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飞钱-企业票据管理手册 >

第12章

飞钱-企业票据管理手册-第12章

小说: 飞钱-企业票据管理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款人自行承担所产生的责任 (见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八条)。 

     汇票的到期日共有四种:见票即付、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见票 

后定期付款。汇票上记载的到期日不同于这四种的,汇票无效。 

      (1)见票即付的汇票。见票即付,就是付款人于见票时即应付款。所谓 

 “见票”,就是持票人向付款人提示汇票。所以这种汇票的提示日就是到期 

日。这种汇票通称为即期汇票。 

      (2)定日付款的汇票。这种汇票以汇票上所记载的确定日期为到期日。 

大多数汇票为这种汇票,因为到期日最明确。 

      (3)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这是自出票日起经过一定期间付款的汇 

票,以该期间的最后一日为到期日。例如“请于出票后三十日付款”。这种 

汇票的到期日自出票日起计算,因出票日已确定,所以实际上到期日在出票 

时也已确定,与定日付款并没有不同。这种汇票称为计期汇票。 

      (4)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这是付款人在见票后经过出票人所定的一 

定期间后付款的汇票。例如“于见票后三十日内付款”。这种汇票是须提示 

承兑的,所以付款人见票之日就是提示承兑之日。因而这种汇票就是承兑后 

经过一定期间付款的汇票,以该期间的最后一日为到期日。这种汇票称为注 


… 页面 44…

期汇票。需要注意的是,所谓“见票后定期”,是指出票人在出票时所定的 

一定期间,不是承兑人在见票时再决定一个期间。确定这种汇票的到期日, 

即以承兑日 (见票日)为起算日,算至出票人所定期间的最后一天,即为到 

期日。 

     □汇票签发对出票人的效力 

     出票是以创设票据权利为目的的票据行为,出票人依照票据法规定的方 

式签发票据后,即应发生票据法上的效力。这种效力就是使票据完成而进入 

流通领域,票据权利按票上所载文义发生。具体到汇票上,出票人的出票行 

为的效力,在于汇票上委托付款这种票据关系的成立。汇票属委托他人付款 

的证券,出票人签发汇票后,即承担保证该汇票承兑和付款的责任。如果持 

票人得不到承兑或者付款,出票人就应当自己付款。出票人的这种义务称为 

偿还义务。由于出票人只在付款人不付款时才承担该义务,所以是第二债务 

人。作为第二债务人的偿还义务,票据法上称为担保责任。出票人的这种担 

保责任 (偿还义务)是法定的,不取决于出票人的意思表示。 

      (1)担保承兑。担保承兑是指汇票在到期日前未获承兑时,持票人可于 

作成拒绝承兑证书后,向出票人行使追索权,请求偿还票据款项。简言之, 

汇票不获承兑时,出票人应负偿还责任。至于“不获承兑”,不仅是指到期 

日前付款人拒绝承兑,也包括承兑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或者承兑人或 

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无法承兑的情况。这 

些情况下,持票人都可以对出票人行使追索权,出票人不得以票据资金已交 

与付款人为由而对抗持票人,拒绝偿还汇票款项。当持票人直接向出票人行 

使追索权时,出票人应当向持票人清偿第七十条规定的金额和费用,包括: 

①被拒绝付款的汇票金额;②汇票金额自到期日或者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偿日 

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③取得有关拒绝证明和发出 

通知书的费用。当持票人向出票人以外的其他汇票当事人(背书人、承兑人、 

保证人)行使追索权,被追索人向出票人行使再追索权时,出票人应当清偿 

第七十一条规定的金额和费用:①已清偿的全部金额;②前项金额自清偿日 

起至再追索清偿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③发出通 

知书的费用。 

      (2)担保付款。担保付款是指汇票到期不能获得付款时,出票人应负偿 

还责任。与担保承兑的情形一样,当持票人直接向出票人行使追索权时,出 

票人应当向持票人清偿第七十条规定的金额和费用;当持票人向出票人以外 

的其他汇票当事人行使追索权,被迫索人向出票人行使再追索权时,出票人 

应当清偿第七十一条规定的金额和费用。 


… 页面 45…

                             三、汇票的背书 



     □票据转让与背书 

     1。汇票转让与权利授予 

     票据的特点在于其流通,票据流通的基础又在票据的转让。所以票据转 

让是票据制度的核心,转让是票据的必然属性。离开了转让以及由多次转让 

形成的流通,票据制度在经济上就失去了作用。票据是设权证券,票据的转 

让就是票据权利的转让。《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所指 

的持票人将汇票权利转让给他人行使,实际上就是转让汇票。 

     持票人除了可以将汇票权利转让给他人行使外,还可以不转让汇票而将 

一定的汇票权利授予他人行使。这种情形主要是指权利人(持票人)委托他 

人取款或一并行使取款以外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在规定汇票转让的同时,尊重出票人的意愿, 

规定出票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汇票不得转让(《中华人民 

共和国票据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 

     2。背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二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持票人将汇票权利 

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汇票权利授予他人行使时,应当背书并交付汇票。 

第四款规定,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 

为。 

     依照上述规定,票据转让和权利授予是要式行为,必须依法定方式背书 

并交付票据。背书行为有如下主要特征: 

      (1)背书是一种附属票据行为。在票据法上,必须有出票这种基本票据 

行为,才能有背书行为,因此背书是附属票据行为。换言之,背书是就已成 

立的票据而为意思表示。如果出票未依法定方式而致使票据无效时,背书也 

因此无效。但是,如果票据已具备形式要件,只是由于出票人的签名伪造或 

由无行为能力人签名时,因票据行为具有独立性,此时背书行为不能视为无 

效,背书人仍应负票据上的责任。 

      (2)背书的主要目的在于转让票据上的权利。背书也有以委任取款或设 

定质权为目的的,这类背书必须明示其目的,以区别通常的转让背书。 

      (3)背书是持票人所为的一种票据行为。出票、承兑、付款等都属票据 

行为,它们分别是出票人、承兑人和付款人所为的票据行为,而背书则是持 

票人所为的一种票据行为。所谓持票人,包括票据的收款人、因背书受让票 

据的人、偿还债务或履行保证债务而收回票据的人。背书人因背书种类不同, 

其地位也不同:让与背书的背书人只能是让与人;委任背书的背书人只能是 

委任人;设质背书的背书人则须是出质人。如果背书不是持票人所为,则持 

票人不负背书责任,被背书人也不因此而取得执票人的地位。 

      (4)背书是一种要式行为。背书应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 

并签章,以区别出票人的出票行为及付款人的承兑行为。 

     □有关背书的法律规定 

     1。加附粘单的规定 

     背书在通常情形下是记载于票据凭证背面。但如果背书记载的事项较 

多,票据凭证本身不能满足背书人记载事项之用时,可以另行加用纸张。这 

种加用的纸张称为“粘单”。粘单是票据的书面延伸,与票据本身有同一效 


… 页面 46…

力。粘单与票据骑缝处,应当由首先使用粘单的人签章。 

     2。签章和日期 

     票据行为具有要式性的特点,票据行为的行为人必须签名,只有签名后, 

该票据行为才能生效。背书是持票人所为的一种票据行为,背书人必须签章, 

背书行为才能生效。同时,背书日期也是背书的应记载事项。记载背书日期, 

可使票据关系当事人辨别背书的时间顺序以判断背书是否连顺,还可以决定 

背书人在背书时有无行为能力。但是,如果背书未记载日期,并不发生背书 

无效的后果。依《票据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背书未记载日期的,视为在汇 

票到期日前背书。这样规定,其目的在于使未记载日期的背书有效。 

     3。关于背书人名称 

     背书,依其记载事项的完全与否,可分为完全背书和空白背书。完全背 

书是记载事项完全的背书,这种背书将背书人和被背书人双方的姓名都记 

明,所以又叫记名背书。背书人不记载被背书人,仅签章于汇票背面或者粘 

单上,以表明转让票据权利或者将票据权利授予他人行使的背书是空白背 

书,又叫无记名背书。国际统一票据法、大陆法系各国和英美法系国家都承 

认空白背书。我国《票据法》则不承认空白背书,规定背书必须记载被背书 

人名称,即作为记名背书。 

     4。对连续的背书具有权利证明的效力的规定 

     依票据法规定,转让汇票必须以背书方式进行,不允许不经背书而以单 

纯交付的方式转让汇票;背书必须是记载被背书人名称的完全背书,不允许 

空白背书。这样,完全背书后的汇票,必须仍以完全背书转让。如此转让时, 

前次转让中的被背书人便是本次转让中的背书人,本次转让中的被背书人又 

是下次转让中的背书人,依次类推。从而,转让汇票的背书人与受让汇票的 

被背书人在汇票上的签章依次前后衔接,形成连续的背书。 

      《票据法》第三十一条所称“持票人以背书的连续,证明其汇票权利”, 

是指持有连续背书汇票的最后被背书人,只要他持有票据,就推定他是合法 

的权利人,他可以不必证明实际权利转移过程而行使票据上的权利。而票据 

债务人亦当然应向其付款,不得另索证明。反之,若对背书不连续的汇票付 

款,则付款人自负其责。这就是连续的背书具有的权利证明的效力。这种效 

力是法律赋予的,不依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改变。 

     依 《票据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持票人非经背书转让,而以其合法方式 

取得汇票的,依法举证,证明其汇票权利。所谓“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汇票 

的”,是指以下两种情形:一是票据法上规定的依法取得汇票的其他方法, 

包括票据保证人在履行保证义务付款后取得票据、被迫索人在偿还追索款项 

后取得票据等;二是依民法上规定取得汇票,包括因普通债权的转让取得票 

据,因继承、公司合并、受赠与等取得票据。凡是非经背书转让取得汇票, 

不能以背书的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