区的七层壁龛金字塔;其有365个方形壁龛;每龛代表一天。在尤卡坦半岛北部的库库尔坎金字塔;四面各有91级台阶;加上通往最高处圣堂的一级正好是365级;与全年天数相符。在石阶两旁朝北的两个边墙下端刻成巨型蛇头;每年春分和秋分;在夕阳的照射下;出现〃蛇影奇观〃。据墨西哥天文和考古工作者说;库库尔坎金字塔坐南朝北而偏西17度;春分和秋分是一年中仅有的昼夜均分的两天;太阳向正西方向落下;便形成了奇妙的蛇影。玛雅人把蛇影的出现
看作是羽蛇神降临大地;春分出现时;带来雨水;开始耕地播种;而当秋分时;则雨季结束。就这样;玛雅人不仅把他们丰富的天文知识结合到建筑艺术中;而且还巧妙地将它同宗教信仰结合起来;并为农业生产服务。
稍晚时候崛起的阿斯特克文化又继承玛雅人丰富的天文遗产。如为纪念他们传说中的〃第五个太阳〃而建的;以〃众神之城〃而闻名的牧奥蒂华坎城;考古学家们对该城最高的建筑太阳金字塔进行考察后认为该金字塔象征着〃通往新世界的天路之航标。〃
居住在南美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土著居民基多人;在很远古的年代;就经过观察;认定基多城北的卡史贝一带是太阳每年两次跨越南北半球的〃太阳之路〃;并且设立了标记。后来;经过法国和厄瓜多尔两国的科学家的测定;证明赤道的方位就在〃太阳之路〃的附近。
自誉为太阳子孙的印加人给许多星体和星座起了名字;并从观察天体中总结出自然界的规律。印加人有太阳年和太阴年的概念。他们的太阳年每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每年另加5天;而他们的太阴年则为每年354天。
前印加时期的蒂亚瓦纳科文化;有一座以石造建筑而闻名的〃太阳门〃。
整个建筑是用一块重达百吨的巨石雕成的;高2。5米;宽达4。5米;中央凿一门洞;门楣上有一些精美的、神秘的人形浮雕;有传说中安第斯世界造物主比拉科查像;以及其他各种图案花纹和符号等。据说每年9月21日黎明的第一道光总是准确地从太阳门中央射入。但这座太阳门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如当时的人们用什么方法雕刻这样巨大的石料;在没有轮制运输工具的条件下;它是怎样经过坎坷的山路运到广场并被竖立起来的;至今还得不到满意的解答。此外;门楣上的图案又代表着什么呢?有人认为那些符号可能是一种当时的历法;但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历法呢?
在纳斯卡地区;有一片长达60公里、宽约2公里的石碛平原;墨色石块砌成宽窄不一的线条纵横其间。这些线条有的是三角形、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有的像螺纹、方格等各种形状;同时尚有100多个动植物图案穿插其间;且每隔一定距离重复出现。这就是被世人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纳斯卡地画。它们的用途是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有人推算其可能和天文观测有关;是至今世界上最大的历法图。1941年第一个研究纳斯卡画的保罗。科索克博士说;他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学书籍〃。许多科学家认为;地画是古代印第安人描绘的一幅巨型天文历法图;地画中的动物图像可能是各种不同星群形状的复制图;而那些长短不一、形状各异的线条则代表星辰运行的轨迹。
总之;古代印第安人的天文学充满着无穷的奥秘。虽然有些人将他们的天文学成就与外星人的启示联系在一起;但他们神奇的天文学成就如何取得;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
(李建平)
葡萄牙古飞船飞行是否真实?
1709年6月24日;维也纳的一家日报刊登了如下一条新闻:一只硕大的〃笨鸟〃被数以千计的小鸟围攻;盘旋在市中心上空。后来小岛纷纷着陆;露出〃笨鸟〃的真面目;原来是一架船状的机器;上有船帆;下有摆动的翅膀;船上的人想着陆中心广场;却不能。风把他吹向塔楼;而且帆挂在塔尖上。
过了两个小时;直到那位空中旅行者从塔尖顶上摘下风帆;〃笨鸟〃才
落到广场上。这艘飞船让卫兵保护起来;免得好奇者围观时把它踏坏;飞行家被领到旅馆里休息;并在那里把政府委托的信件交给葡萄牙公使及其他要员。
这位飞行家说;他乘坐自己新发明的空中机器6月22日从里斯本起飞;当飞船经过月亮时;那里的生命见到他惊恐万分。他说月亮上的居民和人差不多;只是没有脚;有一层硬壳裹着身子;像乌龟似的;还说;如果葡萄牙国王施令;他可以率领类似装置的飞船40—50艘;每艘乘4—5名战士;轻而易举占领月球帝国。
为了不让人怀疑;确信这一事件的事实性;报纸还附印这艘葡萄牙飞船:躯壳呈船状;船首装有鸟头;后舵上插着葡萄牙国旗;翅膀和后舵着力刻画出巨大的羽毛样。
报纸的消息收效甚大;维也纳居民奔走相告;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突如其来的场面;顿时这期报纸供不应求;人人争相购买。当时;人们对此都深信不疑。
180多年后的今日;人们开始怀疑此事是一个科幻故事。《历史大观园》1989年第12期中刊登了东北师大吴爱林的文章;对此提出了异议。文章认为;1709年6月22—24日自里斯本向维也纳的飞船飞行是编造的;第一个飞向天空的人是在这74年之后。
那时的葡萄牙失去了大量的殖民地;是一个贫穷、经济落后的国家。1707年后;葡萄牙国王若望五世开始振兴昔日强大的军队;繁荣经济;重新将政权牢牢掌握在皇室手里。此时;有一个名叫巴托罗缪。罗伦索。德。古日芒的人;从巴西来到奥地利;他受到葡萄牙国王的接见;并向国王宣称自己发明了一昼夜可行600英里的飞船;可使葡萄牙恢复昔日的强盛。不过;他没有提及任何占领月球之说。
古日芒提到了飞船的多种用途:在飞船上可以指挥军队;解救被围困的要塞城堡;迅速、无阻地取得情报;空投军用供给及食品;可以从被围地救出各种要员;而且敌方对此无能为力;商人亦可往被围地送期票与资产;亦可从中取出它们;并预见到从飞船里往堡垒、军舰扔炸弹这一军事用途。无疑;这比第一次使用飞机轰炸的时间早200年。
葡萄牙人因这项发明而自豪;当时国王如获至宝;自然;秘密也不向外泄露;至今人们无从得知;维也纳报纸公布的插图是否就是古日芒飞船的图纸。
1934年;意大利发现了另一份古日芒草图。它是迄今为止人们所见的最老的一份飞船图纸;凭旁边的附注判断;它是据葡萄牙的正本临摹下来的副本。图纸的标题是:《本年度葡萄牙国的发明;日行600哩的运载飞船;用于商贸》。标题可能是个伪装;因为古日芒设计的目的根本不是用于商贸运输;而是军用。
古日芒飞船图纸的两种记载可能该作如下理解:〃故事泄露假情报〃。
其中掩盖了发明飞船的真正目的——军用。连维也纳报纸也仅一笔带过要征服月球。葡萄牙也罢;奥地利也罢;他们的书报检查机关都不允许在争夺西班牙遗产战争之际散布飞船用于军事的想法。
在古日芒发明之前的1670年;北意大利的耶稣会学者弗朗西斯克。德尔齐。德。拉尼斯出了一本书;献给皇帝列奥波里一世;其中有飞船的草图;与上述飞船图相似;它的外表很像一艘多桅帆船;躯壳近似楼船;是当时极
普通的海船外形。不过飞船的升力不是来自气流;而是四个大铜球;里面拍出空气。拉尼斯认为;铜球里的空气抽尽;飞船能够升空。而古日芒的发明很可能是基于拉尼斯的图纸。两者存在一些最相同之处。在古日芒问世21年前;拉尼斯也极为现实地勾勒了一幅图画:飞船轰炸房屋、城堡及船只的可怕威力。
1709年8月3日、8月5日、10月30日;古日芒进行了三次重要的公开试验。他把热气强行灌入开口向下的气囊里;迫使升空。气囊的质量是硬质的;多半是柳条糊上纸。气囊里面装上盛可燃物质的小贮存器;点燃导火芯生成热气。第一次试验刚点着整个装置就烧毁了;第二次试验上升到升限处也突然起火了;10月30日的试验在因吉亚宫的庭院进行;飞行装置飞得很高;并完整无损地着陆。这就是葡萄牙飞船试验的经过。其实;古日芒的飞船试验从升到落时间短暂;即使未原地不动地落在宫廷院内;也不会飞出葡萄牙国界。因而很可能是人们把第三次试验成功讹传夸大;并与同年6月24日的维也纳报纸混为一谈所编撰出来的。
然而;古日芒在科技史上留下的功绩是现实而显然的:他毕竟是第一位利用热气力量进行试验的升空者。而他的飞船能否从葡萄牙飞到奥地利的维也纳;是真是伪;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傅丰渭)
最早的南极洲古地图是怎么测绘出来的?
南极洲在世界七大洲中是被人们发现得最晚的大陆。尽管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依据当时流行的〃对称美〃的观念;天才地精测到〃南半球必定有一些大块陆地存在;以与北半球的那些大陆相对称〃。然而这毕竟是人们对南极大陆的〃合理想象〃。
公元2世纪时;希腊地球学家托勒密在其专著《地理学》一书中则断言:地球的南半球是和亚洲、非洲相连接的大陆块;浩瀚的非洲大沙漠应该一直延伸到南极地带。这一权威论断直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人们完成了三次著名的冒险远航后才被打破。但是由于大块浮冰区和冰山的重重包围;也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使人们对南极洲的认识十分艰难。
迟至1675年;英国人安东尼奥。德。拉。罗奇在一次航行中偶然发现了南乔治亚岛;南极洲才首次进入人类的视野。又过了100年;英国著名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在给英国海军部的报告中描述了他的南极探险。他的考察船曾到达南纬71度10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