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赵绍琴+温病浅谈 >

第23章

赵绍琴+温病浅谈-第23章

小说: 赵绍琴+温病浅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过服寒瘟.更不可早用泄剂。
    处方:苍术6克、黄柏6克、杏仁10克、剂穗6克、防风6
克,赤芍lO克、白薛皮10克、蚤休10克、川连粉3克(冲)。
    外敷:二妙散(苍术、黄柏各10克)醋水调敷,频换。或用
三黄二香散(黄连、黄芩、黄柏、投药.乳香)醋水调敷,频换。
    注意:忌服荤、腥、鱼等,以防增重。
    3烂喉痧(疆红热)
    烂喉痧是牟春感受温热邪毒所致,以身热,咽喉糜烂,全身
肌肤发癣痧,杨梅舌,口周围苍白,甚则发青为特征。因其具有传
染性,故又称为“疫喉痧”。舟癌指潮红的肌肤上密布细小针头状
的痧点,斑点状连接成片。痈痧消退后,通身皮肤脱屑。发病年
龄多为2~8岁的小儿。愈后有少数^并发肾炎、风湿病等。
    本病开始即为气热过盛.逼营发疹。由于阳明热郁较重,故
口颊发青,甚则青紫。车病须与白喉,麻疹、急性扁桃体炎等相
鉴别。白喉无皮疹,喉部有白色伪膜。麻疹虽有皮疹,痉形为点
状,高出皮肤,有明显咳嗽。急性扁桃体炎,有咽红肿痛、化脓.
但肌肤无痴痧。
    (1)温热毒邪,侵袭肺卫:温热毒邪,侵袭肺卫,开始为正
邪交争,发热徽恶寒,咽喉肿痛,头痛心颊,口干渴饮。小溲赤
少,肌肤隐见癌痧。舌红起刺,脉象滑数。冶当清疏宣肺为主,
用韫翘散加减。
    处方:竹中3克、炒牛蒡6克、淡豆豉lO克、山栀6克、连
翘10克、银花10克、前胡6克,杏仁10克、僵蚕10克,茅芦根各
lO克。
    拥曲排^、未底詹批掘千由摧出泪喜菇挑吊靠啸m靠
嘶哑。舌绛干起芒刺,状如杨梅,脉细小数。咽红肿白腐,肌肤
弈痧满布,此属温毒气营两燔,阴液太伤,络脉瘀阻。用清气凉
营、甘寒育胡方法。
    处方:细生地【5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元参20克、石斛
15克,麦冬10克、沙参10克、生石膏20克、连翘10克、竹叶茹各
3克,犀角粉l克(分冲),或用水牛角lO党代用。
    加减法:①先考虑用“入营犹可遗热转气法”,根据诊治经
过,有无失误之处。而定其遗热转气之法冶之。④在高烧神识不
清时,方中可用安官牛黄丸(或散)l克‘冲、化服)。③若因
高热而四肢抽搐时,方中加钩藤10克(后下)、羚羊角粉1克
(冲)。④若舌黄糙老且千,根部厚,腹中胀满而按之坚硬,且矢
气鬈臭时,两手关脉滑数有力。为热与糟粕结成腑实证。可亍方
中加生大黄粉1克、元明粉l克‘冲)。
  ·(4)疹退而余毒来清;患烂喉痹痧症,高热已久,阴分太伤,
余毒未净,尚有低热,手足心烦热不减,咽干舌红,糙老有刺,
两咏细数。周身痹痧虽退,皮肤脱屑未净,仍当养阴生津肃清杂
热方法:此时病势渐轻,正气太伤,阴分不足,要注意饮食寒暖。
防其死荻复燃,或因循日九,转成慢性病。
    处方;北涉参lO克、青蓠d克、天麦门冬各10克、生地黄15
克、白芍15克、元参15克、花粉10克、远志10克。
    外用;①锡类散3克,期频吹喉部。②清洁口腔漱口荮水:
生石膏蚰克,先煎半小时,再加薄荷3克,见沸即成,俟温漱口
用.以保持日腔滑话。
第六章温病冶验提要
    (一)溢热病乃温邪自口鼻而^,●气通于肺,缝口帼而至,
非邪从皮毛所感受。故温病韧起必咽红而肿,口干舌红,咳磁,
甚则有痰,或胸痛而喘,始在上焦,虽有寒热,却非表证,故目
在卫。
    注j此系指新感温痛。温为阳邪,蒸腾而上,肺是娇脏,其
位最高,邪必先伤。伤寒乃寒邪阴凝,外伤皮毛,太阳受病,其
主一身之表,放日表证,温热病与伤寒,虽同为外感热痛,二者
迥然不同。咽为肺胃之门户,温病热盛伤阴,故咽红肿口千舌红。
肺为娇脏,主宣发肃降,其受邪则郁闭,宣发肃辟失常。困之暖
嗽为必有之证。,所以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日:“风温为病,春
月与冬季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此为风愠证之
提纲也”。温病初起,邪在上焦肺卫,病轻邪浅,其发热微恶风寒,
不同于伤寒之以恶寒为主,惟当以此为辨。
    (=)湿热病亦属温病之一部分,重者湿与温台,如油入面,
混成一体,名日湿温。其为温热与瀑邪互阴而成,决非温热按湿
可比。论其治法与温热病非一途也。
    注:混热病范围广泛,其包括湿温、伏暑、温热病挟湿。湿
温病是因湿阻热郁的结果,热因湿阻,部而热更炽}湿因热蒸,
弥漫全身上1表里内外,且温裹热郁,热在龌中,互相裹结,如
油入面,难解难分,治之最为棘手。因湿为阴邪,水之芡也,其
性重浊牯腻,法当温化}热为阳邪,是熏蒸之气,治应苦寒以
清之。若徒治其湿而用温燥则易助热,徒清热过用苦寒姒湿叉不
易化。湿不化则热也不能清,故其治法与温热病用清热法不同。
    湿温病并非感邪而发即是。它有一个湿阻热郁,湿邪化热的
过程。笔者早年从学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先生,汪老先生
以擅治湿温病著称。汪老在病寨中常写:“湿热日久,蕴郁不解,
湿韫已成”。湿温病不是感邪即成,由于郁久化热,湿与热台才叫
湿温,特别是一些情志不递,气部较重的人,感受湿热邪气最容
易变为湿温。一些素体湿盛的人,如果感了湿热之邪,也不会变
成湿温病。温热挟湿则不同,是温热中又挟持湿邪,其湿并未与
热台。治之较易,如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谓:“挟湿者,加芦
根滑石之流,……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因之
温热挟星治疗较为容易,其挟湿阻滞三焦而小便不利者,加芦根
滑石之粪以渗之,其挟湿阻于上焦兼见胸闷者,可加藿香都金之
类以宣化之,其与湿温病不同。湿温病治疗当宣畅三焦,要允湿、
重、热重和显热并重,及湿在上焦、中焦和下焦,分别采取芳香
宣化、苦温燥湿,淡渗利湿等法。
    (三)伤寒,古人述之甚明,是皮毛盛受风邪或寒邪,牧脎浮
紧或脉浮缓,称之伤寒与中风,皆悬风寒在皮毛,外柬于太阳之
经。太阳之脉起千目内訾,上颧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庸
膊内夹膏抵腰中,或头痛取强而恶寒,或体痛眍逆,脉阴阳惧紧。
方用辛潞解表硪解肌,以求其汗,三者撮本不同,用药亦异也a
    注:自祝代以来,温病皆谓伤寒,即广义伤寒,如《素问·
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鑫以伤寒之法治疗温病,
因之查证丛生。寒为朋邪而凝提,温足阳邪而蒸腾,故寒邪犯人,
先伤足太阳膀胱经,其为寒邪外来,卫阳被郁.治宜辛温.风邪
伤营扦出恶风白当辛温解肌,其与温邪在卫治法不同,用药大异。
    (匹)沮热痛邪从口鼻入肺,咽红且痛,甚则作咳,脉必浮数,
口渴咽红。肺外台皮毛,敲云在卫。卫分证必寒热头痛,非是表
邪,乃火热内部之象,决不可误认为表证而用解表求汗之法。此
呈形寒,而舌红、口蔼,曜干旨是热象,或前额有汗,乃火热上
蒸之惫,用药当以琉卫开郁,若过寒:京必遏萁热,气机闭塞。卫
失蘸和.反而增重矣。
    注:温为阳郭,蒸腾而上,从口鼻吸受,肺先受精,肺主气
属卫,外舍皮毛,故称在卫,此园唏之宣降失常,影响到卫外功
能,所以,温病一巳分证是在表位,与伤寒表证不同。卫分证发热
馓恶风寒,是肺经郁热证。肺主宣发肃降,卫阳之气靠肺之宣
发肃降而迭体表,一即“内经*所谓: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
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肺为娇脏,其受邪则都闭,故而宣发肃
障功能失常,卫阳之气不能顺利抵达于体表。热部于肺,体表
卫气减弱,因之发热微恶风寒,是发热重而恶寒轻,不同于伤寒
之寒邪袭表,直伤皮表之气,其恶寒重而发热轻。
    温病卫分证变为肺经都热证,其舌红、口渴、咽千均是热盛
伤阴之象。治宜疏卫开部.即宣部清热之法。其靠开热清,肺恢
复其宣发肃降功能,律液得以布教,营卫通畅,自然微汗出而愈。
卫分证,邪在肺卫,病轻邪浅,其在上焦,治宜轻清,宣泄上焦,
忌用辛温,但亦不可过于苦寒,幕凉则易使气机闭塞,郁不能开,
热不得外达,病必增重。药如银花、连翘、桑叶、菊花、豆豉、
桔梗、杏仁、枇杷叶,芦根等。即是辛碹c之味,亦不可过重。如
笔者曾治一老妪,年近八旬,感冒韧起发热恶寒,咳嗽痰鸣,其
女儿为中医大夫,开始叩用抗生素,热势不退,继以镪花、连翘、
大青叶、板蓝根各30克,病人服后,不仅热势不减,竞大便稀水,
神志不清,咳喘,周身浮肿。  诊之:“舌自苔腻,质红,脒
弦数而沉涩,此过服寒凉,热遇于内,肺气不宣,肃辟失职,故
嚷喘。寒伤脾阳,三焦不畅,敲泄泻如水。当温散寒凝。宣畅气
机,令邪仍从肺卫而解,药用宣阳化湿琉解,方如荆穗炭lO克、
防风6克、苏叶10克、葛根10克,黄连3克.灶心土30克、获莓
10克,一剂刚种清而泻止。二荆则遍体小扦,肿退而愈。
    热郁肺卫,虽都属卫分,但亦有在脖与卫.之不同,临床不可
大意。凡温邪犯卫,初起为卫分证,但其发热较重,治宜银葱敢
之类辛凉宣卫j邪偏于晡则以咳嗽为重,治重在肺,宣降肺气为
主。肺为清虚之畦,宜微苦微辛之味即可,即吴鞠遥谓“微苦则
降、辛凉则平”,如桑菊饮之类;索体明分不足者,可酌加甘寒之
睐,但不可过于激腻,防其阻滞气机而恋邪也。
    (五)温邪在卫,当以疏卫为主,宣其阳,开其部,佐以清热。
热多射{膏,郁多则宣,湿遏用芳化,火郁当井降,切不可以解寰
隶汗而用辛疆,吾则待津损液不利于瘸。古人谭“在卫许之可也”,
非属方法,乃是目的,否则与温病相背矣。
    拄:温邪在卫、肺气郁,卫甩之气不得宣发,治疗重在开宣
    l、
卜    一
1
肺气,以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郭去则卫阳之气以达于体表,
营卫通畅则微汗出而愈。卫分证属郁热,治宜宣郁清热,部不开
则热不易清,徒用寒凉气机闭塞,热不得外选而必内逼,病反加重。
故疏卫开部中佐以清热,其清热之品宜轻清透泄之味,使热外达。
热重郁轻者,清热为主,佐以宣郁之品,注意保持气帆宣畅,以
利于热邪外选。
    火郁当发。发,谓令其疏散也。重在调其气机,可用升降散,
栀子豉汤之粪,气机输转Ⅲ4郁开火散,切忌寒凉滋腻。栀子豉汤,
豆豉可入卫气而宣其郁,栀子清三焦之火而下行,其郁热多从小
便丽去。而且栀子有宣发功能又有清热之性,其不仅用于温病,
杂病中因热郁者,加减运用无不应手取效。笔者治一多汗证,男,
30岁,身体壮宴,汗出如洗,病已3年,经中西药止汗皆无效。
其心烦.舌红起刺,脉沉弦细,此热郁于内,用栀子豉汤加黄连、
竹叶、麦冬服6荆汗止,心烦亦愈。升降救可宣全身之气机,使
郁热多从大便而去。其加减变化,用于杂病亦效。曾治一人,女,
年32岁,四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