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博弈论的诡计(1) >

第44章

博弈论的诡计(1)-第44章

小说: 博弈论的诡计(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难纠正过来。
    管仲的确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在寥寥数语之中,揭示了所谓社
会ESS策略的形成,也就是被后人称为路径依赖的社会规律:人们一旦做了
某种进择.这种选择会自我加强.有一个内在的东西在强化它,一直强化到
它被认为是最有效率最完美的一种选择。这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人
们不能轻易偏离。
    科学家曾经进行过这样一个试验,来证明这一规律。他们将四只猴子关
217 I
博彝论的蘑舻
在一个密闭房间里,每天喂食很少食物,让猴子饿得吱吱叫。然后,实验者
在房间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一个箭步冲向
前.可是当它还没拿到香蕉时,就触动了预设机关被泼出的滚烫热水烫得全
身是伤。后面三只猴子依次爬上去也想拿香蕉时,一样被热水烫伤。于是众
猴只好望蕉兴叹。
    几天后.实验者用一只新猴子换走一只老猴子,当新猴子肚子饿得也想
尝试爬上去吃香蕉时,立刻被其他三只老猴子制止。过了一段时间实验者再
换一只新猴子进入.当这只新猴子想吃香蕉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不仅剩
下的两只老猴子制止它,连投披烫过的半新猴子也极力阻止它。
    实验继续,当所有猴子都已被换过之后,没有一只猴子曾经被烫过,上
头的热水机关也被取消了,香蕉唾手可得,却没有猴子敢去享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7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似乎
与此无关的问题。大家知道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叉八
点五英寸(1435毫米).但这个标准是从何而来的呢?
    早期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而四英尺叉八点五英寸正是电车
所用的轮距标准。那电车的轮距标准又是从何而来的呢7这是因为最先造电
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所以电车的标准是沿用马车的轮距标准。马车又为
什么要用这个轮距标准呢’这是因为英国马路辙迹的宽度是四英足又八点五
英寸,所以如果马车用其他轮距.它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原
来,整个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其军队所铺设的,而四
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罗马人以四英尺叉八点五英寸为战
车的轮距宽度的原因很简单,这是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马屁股的宽度决定现代铁轨的宽度,一系列的演进过程.十分形象地反
映了路径依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路径依赖”这个名词,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戴维在《技术选
择、创新和经济增长》一书中首次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戴维与亚瑟·布
莱思教授将路径依赖思想系统化,很快使之成为研究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分
析方法。他指出,在制度变迁中,由于存在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得
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强化。即
在制度选择过程中,初始选择对制度变迁的轨迹具有相当强的影响力和制约
1218
鹰鸽博弈:进化中的路径依赖
力。人们一旦确定了一种选择,就会对这种选择产生依赖性;这种初始选择
本身也就具有发展的惯性.具有自我积累放大效应,从而不断强化自己。
    这也可以解释前文的猴子实验。由于取食香蕉的惩罚印象深刻,因此虽
然时过境迁、环境改变,后来的猴子仍然无条件服从对惩罚的解释与规则,
从而使整体进入路径依耪状态。
    路径依桢理论被总结出来之后.^们把它广泛应用在各个方面。在现实
生活中,由于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人们一旦选择
走上某一路径,要么是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加速优化,要么是顺着原来错误
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想要完全
摆脱变得十分困难。
胜出的未必是好的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方案会比另一个方案好得多。但即便如此,并不表
示更好的方案一定会被采纳。如果一个方案已经制定了很长时间。现在环境
发生了变化,即使出现了更可取的方案,这时要想改革也很不容易。
    要理解这一点,一个著名例子是电脑键盘的设计。
    键盘是电脑配件中一个非常不起眼的部件,但却是必不可步的输人设备,
无论是操作电脑还是玩游戏都得通过它来完成。近140年前的1868年,键盘
出现在斯托弗·拉思兰·肖尔斯所发明的机械打字机上,当时的键盘是由26
个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按钮所组成。因为打字机的设计是通过人在打字时按
下的键会引动字棒打印在纸上,当人们熟习应用,打字速度加快,机动字捧
追不上人手打字速度.经常交叠在一起.而出现卡键现象.甚至互相拍打而
损坏。
    直到19世纪后期。对于打字机键盘的字母排列仍然没有一个标准模式。
1873年.克里斯托弗·肖尔斯把键拆下来,将较常用的键设计在较外边。较
不常用的放在中间,从而形成目前众所周知的Q、w、E、R、T、Y键排列在
键盘左上方的方案。这种排法也就因其左上方第一行的头六个字母而被称为
“QWERTY”排法。
2。9 I
鹰鸽博弈:进化中的路径依赖
力。人们一旦确定了一种选择,就会对这种选择产生依赖性;这种初始选择
本身也就具有发展的惯性.具有自我积累放大效应,从而不断强化自己。
    这也可以解释前文的猴子实验。由于取食香蕉的惩罚印象深刻,因此虽
然时过境迁、环境改变,后来的猴子仍然无条件服从对惩罚的解释与规则,
从而使整体进入路径依耪状态。
    路径依桢理论被总结出来之后.^们把它广泛应用在各个方面。在现实
生活中,由于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人们一旦选择
走上某一路径,要么是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加速优化,要么是顺着原来错误
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想要完全
摆脱变得十分困难。
胜出的未必是好的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方案会比另一个方案好得多。但即便如此,并不表
示更好的方案一定会被采纳。如果一个方案已经制定了很长时间。现在环境
发生了变化,即使出现了更可取的方案,这时要想改革也很不容易。
    要理解这一点,一个著名例子是电脑键盘的设计。
    键盘是电脑配件中一个非常不起眼的部件,但却是必不可步的输人设备,
无论是操作电脑还是玩游戏都得通过它来完成。近140年前的1868年,键盘
出现在斯托弗·拉思兰·肖尔斯所发明的机械打字机上,当时的键盘是由26
个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按钮所组成。因为打字机的设计是通过人在打字时按
下的键会引动字棒打印在纸上,当人们熟习应用,打字速度加快,机动字捧
追不上人手打字速度.经常交叠在一起.而出现卡键现象.甚至互相拍打而
损坏。
    直到19世纪后期。对于打字机键盘的字母排列仍然没有一个标准模式。
1873年.克里斯托弗·肖尔斯把键拆下来,将较常用的键设计在较外边。较
不常用的放在中间,从而形成目前众所周知的Q、w、E、R、T、Y键排列在
键盘左上方的方案。这种排法也就因其左上方第一行的头六个字母而被称为
“QWERTY”排法。
2。9 I
鹰鹤博弈:进化中的路径依赖
    选择这一排法的目的是使最常用的字母之间的距离最大化。这在当时确
实是一个解决方案:有意降低打字员的速度,从而减少各个字键出现卡位的
现象。但是销售商对这种排列发生疑问,于是肖尔斯撒谎说。这是经过科学
计算后得到的一个“新的、改进了的”排列结果,可以提高打字速度。这完
全是撒谎,凡是用熟练丁,怎么排列打字速度都会快。可是当时人们就信以
为真,并且把用其他方法排列的打字机挤出了市场。
    QWERTY的设计安排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非常糟糕,因为设计者错误
地把问题定位为人们打字太快。但是,“快”其实不是一个问题,人们使用打
字机,时间一久便会熟能生巧,愈打愈快.这是无可避免的。而且打字机是
为了方便人们,以短时间完成文章的,所以快也是应该的。因此,设计者应
把问题定位于字棒太慢才对。然而,随着1904年纽约雷明顿缝纫机公司已经
大规模生产使用这一排法的打字机,而这种排法实际上也成为产业标准。
    随着科技的发展,后来的电子打字机已经不存在字键卡位的问题。工程
师们也发明了一些新的键盘排法,比如DSK(德沃夏克简化键盘),能使打字
员的手指移动距离缩短50%以上。同样一份材料,用DSK输人要比用
QWERTY输人节省5%一10%的时间。但QWER''’Y作为一种存在已久的排法,
被人类广泛利用到电子词典、电脑等地方,成为键盘的标准设计。不仅几乎
所有键盘都用这种排法,人们学习的也多是这种排法,因此不大愿意再去学
习接受一种新的排法。于是.打字机和键盘生产商继续沿用OWERTY标准。
    假如DSK标准从一开始就被采纳,今天的技术就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不过,鉴于现在的条件.我们是不是应该转用另一种标准?事情并不是那么
简单。在QWERTY之下已经形成了许多不易改变的惯性,包括机器、键盘以
及受过训练的打字员。这些是不是值得重新改造呢?
    从整体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海军曾广泛使用DSK打字机对打字员进行再培训。结果表明,再培训的
成本只要使用新型打字机10天就能全部得到弥补。
    私营企业主愿不愿意做这个再培训的工作呢?假如他们知道这样做从经
济角度上看是合算的,大概也会这样做。但是发现DSK的好处是一件并不容
易而且要付出代价的事情。因此没有几个私营企业主愿意提供再培训服务.
22。I
博彝匏魄泥诗
却要由某个像美国海军这样的大型机构充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随着机械打
字机被电子打字机和电脑键盘取代,即便是现有的QwERTY键盘存货也不能
像以前那样阻挠改革.因为现在各键的排法只要改变一个小芯片,或改写某
个软件就能完全实现。
    不过.事实证明我们就是跳不出那个恶性循环。没有一个个人使用者愿
意承担改变社会ESS策略的成本,个人之间的难以协调。把我们紧紧束缚在
QWERTY之上。历史上那个导致几乎100%的打字员都使用OWERTY的偶然
事故.现在看来具有使其自身永生不朽的本事,即便当初推动发明的理由早
已不存在。
    QWERTY不过是历史问题怎样影响今日选择的一个证明。在某一历史阶
段曾经必须考虑的理由,到了今天可能已经无关紧要。今天,在选择相互竞
争的技术时,类似打字机键卡位这样的问题与最终选择的得失已经毫无关系。
在历史无法重新来过的情况下,如果使这种不好的路径依赖得以改变,仍然
有可能使每一个人都从中受益。但历史上出现的偶然事故.不一定可以由今
天的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