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无敌保险箱-会计错弊防范手册 >

第10章

无敌保险箱-会计错弊防范手册-第10章

小说: 无敌保险箱-会计错弊防范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析报告、检查报告、预算、计划、方案等。例如,在财务审计中进行查帐, 

一般要在下列资料间进行核对。 

      (1)原始凭证同有关原始凭证,记帐凭证同所附或有关原始凭证,以及 


… 页面 33…

记帐凭证同汇总记帐凭证。核对内容是所附或有关的原始凭证数量是否齐 

全、日期、业务、内容、金额同记帐凭证上的会计科目及金额是否相符,以 

及原始凭证之间,记帐凭证同汇总记帐凭证之间在内容上是否一致。 

      (2)记帐凭证或原始凭证同帐户记录。核对内容是凭证的日期、会计科 

目、明细科目、金额同帐户记录内容是否一致。各种帐簿转次页,承前页金 

额是否前后相符。 

      (3)明细分类帐同总分类帐户。核对内容是帐户记录同有关报表项目是 

否相符。 

      (4)明细表帐同有关报表。核对内容是明细表的总额同有关报表上的项 

目金额是否相符。 

      (5)明细分类帐同所编报表。核对内容是帐户记录同有关报表项目是否 

相符。 

      (6)报表同有关项目。核对内容是不同报表上的相同项目或有勾稽关系 

的不同项目,其名称及金额是否相符。 

     用核对法确定书面资料是否真实正确是有条件的。必须作为佐证证据的 

资料真实正确,则同它对照的书面资料,经核对相符,才能确定是真实正确 

的。如果作为核对依据的确证证据资料并不真实正确,则书面资料即使同它 

核对相符,仍非真实正确的。例如现金付出凭证所附发票收据,系支付属于 

企业管理费的差旅费,但发现所附发票收据反映的差旅费有虚报不实情节, 

则记帐凭证即使在会计科目、金额上同所附发票收据相符,亦不能确定记帐 

凭证真实正确。因此,首先要审阅原始凭证,鉴定其是否真实正确,才能进 

行有效的核对。 

     在缺乏佐证证据时,用核对法来确定书面资料是真实正确的,可看其是 

否满足另一个条件,那就是两个数据是通过不同途径取得的。具备这一条件 

的两个数据,经核对相符,可以认为两者都正确无误。这种情况在会计资料 

中屡见不鲜。例如总分类帐的期末余额,尚同有关明细分类帐各帐户期末余 

额合计核对相符,就可以认为两数都是正确的。 

     采用核对法,在核对了的两方余额后面,可由核对人用有色铅笔注上已 

经核对符号,如“√”。这样,核对工作完毕以后,末注有已核符号的,即 

应进一步查询,查明原因。核对不符的,应在两方金额后注上“?”,表示 

已经核对,但是不符,以便进一步检查。 

     一个数字如经两次以上核对,可用不同的核对符号,以资识别。例如第 

一次核对,用“√”,第二次核对,用“·”符号。 

     采用核对法,可由两人合作,也可由一人单独进行。两人合作,可以一 

人看初次资料,并读出科目和金额等,另一人听看有关资料,并同时由双方 

作相应的核对符号。一人单独进行,可先看初次资料,再看有关资料;也可 

接着先看有关资料,再看初次资料,再看其后的初次资料,再看有关资料, 

这亲往返,比固定先看一方资料,核对另一方资料较为省力。两人核对,读 

听看结合,可节省时间。一个单独核对,可兼看两方资料,还可审阅资料, 

可以避免疏忽,但较费时间。 

     核对法还包括复算。 

     再以财务审计为例,主要的复算工作有: 

     ①原始凭证单价乘数量的积数,小计、合计的加算等。 

     ②记帐凭证明细科目金额合计。 


… 页面 34…

     ③帐簿每页各栏金额的小计、合计、总计及其他计算。 

     ④报表有关项目的小计、合计、总计及其他计算。 

     ⑤预测、分析、检查、预算、计划与有关数据。 

     复算是否真实正确,也以与审阅有关帐证的内容为前提。进行复算要求 

审计人员熟悉和应用会计、分析、检查、统计、业务核算、计划等专门方法。 

例如复算分析数据,要熟悉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等经济活动分析的专门方法, 

才能复核数据来源、计算程序和运算结果是否正确。 

     2。查询法 

     查询法是向被审单位内有关人员调查询问,了解书面资料未能详尽提供 

的信息以及书面资料本身存在的问题,目的是使书面资料成为切实可靠的审 

计证据。例如,经核对发现资料内容不一致,计算数据不准,或经检查,发 

现采购不需用的材料,销售收入和利润未同步增长者,都要运用查询法,进 

一步收集证据。查询法对于提供的解释和回答,应以审计标准衡量,务使提 

供的审计证据充分可靠。查询时,最好有审计人员两个以上参加,并作成书 

面记录,经解答人员签字证实,或取得书面解答。 

     查询法有广泛的用途,不仅可用来审查书面资料,还可用来证实客观事 

物。对于不能盘点或观察的债权债务,例如应收帐款、应付帐款之类,可用 

通讯方法向对方查询。一般称函询法或询证法,乃是查询法的一种。 

     函询应收、应付帐款,发函应以审计者名义出面,并由审计人员寄发, 

内容不限于要求核对的余额,还可包括本期发生额。应将被审单位有关帐户 

抄写清单寄出,要求对方在规定期内予以核对,寄还审计者收取查核。为了 

保证函询的实效,函询工作应全部由审计人员办理,不宜让被审单位人员插 

手。必要时,审计人员还要亲临对方,查询疑点。 

     查询法可大量用于经济效益审计,特别是管理审计、业务经营审计。用 

于管理审计的查询法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审计方法。 

     审计人员运用查询法要讲究方式方法,谋求被询人员的真诚合作,提供 

确实有用的审计证据。 

     3。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把说明被审项目的书面资料、同有关项目进行比较,取得审 

计证据。例如,以不同时期的报表项目相比 (如资料平衡表上在产品比上月 

增长很多),以本期的有关项目相比(如利润未同产品销售收人同步增长), 

以被审项目同其他单位的相同项目相比(如把资金利润率同先进工厂相比) 

等,均足以说明情况,发现问题。 

     4。分析法 

     分析法是通过分解被审项目内容,以揭示其本质和了解其构成要素相互 

关系的方法。分析常常是揭露问题的有效手段。例如,对属于企业管理费的 

其他费用项目,将其与借方发生额参照摘要,按用途归类分析,可以查明有 

无请客送礼、回扣佣金等不合理开支及其数额。分析法又可用来核实某些资 

产的计价。例如,对于应收帐款明细帐户,可分别按照所欠时间长短 (如三 

年以上、一年以上、半年以上、半年以下),客户所属经济成分 (如国营、 

集体、个体、中外合资、联营等)加以归类分析,从而审核应收帐的计价是 

否恰当。 

     5。顺查法 

     顺查法是按照经济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检查的方法。以财务审计中 


… 页面 35…

的查帐为例,它的审查次序就是按照会计事务处理程序,依次审查会计资料: 

 (1)审阅原始凭证并核对记帐凭证;(2)审阅记帐凭证并核对帐簿;(3) 

审阅帐薄并核对报表、审阅报表。 

     6。逆查法 

     逆查法是逆经济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检查的方法。仍以财务审计中 

的查帐为例,它就是不顺次按会计事务处理程序,而反其方向逐步审查会计 

资料的方法。审核次序是审阅报表并核对帐簿,审阅帐薄并核对记帐凭证, 

审阅记帐凭证并核对原始凭证,审阅原始凭证。例如,审查会计报表的次序: 

 (1)审阅会计报表并核对总分类帐;(2)总分类帐核对明细表;(3)明细 

表核对明细帐;(4)审阅明细帐并核对记帐凭证及原始凭证,审阅记帐凭证 

及原始凭证。 

     7。详查法 

     详查法是对全部某类经济活动一无遗漏地加以审查的方法。例如根据群 

众检举审查某采购员的贪污舞弊行为,则对该采购员经办的购货业务要采用 

详查法审查。详查法的好处是确证案情的大小,取得证明该采购员贪污舞弊 

的全部证据,避免挂一漏万。 

     采用详查法,工作量较大。在管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内部控制日益健 

全的情况下,可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有效程度,相应采用不同广度深度 

的抽查法。除专题、专案审计外,一般不采用详查法。 

     详查法同全部审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详查法是一种审计方法,它是相 

对于抽查法而言。而全部审计是审计的一种类别,它是相对于局部审计而言 

的。全部审计不一定采用详查法,可视被审单位具体情况采用抽查法。例如 

在财务审计中,如被审单位内部控制比较健全有效,则即使检查全部帐目, 

对其中的一部分,仍可采用抽查法。 

     8。抽查法 

     抽查法是抽取一部分经济业务进行审查的方法。抽取的部分,要计对审 

计目的,富有代表性,才能取得有意义的证据。例如审查产品生产成本是否 

真实正确,由于各种产品各个月份的成本计算,一般都采用相同的方法,存 

在采用抽查法的条件。在内部控制健全的前提下,可抽查某个月份的可比产 

品和不可比产品各一种。抽查可用逆查法,从产品单位成本表出发,一直追 

查到原始凭证。 

     抽查法可分为任意抽样法、判断抽样法和统计抽样法三种。任意抽样法 

由审计人员在总体中任意抽取一部分进行审查。它所取得的审计证据是否充 

分可靠,风险是否较大。判断抽样法根据审计目的、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完备 

程度和所需要的证据,由审计人员根据经验,确定抽查什么和抽查多少。抽 

查所得结果是否有效,有赖于审计人员的判断,而判断是否正确,则有赖于 

审计人员的经验。兹以审查材料收发业务为例,说明如下: 

      (1)在财务审计中,据判断,认为材料明细帐帐户的余额越大,占用的 

储备资金越多,帐户越重要。因此把帐户金额的大小作为抽查多少的标准。 

设被审单位材料明细帐共有500个帐户,按其余额大小分层决定抽查帐户数 

量如下: 


… 页面 36…

    帐户余额            帐户数量抽 

                    查抽查户数 

    抽查方法 

      (元)            (个)            %               (个) 

    50。000以上  100                  10              全部审查 

     10 

     10。000以上  50                  20              每隔 1个帐 

    4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