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证券投资分析 >

第31章

证券投资分析-第31章

小说: 证券投资分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卸男藕牛劣谑锹舫龌故锹蛉胍繢IF 的上升或下降而定。
MACD 的优点是除掉了MA 产生的频繁出现的买入卖出信号,使发出信号的要求和限制增加,避免假信号的出现,用起来比MA 更有把握。
MACD 的缺点同MA 一样,在股市没有明显趋势而进入盘整时,失误的时候极多。另外,对未来股价的上升和下降的深度不能进行有帮助的建议。

二、威廉指标(WMS)和KDJ 指标
这两个指标是股市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最早起源于期货市场,并受到广泛注意。目前,这两个指标已经成为中国股市被广泛使用的指标之一。
(一)威廉指标(WMS 或R)
这个指标是由Larry Williams 于1973 年首创的。WMS%表示的是市场处
于超买还是超卖状态。
1。WMS 的计算公式和物理意义。
 
式中:Cn——当天的收盘价;
Hn 和Ln——最近n 日内(包括当天)出现的最高价和最低价。
由公式可知,WMS 有一个参数,那就是选择日数n。WMS 指标表示的涵义是当天的收盘价在过去的一段日子的全部价格范围内所处的相对位置。如果WMS 的值比较大,则当天的价格处在相对较高的位置,要提防回落;如果WMS的值较小,则说明当天的价格处在相对较低的位置,要注意反弹;WMS 取值居中,在50 左右,则价格上下的可能性都有。
2。WMS 的参数选择和应用法则
在WMS 出现的初期,人们认为市场出现一次周期循环大约是4 周,那么取周期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就一定能包含这次循环的最高值或最低值。
这样,WMS 选的参数只要是2 周,则这2 周之内的Hn 或Ln 至少有一个成为顶价或地价。这对我们应用WMS 进行研判行情很有帮助。
基于上述理由,WMS 的选择参数应该至少是循环周期的一半。中国股市的循环周期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共识,我们在应用WMS 时,应该多选择几个参数试试。
WMS 的操作法则也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从WMS 取值的绝对数值,二是从WMS 曲线的形状。
第一,从WMS 的绝对取值方面考虑。公式告诉我们,WMS 的取值介于0~100 之间,以50 为中轴将其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在上半区,WMS 大于50,表示行情处于弱势;在下半区,WMS 小于50,表示行情处于强势。
(1)当WMS 高于80,即处于超卖状态,行情即将见底,应当考虑买进。
(2)当WMS 低于20,即处于超买状态,行情即将见顶,应当考虑卖出。这里80 和20 只是一个经验数字,不是绝对的,有些个别的股票可能要求比80 大,也可能比80 小,不同的情况产生不同的买进线和抛出线,要根据具体情况,在实战中不断摸索。同时,WMS 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与其他技术指标相配合。在盘整过程中WMS 的准确性较高;而在上升或下降趋势当中,却不能只以WMS 超买超卖信号为依据来判断行情即将反转。
第二,从WMS 的曲线形状考虑。这里只介绍背离原则,以及撞顶和撞底次数的原则。
(1)在WMS 进入高位后,一般要回头,如果这时股价还继续上升,这就产生背离,是卖出的信号。
(2)在WMS 进入低位后,一般要反弹,如果这时股价还继续下降,这就产生背离,是买进的信号。
(3)WMS 连续几次撞顶(底),局部形成双重或多重顶(底),则是卖出(买进)的信号。
(二)KDJ 指标
KDJ 指标的中文名称是随机指数(Stochastics),是由George Lane 首创的。
1。KDJ 指标的计算公式和理论上的依据
产生KD 以前,先产生未成熟随机值RSV(RowStochastic Value)。其计算公式为
 
对RSV 进行指数平滑,就得到如下K 值:
今日K 值=2/3×昨日K 值+1/3×今日RSV式中,1/3 是平滑因子,是可以人为选择的,不过目前已经约定俗成,固定为1/3 了。
对K 值进行指数平滑,就得到如下D 值:
今日D 值=2/3×昨日D 值+1/3×今日K 值
式中,1/3 为平滑因子,可以改成别的数字,同样已成约定,1/3 也已经固定。
KD 是在WMS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KD 就有WMS 的一些特性。在反映股市价格变化时,WMS 最快,K 其次,D 最慢。在使用KD 指标时,我们往往称K 指标为快指标,D 指标为慢指标。K 指标反应敏捷,但容易出错,D 指标反应稍慢,但稳重可靠。
在介绍KD 时,往往还附带一个J 指标,计算公式为:
J=3D…2K=D+2(D…K)
可见J 是D 加上一个修正值。J 的实质是反映D 和D 与K 的差值。此外,有的书中J 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J=3K…2D
2。KDJ 指标的应用法则
KDJ 指标是三条曲线,在应用时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考虑:KD 的取值的绝对数字;KD 曲线的形态;KD 指标的交叉;KD 指标的背离;J 指标的取值大小。
第一,从KD 的取值方面考虑。KD 的取值范围都是0~100,将其划分为几个区域:超买区、超卖区、徘徊区。按一般的划分法,80 以上为超买区,20 以下为超卖区,其余为徘徊区。
根据这种划分,KD 超过80 就应该考虑卖出了,低于20 就应该考虑买入了。这种操作是很简单的,同时又是很容易出错的,完全按这种方法进行操作很容易招致损失。大多数对KD 指标了解不深入的人,以为KD 指标的操作就限于此,故而对KD 指标的作用产生误解。
应该说明的是,上述对0~100 的划分只是一个应用KD 指标的初步过程,仅仅是信号。真正作出买卖的决定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二,从KD 指标曲线的形态方面考虑。当KD 指标在较高或较低的位置形成了头肩形和多重顶(底)时,是采取行动的信号。注意,这些形态一定要在较高位置或较低位置出现,位置越高或越低,结论越可靠,越正确。操作时可按形态学方面的原则进行。
对于KD 的曲线我们也可以画趋势线,以明确KD 的趋势。在KD 的曲线图中仍然可以引进支撑和压力的概念。某一条支撑线和压力线的被突破,也是采取行动的信号。
第三,从KD 指标的交叉方面考虑。K 与D 的关系就如同股价与MA 的关系一样,也有死亡交叉和黄金交叉的问题,不过这里交叉的应用是很复杂的,还附带很多其他条件。下面以K 从下向上与D 交叉为例进行介绍。
K 上穿D 是金叉,为买入信号,这是正确的。但是出现了金叉是否应该买入,还要看别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金叉的位置应该比较低,是在超卖区的位置,越低越好。
第二个条件是与D 相交的次数。有时在低位,K、D 要来回交叉好几次。交叉的次数以2 次为最少,越多越好。
第三个条件是交叉点相对于KD 线低点的位置,这就是常说的“右侧相交”原则。K 是在D 已经抬头向上时才同D 相交,比D 还在下降时与之相交要可靠得多。换句话说,右侧相交比左侧相交好。
满足了上述条件,买入就放心一些。少满足一条,买入的风险就多一些。
但是,如果要求每个条件都满足,尽管比较安全,但也会错过很多机会。
对于K 从上向下穿破D 的死叉,也有类似的结果,读者不妨自己试试,这里就不重复了。
第四,从KD 指标的背离方面考虑。简单地说,背离就是走势的不一致。在KD 处在高位或低位,如果出现与股价走向的背离,则是采取行动的信号。
当KD 处在高位,并形成两个依次向下的峰,而此时股价还在一个劲地上涨,这叫顶背离,是卖出的信号;与之相反,KD 处在低位,并形成一底比一底高,而股价还继续下跌,这构成底背离,是买入信号。
第五,J 指标取值超过100 和低于0,都属于价格的非正常区域,大于100 为超买,小于0 为超卖。

三、相对强弱指标(RSI)
相对强弱指标RSI(Relative Strength Index)是与KD 指标齐名的常用技术指标。RSI 以一特定时期内股价的变动情况推测价格未来的变动方向,并根据股价涨跌幅度显示市场的强弱。
(一)RSI 的计算公式
先介绍RSI 的参数,然后再讲RSI 的计算。
参数是天数,即考虑的时间长度,一般有5 日、9 日、14 日等。这里的5 日与MA 中的5 日线是截然不同的。下面以14 日为例具体介绍RSI(14)的计算方法,其余参数的计算方法与此相同。
先找到包括当天在内的连续15 天的收盘价,用每一天的收盘价减去上一天的收盘价,我们会得到14 个数字。这14 个数字中有正(比上一天高)有负(比上一天低)。
A=14 个数字中正数之和
B=14 个数字中负数之和×(…1)
A 和B 都是正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算出RSI(14):
 
从数学上看,A 表示14 天中股价向上波动的大小;B 表示向下波动的大小;A+B 表示股价总的波动大小。RSI 实际上是表示向上波动的幅度占总的波动的百分比,如果占的比例大就是强市,否则就是弱市。
很显然,RSI 的计算只涉及到收盘价,并且可以选择不同的参数。RSI的取值介于0~100 之间。
(二)RSI 的应用法则
1。不同参数的两条或多条RSI 曲线的联合使用同MA 一样,天数越多的RSI 考虑的时间范围越大,结论越可靠,但速度慢,这是无法避免的。
参数小的RSI 我们称为短期RSI,参数大的我们称之为长期RSI。这样,两条不同参数的RSI 曲线的联合使用法则可以完全照搬MA 中的两条MA 线的使用法则。即
(1)短期RSI>长期RSI,则属多头市场;
(2)短期RSI<长期RSI,则属空头市场。
当然,这两条只是参考,不能完全照此操作。
2。根据RSI 取值的大小判断行情
将100 分成四个区域,根据RSI 的取值落入的区域进行操作。分划区域的方法如下:
 
极强与强的分界线和极弱与弱的分界线是不明确的,换言之,这两个区域之间不能画一条截然分明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实际上是一个区域。我们在其他的技术分析书籍中看到的30、70 或者15、85,这些数字实际上是对这条分界线的大致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这条分界线位置的确定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第一,与RSI 的参数有关。不同的参数,其区域的划分就不同。一般而言,参数越大,分界线离中心线50 就越近,离100 和0 就越远。
第二,与选择的股票有关。不同的股票,由于其活跃程度不同,RSI 所能达到的高度也不同。一般而言,越活跃的股票,分界线离50 就应该越远;越不活跃的股票,分界线离50 就越近。
随着RSI 的取值超过50,表明市场进入强市,可以考虑买入,但是强过了头我们就该抛出了。物极必反,量变引起质变都是对这个问题很好的说明。
3。从RSI 的曲线形状判断行情
当RSI 在较高或较低的位置形成头肩形和多重顶(底),是采取行动的信号。这些形态一定要出现在较高位置和较低位置,离50 越远越好,越远结论越可信,出错的可能就越小。形态学中有关这类形状的操作原则,这里都适用。
与形态学紧密相联系的趋势线在这里也有用武之地。RSI 在一波一波的上升和下降中,也会给我们提供画趋势线的机会。这些起着支撑线和压力线作用的切线一旦被突破,就是我们采取行动的信号。
4。从RSI 与股价的背离方面判断行情
RSI 处于高位,并形成一峰比一峰低的两个峰,而此时,股价却对应的是一峰比一峰高,这叫顶背离。股价这一涨是最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